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 长度的测量.docx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 长度的测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 长度的测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长度的测量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第一课时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的意义在于准确的比较。
2、知道长度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知道其换算关系并能做简单的换算。
3、能根据生活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长度。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换算;正确读出并记录测量结果(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学情分析:
学生具备一些长度测量的基本技能,但不能规范地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正确测量。
课堂上让学生亲自体验测量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会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教学策略:
基于学生已经会简单的长度测量,也知道长度的部分常见单位,所以课堂上切忌照本宣科。
以活动和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让学生知道测量的意义,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测量教学时,让学生先操作记数,将问题暴露出来,再利用讨论的形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更加体现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之前学习了声、光、物态变化的知识,今天我们将走进运动的世界。
一谈到运动,我们能想到的是草原上奔跑的羚羊,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这些运动的物体都会随着时间发生位置上的改变,要想学习物体运动的规律,我们首先要掌握测量的知识。
活动一:
师:
这两条竖直的红直线哪条看起来更长一些呢?
生:
右边的竖直红线看起来更长一些
师:
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可以用一条黑线与左侧竖直红线完全重合,然后将黑线平移到右侧来,你发现了什么?
生:
在右侧也是完全重合了,说明左右的线段一样长。
小结:
我们的眼睛有的时候具有欺骗性,单凭感觉不完全可靠,为了提高判断的准确性,要进行测量。
一、什么是测量
活动二:
比比谁的方法多
目测老师和一位同学谁高,不用尺,如何证实目测的准确性?
方法1、两人背靠背站在一起,比较一下
方法2、找个和其中一人一样高的木棍,然后去和另一个人比较
方法3、一个人靠墙,在墙上做标记,另一个人去和这个标记比较
方法4……
小结:
所谓测量,其实就是一种比较。
二、什么是单位
既然测量是一种比较,我们就要选择一个标准。
小故事:
传说有一个胖大臣和一个瘦大臣各用自己的腰围做标准,测量同一段布的长度,因结果不同而互相争吵,胖大臣说这段布有一个腰围长,瘦大臣说这段布有两个腰围长。
这说明什么?
学生讨论后:
因为选取的标准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
所以为了让测量具有公信力,我们要选取统一的标准。
小结: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公认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三、长度的单位和换算
1、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
为了更好的描述物体,长度还有其他的单位,请自学书本102页的内容后,填写导学案上的单位阶梯
比米大的单位:
千米(km)
比米小的单位:
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
1dm=0.1m=10-1 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2、长度的估测
我们熟悉的单位是米,分米,厘米,请同学们比划一下,一米,一分米,一厘米能有多长呢?
让我们和标准比较一下,看看我们估计的是不是差不多,然后填写下列长度的单位。
课后在导学案上给下列数据填上恰当的单位(进一步的训练估测):
(1)某同学身高170________、
(2)教室的长度约为8_________、
(3)1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______、
(4)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______
3、长度单位换算
万里长城全长6.7×103千米,合多少米?
【分析】在长度单位换算中,不论是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还是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都要用乘式,并且要采用先换后算的方式。
解答】∵1千米=103米
∴6.7×103千米=6.7×103×1千米
=6.7×103×103米
=6.7×106米
四、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工具
长度测量的工具有很多,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塑料尺,卷尺,皮尺……精确的测量工具还有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刻度尺是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
2、活动三:
刻度尺的观察
知识迁移,之前学习过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拿到手以后应该先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同样的道理,一把刻度尺拿到手,首先也是应该观察量刻度线(看是否有磨损)、量程和分度值。
量程反映测量的范围
分度值反映测量的精确程度
这把刻度尺的量程是0-8cm(注意在说量程的时候要带单位)
分度值是1mm(分度值也要加单位)
3、活动四:
测量“花瓶”的高度
先让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刻度尺,自行测量导学案上花瓶的高度。
请同学们上黑板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
3.5
3.5cm
3.55cm
3.6cm
第一个数据是不对的,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不具有物理意义。
至于后面的三个数据,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认为哪个较为准确?
同学们讨论不出结果,觉得自己测量的没错。
请答案是3.55厘米的同学说说这个答案是怎么得到的。
生:
3.55cm主要是在测量时最后物体对齐的不是刚好在刻度线上,而是在两条刻度线之间,所以猜了一下答案。
4、正确读出刻度尺的测量结果(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同学们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图
师:
在上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多少?
生:
1cm
师:
你觉得这个物体的长度是多少?
生……2.1cm或者2.2cm
师:
我们明显看到物体长度是超过2cm的,所以2cm就是我们可以读出来的准确值。
但是确实物体长度要比2cm多出一部分,多出的部分并没有刻度线对其,所以我们就要估读一下,把两条紧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等分为十等份,超出部分大约是占其中的一份,也就是0.1cm,这就是估计值。
准确值加估计值再加上单位就是最后读数的结果2.1cm。
小结: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长度测量的估读,是本节课的难点,同学们掌握起来有困难,本节课教学设计时安排此处难点先处理。
)
再次训练:
换一把毫米刻度尺再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请同学们读数
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结果是2.75cm
回头解决测量花瓶高度时的遗留问题:
现在我们来看看刚才同学们测量花瓶高度时给出的答案:
3.5cm
3.6cm
3.55cm
师:
哪一个答案是同学们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出来的准确结果?
为什么?
生:
3.55cm。
因为只有这个答案有估读,并且估读到了刻度尺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5、刻度尺的使用规范
师:
刻度尺使用时还有哪些规范需要我们注意呢?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104页信息快递。
要求会放、会看、会读、会记录
会放:
如下图所示
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紧贴待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
会看:
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下图中A处操作不正确)
会读:
读数时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此处略讲)
会记:
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活动五:
测量“花瓶”的宽度(讲评误差的产生)
为了检验同学们的掌握程度,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毫米刻度尺,测量导学案上花瓶的宽度。
请同学将测量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2.8cm
2.81cm
2.85cm
2.80cm
师:
上述四个结果哪一个是错误的,错在哪里?
生:
2.8cm是错的,没有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师:
那剩下的三个数据准确值是相同的,差异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生:
估计值不一样。
师:
这样造成的最后结果不一致,就叫做误差。
请同学阅读书本104页信息快递,理解什么是误差,怎样可以减小误差呢?
学生小结:
在测量时要进行估读。
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这种误差。
7、测量训练
(1)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测量结果是1.41厘米,1.52厘米,1.42厘米,1.44厘米,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________厘米,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_厘米
(2)某同学用塑料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用力拉尺子,这样测量结果比真实值_____(偏大/偏小/不变)
(3)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物体的长是___________;
其中准确值是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
(4)用两把不同分度值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
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准确值为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
五、长度测量的应用
活动六:
讨论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以物理课本为例)
思考: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难点在哪里?
生:
纸很薄,不好直接测量
讨论如何解决
方案:
⒈测出整本书(除封面)的厚度H;
⒉数出纸的张数n;
⒊一张纸的厚度D=H/n。
拓展提升:
1.这种方法可推广到哪些类型的长度测量?
2.你还知道哪些特别的长度测量方法?
(这是布置给同学们课后思考讨论的问题)
教学反思与评价:
本课位于2012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第一节的课题是《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这节课是第一课时,着重学习长度的测量,所以我在课的标题上没有涉及时间。
本节课的设计是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了长度的常见单位,掌握简单的测量方法。
但是这种掌握具有局限性,学生不知道估读,不理解误差,不知道如何处理测量数据(本课重点)。
那如何在学生固有习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呢?
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策略,不直接教授学生正确的测量方法,而是采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操作。
首先询问学生认为自己是否会测量,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安排操作,展示结果,发现问题,引发学生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再阅读书本信息快递的内容,重新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接着在同学们能够正确测量以后再次安排测量操作,展示结果。
发现在正确测量的基础上,结果仍然不尽相同,进而介绍误差的概念,得到学生的认可。
既然误差不可避免,如何减小误差就成了当务之急,学生有了求知欲后通过书本自己寻找答案,自然理解的更加到位,那么本节的重点难点就顺理成章的被学生掌握。
最后一切测量是为了应用,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方便直接测量的长度,有哪些方法解决呢?
这个问题可以创设情境留给学生课后思考,使课堂得以延续,引导学生在课后也能加以运用,操作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