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8737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设计方案.docx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设计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设计方案.docx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设计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1

1.1项目名称1

1.2项目概况1

1.3项目目的2

2.设计水量、水质及设计要求2

2.1污水来源2

2.2设计水量3

2.3污水水质8

2.4处理要求9

3.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内容9

3.1设计依据9

3.2设计原则11

3.3设计内容12

3.4工程内容12

4.污水处理站总图布置13

4.1总体布置原则13

4.2总图13

5.公用工程14

5.1给排水及消防14

5.1.1给水14

5.1.2排水14

5.1.3消防14

5.2强电15

5.3自控15

5.3.1供电电源15

5.3.2设备启动和控制方式15

5.3.3电线缆敷设及设计15

5.3.4接地保护16

5.3.5自控与仪表16

6.工程技术经济分析16

6.1工程预算16

6.1.1土建费(A)16

6.1.2设备材料费(B)18

6.1.3概算总表20

6.2运行成本分析20

6.2.1电费(A)20

6.2.2人员费(B)20

6.2.3药剂费(C)21

6.2.4水处理直接成本(E)22

6.3项目经济性评价22

7.安装调试运行23

7.1设备安装23

7.2管道安装及敷设23

7.2.1管材的选用23

7.2.2管道接口24

7.2.3管道基础24

7.2.4管道防腐24

7.2.5管道试压要求24

7.2.6明露管道涂漆颜色规定25

7.2.7管道施工及验收应遵循以下规范25

7.2.8其它25

7.3系统调试25

7.4运行管理26

8.工程实施进度26

9.工程施工方案(组织)设计27

9.1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27

9.1.1土建分部工程施工方法27

9.1.2主要设备安装技术措施29

9.1.3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40

9.1.4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42

9.1.5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43

9.1.6其它说明内容:

44

9.2现场施工组织46

9.2.1现场施工组织结构图46

9.2.2各部门职责47

10.技术服务与质量保证体系52

10.1全面质量控制(TQC)52

10.1.1设计52

10.1.2原材料的采购52

10.1.3施工52

10.1.4开车调试53

10.1.5培训53

10.2工程质量承诺53

10.3售后服务54

1.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

山西焦煤集团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二厂区域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程。

1.2项目概况

目前山西焦煤集团山西焦化有限公司二厂区域废水有两大去向:

一是生产污水经焦化二厂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熄焦;二是生产净废水通过各厂总排口最后流入汾河。

根据山西焦化有限公司总体规划,1#、2#、3#、4#焦炉即将现有的湿法熄焦改造为干法熄焦,在建的5#、6#焦炉也为干法熄焦,从而导致废水处理系统的尾水没有了出路。

国家环保形势的严峻及地方政府对汾河水环境的日益关注,废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用的项目实施已迫在眉睫。

本项目将二厂区域各工序排水按性质和污染物种类进行分配优化,分别进行污水深度处理、高含盐废水处理、高温废水制冷处理等,使生产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循环水系统补水水质要求或除盐水站用水水质要求,高温废水经降温后作为冷却水重复回用,从而实现焦化废水零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3项目目的

1.通过治理,其废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浓度均有大幅度的减少,且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达标回用,节约新鲜水用量,实现焦化废水的零排放。

2.通过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量,避免二次污染,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二者统一。

3.通过治理,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有利保证。

我公司对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二厂区域全厂内、外环境进行详细周密的考察后,结合国内外焦化污水处理及回用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编制了本设计方案。

2.设计水量、水质及设计要求

2.1污水来源

焦化废水是由原煤的高温干馏、煤气净化和化工产品精制过程中产生的。

其成分复杂,含数十种无机和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中主要是大量氨盐、硫氰化物、硫化物、氰化物等;有机化合物中除了酚类外,还有单环及多环的芳香族化合物,含氮、硫、氧的杂环化合物等。

焦化废水的主要来源为:

煤挟带入水,反应生成水和焦化产品蒸馏、洗涤加入的蒸汽和新鲜水,在与煤气和产品接触后冷凝或分离出来的废水,包括集气管喷淋分离液和初冷却液组成的剩余氨水;氨水工艺中洗氨的富氨水。

这两部分废水经蒸氨(回收)后排出。

硫氨工艺中的终冷洗苯水;苯、焦油、古马隆等化工产品加工的分离水。

2.2设计水量

根据该厂区域废水的水质特点,将其分为四类:

生产污水、含盐废水、高温废水和含尘废水。

 

1、生产污水

焦油加工废水

1#、2#焦炉蒸氨系统

10m3/h

55m3/h

一污水处理系统

1#、2#系统其它废水

10m3/h85m3/h

20m3/hm3/h

1#-4#焦炉地表废水

20m3/hm3/h

40m3/h

3#、4#焦炉蒸氨系统

45m3/h

二污水处理系统

3#、4#系统其它废水

10m3/h121m3/h

焦油加工厂地表废水

11m3/h

甲醇生产废水

35m3/h

45m3/h

5#、6#焦炉蒸氨系统

5#、6#地表废水

20m3/h

5#、6#系统其它废水

10m3/h

三污水处理系统

醋酸生产废水

4.9m3/h112

粗苯加氢生产废水

8.68m3/h

合成氨尿素生产废水

16.6m3/h

气源厂生产废水

6m3/h

图1焦化二厂各生化站进水分配方案

二厂区域生产污水产生量约318m3/h。

主要包括1#、2#焦炉系统废水、3#、4#焦炉系统废水、焦油加工废水、甲醇生产废水以及在建、拟建的5#、6#焦炉系统废水、醋酸生产废水、粗苯加氢生产废水、合成氨尿素生产废水等。

该部分废水含有较高的挥发酚、COD、BOD5、氰化物、硫化物及油类,成分复杂,首先要进入污水处理站进行生化处理,使处理后出水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图1是焦化二厂各污水处理站进水分配方案。

2、循环水排污水及除盐站再生废水

在建项目、拟建项目完工后,二厂区域循环水总量约为76556m3/h,补水量约为1197m3/h。

其中净循环水的排污水量为426m3/h。

净循环水一般不与物料直接接触,通过换热器等介质间接换热来冷却物料,排污水中含有少量盐类物质、粘泥等,水质比较清净,因此直接外排。

表1是二厂区域循环水系统循环水量、排污水量及补水量情况。

除盐站再生废水主要有焦化二厂除盐水站再生废水、焦化四厂除盐水站再生废水以及二厂新建的75吨锅炉配套400吨除盐水装置的除盐站再生废水。

除盐站再生废水为集中排放,一至三天排放一次,外排废水中含有较高的盐类物质。

表2是各除盐水站新鲜水用量及再生废水排放情况。

表1二厂区域循环水系统循环水量、排污水量及补水量情况

名称

循环水量(m3/h)

排污水量(m3/h)

补充水量(m3/h)

1#、2#焦炉

回收循环水

3000

80(入总排)

110

热电站循环水

2200

25(入总排)

70

3#、4#焦炉

回收循环水

3247

42(入总排)

153

制冷循环水

1935

19(入总排)

5#、6#焦炉

回收循环水

3675

36.7(入总排)

110

制冷循环水

1140

11.3(入总排)

34.1

脱硫制酸

循环水

2360

24(入总排)

70.8

焦油加工厂

循环水

1420

17(入总排)

42

浊循环水

80

2(入总排)

3

甲醇

合成循环水

8750

43.8(入总排)

131.3

造气循环水

6000

5.5

16.5

电捕焦油循环水

1500

2.0

6.0

粗苯加氢循环水

1248

15(入总排)

35

醋酸循环水

4715

28(入总排)

98.0

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

尿素循环水

6000

30(入总排)

108

合成循环水

11615

52(入总排)

203.7

脱硫循环水

100

2

6

气源厂

气化循环水(软水)

17571

0

10(软水)

合计

76556

425.8(入总排)

1197.4

(不包括软水)

表2各除盐水站新鲜水用量、软水量及再生废水排放量(设计值)

新鲜水用量(m3/h)

软水(m3/h)

再生废水排放量(m3/日)

二厂原除盐水站

144

120

576

四厂除盐水站

180

150

720

二厂新建除盐水站

570

400

4000

总计

894

670

5296

由表2可知,各除盐水站每日排放再生废水总量为5296m3。

除盐站再生废水与循环水的排污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水质清净,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盐类,因此可统一收集一并处理。

3、高温废水

二厂区域高温废水主要集中在焦化二厂,直接外排的高温废水有一回收鼓风机冷却水,一回收硫磺结片机退水,一回收区域电气公司变频器室水空调排水,二回收鼓风机冷却水,二回收初冷器防冻水(冬季),供汽引风机、送风机、给水泵冷却水以及锅炉定期排水等,另外一炼焦、二炼焦地面站风机冷却水的排水,目前是进入熄焦水池作熄焦补充水,干法熄焦后,这部分废水也将直接外排。

以上废水排放量约达250m3/h。

图2是对焦化二厂直接外排的高温废水的调查情况。

一回收鼓风机冷却水

消防水70m3/h

一回收空气鼓风机冷却水

消防水2m3/h

二回收鼓风机冷却水

消防水20m3/h

二回收初冷器防冻水

消防水10m3/h

一回收区域电气变频器室水空调排水

新鲜水10m3/h

外排

一炼焦地面站风机冷却水

消防水27m3/h250m3/h

二炼焦地面站风机冷却水

消防水30m3/h

供汽引风机、送风机、给水泵冷却水

新鲜水20m3/h

锅炉定排排水

软水2.5m3/h

一回收硫磺结片机退水

循环水28m3/h

400吨除盐水站风机、泵冷却水以及锅炉定排、连排的排污水

30m3/h

图2焦化二厂高温废水的排放情况

焦化四厂高温废水主要有空分冷却水,水量约为55m3/h,目前进入循环水系统作为循环水的补充水。

除氧站定排、连排的排污水以及给水泵的冷却水,水量约为10m3/h,进入总排。

4、输焦除尘系统废水

输焦除尘使用消防水,退水水量约为128m3/h,其中1#、2#焦炉除尘退水72m3/h,3#、4#焦炉和5#、6#焦炉除尘退水均为28m3/h,目前均为直接外排。

2.3污水水质

表2待处理废水水质指标

总磷

mg/L

Fe3+

mg/L

Cl—

mg/L

浊度

mg/L

总碱度

mg/L

硬度

m—mol/L

SO42—

mg/L

溶解固体

g/L

一生化总出水

3.60

0.47

27.84

3.43

122.62

6.8

297.1

1.2

二生化总出水

0.76

1.24

60.87

4.88

151.90

2.7

433.7

2.1

循环水水质指标:

总磷2-8mg/l,Ca含量≤500mg/l(以CaCO3计),cl-含量<300mg/l,PH8.0-9.2,浓缩倍数<2.0。

循环水排污一般是在水质超标后排放。

分析结果COD为0,悬浮物:

二厂东区循环水1mg/l,西区循环水8mg/l。

目前除盐站再生废水中和后外排,焦化二厂除盐站再生废水水质分析结果:

总磷:

0.3mg/l

铁:

0.54mg/l

浊度:

26.16mg/l

碱度:

2.3mol/l

硬度:

10.47mol/l

SO2-4:

1.58g/l

溶解性固体:

4.3g/l

2.4处理要求

根据当地环保局的要求,污水外排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其主要指标如表3所示。

表3出水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

CODCr

(mg/L)

硫化物

(mg/L)

pH

挥发酚(mg/L)

范围

≤100

≤1.0

6~9

≤0.5

水质指标

SS

(mg/L)

氨氮

(mg/L)

(mg/L)

氰化物

(mg/L)

范围

<50

≤15

≤5

≤0.5

除盐水站水质要求;

电导率≤10vs/cm

硬度≤5umol/l

Si≤100ug/l

3.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内容

3.1设计依据

(1)《二厂区域废水调查情况》2009年6月28日由山西焦煤集团山西焦化有限公司提供

(2)《废水水质》2009年6月28日由山西焦煤集团山西焦化有限公司提供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5)《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

(6)《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T50335-2002)

(7)《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8)《采暖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

(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1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87)

(13)《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95)

(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15)《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16)《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J9-87)

(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1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20)《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1)其它相关的设计规范

3.2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现行有关环保法规及经济技术政策。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甲方的具体要求,合理地确定各项指标的设计标准。

(2)本着技术上先进、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原则,尽量采用技术成熟、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的废水处理系统。

从降电耗、节约药剂使用量方面精心设计,从技术经济上达到最佳效果。

(3)在总图布置方面,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少占用地;同时保证使污水处理设施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不会影响环境美观。

(4)选用的设备自动化水平比较高,易于工人操作管理,减轻劳动强度。

同时也要考虑设备的耐用性,以保证长时间免维修正常使用。

(5)废水处理工程中的设备选用国内先进节能优质产品,确保工程质量。

3.3设计内容

本项目将二厂区域各工序排水按性质和污染物种类进行分类优化,分别进行污水深度处理、高含盐废水处理、高温废水制冷处理等,使生产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循环水系统补水水质要求或除盐水站用水水质要求,高温废水经降温后作为冷却水重复回用,从而实现焦化废水零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具体内容如下:

(1)废水深度处理站总平面布置图设计

(2)废水深度处理站工艺设计(污水、污泥处理设计工艺)

(3)废水深度处理站主体工艺构筑物、设备选型设计

(4)电气及自动控制设计

(5)其它配套设施设计(消防、照明、道路、绿化等)

(6)废水深度处理站工程投资估算与成本分析等

3.4工程内容

本项目将二厂区域各工序排水按性质和污染物种类进行分配优化,分别进行污水深度处理、高含盐废水处理、高温废水制冷处理等,使生产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循环水系统补水水质要求或除盐水站用水水质要求,高温废水经降温后作为冷却水重复回用,从而实现焦化废水零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具体如下:

(1)废水深度处理站设施的土建施工;

(2)配套的所有处理的设备及管道、阀门等的供货;

(3)废水处理站设备订货和现场安装,相应的配管工程等;

(4)废水处理站设备的开车、调试及达标验收;

(5)废水处理站操作人员的培训等售后服务。

4.污水处理站总图布置

4.1总体布置原则

(1)布置紧凑,力求减少占地面积和连接管渠的长度,便于操作管理。

(2)处理构筑物尽量按流程布置,避免不必要的转弯和交叉,严禁将管道埋在构筑物下面。

(3)充分利用地形,节省开挖、回填量,使处理水能自流,减少动力输送的级数。

(4)管、渠的布置应使各处理构筑物能独立运转,且要便于检查、维修。

4.2总图

根据以上设计原则布置的废水深度处理站总平面图如附录1所示。

5.公用工程

5.1给排水及消防

5.1.1给水

废水处理站的给水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等相关规范设计。

废水处理站所用清水从厂区给水主管接入,配给各需水处理单元。

净水主要用于地面冲洗、洗涤、反冲、药剂配置等。

由于用水量不大,暂不考虑使用处理后的中水作水源。

5.1.2排水

污水处理站的排水《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等相关规范设计。

污水处理站的地面冲洗水等,就近排入地沟。

5.1.3消防

污水处理站的消防设计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进行设计。

室外规定间距设置消火栓,操作间及机房内设干粉灭火器,大的建筑物内按规定设消火栓及安全通道。

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等在相应的建筑或结构等设计中亦按相关规定设计。

5.2强电

由甲方提供的动力电源:

采用380V50Hz/220V50Hz低压电源供电。

5.3自控

5.3.1供电电源

由甲方提供的动力电源:

采用380V50Hz/220V50Hz低压电源供电。

由低压配电柜分配至各处理单元设备。

5.3.2设备启动和控制方式

本系统中的潜污泵和鼓风机采用软启动外,其余设备均直接启动。

主要工艺设备都设置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方式。

自动方式时由PLC控制,手动方式时在机房控制箱上操作,通过选择开关进行转换,选择开关安装在就地控制箱上,手动方式优先于自动方式。

5.3.3电线缆敷设及设计

电缆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的原则进行设计,根据设备容量额定电流,并按电机运行时电压降在5%内及电机启动式启动设备的母线电压降在15%内选择电缆截面。

室内电缆敷设采用穿管或桥架沿墙敷设,在电缆沟内沿角钢支架敷设;室外电缆敷设采用电缆沟与直埋相结和的方式,在电缆沟内沿角钢支架敷设,过道路穿钢管保护。

5.3.4接地保护

本工程采用TN-S制接地系统,电气、仪表采用共同接地体,接地电阻≦1Ω。

所有构筑物的电源进线设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1Ω,尽可能利用基础钢筋网作为自然接地体。

5.3.5自控与仪表

本系统自控采用PLC集中控制,PLC控制站分设于各个工艺现场,负责各个设备的过程控制。

本系统的控制范围有各个加药系统的连锁报警、曝气鼓风系统、集水井高低水位控制等。

5.3.5.1集水井

集水井内设低、中、高、超高四点控制液位开关,根据不同的水位控制泵的起停和数量。

潜污泵正常情况下为1用1备,PLC内部编程,每隔8小时对水泵进行自动转换,故障时报警。

6.工程技术经济分析

6.1工程预算

6.1.1土建费(A)

土建费(A)详见估算表8。

表8土建费用估算

序号

名称

规格

(长×宽×高)m

数量

土建结构

总价

(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6.1.2设备材料费(B)

设备及材料费(B)详见估算表9。

表9设备材料费一览表

序号

构筑物名称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单价

(元)

总价

(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合计(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