酱油的危害分析表和HACCP表.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4635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酱油的危害分析表和HACCP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酱油的危害分析表和HACCP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酱油的危害分析表和HACCP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酱油的危害分析表和HACCP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酱油的危害分析表和HACCP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酱油的危害分析表和HACCP表.doc

《酱油的危害分析表和HACCP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酱油的危害分析表和HACCP表.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酱油的危害分析表和HACCP表.doc

第二组:

酱油HACCP计划表与危害分析

组员:

覃玉洁段丽霞韦秋兰林丽胡年宇

表1.HACCP计划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CCP

重 要

危 害

关 键

限 值

 监控

纠偏措施

记录

验证

内容

方法

频率

监控者

CCP1

1.接收脱脂大豆、小麦和麸皮等

 

 

 

 

 

 

 

2.投料

 

 

 

 

生物性:

霉菌、细菌的繁殖产毒

 

 

 

 

 

 

 

霉变

 

 

 

水分含量(%)

脱脂大豆≤13.0

麸皮≤14.5

小麦饲料粉≤14.0

标准粉≤13.5

小麦≤13.5

 

 

 

 

 

不能发生霉变

 

 

 

 

水分含量

 

 

 

 

 

 

 

 

 

 

是否发生霉变

 

 

 

理化检测

 

 

 

 

 

 

 

 

 

 

目测

 

 

 

 

每批

 

 

 

 

 

 

 

 

 

 

每包

 

 

 

 

原料检验员

 

 

 

 

 

 

 

 

 

生产部投料人员

 

 

 

拒收不合格的脱脂大豆、小麦和麸皮等

 

 

 

 

 

 

 

 

先将原料隔离,然后退库

 

 

 

1.原料检验原始记录

 

 

2.制曲投料检验CCP1情况记录表

 

 

 

 

 

 

 

1.化验室主任或领班每批审核“原料检验原始记录”

 

2.生产部投料领班负责审核

 

3.一年一次检测报告

由化验室主任确认

 

1

2

3

4

5

6

7

8

9

10

CCP

重 要

危 害

关 键

限 值

监控

纠偏措施

记录

验证

内容

方法

频率

监控者

CCP2

1.灭菌

生物性:

有害酵母和部分霉菌、细菌的繁殖

1.普通红酱油

灭菌温度:

≥80℃

保温温度:

≥70℃

保温时间:

≥0.5hr

2.高稀

灭菌温度:

≥120℃

冷却温度:

40-60℃

温度

时间

灭菌温度和保温温度监测

保温时间监测

温度监测

实时观察每2小时记录一次

每桶

实时观测

每2小时记录一次

灭菌操作工

灭菌温度

<80℃,保温时间延长至1hr以上

保温温度

<70℃,对该批产品进行评估后方能进入配兑

保温时间不足:

延长保温时间

(具体可参考“灭菌CCP)

重新灭菌

灭菌CCP2情况记录表

纠偏与预防措施处理单

生产部主任或值班领班每班审核“灭菌CCP2情况记录表”与“纠偏与预防措施处理单”

定期对温度表进行校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CCP

重 要

危 害

关 键

限 值

监控

纠偏措施

记录

验证

内容

方法

频率

监控者

CCP2

2. 二次灭菌(PE瓶/桶装产品)

生物性:

有害酵母和部分霉菌繁殖

灭菌温度:

≥85℃

黄豆生抽灭菌温度:

≥70℃

出口温度:

50-70℃

温度

温度监测

实时观察每2小时记录一次

灭菌操作工

<85℃或黄豆生抽<70℃,调节蒸汽,该批产品待化验结果出来后方能进行灌装。

调节水量

(具体参考“黄豆酱油二次灭菌CCP2)

黄豆酱油二次灭菌CCP2情况记录表

纠偏与预防措施处理单

生产部主任或值班领班每班审核“黄豆酱油二次灭菌CCP2情况记录表”与“纠偏与预防措施处理单”

定期对温度表进行校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CCP

重 要

危 害

关 键

限 值

监控

纠偏措施

记录

验证

内容

方法

频率

监控者

CCP4

1.空瓶

2.灌装

物理性:

有异物

过滤网损坏

无异物

无损坏

空瓶包装袋;空瓶

过滤网

空瓶倒置或目视检查

拆卸检查

实时检查

连续生产每周一至二次;非连续生产按SSOP的规定操作

搬运工,灌装工

领班

报废或退供应商

清洗或更换

并对产品进行危害评估

产品包装目视检查表

过滤网检查清洗记录表

包装部主任或领班每周审核产品包装目视检查表

包装部主任每周审核过滤网检查记录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CCP

重 要

危 害

关 键

限 值

监控

纠偏措施

记录

验证

内容

方法

频率

监控者

CCP5

防腐剂添加

化学性:

防腐剂的添加量超出国家限量标准

防腐剂添加时没有充分混和均匀

严格按照配方要求添加防腐剂。

空气泵压力≥0.2Mpa

搅拌时间≥30min

酱油重量

防腐剂添加配比

防腐剂添加量

压力

时间

标尺检测

配方要求的配比

计算防腐剂的添加量,核实防腐剂的实际添加量

压力监测

时间控制

每批

每批

每批

实时检查

每批

配兑操作工

配兑操作工

配兑操作工

配兑操作工

配兑操作工

防腐剂添加量不符合配方要求的,重新调节防腐剂量至到符合配方要求为止

调节空气阀到规定压力后,补足翻气时间。

防腐剂添加记录CCP5和验证记录

每批防腐剂添加前由领班验证,确认后方可进行添加操作

每周由生产主管对该记录审核

定期对电子称、压力表进行校正

 

 

表2.危害分析工作表

配料/加工步骤

潜在危害(本步引入、增加或减少的

显著性

(是/否)

判断依据

预防措施

关键控制点

(是/否)

接收脱脂大豆、麸皮、小麦、小麦粉等

生物性:

霉菌等有害微生物

原料水分含量过高,致使霉菌生长

每批检测脱脂大豆、麸皮的水分,拒收不合格的脱脂大豆。

化学性:

农药残留

铅、砷等重金属超标

黄曲霉毒素B1

农作物在种植时过量使用农药,造成农药残留和铅,砷等重金属超标,在适宜条件下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B1。

供应商提供承诺书保证农残、重金属和黄曲霉毒素B1符合标准及产品合格证,并且每年验证一次。

物理性:

石头、金属碎屑等

在收割、运输过程中带入

通过筛滤等措施予以去除

接收食用盐

生物性:

有害微生物

食用盐本身的理化性质对于病原体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向供应商索要产品合格证,后面一系列加热灭菌过程可以消除病原体

化学性:

铅、砷等有害重金属超标。

食用盐有国家专卖,向有资质的盐业公司购买食用盐

告向供应商索要产品合格证,定期验证。

物理性:

石头等

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带入 

通过筛滤等措施予以除去

生产用水

生物性:

细菌,大肠菌群超标

由自来水厂,供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通过ssop进行控制

 

化学性:

游离余氯、重金属等有害化学物质超标

由自来水厂,供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通过ssop进行控制

 

物理性:

放射性等有害物质超标

由自来水厂,供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通过ssop进行控制

 

配料/加工步骤

潜在危害(本步引入、增加或减少的

显著性

(是/否)

判断依据

预防措施

关键控制点

(是/否)

  接收其他辅料及食品添加剂(白砂糖、谷氨酸钠、焦糖色和防腐剂等)

生物性:

病原体

有些辅料、食品添加剂本身对病原体有抑制作用。

后道有灭菌过程可以杀灭病原体

化学性:

铅、砷等重金属超标。

选择合格供应商的产品,在酱油中的添加量有限,不会造成最终产品中重金属超标。

供应商提供承诺书保证重金属的含量符合标准及产品合格证,并且每年验证一次。

物理性:

辅料生产过程中引入。

通过筛滤等措施予以除去

接收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

生物性:

细菌、酵母等

包装材料在高温下成型且一次性使用,由在贮存、运输过程中有被污染的可能。

严格按照包装物的验收程序执行,禁用受污染或外包装破损的包装物

化学性:

包装材料中含有毒有害物质;

选择使用食品级原料生产的包装材料,每年提供包装材料检验报告、

 

物理性:

塑料、玻璃遍角等异物残留

 

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的杂质

严格按照包装物的验收程序执行,灌装是倒置并检查。

原辅料、食品添加剂和包装材料的储存

生物性:

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污染

控制仓库的环境,由GMP、SSOP进行控制。

 

化学性:

各种原料与食品添加剂的交叉污染

食品添加剂与于其他原辅料混杂存放会造成交叉污染。

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分区堆放。

物理性:

仓库内玻璃制品的碎片

由GMP、SSOP进行控制

 

 

 

 

配料/加工步骤

潜在危害(本步引入、增加或减少的

显著性

(是/否)

判断依据

预防措施

关键控制点

(是/否)

菌种的使用和管理

生物性:

菌种变异

米曲霉以外的其他杂菌污染

菌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异,菌种管理不当造成杂菌污染

按照生产部菌种使用情况定期进行菌种纯化筛选;严格执行菌种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无菌操作

化学性:

霉菌毒素等

污染了米曲霉以外的其他杂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

控制菌种的保存条件

物理性:

 

 

投料

生物性;无

 

 

化学性:

黄曲霉毒素

霉变的原料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黄曲霉毒素。

投料过程中挑出霉变结块的原料、

物理性:

石头、玻璃

原料生产、存储过程中的带入石头、玻璃等杂质。

后道有过滤过程可去除。

润水

生物性:

 

 

化学性:

 

 

物理性:

 

 

蒸料

生物性:

病原体和杂菌的繁殖

加热可以杀灭原料中存在的部分微生物

严格控制蒸料的温度、时间和压力

化学性:

 

 

物理性:

 

 

下料

生物性:

病原体和杂菌的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