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40128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docx

《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docx

1校本研修课题申报书

课题批准号

CX2015-14

 

洋县城西小学校本研修课题

 

申请·评审书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备课、上课、评课初探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负责人张莉

填表日期2015年9月

 

洋县城西小学

2015年9月印制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

教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案例研究

关键词

备课说课上课评课

课题类别

微型课题

学科

分类

教育基本理论

研究类型

基础研究

负责人姓名

张莉

专业职务

二级教师

研究专长

课堂教学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723300

联系电话

姓名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作单位

张莉

二级教师

课堂教学

本科

洋县南街小学城西校区

李筱舟

二级教师

课堂教学

本科

洋县南街小学城西校区

王虎梅

二级教师

课堂教学

本科

洋县南街小学城西校区

预期最终成果

结合课堂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找出规律,确立基本原则、方法、途径和策略,并实践运用和实施推广。

预计完成时间

2016年7月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来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著作者

成果形式

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

发表出版时间

《小学中低段作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探究》

张莉

课题研究

汉中市教研室

2010.9

《掌声》

张莉

课件

新课程

2015.9

《责任心——孩子成长重要的一课》

李筱舟

论文

《汉中教育》

2012.4

《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张莉

课题研究

洋县教研室

2015.9

·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的背景、课题提出及意义

2015年9月,美丽的城西小学顺利建成招生,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热情高、干劲大、有朝气、不保守,敢于改革创新。

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几课课堂教学改革活动。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迫切需要一个成长的平台。

随着新课程改革征程的纵深推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极大的转变和提升,教师的观念、行为以及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积淀了一定的经验,对于引领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着教育公平理念的提出,我们发现自身忽视了一些极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我校教师目前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现状

(1)调查表明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研究学情,用80%的精力抄写教案,导致备课低效;网络的发达,让拿来主义成为教师惯用的做法;对于备课,我们只是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公开课教学时才不断的去磨课、修订,追求所谓的有效。

而对于教师的常态备课(写或抄写教案),则比较忽略;所谓的集体备课其实就是分头备课,然后共同使用。

课前备课不充分,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课堂教学效率低。

(2)上课教师讲的多,学生动、练、议、思少,课堂上学生参与的少,师生互动的少,学生对语言文字体验的少,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难以真正的进行。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学习语文没有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仅仅学习到了语文知识,谈不上语言运用和语文方法的学习,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基本忽略了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上。

(3)教师的评课鉴于自身的局限性,评课的积极性不高,评课的观察点主要是教师如何教,而对于学生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兴趣、经验、习惯很少关注,更不能做到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一节课。

(4)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不是很多,参与一些高层次的教学研讨更是微乎其微。

大多数老师基本上是自学成才或随波逐流获得一些所谓的提升。

因此,教师们大都认识不高,对于教学中的备课、上课、评课认识肤浅,认为那是常规,不用下功夫钻研与探索;

(5)我们的有效教学研究缺乏理论储备,大多教师在理论素养上极为欠缺,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都基本停留在经验层面上。

综上所述,在我校进行的有效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我们的认识和看法,立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教育公平的界定,我们进行极为切合教学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师备课、上课、评课方法初探》的课题研究,是我校有效教学研究的纵深推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养发展的具体途径,是实现教学中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是凸显师生教与学生命潜能的最佳方式。

为此,2015年9月,我们三位二年级语文老师申报了《小学语文教师备课、上课、评课方法初探》的课题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探索出新课标背景下,教师有效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策略,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和学术研究的理论为指导,提高教师解读学生和解读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使大批的教师迅速成长。

带动一级、一组、乃至一校教育科研水平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把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案例研究和全体教师视为一个整体,在课题研究组的指导下,使全体教师都能够参与到研究中来。

(2)实效性原则:

本课题研究重在继续有效教学研究,在备课、上课、评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科学性原则:

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理论为依据,遵循教育科学规律。

研究中不走过场、切实研究,凸显有效。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使教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形成备课、上课、评课整体能力;

2、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模式;

3、研究和探索适合我校校本教研的模式与途径;

4、开展好案例研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以此反映教师成长历程和教学变化。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策略和方法

(1)问卷调查法:

制定备课、上课、评课现状调查问卷,了解我校教师对于备课、上课、评课的认识和看法;并对认识和看法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撰写我校教师关于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现状研究调查报告。

(2)案例研究法:

在备课、上课、评课方面进行案例研究,形成案例集。

(3)行动研究法: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反思与再实践中解决问题。

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价、提炼出规律性的结论,并撰写研究报告。

(4)、“反思”研究:

一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反思”,对该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研究,发现相关研究的缺失与盲点,使本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性研究;另一方面不断对本课题的研究进程进行及时地总结和“反思”,及时反馈调整,避免各种弯路和失误,确保课题研究的航向和效率。

六、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在已形成的有效教学成果和学校校本教研模式的基础上,以如何促进教师备课、上课、评课整体能力的发展为切入点,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案例研究为主要形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初步研究阶段;2015.09—2015.10;在这一个阶段,主要是通过调查法、观察法,收集现在小学教师在备课、上课、说课课、评课上的种种表现,对照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找到共性和个性的东西,积集较多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第二阶段:

深入探讨实施阶段:

2015.11-2016.05;在这一个阶段,主要是通过行动研究法、实证法、文献法,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对各个学科教师在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方面的基本要求,并归纳出在备课、上课、说课、评课上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2016.06—2016.07;在这一个阶段,主要是通过归纳法、座谈法,对一年来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进行区域性推广使用,发现问题,并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

一、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张莉2011年9月被评为洋县教学能手

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和教研先进个人、教学先进个人等称号。

2008年参与市级课题《小学中低段作文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探究》已经结题。

2014年参与县级课题《小学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已经结题。

(二)、主要参考文献在本课题设计之前,我们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本课题构想和研究提供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的文献资料有: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3、《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J].当代教育科学.2007(15)4、李子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5(12)5、李子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中国远程教育)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本课题的成员由小学二级教师张莉、小学二级教师李筱舟、小学二级教师王虎梅组成。

从课题组主要参加者的研究经验看:

课题小组研究人员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而且思维敏锐、观念先进,已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和奖项,曾多次参加了多项校级课题研究,具有良好的相关研究的基础。

 

从课题组构成的各方面看,课题组有能力保证该课题的顺利的实施和完成。

各成员均参加过县级以上不同形式的新课程改革和专业成长培训。

单就年龄来说,正是做课题研究的最佳阶段,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科研水平,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知识、专业、热情、精力、能力的有力保障。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 技术支持:

我校拥有多媒体大教室1间、普通多媒体教室2间,以及宽带网的接入,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具备承担课题科研的硬件、软件条件,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二)组织保障:

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参与研究教师的培训,提高研究能力。

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为实验者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

具体表现:

1、课题组吸收了各学科骨干教师力量的积极参与,对于课题的实施提供了各种保障。

2、课题组成员人手有一台电脑,工作信息化,办公无纸化,并已创建了QQ组群,交流方便,随时随地均可交流,资料查询也方便。

 参研人员工作积极,团结协作,奋进创新。

3、基于对生成课程理论与实践现状的了解;4、基于自身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经验的积累与反思;5、基于对小学学科生成课程研究的兴趣;6、基于导师的指导、学校教研力量及其氛围的支持和其他教师的帮助,学校已经有共同做课题研究的经历和经验; 

(三)时间保障:

建立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实验教师全部是一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

 

(四)经费保障:

学校十分支持这一课题的研究,保证资料、设备、科研经费的正常供给。

 

五、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限报10项)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15.09—2015.10;

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评审书

档案资料

张莉

2

2015.11—

2015.12

发现现象,找出方法。

档案资料

李筱舟

3

2016.01—

2016.02

课题组人员培训交流

经验资料

张莉

4

2016.03—

2016.04

课题组人员理论学习

档案资料

王虎梅

5

2016.05—

2016.06

归纳基本原则,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经验汇编

张莉

王虎梅

7

2016.06

2016.07

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

张莉

李筱舟

最终研究成果(其中必含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负责人

1

2015.9

课题实施方案

档案资料

张莉

2

2016.3

中期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李筱舟

3

2016.6

课例论文等

论文

王虎梅

4

2016.7

结题总结报告

研究报告

张莉李筱舟

 

六、学校学科教研组长审批意见

本课题组完全了解学校课题指导研究领导小组的有关管理规定,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课题组承担。

保证课题负责人之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完全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适合承担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组能够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课题组同意承担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

 

教研组长签章:

年月日

七、学校课题领导小组审批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