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题范本模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6007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复习题范本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心理学复习题范本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心理学复习题范本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心理学复习题范本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心理学复习题范本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复习题范本模板.docx

《心理学复习题范本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复习题范本模板.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复习题范本模板.docx

心理学复习题范本模板

心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2、观察法3、实验法4、反射5、无条件反射6、条件反射7、两种信号系统8、操作性条件反射9、相互诱导10、动力定型

二、填空

1、心理现象通常被分为_______和_______.也有人认为,心理现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方面。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其中实验法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心理学的建立是以_____年德国的心理学家_____在莱比锡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为标志的。

从此心理学从____的范畴中走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____的机能,____是心理的器官;______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心理是在______中发生发展的。

______是产生人心理的客观基础。

6、一切心理活动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脑的_____活动,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

7、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机制是在大脑皮层上建立_________。

8、挨过棒打的狗,看到人举棒便逃之夭夭,这在心理学上叫__________.

9、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_____和______;基本规律是________和________.

10、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____来实现的。

11、被野兽哺育起来的孩子表现出相应的动物心理,这类事例充分说明人的心理只有在_______中发生发展,客观现实是其活动的______和______。

三、选择

1、心理过程包括___.

A、知和意B、情和意C、知、情、意D、知、情、意和个性

2、严格的控制变量并创设一定的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该方法是___。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经验总结法

3、研究心理学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主观臆断,这是___原则.

A、系统性B、发展性C、教育性D、客观性

4、“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描述的是___过程。

A、认识B、情感C、意志D、个性

5、个性心理特征是通过____形成并发展的。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心理过程

6、“望梅止渴"的生理机制是___。

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统C第二信号系统

7、“谈虎色变”“谈梅生津"的生理机制是___。

A、无条件反射B、第一信号系统C第二信号系统

8、新生儿生下来遇到冷空气就哭是___。

A、无条件反射B、动力定型C、条件反射D、反馈

9、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是___.

A、知觉B、记忆C、情感D、意识

10、纠正多余动作时发生的抑制是___抑制。

A、调整B、分化C、消退D、超限

11、在狗形成“灯光—唾液”的条件反射之后,它只对40W的灯光起反应,而对80W的灯光不起反应,这是___抑制。

A、外B、分化C、超限D、消退

12、对神经系统起保护作用的抑制是___。

A、调整B、分化C、消退D、超限

13、司机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速度,这是___。

A、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B、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

14、有机体对于与它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刺激的反应是。

A、感受性B、感应性C、感觉D、反映性

四、判断

1、小孩临睡前的哭闹是负诱导。

2、“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是正诱导.

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

4、动力定型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的条件反射系统,一旦形成,就不可改变。

5、人和动物的心理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没有本质的区别.

6、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7、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意识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人们参加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五、问答题

1、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1、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

2、如何理解人的心理的实质.

六、事例分析

明末初年,名成祖朱棣杀了建文帝夺得皇位后,迁都北京,并把建文帝的儿子朱文圭也带到北京关了起来,从两岁一直关到五十七岁,期间除了供给饮食和必要的衣物外,不许任何人和他接触.放出来后成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白痴.试用心理学的理论说明造成此恶果的原因。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

一、名词解释

1、感觉2、知觉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差别)4、知觉的基本特征

5、联觉6、错觉7、观察

二、填空

1、知觉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2、衡量感受性大小的标准是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与感受性成_____关系。

3、吃糖以后立刻吃桔子,会觉得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

4、盲人靠耳朵“看路”行走,表明各种感觉之间具有________作用.

5、乍进机床锻压车间听不清别人的话,半小时就好多了,这表明了听觉的_____.

6、根据知觉的对象,可把知觉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___________。

8、相同的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分析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叫________。

9、“入之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在心理学中是指由于

所引起。

10、“月明星稀"主要是由视觉的引起来的.

三、选择

1、方桌从不同角度看,映像不同,仍看成是同一桌子,因为知觉具有____。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木棒一截插入水中,木棒弯曲了,这是。

A、感觉B、知觉C、错觉D、感觉对比

3、红色和黄色混合成橙色,反映了颜色混合规律中的____。

A、互补律B、间色律C、代替律

4、有时,人们看到夜空中的月亮在云朵里穿行,这是____。

A、似动现象B、自动现象C、视觉后象

5、黄昏时粉笔的亮度不如中午煤块的亮度,但仍把煤知觉为黑的,把粉笔知觉为白的,,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A、整体性B、理解性C、恒常性D、选择性

6、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感觉补偿D、感觉协作

7、相同的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分析器,而引起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叫。

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感觉补偿D、感觉协作

8、“看其所知,不看其所见"表明知觉具有。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9、“一俊遮百丑,"“一好百好”讲的是社会知觉中的____。

A、刻板印象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晕轮效应

10、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是____.

A、感觉B、知觉C、思维D、记忆

11、“甜甜的话语”“轻快的乐曲"体现的是感觉的____现象。

A、代偿B、对比C、适应D、联觉

12、军事上的伪装是运用了知觉的____。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四、判断

1、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2、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所以知觉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3、知觉的对象和背景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4、下雨时,我们把落下的雨点看成一条线,这是一种错觉。

5、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感觉之间,也可发生在同一类感觉之间。

6、染色工人可以辨别出四十种不同程度的黑色,这说明感受性发展的根本条件是遗传素质。

7、感觉具有适应性,痛觉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8、微弱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会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9、对于成人来说,单纯的感觉几乎不存在.

五、问答题

1、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2、什么是联觉?

常见的颜色的联觉有哪些?

3、举例说明感受性的变化发展有哪些规律。

4、知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第三章记忆

一、名词解释

1、记忆2、记忆表象3、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4、遗忘和遗忘曲线

5、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6、形象记忆7、瞬时记忆8、联想9、再认

二、填空

1、记忆是人脑对____的反映。

它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论的观点看,记忆的基本过程是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记忆的种类很多,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将记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将记忆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在人脑中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_____,它具有_______和_______两个特征.

4、表象是介于_____和______之间的中间环节。

5、关于遗忘的原因,目前比较流行的学说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6、最早系统研究遗忘规律的是______,其“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_____,遗忘的速度是______。

在复习时应_________和(__________).

7系列位置效应主要是由两种抑制造成的,它们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

8、联想是回忆的重要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种。

由“学生想到教师”是______联想。

9、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取决于两个条件,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0、良好的记忆,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种品质,其中________是记忆品质的核心

11、依据材料的性质以及是否以理解为基础,可以把识记分为________和______。

三、选择

1、“潜移默化”是指影响通过____而接受。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

2、“余音绕梁"的现象是____。

A、遗觉象B、听觉表象C、再认D、重现

3、记忆的特点:

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特短,保存量大,编码直接,这是____.

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瞬时记忆D、形象记忆

4、我们能识别曾听过或学过的各种知识,这是____。

A、再认B、理解C、重现D、保持

5、长时记忆中对信息的编码主要是____.

A、视觉编码B、听觉编码C、意义编码D、物理特性编码

6、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是____的记忆过程。

A、相对独立、复杂B、彼此联系统一C、相互独立

7、识记的材料在保持过程中____会发生变化。

A、质B、量C、质和量D、不变化

8、一般来说,打字员对文稿中文字的记忆是____。

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瞬时记忆D、运动记忆

9、“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____表现。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动作记忆D、情感记忆

10、“触景生情"是一种____。

A、无意回忆B、有意回忆C、再认D、识记

11、短时记忆阶段的遗忘主要是下列____障碍造成的。

A、生理B、心理C、提取D、储存

四、判断

1、识记是记忆的主要形式。

2、无意识记不具有选择性,有意识记具有选择性。

3、无论在任何条件下,有意识记的效果都要好于无意识记。

4、俗话说“睡眠可以凝固记忆”是因为睡前识记没有倒摄抑制。

5、复习的次数越多,巩固程度越好.

6、看完电影后,在头脑里留下某些人物或场面的形象是知觉形象.

7、由寒冷想到冰雪,或由冰雪想到寒冷是因果联想。

8、采用尝试回忆法进行复习,是一种耗时多,极不经济的方法。

9、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出现倒摄抑制的可能性越大。

10、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理解,所以只要对识记材料理解了就行,无需记住。

11、某学生说:

“考试时有一道很容易的题想了很久没想出来,结果在离交卷还有一分钟时突然想出来了.”这是应激的情绪状态。

五、问答题

1、试论述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遗忘、再现)的规律。

2、试说明遗忘的原因。

3、为什么要反对死记硬背或呆读死记?

4、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有效的组织复习?

第四章思维和想象

一、名词解释

1、思维2、动作思维3、形象思维4、抽象思维5、发散思维

5、集中思维6、思维定势7、灵感8、直觉9、想象

10再造想象11、创造想象12、功能固着13、原型启发

15、创造性思维

二、填空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______、______的反映,它有两个基本特征,即_______和_______。

2、思维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

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3、根据思维水平及其凭借物不同(或按个体发展水平而言),把思维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散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征。

5、________是创造性思维的最根本的特征。

6、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和意识,可以把想象分为_______和_______.根据想象的独立性、新颖性和创造性不同,又把想象分为_______和_______.

7、要想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其中关键的步骤是______。

9、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可将思维分为________和______。

10、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睡梦中头脑里突然出现了久思而不得的化学元素周期表,这种现象叫 

    .

11、读过《红楼梦》或《三国演义》,在头脑中会形成许多书中人物的形象,这在心理学上叫      。

12、吴承恩构思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时,属于    想象。

三、选择

1、一年级小学生算数时往往扳着手指头数,这种思维是     .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形式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仿佛看到了无边无际的茫茫草原景色.这是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幻想   D、形象记忆

3、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情,推断其内心状态,是思维的____。

A、概括性B、间接性C、问题性D、直观性

4、“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____。

A、概括性B、间接性C、灵活性D、直觉性

5、对解决问题有启发作用的类似的客观事物被称为____。

A、原型B、原型启发C、功能变通D、迁移

6、规则学习时解决问题的适宜动机水平一般是    。

A、中等    B、高     C、微弱

7、表象比知觉映象更    。

  A、具体   B、清晰   C、形象   D、概括

8、瓦特看到沸腾的水把壶盖顶起,发明了蒸汽机,属于____.

A、顿悟B、原型启发C、直觉D、观察能力

9、一词多用,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用途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思维是____。

A、发散思维B、集中思维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

10、建筑工人看了建筑图纸的蓝图后,便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这是____.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想象记忆

11、“似雷电行空,如水银漫地”表现了思维的____品质。

A、广阔性B、独立性C、敏捷性D、逻辑性

12、学生运用学过的原理解答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解决问题,这是思维过程的____.

A、概括B、综合C、系统化D、具体化

13、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形象思维D、抽象思维

四、判断

1、想象具有超现实性,没有相应的感知材料同样能产生想象。

2、向学生讲授知识时,运用变式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分化概念。

3、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高。

4、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

5、无意想象的最极端的形式是梦。

6、一个概念的外延越大,内涵越小。

7、幻想对人的活动和工作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8、“急骤联想”的训练可以培养发散思维的独特性。

9、知识经验越丰富,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

10、幻想中的形象是人们所向往,所期望的,因此具有积极作用.

五、问答题

1、思维的一般过程。

2、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过程及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是什么?

3、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4、简述想象的分类。

6、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什么?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7、举例说明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及其形成条件。

8、感知、记忆、思维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六、事例分析

教数学的王老师根据“多练”的要求,布置了很多同类题的模仿性练习。

为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学校对几个班进行了抽试,出了相当一部分变式题,结果王老师班的学生的测验成绩不如不作练习的班级的成绩好。

根据所学心理学理论,分析王老师班的学生数学成绩为什么差?

第五章注意

一、名词解释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有意后注意  5、注意的广度   

6、注意的稳定性   7、注意的分配   8、注意的转移

二、填空

1、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

2、无意注意、无意识记、无意想象的共同点是。

3、注意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5、注意分配的条件取决于所从事的几种活动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7、注意的品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

1、注意是一种____。

A、独立的心理过程B、个性心理特征C、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2、汽车运用闪烁的转向灯主要是运用了刺激物的____的规律,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A、强度B、变化C、对比D、新异性

3、“一目十行”“一览无余"表现了的注意的____品质。

A、范围B、转移C、分配D、稳定性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表现了注意的____品质。

A、范围B、转移C、分配D、稳定性

5、学生上课,一边听课,一边说话,一边做小动作,是注意的____.

A、范围B、转移C、分配D、分散

四、判断

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注意的外部表现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注意的专注程度。

2、注意从其产生来看是定向反射;注意高度集中时,是在大脑皮层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

3、注意的稳定性就是意味着注意总是集中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强度不变.

4、当注意力不集中时,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注意是很重要的认识过程。

5、“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说明注意力高度集中.

6、“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是指注意易转移.

7、“万绿从中一点红,”“鹤立鸡群”中的红与鹤是因为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引起无意注意的。

五、问答题

1、注意可分为哪几种?

注意的规律有哪些?

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2、注意的品质有哪些?

各自形成的条件或因素是什么?

第七章情感和意志

一、名词解释

1、情绪和情感2、心境3、激情4、应激5、道德感6、理智感

7、美感8、表情9、挫折10、意志11、意志行动的特征

二、填空

1、人的表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2、情绪和情感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基本的情绪状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情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挫折的适应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人的求知欲、好奇心、热爱追求真理等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是.

8、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意志的作用表现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0、意志行动过程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其中_______是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

11、动机冲突按照形式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按性质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12、坚强的意志品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它们相反的意志品质分别是、、、。

13、人的行动都是由一系列简单的动作组成,而动作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

三、选择

1、___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A、需要B、认识C、意志D、客观事物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情绪基本状态是____.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3、心境具有____性。

A、集中B、强烈C、短暂D、弥散

4、我们平常所说的“良心”是与____相联系的。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

6、“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是说明情感的____。

A、动机功能B、信号功能C、调节功能D、感染功能

7、“手舞足蹈,摩拳擦掌"属于_____表情。

A、面部B、言语C、动作D、音调

8、“千军怒气冲霄汉,横扫敌人如卷席”这里的情绪状态是____。

A、应激B、心境C、热情D、激情

9、一种强而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绪状态是____。

A、应激B、心境C、热情D、激情

10、某生解开了一道数学难题,感到无比欢乐,这主要是的表现。

A、心境B、美感C、道德感D、理智感

11、“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表现的动机冲突是____.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12、“进退维谷”表现的动机冲突是____。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13、一个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怕付出艰苦劳动的学生,它产生的动机冲突应是____.

A、双趋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