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21811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11时间和长度的测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A组

试题1:

世界上有很多古老文明利用人的身体丈量世界,用人的手臂长度、脚的长度等定义长度单位。

我国殷墟出土的一支骨尺,约合中等身高人的拇指至中指之间一拃的长度(约17cm),下列物体的尺度约为1支该骨尺长度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课桌的高度                                D.粉笔的长度

试题2:

下列物体的长度值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枚硬币的厚度为5mm                                       B.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

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1.8dm                                  D.课桌的高度为1.2m

试题3:

 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试题4:

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5cm            B.5.0cm           C.5.00cm         D.5.000cm

试题5:

如图所示,工作人员手托的是”越王勾践剑”。

这把剑历经两千多年,出土时仍锋利无比,剑身丝毫不见锈斑,令世人对古人的铸造技术惊叹不已。

根据图片信息,对这把剑的长度估测合理的是()

A.0.5m    B.1.5m    C.2m   D.2.5m

试题6: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       B.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C. 眨眼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40s。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试题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成语“咫尺天涯”中的“咫”也是长度单位。

在清代陈昌治的《说文解字》中:

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

你认为“咫”大约有多长()

A.2cm     B.20cm     C.2m      D.20m

试题8:

为有效防控“新冠病毒”疫情的蔓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全国各地在超市、车站等公共场所开展体温检测。

请你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红外测温仪的高度,最接近下列哪个物体的长度(  )

A.一块橡皮

B.一支粉笔

C.一支铅笔

D.一张课桌

试题9:

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该型号电池直径为()

A.14mmB.145mmC.500mmD.50.0mm

试题10:

小明同学学过长度的测量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测量的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

针对这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尺没有与课本的宽边平行

B.尺的刻度线没有贴近课本

C.视线没和尺面垂直

D.这个刻度尺不适合测量物理书的宽度

试题11:

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右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

A.2mm  B.2cm  C.6mm  D.6cm

试题12: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 、2.36cm 、2.5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

  A.2.41cm    B.2.357cm      C.2.35cm     D.2.36cm

试题13:

如图所示,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试题14:

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

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试题15: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65m   B.1.75m   C.1.85m   D.1.95m

试题16:

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8.60cm              B.1.60cm

C.1.6cm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试题17:

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误差是由测量者的粗心造成的

C.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D.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试题18:

如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前国旗护卫队预备升旗时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国旗AB间的宽度。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7m    B.3.3m       C.4.5m       D.5.9m

试题19: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试题20:

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B组

试题1:

如图所示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前国旗护卫队预备升旗时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国旗AB间的宽度。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7m    B.3.3m       C.4.5m       D.5.9m

试题2:

小刚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使用刻度尺之前,他要观察        、分度值及零刻度线。

下图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mm,该物体的长度为       cm;小红同学对同一物体四次测量结果记录为:

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记录明显错误的数据是         ,其他几次结果的尾数也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         (选填“误差”或“错误”)。

   

试题3: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试题4:

一同学用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玻璃的读数是118.75cm,那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A.1mm       B.1cm      C.1dm      D.1m

试题5: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试题6:

历史上把图1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

1英寸约为(  )

A.2.5km   B.2.5m   C.2.5dm   D.2.5cm

试题7:

刻度尺的分度值有的是分米,有的是厘米,有的是毫米,使用时( )

A.选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尺子最好,因为它的准确程度高

B.选用厘米的最好,在分米和毫米之间,可以兼顾

C.选用哪一种都是一样的

D.要根据实际测量要求选用其中一种 

试题8:

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试题9: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5.1Km=5.1Km×1000m=5100m

B.5.1Km=5.1×1000=5100m

C.30min=30÷60h=0.5h

D.30min=30×

h=0.5h

试题10: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试题11: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线

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试题12:

分别用分度值为1m、1dm、1cm、1mm四种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用米为单位作记录,则记录数据中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最多的是(  )

A.用米尺测量的结果B.用分米尺测量的结果

C.用厘米尺测量的结果  D.用毫米尺测量的结果

试题13:

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错误的是(  )

A.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试题14:

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cm、25.45cm、25.46cm,25.83cm则此物体长度应是(  )

A.25.44cm B.25.45cm C.25.447cmD.25.54cm

试题15:

(2015·广东揭西期末)“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的全长是(  )

A.6.7×104米         B.6.7×105米

C.6.7×106米         D.6.7×107米

试题16:

下面有关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实验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可以减小误差

试题17:

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尺子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准确的(  )

A.

 B.

 C.

  D.

 

试题18:

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试题19:

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依次是74.4cm、74.3cm、74.5cm、74.3cm,则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A.74.38cm B.74.375cmC.74.4cm  D.74.5cm

试题20:

如图是用厚刻度尺测同一木块长度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A组答案

试题1答案:

B

【解析】A.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小于20cm,在17c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乒乓球的直径在4c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为80cm,故C不符合题意;

D.粉笔的长度约为8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试题2答案:

C

【解析】A.一枚硬币的厚度约为2mm,故A不符合题意;

B.乒乓球的直径约为4cm,故B不符合题意;

C.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

18cm=1.8dm

故C符合题意;

D.课桌的高度约为0.8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试题3答案:

C

【解析】

A、B、此方法不能保证刻度尺测量的就是硬币的直径,此方法错误;

C、借助两块直角三角板卡住硬币,且两端对齐,能测出直径,此方法正确; 

三角尺没把直角边与刻度尺靠紧,刻度尺的零刻线没对准桌面,无法确定直径的位置,故C错误;

D、刻度尺的零刻线没对准桌面,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尺辅助测量长度方法的操作,属于基本技能;

卡尺法:

用直尺和三角板把圆柱体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用三角板紧夹住圆柱体,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的直径d。

试题4答案:

B

【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左端示数167.0cm对齐,右端示数为172.0cm对齐,长高了172.0cm﹣167.0cm=5.0cm。

故选:

B。

试题5答案:

A

试题6答案:

 D  

【考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解:

A、普通教室的高度一般在3~4m之间。

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5cm;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6.9cm左右。

B不符合题意;

C、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0.5s。

C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长度、时间的估计,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即可。

试题7答案:

 B

解析:

成年人的手掌长度一般为15-20cm左右。

试题8答案:

C

试题9答案:

A

试题10答案:

D

【解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要警醒“三看”:

一看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二看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三看它的分度值是多少,也就是相邻两刻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

(1)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

(2)视线要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

(3)记录数据由数字和测量单位组成。

在了解以上知识后,看清题意,让大家针对这个测量的情景来研究选项的说法哪个正确。

根据测量情景,我们结合刻度尺的使用不难发现,这个测量过程存在的错误挺多,如果把错

误都能指出来,对于解决本题就十分容易了。

A.观察如图的情形看出,尺没有与课本的宽边平行,这个说法非常正确;

B.观察如图的情形看出,尺的刻度线没有贴近课本,这个说法非常正确;

C.观察如图的情形看出,视线没和尺面垂直,确实是这样的,所以这个说法非常正确;

D.这个刻度尺就是学生日常学习用的直尺,量程远远大于书的宽度,适合测量物理书的宽度。

所以这个刻度尺不适合测量物理书的宽度说法错误的。

正确答案是D

试题11答案:

B

【解析】迷你“西瓜”与硬币的高度相同,硬币高度大概2cm,故选B

试题12答案:

试题13答案:

B

试题14答案:

C

试题15答案:

B

试题16答案:

B。

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故读数应是1.60cm。

试题17答案:

D解:

测量过程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存在差异,即误差总是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一般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ABC错误.

故选D.

试题18答案:

D解:

A、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与物体的端点对齐,故A错误;

B、刻度尺没有放正,故B错误;

C、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

D、图刻度尺紧靠被测物体,刻度尺的刻度线与物体端点对齐,刻度尺与被测物体平行,操作正确,故D正确.

故选D.

试题19答案:

B解: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所以A不符合实际情况;

B、全新2B铅笔长约18cm左右,所以B符合实际情况;

C、课桌高度约为0.8m左右,所以C不符合实际情况;

D、一张纸厚度约0.1mm左右,所以D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B.

试题20答案:

D解:

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不符合题意;

B、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不符合题意;

C、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所以不符合题意;

D、是减小误差的方法,符合题意;

故选D.

B组答案

试题1答案:

 B

考点 物理量的估测

解析 由图可知,国旗的宽度大约是升旗手身高的2倍,升旗手的身高在1.8m左右,所以国旗宽度在3.6m左右,故B选项正确。

试题2答案:

 量程   1   2.24-2.28    27.2mm    误差

试题3答案:

D解:

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试题4答案:

A

试题5答案:

A

试题6答案:

D

【解析】此题较简单,考察学生对图景的认识和长度的理解,手指的拇指一节指头长以厘米为长度单位,约为2.5cm,故选D

试题7答案:

D

试题8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长度单位cm和各种物体实际长度的了解.

解:

把cm分别放在数值的后面,分析是否符合实际: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cm,不符合实际长度,故A不符合题意;

B、茶杯的高度是11.2cm,符合实际长度,所以B符合题意要求;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cm,不符合实际长度,故C不符合题意;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cm,不符合实际长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以cm为单位,将各个物体的长度换算,看其是否符合实际长度情况.

试题9答案:

D

【解析】根据m和km之间的进率,1km=1000m,1h=60min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各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过程中单位的统一.

解:

因为1km=1000m,所以5.1Km=5.1×1000m=5100m,故A、B选项错误;

因为1h=60min,所以30min=30×

h=0.5h,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km和m之间的进率.h和min之间的进率,同时本题难度不大,但审题时一定要仔细,特别是各个单位.

试题10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掌握误差的定义,还要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及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解:

误差与测量的人、测量工具、测量环境有关,因此,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努力减小误差,不可能消除误差.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试题11答案:

AC

【解析】

试题分析: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1)放:

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

(2)读: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记:

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解:

A、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对齐的刻线处量起;则A选项中必须从0刻线量起;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符合读数时视线的要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则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线来读取数据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D、符合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的要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点评】正确使用刻度尺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改进实验方法,减小误差.

试题12答案:

D解:

同样以米为单位记录数据:

分度值为1m,保留1位小数;

分度值为1dm,保留2位小数;

分度值为1cm,保留3位小数;

分度值为1mm,保留4位小数.

故选D.

试题13答案:

B解:

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A、C、D是正确的;

B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对齐的刻线处量起;

故选B.

试题14答案:

B解:

从四个测量结果看,25.83cm的数据是错误的记录.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为:

l=

≈25.45cm.

故选B.

试题15答案:

C。

“万里长城”长度肯定超过一万里,即超过5000km,将四个选项中的长度换算为千米,只有C(6.7×106米=6700千米)符合要求,故选C。

试题16答案:

D解:

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不叫误差,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故A错误;

B、错误是实验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故B错误;

C、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试题17答案:

B解:

A、末端对应的没有达到15cm,而准确值读到15cm,所以读错数了;

B、正确地估读到分度值1cm的下一位,正确;

C、分度值是1cm,应估读到分度值1cm的下一位,而测量结果估读了两位,错误;

D、分度值是1mm,应估读到分度值1mm的下一位,而测量结果也是多估读了一位,错误.

故选B.

试题18答案:

C解: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应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线开始测量,A、D选项中的测量方法会使测量值偏小,不符合题意;

B选项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圆柱体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一般测量值会偏小,不符合题意;

C选项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直径的大小.

故选C.

试题19答案:

C解:

物体的长度为L=

=

=74.375cm≈74.4cm.

故选C.

试题20答案:

C解:

A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所以选项A不正确.

B中刻度尺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所以选项B不正确.

D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选项D不正确.

所以选项A、B、D的做法都不正确.

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