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4571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8.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docx

《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信息技术 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 粤教版选修4.docx

高中信息技术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粤教版选修4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感受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教案粤教版选修4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

数据管理技术(选修四)

2.年级:

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

广东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

一课时 

非上机时间 1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 15 分钟,其他活动(如:

阅读、讨论、评价、展示、小结等)大约用 20 分钟。

5.设计组成员资料:

姓名

性别

通信地址

QQ号码

电子邮箱

王健

株洲北师大附校

495931434

Janssen0313@hotmail

张喜

株洲县第一中学

405384475

Zhangxi086@126

易李平

醴陵市第一中学

529024569

llyzylp@126

汪博

醴陵市第四中学

10266775

Wangbo830309@sina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及数据库的概念。

2、知道利用数据管理技术能达到什么样的管理效果。

3、实例分析、实践操作感受并理解数据管理技术。

4、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数据管理技术》课的开篇,是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的基础上对数据管理知识的进一步认识、拓展与加深。

共有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体验数据管理技术,二是数据管理技术的应用。

这节课既要学生了解认识数据库,又要学生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一些概念,并且激发学生对数据管理技术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认识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管理技术的基本概念,体验并认识数据管理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数据库管理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学生分析:

数据管理技术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在《信息技术基础》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对数据库的一些基础知识都有初步的了解,而且有些同学在上Internet网的时候上过类似数据库的网站,或者接触过Access数据库,但又比较陌生是因为只见过没有真正去认识,认真的用过、理解过。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因为数据管理技术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一门课,因此针对学生对象的分析,运用“任务驱动”,“情感引导”,“分层探究”,“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的实现。

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案例分析

新课讲授

探究、讨论

激趣导入

比赛点评、综合运用

小组竞技

课堂小结

3.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在上机操作时,主要完成教师给出的两个任务:

数据库相关知识的了解、合格管家比赛。

教师要关注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提倡互相帮助,完成任务。

(2)多媒体网络教室、课件、用来导入的多媒体作品等。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1.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本节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央视“对话”节目“我要做第一”,专访甲骨文公司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v.youku/v_show/id_cd00XMTc2NDk2NzY=.html)

 

学生欣赏视频,激发学习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根据学生崇拜英雄的心理特点,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自主探究,掌握新知

教师针对导入作品提问

1、甲骨文公司主要从事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开发,那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属于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

2、甲骨文公司的成名之作是关系数据库商业应用系统,那什么是关系数据库?

 

学生思考、上网搜索、回答教师提问,从而了解数据库的相关知识。

 

了解数据库相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建立一个初步的认知。

案例分析,理解新知

1、演示一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的获奖作品。

2、提出问题:

有这么多人参加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我们如何来管理这些信息呢?

比如参赛选手的姓名,来自哪个省,获几等奖……如果你是这个活动的“管理员”,你会采取什么办法来管理这些数据呢?

3、归结回答:

a.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管理文件。

b.利用Excel管理数据。

c.利用word等软件。

d.利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数据。

 

1、欣赏。

2、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通过让学生们观看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的获奖作品,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利用情感引导的教学模式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团队协作,比赛第一

 

(一)比一比,赛一赛(限定时间,比速度)

1.四人一组,选择一种你们认为最合适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数据,中途不得更换管理方法。

2.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

3.要求完成:

①数据的录入。

②某些特定数据的查询、统计。

③完成后填写表一。

(见附件)

 

实践操作体验数据管理技术的妙处。

 

用任务驱动,情感引导,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比赛点评,巩固新知

(二)每种方法抽取一个感想表分析各方法的不足之处,列出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比其它管理方法的优点:

(教师展示感想表,然后展示PPT,并进行讲解。

• 录入方便,插入也方便。

• 对某个特定数据的查询比较简单。

• 统计与输出都比较人性化。

(三)为了更好的当好这个管家,我们必须要认识相关的概念:

(教师一边展示PPT,一边讲解概念。

• 数据:

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信息资源,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

既可以用数字表示,也可以用非数字形式表示。

• 数据管理:

是指对数据的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查询和维护等活动。

• 数据管理技术:

指与数据管理活动有关的技术。

 

观看,思考学习,理解记忆。

 

在活动之后进行总结、分析,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之后更能深刻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内涵,激发其学习欲望,灌输基本概念。

综合运用,感受提高

(一)思考:

(教师一边展示PPT,一边提出疑问。

• 在图书馆利用计算机终端查找资料,这些资料是怎样管理的呢?

• 购买飞机票、火车票时,我们看到许多窗口在同时售票,售票员怎么知道哪些航班、车次还有票可卖的呢?

• 网上购物或者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怎么管理的呢?

(二)亲身体验(教师一边打开网站,一边讲解。

访问一个网络数据库,如,体验网络数据库系统的用法。

 

开始体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过程。

 

通过实际的体验,对数据库技术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体验评价,总结概括

 

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数据密集型应用的领域,这种数据密集型应用主要有以下特点:

• 涉及的数据量很大,数据一般需要存放在外存中,内存中只能暂存储很小的一部分。

• 数据必须长期保留在计算机系统中,不随应用程序运行的结束而消失,如银行系统。

• 数据要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或者要求在一个单位或更大范围内共享。

(教师一边展示PPT,一边讲解。

 

观看,了解。

 

通过切身的体会,总结出数据库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普遍的应用。

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结合实践操作归纳:

• 本课要的主要内容:

数据、数据库、数据管理技术概念。

• 数据库技术应用的领域特点。

• 用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有更多的优点。

思考如何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分析来规划和设计你的多媒体作品,甚至人生。

让学生认识到需求分析对生活有指导意义。

衔接下节课教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

学生刚刚进入高二第一学期的学习,在高一的信息技术基础学习中初步接触过“信息资源管理”,日常生活中对于信息管理并不陌生,然而对于“数据管理技术”的内涵及其应用就不太能准确描述。

因此授课教师有必要在第一课精心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数据管理技术”的关注,并对其应用有所了解,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们在整堂课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相关视频导入恰到好处的实现了初衷。

因此,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设计应与学生的日常经验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中的信息管理、数据管理的案例来引入。

借助案例分析、了解技术,到最后的操作体验来完成对问题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分组协作”方法。

1.从已知领域过渡到未知领域的一类问题认识,我认为可以用“案例分析”的方法。

如本课的引入是一个案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大赛”的资料管理。

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若干问题、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思考管理的形式应该是怎样的。

2.“任务驱动”往往需要精心设计任务,我们不能为了设计任务而采用“任务驱动”,有些软件的操作步骤是不适宜作为“任务驱动”来完成的。

本课的任务是让学生填写表一、对数据库作对比分析、找出记录、字段值等操作理解关系数据库的若干概念、理解关系的含义。

这样的任务设置,具有一定目的。

学生的任务完成过程就是一个亲身体验,能从中得益良多。

3.“分组协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如果学生不主动学习不团结合作,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整堂课就会松散。

五、附件

表一:

团队成员

管理方法

方便之处

不便之处

需改进之处

1.

2.

3.

4.

• Window操作系统□

• Excel□

• Word□

• 数据库应用系统□

• 其它_____

• 录入□

• 查询□

• 统计□

•其它____

• 录入□

• 查询□

• 统计□

• 其它____

• 录入□

• 查询□

• 统计□

• 其它____

2019-2020年高中信息技术排序算法实现-冒泡法排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冒泡法排序的基本思路。

2、通过程序的实现进一步理解冒泡排序的意义和特点。

3、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基本语句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体会冒泡法排序的基本过程。

2、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学习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利用程序来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增强利用程序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算法和VB程序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冒泡过程的数学模型,一轮冒泡的分解,一轮冒泡的程序实现。

【教学方法】提问启发,任务驱动,讨论探究,循序渐进。

【教学思路】

教师线索:

引入问题——分析冒泡算法数学模型——指导程序实现——总结提升

学生线索:

获得情感需求——思考实现方法——分解步骤逐步实现程序——总结提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15分

出示:

NBA表格

提问:

谁得分最高,谁三分球最准,谁命中率最底?

演示:

利用excel中的降序按钮,回答上述问题

展示:

本堂课的学习任务(以36273218四个数为例,根据冒泡法,用程序实现从小到大排序。

思考:

获得答案的方法

回忆:

excel排序操作的方法

1、感受排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3

一、分析基本步骤

1、界面设计

2、输入数据程序

3、冒泡程序

4、输出数据程序

在老师指导下实施:

界面设计

输入数据程序

输出数据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