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处理制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8917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docx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废物处理制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docx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2021年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一、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病理性废物必须防腐处理后用黄色包装物盛装封闭。

二、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得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三、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四、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废物,必须首先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五、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尘的医疗废物必须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封闭。

其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根据消毒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后才能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六、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七、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

八、必须使用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容器。

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

九、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或生活垃圾。

十、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应将针头剪掉,针头按损伤性废物收集,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

一、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等需要焚烧的医疗废物必须由医院交废物处理部门集中处置。

二、废弃的麻醉(范本)、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相关的废物管理,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三、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交鹿城区环保局指定的废物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置。

四、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如细胞毒药物,必须由科主任批准,交鹿城区环保局指定的废物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置。

五、放射性废物必须按有关规定专人负责处理并有记录。

六、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传染性的呕吐物、分泌物等排泄物,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七、禁止任何科室及其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违者扣5000元的超劳补贴。

因科室管理不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扣2000元的超劳补贴。

医疗废物事故报告制度

一、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在48小时内向区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报告。

调查处理结束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市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

(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

(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二、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人员伤亡或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区政府、卫生局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医疗废物污染或损伤时,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同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一、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保存二年以上。

二、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外观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或桶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

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时应当重新包装。

对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应当立即向感染管理人员报告。

三、实行危险废物转移登记本,鹿城区环保局指定的废物处理公司管理人员和我院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保存时间为3年。

四、建立填报医疗废物产生的年报表,并于每年___月份向环保局报送上一年度产生的医疗废物年报表。

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一、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区应急联动中心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感染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

三、感染管理人员尽快___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五、转运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

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

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八、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九、感染管理科必须向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

报告的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泄露、散露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医疗废物卫生安全防护制度

一、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

二、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

三、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每次运送或贮存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四、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五、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禁止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六、每日对运送车辆及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对暂时贮存处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七、在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发生。

要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八、定期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九、感染管理科经常对卫生安全防护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等工作。

医疗废物相关消毒制度

一、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二、暂时储存室及区域每周用0.1-0.2%的含氯消毒剂对墙壁、地面或物体表面喷洒或拖地消毒,每周一次。

三、防护用品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要用0.25%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四、医疗废物转移出去后对其区域及用品用0.1%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拖地消毒。

五、医疗废物转运推车及容器每日用0.1%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洗消毒。

六、对医疗废物包装物表面被污染时要立即采用0.2%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七、每次收集或转运医疗废物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并洗澡。

手消毒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的酒精擦拭1—3分钟。

八、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前必须就地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用0.2%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九、对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的排泄物用0.2%的含氯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静置一小时后排人污水处理系统。

十、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溢出、散落时,立即进行收集、消毒处理。

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

一、我院建立的暂时储存室在后勤楼后西边的一小平房。

二、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时储存室内的集装箱内,不得露天存放。

三、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三天。

四、储存室要有严密的封闭措施,有工人专人管理,不准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五、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六、室内集装箱必须防渗漏和防雨水冲刷。

七、集装箱避免阳光直射。

八、室外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九、病理性废物暂时储存时,要由病理科进行防腐处理。

十、室内要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医疗废物转运制度

一、医院安排总务科专人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

二、转运人员收集医疗废物时要与废物产生地点负责人进行废物交接登记并签名,登记的内容有: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日期、废物类别及需要说明的事项。

登记材料存档三年。

三、转运人员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储存地点。

四、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

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储存地点。

五、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必须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律实施袋装封闭运送。

六、本单位内部一般采取每天运送,运送时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

七、内部运送路线:

各病区→西边电梯→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点;

门诊各科室→西边安全通道楼梯→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点。

放射科→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点。

西边临时房→病房西边电梯→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点。

东边临时房→楼梯→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点。

供应室→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点。

运送时间:

早上9:

00~10:

00下午14:

30~15:

00

八、医疗废物转交出后,应当对暂时储存地点、容器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九、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放射科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柳林县人医

民院

第二篇: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制度

一、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感染性废物和损伤性废物分别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封闭,病理性废物必须防腐处理后用黄色包装物盛装封闭。

二、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得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三、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四、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性废物,必须首先在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五、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尘的医疗废物必须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封闭。

其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根据消毒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后才能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六、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七、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

八、必须使用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容器。

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

九、禁止在非收集、非暂时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它废物或生活垃圾。

十、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应将针头剪掉,针头按损伤性废物收集,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袋)、注射器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___-02-03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

一、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等需要焚烧的医疗废物必须由医院交废物处理部门集中处置。

二、废弃的麻醉(范本)、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相关的废物管理,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三、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交鹿城区环保局指定的废物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置。

四、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如细胞毒药物,必须由科主任批准,交鹿城区环保局指定的废物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置。

五、放射性废物必须按有关规定专人负责处理并有记录。

六、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传染性的呕吐物、分泌物等排泄物,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七、禁止任何科室及其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违者扣5000元的超劳补贴。

因科室管理不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扣2000元的超劳补贴。

___-02-03

医疗废物事故报告制度

一、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在48小时内向区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报告。

调查处理结束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市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

(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

(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二、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人员伤亡或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2小时内向区政府、卫生局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医疗废物污染或损伤时,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同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

___-02-03

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一、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登记资料保存二年以上。

二、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外观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或桶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

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时应当重新包装。

对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应当立即向感染管理人员报告。

三、实行危险废物转移登记本,鹿城区环保局指定的废物处理公司管理人员和我院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保存时间为3年。

四、建立填报医疗废物产生的年报表,并于每年___月份向环保局报送上一年度产生的医疗废物年报表。

___-02-03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一、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区应急联动中心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感染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

三、感染管理人员尽快___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五、转运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

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

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八、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九、感染管理科必须向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

报告的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

(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泄露、散露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___-02-03医疗废物卫生安全防护制度

一、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

二、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

三、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

每次运送或贮存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四、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五、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禁止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六、每日对运送车辆及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对暂时贮存处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七、在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发生。

要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八、定期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九、感染管理科经常对卫生安全防护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等工作。

___-02-03医疗废物相关消毒制度

一、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二、暂时储存室及区域每周用0.1-0.2%的含氯消毒剂对墙壁、地面或物体表面喷洒或拖地消毒,每周一次。

三、防护用品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要用0.25%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四、医疗废物转移出去后对其区域及用品用0.1%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拖地消毒。

五、医疗废物转运推车及容器每日用0.1%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洗消毒。

六、对医疗废物包装物表面被污染时要立即采用0.2%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七、每次收集或转运医疗废物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并洗澡。

手消毒用0.5%碘伏消毒液或75%的酒精擦拭1—3分钟。

八、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前必须就地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用0.2%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九、对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的排泄物用0.2%的含氯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静置一小时后排人污水处理系统。

十、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溢出、散落时,立即进行收集、消毒处理。

___-02-03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

一、我院建立的暂时储存室在后勤楼后西边的一小平房。

二、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时储存室内的集装箱内,不得露天存放。

三、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三天。

四、储存室要有严密的封闭措施,有工人专人管理,不准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五、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

六、室内集装箱必须防渗漏和防雨水冲刷。

七、集装箱避免阳光直射。

八、室外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九、病理性废物暂时储存时,要由病理科进行防腐处理。

十、室内要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___-02-0

3医疗废物转运制度

一、医院安排总务科专人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密闭的容器内。

二、转运人员收集医疗废物时要与废物产生地点负责人进行废物交接登记并签名,登记的内容有: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日期、废物类别及需要说明的事项。

登记材料存档三年。

三、转运人员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内部指定的暂时储存地点。

四、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容器的标识,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

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储存地点。

五、转运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必须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律实施袋装封闭运送。

六、本单位内部一般采取每天运送,运送时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

七、内部运送路线:

各病区→西边电梯→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点;

门诊各科室→西边安全通道楼梯→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点。

放射科→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点。

西边临时房→病房西边电梯→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点。

东边临时房→楼梯→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点。

供应室→医疗废物暂时储存点。

运送时间:

早上9:

00~10:

00下午14:

30~15:

00

八、医疗废物转交出后,应当对暂时储存地点、容器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九、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___-02-03

第三篇: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凌源市康宁医院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1.医疗废弃物处理必须遵守环保标准要求,并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生活垃圾按城市垃圾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2.医疗污物的处理采取分类收集原则,尽量减少有害有毒废弃物和带传染性废弃物的数重,有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3.针头、输液器等锐器不应与其他废弃物混放,必须稳妥安全地置入锐器容器中。

使用过的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使用,严禁出售给其他非指定单位或随意混入生活垃圾中丢弃。

4.根据以下基本要求自行就地处置医疗废物:

1)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并做毁形处理;

2)能够焚烧的,应当及时焚烧;

3)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

5.液体污物及污水的处理,参照《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篇:

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具有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

一、分类收集。

设置有颜色的污物袋,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感染性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和其它特殊的废弃物使用有特殊标志的污物袋进行收集,使用的污物袋应该有韧性耐用、不漏水。

二、锐器不应与其它废弃物混放,用后必须稳妥安全地置入利器盒中,放射性废弃物存放在适当的容器中,容器里面衬以耐用的塑料袋,封扎,防止扩散。

三、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毁形、分类、登记。

针头放入利器盒,由专人运出病房,运至医疗垃圾暂存间。

四、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毁形、分类后,专人回收到医疗垃圾暂存间加锁保管,交由___市国环公司回收。

五、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保菌液、放射性的固体废弃物应先消毒,由专人每日定时回收交由___市国环公司回收。

六、带血器具及针头、锋利物品、感染性的敷料、___、器官、部分躯体、死胎等分类回收,交___市国环公司回收。

七、感染性疾病科的废弃物(指患者吃的饭菜、排泄物、呕吐物)消毒处理后,倒入化粪池,所有感染性疾病科病人的生活垃圾均按医疗垃圾处理。

八、医院的污水由污水水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