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本性认识的发展.docx
《光的本性认识的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本性认识的发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的本性认识的发展
光的本性认识的发展
光的本住问题是贯穿在光学发展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正是这种对光的本性的探讨有力地推动了光学以及整个物理学的发展。
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从光是“物质的微粒流”,经历了光是“以太的振动”,光是电磁波到光是波粒二象性的统一等各个认识阶一段。
这一认识历程从牛顿和惠更斯之争算起到现在其间经历了三百多年。
人们遵循实验——假设——理论——实验这条途径,逐步达到了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这一认识揭示了物质世界光和电磁的统一,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的统一。
德国物理学家劳厄在谈到这一认识的重大意义时指出:
“在这以前还是完全互不相依的光的理论和电动力学理论的这种自然的结合发展是作为物理知识的真理一性证明的一个最伟大的事件”。
他在《物理学史》的导言中着重指出了研究两类不同的物理思想“它们不期而遇并且自然地相结合”的意义。
他说:
“凡是经历了这种令人极为惊奇的事件的人,即使是在很远的距离经历的,或者至少能在事后加以回顾的,都不会怀疑:
这些相互结合的理论,即使不包含完全的真理,终究也包含了与人类的附加因素无关的客观真理的一种重要的内核。
否则,它们的结合只能理解为奇迹。
物理学史的理想必须是把这样的事件尽可能明晰地刻画出来”。
下面我们就来叙述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微粒说与波动说的思想渊源
关于对光的本性这一古老之谜的认识要追索到古希腊时代。
古希腊杰出的原子论者德漠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前370)最早提出光是物质微粒的观点。
他认为视觉是由物体射出的微粒进入眼睛而引起的。
古希腊的男一个原子论者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1~前270)和古罗马的原子论者卢克来修(Lucretius,公元前99一前55)坚持这一学说。
卢克来修说:
“从任何我们看见的东西,必定永远有许多原初物体流出来,被发放出来;被散布到四周各处,这些物体撞击眼睛,引起了视觉。
”量子论者的这一观点是后来把光看作某种物质实体的粒子说的萌芽。
古希腊杰出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一前322)认为,视觉是在眼睛和可见物体之间的中间介质运动的结果。
他认为这种中间介质有让光通过的可能性(潜在能力),即是透明的,光则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
所以,没有中间介质就没
有视觉。
在这个理论中包含着后来的光的波动说的思想。
科学发展到了17世纪,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笛卡儿(ReneDescartes,1596~1650)提出了对光的本性的看法。
英籍德国物理学家玻恩(MaxBorn,1882—1970)和美国物理学家沃耳夫(Emil.Wolf,1922一)在他们的《光学原理》的历史引言中说:
“在新哲学的创立者当中,笛卡儿可以提出来说一说,因为他根据他的形而上学观念系统地陈述了关于光的本性的见解。
笛卡儿认为,光在本质上是一种压力,在一种完全弹性的,充满一切空间的介质(以太)之中传递,他并且把颜色的差异归因于这个介质中粒子的不同速度的旋转运动。
”笛卡儿对光的本性没有明确而统一的观点。
他在他的着作《光的折射》中提出了一个比喻:
光通过介质传入人眼,就象机械脉冲沿着手杖传入盲人的手和脑中一样,并没有某种物质性的东西传入眼睛使我们看到光和色。
笛卡尔在这里强调了介质的影响和接触作用,认为光是以太介质中某种压力的传播过程,所以可以把他算作波动论者。
另一方面,笛卡儿又从光的微粒观念中推导出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
笛卡儿在《光的折射》中写道:
“假设我们将球从A点击到B点,碰到地面CSE时,球因受阻而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图9-1)。
它将往哪个方向偏?
为了简化所研究的问题,我们假定:
地面是平滑坚硬的,并且球在下落和弹跳时速度保持不变。
我们不考虑球在离开球拍以后能够继续运动的原因,也不考虑球的重量、大小以及形状对运动方向会有什么影响。
因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研究这些问题,而是研究光;并且上述因素对光都没有影响。
”
接着笛卡儿开始了对平滑表面上光的反射的研究。
他把球的速度分解为垂直分量及水平分量。
当球碰到地面时,只是球速的垂直分量方向相反,大小不变。
水平分量是不变的,由此很容易证明光的入射角等于它的反射角。
笛卡儿继续写道:
“现在让我们来观察折射现象。
首先假定球从A点被抛至B点,在B点碰到的不是地面,而是一块布CBE,它非常稀疏和不结实,将减慢球的速度。
”
他仍然把速度分成垂直分盟及水平分量,垂直方向速度减小而水平分量不变图9-2。
由此得
即
对各向同性介质,
、
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
上式右端是一个与入射角无关的常数,它表明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这样便解释了折射定律。
但是实验表明当光从光疏介质(例如空气)进入光密介质《例如水》时,光折向界面法线即i1<i2,按照上述公式则υ1>υ2,从微粒论的观点看来,光在光密介质中的光速应当大于光在光疏介质中的光速。
后来,实验证明这一结论是错误的,但这是在被卡儿以后200年的事了。
当时他为自己的观点解释说:
“……你也许会感到惊奇……但如果你还记得我所描述过的光的特性,你就不会为此而感到惊奇了。
我曾说过,光只能设想为一种能填塞所一有其它微孔的很稀薄的物质的某些运动或作用。
……所以,事情是这样的,透明体的细小部分越是坚硬,光的通过越是容易,因为光并不要使透明体的任何部分离开它们的位置,它不象球那样一必须排开部分水才能从中通过。
”
(二)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
英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胡克在他1665年发表的《放大镜下微小物体的显微术或某些生理学的描述》(以下简称《显微术》一书中,明确主张光是一种振动。
同时他还以金刚石的坚硬特性,提出这种振动必定是短促的。
在讨论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速是有限的之后,他写道:
“在一种均匀介质中这一运动在各个方向都以相等的速度传播。
所以发光体的每一个脉动或振动都必将形成一个球面。
这个球面将不断地增大,就如同把一石块投入水中后在水面一点周围的环状波膨胀为越来越大的圆圈一样(尽管肯定要快得多)。
由此可知,在均匀介质中扰动起来的这些球面的一切部分与射线交成直角。
”可见,胡克实际上已接触到波前或波面的概念。
胡克还研究了薄膜的彩色。
他在《显微术》中记载了这样的现象:
厚云母片是无色的,但将它揭成薄片时却呈现出了象虹一样美丽的颜色;他还发现,在反射面上盖上一层具有不同折射作用的透明薄膜时,也会产生彩色现象。
他对薄膜的这一光学现象提出了解释,他认为这是由于直接从前表面反射的光和经过折射从后表面反射的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胡克提出:
“一束最弱的成分领先而最强的成分随后的光脉冲的混合,在网膜上引起蓝色的印象,一束最强的成分领失而最弱的成分随后的光脉冲的混合。
则引起红色的印象。
其他的颜色印象都可以由两种成分的先后排列情况作出解释。
”胡克的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
他认识到了这一现象与两薄膜的厚度有关,但是他还没有建立相位差的概念,对千涉现象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
经典物理学的奠基者牛顿基本上是主张微粒说。
他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性质,提出光是微粒流的理论。
他认为这些微粒从光源飞.出来,在真空式均匀物质内由于惯性而作匀速直线运动。
早在1672年2月6日牛顿送交英国皇家学会的一封信“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就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线可能是由球形的物体所组成,并用这种观念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定律。
胡克和牛顿争论时,提出不少问题;特别是微粒说所不能解释的一些事情。
为了回答胡克提出的问题,牛顿又进一步研究,想办法如何来完善自己的假说和理论。
他认为他的光的粒子结构理论是正确的,但他也没有绝对肯定这个结论,而只能用“可能”两个字来表示。
1675年12月9日,牛顿在送交皇家学会的一篇论文《涉及光和色的理论的假说》中,提出了一个把光的微粒和以太的振动相结合的新假说。
他写道:
“以太的振动在这一假说和那一假说中都是一样有用的和不可缺的。
因为假定光线是从发光物质向各方面发射出去的小的微粒的话,那末当它们碰到任何一种拆射或反射表面时,就必然要在以太中引起振动,正象石块被投到水中要引起振动一样。
我还假定,这些振动将按照激发它们的上述颗粒性光线的大小和速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深度和厚度。
”
除此之外,牛顿在1675年12月21日写给奥尔登堡(HenryDldenburg,当时皇家学会的秘书)的信中谈到他和胡克看法不同之处。
牛顿认为,“除了假定以太是一种能振动的介质以外,我和他没有什么共同之点。
然而我对这个假定有和他很不相同的看法:
他认为能振动的以太就是光本身,而我则认为它不是;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别,正如他和笛卡儿的差别很大一样。
”
当牛顿在皇家学会宣读新的论文、阐述新的假说时,胡克却提出了关于优先权的要求。
于是牛顿在愤慨之下,决定不发表光学着作。
而牛顿多年来的光学研究成果,在1704年(胡克死后的一年)才发表在他的《光学》着作中。
这一事情看来是影响了光学的发展。
牛顿在《光学》中指出光的波动性不能很好地说明光的直线传播这个最基本的事实。
他在《光学》的问题二十八中写道:
“在有些假设中,把光描述成在某种液体介质中传播的一种压力或运动,这些假设难道会是正确的……如果光是瞬时传播或在时间中传播的压力或运动,它就应当朝影子内部弯曲。
因为,
在障碍物附近(它挡住了一部分运动),压力或运动不可能在液体中沿直线传播——它们将发生弯曲,并在位于障碍物后面的静态介质中到处传播。
”
牛顿接着又写道:
“静水水面上的波沿较大的障碍物(它挡住了一部分波)边缘传播时,它会发生弯曲,并不断地向障碍物后面的静水水域扩展。
空气波,空气的脉动或振动(它们构成声音)显然也会发生弯曲,但不会象水波那样强烈。
小山虽然可以挡住我们的视线,使我们看不到钟或大炮,但在山后仍然可以听到它们的声音;声音很容易沿着弯弯曲曲的管道传播,如同在笔直的管子中传播一样。
至于光,从来还没有听说过它可以沿着碗蜒曲折的通道传播,或者朝阴影内弯曲,因为当一颗行星运行到地球与另一颗不动的恒星之间时,这颗恒星就看不见了。
”
在《光学》的问题二十九中牛顿明确地表述了光是微粒的观点。
他指出:
“光线是不是发光物质发射出来的很小的物体,因为这样一些物体能直线穿过均匀介质而不会弯到影子区域里去,这正是光线的本质。
”
“牛顿环”现象是牛顿的一项重要发现,从这一发现中他提出并确立了光的周期性。
他在《光学》中详细地描述了这一实验现象。
当他把一个平凸透镜放在一个双凸透镜上时,他观察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
压紧玻璃体,改变其间空气漠的厚度,又发现了条纹的移动。
他还精确地测量了环的半径,发现环的半径的平方构成一个算术级数。
这里最重要的是对光的周期性的发现。
牛顿这样写着;“有时我一连数了三十多次周期性变化的序列,在每一个序列中都包括一明一暗的环,但是由于它们太窄无法数清楚。
”牛顿的精确观察,本来是光的波动性的证明。
他的测量也为确定各种色光的波长提供了根据,但是他并未由此走向波动说。
牛顿用他的光的微粒和以大振动相结合的新观点,解释了他。
发现的牛顿环现象。
他设想光微粒在介质的界面上可以引起以太的各种大小的振动,即以太的压缩和扩散,并且按照其大小而激发起不同颜色的感觉,正象空气的振动按其大小而激起不同的声音感觉一样。
他设想光微粒在介质界面处所激起的以太振动会在介质中传播开,而且是快于光速的,因而可以追上光线。
由于这种追得上光线的以太振动的作用,使光微粒时而被加速时而被减克从而使它一阵容易透射,一阵容易被反射。
他在《光学》第二编第三部分中写道。
“每一条光线在通过任何折射面时,便处于某种为时短暂的过渡性结构和状态之中。
在光线的前进过程中,这种状态每隔相等的间隔(等时或等距)内复发一次,并使光线在它每一次复发时容易透过下一个折射面,而在它相继两次复发之间容易被这个面所反射。
”这里所谓“等间隔”的复发,其实就是指光线的某种周期性。
他还定义说:
“我将把任何一条光线返回到偏向于反射的状态,称为它‘容易反射的摔发’,而把它返回到倾向于透射的状态称为它‘容易透射的练发’,并且把每一次返回和下一次返回之间称为它淬发的间隔。
他还把这种“淬发的间隔”同光的颜色联系起来,认为红色光的间隔最大,紫色光的间隔最小。
可以看出,牛顿所说的这种‘淬发间隔的距离’,在某些方面和后来波动说中所说的“波长”是很相似的。
坚持光的波动说,并想建立理沦来解释它的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ChsistisllHuygells,1629—1695)。
惠更斯于1678年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光论》这本着作,该书于1690年出版。
惠更斯以下列论据来驳斥牛顿的微粒说,他写道:
“假如注意到光线向各个方向以极高的速度传播,以及光线从不同的地点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地方发出时,光射线在传播中,一条光线穿过另一条光线而相互毫不影响,就能完全明白这一点:
当我们看到发光的物体时,决不可能是由于从它所发出的物质,象穿过空气的子弹和箭一样,通过物质迁移引起的。
”
惠更斯在批评微粒说时,提出了他的波动说。
他认为光是由发光体的微小粒子的振动在充满于宇宙空间的介质“以太”中的一种传播过程,光的传播方式象声音的传播方式一样。
他写道:
“我们知道,声音是借助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向声源周围的整个空间传播的,这是一个空气粒子向下一个空气粒子逐步推进的一种运动。
而因为这一运动的传播在各个方向是以相同速度进行”的,所以必定形成球面波,它们向外越传越远,最后到达我们的耳朵。
现在,光无疑也是从发光体通过某种传给媒介物的运动而E到达我们的,因为我们巳经看到从发光体到达我们的光不可能是靠物体来传递的。
正如我们即将研究的,如果光在其路径上传播需要时间,那么传给物质的这种运动就一定是逐渐的,象声音一样,它也一定是以球面或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它们称为波,是因为它们类似于我们把石头扔入水中时所看到的水波,我们能看到水波好象在一圈圈逐渐向外传播出去,虽然水波的形成是由于其它原因,并且只在平面上形成。
”
惠更斯认为光波是一纵波,这一波以非常大但又是有限的速度在以太中传播。
这种以太由不均匀的、微小的、弹性的、压缩得非常紧密的颗粒组成。
因此光不是一种实际上的物质的迁移,而更类似于是一种“运动的趋势”,类似于通过一列球的碰撞而产生的系统的位移。
因为以太颗粒不是成排而是无规则地分布的,一个被撞击的颗粒将把这种“运动的趋势”传递给它运动方向上所有它所触及的颗粒。
惠更斯由此断言,新的波前在被光所触及的每一个颗粒周围产生;并以半球形式散布开来。
他认为产生于单一的点的单一波前是无限微弱的,不产生光,但无限多的这种波前重叠的地方就产生了光。
这就是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原理的最有意义之处是用来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传播中波前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波或子波的波源,新的波前位置就是这些小子波的包络线,这些子波是从原先波前上所有的点发出的。
惠更斯应用这条原理成功地解释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并得出稠密介质中光的速度小于稀疏介质中光的速度的正确结论。
惠更斯在《光论》中强调他“解释了冰洲石奇异折射的原因”。
1669年丹麦哲学家巴托林纳斯发现有一种称为冰洲石的透明矿物晶体具有一种特殊的性质。
当光线沿一定方向穿过它时,它能把光线分裂为独立的两束光。
如果绕着人射光的方向转动这块晶体,它发出的两束光,有一种称为正规的折射将保持不变,另一种称为不正规的折射,要随着晶体的转动而转动。
他还发现当通过冰洲石看物时所有物象都成双地出现。
他提出用“半回转椭圆波”来解释非正规折射。
当光线垂直入射到冰洲石的晶体表面上时,就形成两列于波,一是球面波,另一列是椭球面波。
球面子波构成的是一个沿原来的入射方向继续前进的波
前,而椭球面子波产生的渡前要不断地偏向一旁,因而形成了非常光。
惠更斯所作的这个解释虽然是完全正确的,但他无法解释为什么光波在晶体中有两种不同的传播方式,正如他自己说的“我还未能找出产生这现象的理由”。
这是因为惠更斯以为光波中振动也象声音的情况那样是沿着其传播方向发生的(纵向振动),在这种情况下,如采绕着入射光束的方向转动晶体就根本不应当有什么不同了另一方面,牛顿并不相信惠更斯的波和子流他企图用如下的假设来解释这个称为双折射的现象:
构成正规折射和非正规折射光的粒子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上有着不同的指向。
在《光学》一书的第二版中,牛顿把这两束光线之间的区别比做两根长棒之间的区别,其中一根棒的截面是圆形的,另一根是矩形的,如果绕其轴线转动第一根棒,就看不出会有什么差别,第二根棒的情况就肯定不一样了。
牛顿写道:
“所以每条光线都有一对侧面,原来就具有与非常折射有关的性质,而另一对侧面则不具有这种性质。
”牛顿显然认识到光线一定具有某些横向的(即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性质,但他未能具体看出这可能是些什么性质。
17世纪,光的波动理论处于萌芽阶段。
笛卡儿认为光是一种压力,胡克却说光是介质中的迅速颤动(脉冲),这个波动说经过惠更斯的加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但仍然是很粗略的。
他没有指出光现象的周期性,没有提到波长的概念,更没有确立相位的概念。
他认为光波是纵波,不能解释偏振效应。
虽然当时已发现了干涉现象、衍射现象,但是波动论在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上软弱无力。
由于牛顿的权威,使得微粒说在光学中占统治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
(三)波动说的胜利
19世纪初叶,一系列决定性的发现导致人们普遍接受波动理论。
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等人的实验和理论工作把光的波动理论大大向前推进,解释了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初步测定了光的波长,并根据光的偏振现象确定光是横波。
到19世纪中叶,光的波动说战胜了微粒说,波动理论在比较坚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
1.托马斯·杨的干涉理论和双缝实验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homssYotillg,1773—1829)迈出了这胜利进军的第一步。
1800年他向皇家学会提出了《在声和光方面的实验和问题》的报告。
他认为声和光都是波的传播。
光是在充满整个空间的以大流体中传播的弹性振动,由于以太极稀薄,所以光是以纵波形式传播的,光的颜色和不同频率的声音是类似的。
在声波叠加的情况下,会产生声音的加强和减弱,复合的声调和拍频。
“干涉”这个术语就是他最先提出的。
在180i年发表的一篇报告中,托马斯·杨提出了光波的频率和波长的概念,提出干涉原理并解释了“牛顿环”现象。
他写道:
“同一束光的两个不同部分,以不同的以S径约末完全一样地,要来在方向上十分接近地进入眼睛,在光线路所差是某个长度的整数倍的地方,光就增强,而在干涉区域的中间部分,光将最强。
对于不同颜色的光束来说,这个长度是不同的。
”
他指出牛顿环的明暗条纹,就是由不同界面反射出的光互相重合而产生“干涉”的结果。
相位相反的振动叠加起来就互相抵消,相位相同的则互相加强。
他用实验的方法确证了他所提出的这一假设。
他用紫外光投射到薄层上,使紫外光从上下两个界面反射产生干涉。
由于紫外光是人眼所看不见的,他就让反射光落在涂有氧化银溶液的纸上,结果出现了黑环,从而证明了他的干涉原理。
他精秘地确定了各种色光的波长值。
他指出:
“根据各种实验的比较,组成极端红光的波的宽度,在空气中,应假定约为三万六千分之一英寸,极端紫光的约为六万分之一英寸。
”
在1803年11月24日写的《关于物理光学的实验和计算》的论文中,托马斯·杨把干涉原理应用于解释衍射现象,并用一个非常简单、非常直观的实验证明这种衍射条纹是直接通过衍射缝的光和边界波的干涉产生的。
杨氏在护窗板上钻一个小孔,用一张钻有针孔的厚纸片把它盖住,在通过孔后的阳光途中放一宽约。
1/30英寸的硬纸条,然后观察硬纸条投射到墙上或屏上的影子。
他写道:
“除了在影子两侧出现了彩色的带外,我还看到影子本身也被分割成若干个这样的带,带的数目与硬纸到影子的距离有关,而且,影子的中央部分总是白色的。
由于光线从硬纸条的两个侧边.通过时它会发生曲折或者向影子内部衍射,所以光的这些不同部一分互相共同作用的结果就产生了这些彩色带。
我只要把一块不大的纸板放在硬纸条前面,使它只挡住硬纸条一侧的光线(纸板阴影的边缘正好落在硬纸条上),或者将纸板放在硬纸条后面数英寸处,使它只挡住硬纸条投向墙上的阴影的一部分,此时,原先观察到的硬纸投射到墙上的影子中的全部彩带立刻就消失了,虽然这时候从硬纸条的另一侧边衍射出的光并没有被挡住……。
”
托马斯·杨在180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讲义》中,进一步阐述了干涉原理,描述了着名的衍射试验。
他首先指出干涉现象是波动的普遍特征。
他写道:
“如果认为任何一定颜色的光都是由一定宽度即一定频率的振动所组成,那么,该波一定是会产生我们在水波和声脉冲中所考察过的那种效应。
我们已经指出,由两邻近中心发出的两个相同的波系,可以在某些点上相互抵消其效应,而在其他一些点上倍增其效应。
两音叉的拍频也可以从同样的干涉一获得解释。
对干光的加强与削弱,我们现在应用同一的原理。
”
接着,他提出了光的干涉现象产生的条件以及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他说:
“要使光的两部分效应可以这样地叠加,它们必定要一来自同一光源,而且必须从彼此偏离不大的方向经过不同的途径一到达同一点。
”为了获得两束相干光必须使用同一个光源,然后再用衍射、反射、折射等方法,或者同时使用这几种方法把光束劈开。
他指出“最简单的方法是使均匀的光束射到有两个小孔或两个狭缝的屏上,这些小孔或狭缝可以看作是散射中心,光由此向一切方向衍射。
”接着杨氏谈到干涉条纹的形状,并指出产生亮纹、暗纹的条件。
他写道:
“在这种情况下,当两个重新形成的光束投射到安置在它们行程上的屏面上时,光束好象被许多黑线条分割成大体上相等的亮带,……在图象中心总是出现亮带,而其他的亮带则分布在图象中央的两侧。
亮带之间的间距是:
光分别从两个狭缝到达各亮带的光程差正好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光分别从两个狭缝到达各条暗带的光程差正好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
”
杨氏完满地解释了光的干涉现象,提出了干涉原理,并且测定了光的波长,对光的波动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他的见解大部分是定性的,而且由于他认为光是纵波,这给他的理论一带来了很大的弱点,没有立即得到科学界的普遍承认。
这个自牛顿以来在物理光学上最重要的成果就这样被埋没了将近20年。
直到菲涅耳提出他的波动理论后,托马斯·杨才获得了应有的荣誉。
2.菲涅耳的衍射理论和油松亮斑
最早发现光的衍射现象的人是意大利物理学家格里马弟(FrancescoGrimaldi,1618—1663)。
在他逝世后于1665年出版的《光、色、虹的物理数学》中,描述了他所作的光的衍射实验。
如图9—5所示,他在百叶窗上钻一条狭缝AB,使阳光从晴朗天空通过该缝进入一个完全封闭的黑暗空间,该光的漫射状如
锥形ACDB,在光中放一不透明的物体EF。
他发现EF的影子MN比按几何光学计算的应有的大小IL要宽一些,在受到强烈照射的CM、ND部分,靠近影子边缘的区域,还有几层带颜色的带子,越在外越窄。
如图卜C所示,第一层最宽的带是NMQ,N是蓝色条纹,O是红色条纹,M无色是最宽、最亮的区域。
第二层QPR,第三层TSV仍然是靠近阴影的部分带蓝色,远离影子的部分带红色。
他设想光是一种能够作波浪式流动的流体,不同的颜色是波动频率不同的结果。
他发现光在物体的边缘发生了微小的弯折,他第一个称这种现象为衍射。
他指出;“这种光带显然与孔人.B的大小有关,因为如果孔很大,它们就不见了。
”牛顿重复了这些实验,他让光通过两个刀口之间的狭缝,使光线产生了更大的弯曲,牛顿用小孔边缘对微粒的引力来解释这种现象。
在菲涅耳发表他的论文以前,衍射效应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解释。
1815年,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A.J.Fresnel,1788—1827)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关于光的衍射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这时他还不知道托马斯·杨关于干涉和衍射的论文。
根据惠更斯的子波假设,菲涅耳以于波相干叠加的思想补充了惠更斯原理,发展成为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他认为在各子波的包给面上,由于各子波的互相干涉而使合成波具有显着的强度,这给予惠更斯原理以明确的物理意义。
1818年,法国科学院提出了征文竞赛题目:
一是利用精确的实验确定光线的衍射效应、二是根据实验,用数学归纳法推求出光通过物体附近时的运动情况。
在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果与安培的鼓励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