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9033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综合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教育综合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教育综合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教育综合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教育综合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综合知识.docx

《教育综合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综合知识.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综合知识.docx

教育综合知识

1简述布鲁巴奇等提出的教师教师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写反思日记。

详细描述。

交流讨论。

行动研究。

2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教学创设是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组织形式。

教学应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方式。

教学手段与学生认知差异相适应。

3简述有意义的言语学习的条件?

学生应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材料应有逻辑意义。

学生认知结构中可利用适当观念。

4简述促进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方式?

创设开放、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

注意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

引发认知冲突。

鼓励学生交流。

5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的形成。

自我意识增强。

品德的各方面相互协调,结构更为完善。

6简述课堂有效管理的目标?

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

有更多的学生投入学习。

学生能自我管理。

7简述教学反思的三种类型?

对活动的反思。

对活动中的反思。

为活动反思。

8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学习者的心向。

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学习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

9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强学习效果好。

学习材料的难度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两者的关系不同。

学习效果可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10简述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深度加工与主动参与。

动用记忆术。

进行组块编码。

适当过度学习。

进行合理复习。

11简述学习策略教学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

内化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

效能性原则。

1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绪稳定、乐观。

人际关系和谐。

人格完整。

正确的自我观。

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行为合理。

13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14简述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他们对小学生做了一次所谓有学习潜力的测验。

然后随机地在各个班级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是,他们是班级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注意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

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的确比其他学生进步快。

十分明显,由于实验者提供了假信息所引起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预言效应。

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了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了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15比较场独立与场依存两种方式。

场独立与场依存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

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力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予以外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16简述桑代克主张的学习应该遵循的三条得要学习原则。

效果律:

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

呆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满意的后果,其联结就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其联结就减弱。

”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拿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

因为他发现惩罚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

练习律:

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得将增加刺激一反应之间的联结。

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

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准备律:

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17简述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有关系。

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外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

老师应一方面逐渐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的动机处于持续的激起状态。

18简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作用。

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

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19在原型定向阶段,教师应当怎么样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

(2)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试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3)采取有交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

(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以,动作指令要明确。

总之,通过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20简述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般内容?

学习时间管理。

学习环境的设置。

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

学习工具的利用。

社会性人力资源的作用。

21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发现问题-从完整的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健信息,摒弃无关的因素,并在头脑中弄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22简述良好品德的培养?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价值澄清。

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4)利用群体约定。

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5)给予行当的奖励与惩罚。

23简述群体凝聚力的培养。

首先,要了解群体凝聚力情况。

其次,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24简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信息。

(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25简述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学习与教学的主要的主要要素有: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

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体存在着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教师在学习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过程中要实现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另一方面也可划分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特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26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弄成的对手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这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生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性格的性别差异会影响学生地学习内容的选择。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27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培养学生的比判性思维

(2)发散思维训练(3)学会容忍模糊性(4)推测与假设训练(5)自我设计训练。

28标准化成就的优越性?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的水平的测验。

这种测验的命题、施测、评分和解释,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

由于测验条件的标准化,测验的结果比较客观一致,适用的范围和时限也较宽广。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性。

在大多数情境下,它是一种比教师自编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

(2)计划性。

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理,已经考虑到所需的时间和经费,因此它比大部分的课堂测验更有计划性。

(3)可比性。

标准化测验由具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29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1)客观性。

在大多数情境下,它是一种比教师自编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

(2)计划性。

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的时间和经费,因此它比大部分的课堂测验更有计划性。

(3)可比性。

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参照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30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情绪稳定乐观。

人际关系和谐。

人格完整。

正确的自我观。

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31加涅的学习分类。

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

(1)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其过程是:

刺激-强化-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S-R的学习),即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性条件作用不同,其过程是:

情境-反应-强化,即先有情境,做出反应动作,然后得到强化。

(3)连锁学习:

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

(4)言语联想学习:

也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但它是由言语单位所联结的连锁化。

(5)辨别学习:

即学会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做出不同的反应。

(6)概念学习:

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学会对一类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也就是对事物的抽象特征的反应。

(7)规则的学习:

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

规则学习即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8)解决问题的学习:

规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联合。

加涅的这一分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来划分学习层次的。

32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

学习动机既然是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客观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那么,首先要看到,内部条件在学习动机形成中是最初要注意到的。

它包括:

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成熟与年龄特点。

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

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学生的焦虑程度。

(2)外部因素。

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

教师的榜样作用。

33遗忘的规律。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事物不能或者错误地再认或回忆。

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著名的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先快后慢)。

34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分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包括:

教养方式。

社会风气。

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主要是个人信念。

35品德的结构。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部分。

(1)道德的认识即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2)道德情感觉即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

(3)道德行为即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36言语直观的优缺点。

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或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言语直观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

且可通过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

但是言语直观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

37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论。

其要点如下:

(1)学生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攻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布鲁纳指出,学习包含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这就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评价。

获得了新知识以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目的在于学得更多的知识。

(3)提倡使用“发现法”。

所谓发现法就是由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从而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设想,通过分析,运算和操作等过程,最后自行发现原理,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发现法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38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一般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1)操作定向。

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2)操作模仿。

操作模仿是指仿效教师示范的操作活动结构,在头脑中获得有关操作活动的初步动觉映像。

模仿是操作技能掌握的开端。

(3)操作整合。

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4)操作熟练。

操作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和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39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借鉴国外学者的基础上,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为:

(1)情绪稳定、乐观。

(2)人际关系和谐。

人格完整。

正确的自我观。

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

40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主要有哪些?

指导教学模式。

程序化训练模式。

完形训练模试。

交互式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

41迁移的种类。

(1)根据迁移的效果,可把学习分为顺向迁移和负迁移。

(2)根据迁移的影响,可把学习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3)根据迁移发生的水平,可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4)根据迁移的内容,可把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特殊迁移。

42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使潜在的学习支置顶帖转化为学习的行动。

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的状态转入活动的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呢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心理学家指出,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倒U形曲线,即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最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

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再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明显,这就是奖励和惩罚的作用。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个体以后的行为及动机,并且归因方式可以训练和改变。

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

(5)注意内外的动机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6)注意个别差异。

43简述操作技能形成中练习曲线的共同趋势。

技能形成必须经过一定的练习。

练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技能的进步与完善,它包括加快技能完成的时间、改善技能的精确度和使动作间建立更完善的协调。

练习与技能进步的关系:

(1)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

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操作活动的速度加快,准确性提高,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一般趋势。

(2)练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在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有时练习到一定时期,会出现进步暂停顿的现象,称之为高原期。

出现高原现象的原因很多:

在长时间的技能训练中学习热情下降、身体过分疲劳,旧的技能结构的限制等。

(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

在动作技能随着练习而提高的总的发展趋势下,存在着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起伏现象。

学习活动越复杂,波动越明显。

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4)技能形成过程中存在个别差异。

44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自我意识增强。

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45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消退法、处罚法、自我控制法等。

(1)强化法。

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

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的培育和养成新反应或行为的一项行为治疗技术。

主要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示范法是通过求诊者观察和模仿来矫正其适应不良行为与神经症反应的。

1967年由班杜拉等人建立。

其基本原理是:

人的各种行为,无论是适应性行为还是不良行为,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因此,同样的方式也可以改变不良行为,或重新学习适应性行为。

(5)处罚法。

处罚的作用是消除不良行为。

处罚有两种植:

一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的刺激(如否定评价、给予处分)。

二是在不良行为出现后,撤销一个愉快的刺激。

(6)自我控制法。

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处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46简述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

(1)形式训练说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心理固有的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无条件、自动发生的。

(2)形成训练说认为进行官能训练时,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

因为内容容易忘记,而形式是永久的。

47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的。

(2)通常学习动机作用与学习效果是统一的。

其间的关系表现在:

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以增强动机作用。

(3)学习动机和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

48教师成长要经历哪些阶段。

福勒和布朗将教师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景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

49简述埃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哪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这八个阶段是: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由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一致性形象。

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

(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7)繁殖对停滞。

(30-60)岁。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

50简述维纳归因理论?

维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结论:

(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较少。

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

努力而成功,体能到愉快:

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

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

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

(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

(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能力高而不努力的的人则受到最低的评价。

因此,维纳总是强调内在、稳定和可控制的维度。

51错误观念转变的条件。

对现有观念的不满。

对观念的可理解性。

新观念的合理性。

新观念的有效性。

52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它有四个特征:

连续性各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53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

(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和严谨的有机统一。

(2)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3)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等。

54怎样对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进行指导?

(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教师、家长应对其做出适当的评价与期望。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

尊重学生的人格。

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

(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

帮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其自我控制能力。

教授自我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55简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

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

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

(2)原有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而言,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

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也越差。

(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影响迁移的产生。

掌握必要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中,是提高迁移发生可能性的有效途径。

56学习策略的特征。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

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它会随着学习者对学习目标期望和学习内容难易程度的改变而灵活地选择。

(2)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学习策略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为提高学习的效率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讲,无论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还要学会学习,都必须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57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58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1)信度。

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