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就业难人才荒解决方案精选.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34484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就业难人才荒解决方案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专业就业难人才荒解决方案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专业就业难人才荒解决方案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专业就业难人才荒解决方案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专业就业难人才荒解决方案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业就业难人才荒解决方案精选.docx

《专业就业难人才荒解决方案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就业难人才荒解决方案精选.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业就业难人才荒解决方案精选.docx

专业就业难人才荒解决方案精选

破解电类专业“就业难、人才荒”的解决方案!

   1.目前存在的问题

   现在铺盖地的信息都是就业难,其实这不是问题的根源!

   难道是企业不需要人才吗?

三年来为了招聘合适的人才,从每年9月中旬开始,我们几乎是最早到全国各地大学招聘的公司之一。

我每年都要用两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天南地北地跑一圈,三年的招聘费用达200万元。

然后接着就是春节后应届生的毕业设计,不仅动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三年下来的费用也要200多万元。

学生到企业正式工作之后,又开始一年的职业化工程教育实践训练,每年企业为130人支出的直接培训费用达600多万元(还不包括边际管理费用),企业不堪重负,且深感招聘人才之难,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普遍现象。

    大学培养的学生质量究竟如何?

不考不知道,一考吓一跳。

每年我们都会出一套试卷对应聘者进行考试,内容包括电路分析基础、电子技术、单片机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四大类共计8个题目,题目几乎来源现行教材的例题和作业题,为了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局部范围稍作了一些修改,而跑偏大江南北一路考下来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及格的人却寥寥无几。

面对这种现象,社会纷纷指责是扩招惹来的祸。

事实上,并非如此!

   我认为,问题的根源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大学本身!

   怪事之一,很多教师常年指导学生的创新实验和电子大赛,在很多大学却常常得不到起码工作量的承认,可以说这些老师都是“活雷锋”,熬夜、放弃节假日“免费”指导学生,写一本好书不如一篇“狗屁都没有用的”论文,长期以来这些老师不仅身体受到影响,而且评定教授职称也因没有检索论文而不了了之。

每当关键时刻大学往往却拿学生获得了多少项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一等奖或二等奖作为政绩向来宾炫耀,而事实上这些老师是生活在大学最低层却倍受学生尊重和欢迎的中坚力量以及模范教师。

怪事之二,大学实验室美其名为开放式实验室,事实上除了正常的实验课开放给学生使用之外,其它时间都是常年关闭的,大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在业余时间里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最后培养了一大批缺乏实践能力的解题高手,而这些解题高手面对用人单位稍加了一些实践知识的题目却一筹莫展。

部分学生考上研究生之后,由于动手能力低下,从而造成论文质量严重下降,大学的科研恶性循环。

怪事之三,教学大纲严重脱离实际需要,课程的安排极其不合理,学生毕业之后不会用C语言写程序,会FPGA的学生寥寥无几,硬件设计能力极差无比,其结果导致企业难以招聘到满意的人才。

   这样的怪事何其多也,无法一一列举!

    我与很多大学老师在讨论嵌入式系统应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共同感到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时,不仅不会用C语言编程,而且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也茫然无知。

因为大一开设的《C语言程序设计》仅仅教会了学生“读写生词(C语言语法)”,但没有并教会学生“写作文(程序设计)”。

因为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直至研究生都是考出来的,于是大家认为只要考好每门课程就算学到“真本事”了,似乎按照学历和分数的高低就可以拿到高薪了,而现实却是十分残酷的,大多数人几乎都要等到毕业时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但是他们觉醒得已经太晚了。

     人们常常将中国电子产品竞争乏力的现象归谬于“中国芯”,其实我国的电子产品要想在世界市场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是否具有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则是关键之一,这是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并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否则我们只能继续沦丧为欧美国家的世界加工厂。

由于优秀人才的匮乏,从而造成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竞争乏力,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自然不能爆炸式的增长。

面对当前日益恶劣的就业形势,其最大的危机就是传统教育体制的危机,而恰恰也是教育改革的机会和出路。

   这就是博主作为企业家为何不负正业投身和关注高等教育事业,致力于电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并组织编写“高等学校电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的背景,期望为推动我国电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贡献绵薄之力。

   2.创新教学的实践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大的创新群体是工程师队伍,这个队伍的培养显然主要依靠大学本科教育来完成。

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却遭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指责,已经逐渐失去了天之娇子的地位,大学也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象牙塔。

其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高校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实现“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及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和高校的扩招,高校的培养对象、培养条件和培养规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这使高校毕业生的素质与国家和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他们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还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到企业或单位后需要较长的适应期。

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就业难和人才荒”两难问题同时存在,并已成了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怪现象。

   实际上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大的创新群体还是工程师队伍,而这个队伍的培养显然主要依靠大学本科教育。

因此大学的工科教育应该把培养优秀工程师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尽可能创造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在大学四年中,使大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工程训练,培养成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工程师,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要以培养质量为前提。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因为目前的高校与企业存在明显的鸿沟,教学与企业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存在教育落后于产业的现象。

还有来自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因素,很多老师本身就是和产业脱节的,他们缺乏参与工程项目的实际经验,对企业的研发情况、人才需求不了解;很多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毕业之后要干什么,将要用到那些知识,缺乏学习的紧迫感。

所有这些都对人才的培养不利,也对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过去20年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技术发展与产业进步的步伐越来越快。

然而我们看到校园教育模式的变化还很小。

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育必须与产业同步,高校必须与企业联合,填平鸿沟无缝对接,共同寻找大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与6所高校合作试点,共同推进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与教材教法方面的改革,探索一种能够复制的创新教育模式并向全国高校推广,为蓬勃发展的嵌入式技术领域培养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

通过考试和面试选拔30位学生创立了“3+1创新教学实验班”。

学生前3年按照原有的教学大纲进行学习,最后一年采用小班教学,企业给高校捐赠了计算机、逻辑分析仪、示波器和嵌入式系统教学实验开发平台等各种设备保证人手一套,学生从每天早上8:

30到晚上9:

00都在专用教室中学习和实践,甚至包括周末两天的时间,且任课教师作为访问工程师也专门到企业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实践培训。

   在大四的这一年里,我们将30位学生视为一个团队,制定了较为完整的训练计划。

班级管理采用班委团队负责制,实现班级管理人性化,班委团队由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宣传委员、文娱委员组成,通过伙伴关系来组织团队,民主选举、定制考核、民主评议、班费公开、3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等已形成了班级管理的特色。

长期开展每日晨跑、每周体育锻炼、每日讲坛、每日回顾、每日英语、每周原声电影、每周专题讨论、中秋与元旦晚会、毕业设计等班级活动,并且设计了班徽、选择“超越梦想”作为班歌和“专注的力量成就梦想”班级格言,学生的凝聚力与团队精神,态度与意志,写作能力与演讲能力,动手能力与编程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可以说学生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

   尽管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如此优越的学习条件和良好的教学团队,学生也为此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还是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因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足,不少的学生在前3年的时间里,真正自己动手写过的程序还不超过一千行。

尽管学生也学过了单片机,作者在2007年全国大学生的招聘中出了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分析一个简单的RC电路并画出充放电曲线图,到底是高电平复位还是低电平复位很多学生都搞不清楚。

这一方面说明一些高校在教学时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说明许多学生只知道学习“死”的知识,而不知道去寻找或创造机会,一边将学到的知识用在具体的实践当中。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将创新教学模式不断下沉到大三、大二和大一,与此同时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实践证明,高等学校电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如果不从“大一”抓起就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3.适应90后学生的思想教育改革

   由于在大一与大二安排了繁重的基础课和政治思想课,以至于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安排难以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编排,所以很多人私下埋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太多冲击了专业课的教学,我不同意这些看法。

关键是大学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教法没有与时俱进,尽管很多专业教师在学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但对90后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却缺乏研究和了解,而且目前高校重论文、轻教学的风气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本科教学,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无的放矢,以至于学生怨声载道。

   中学生与大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从小学到中学阶段,学生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严格管教中成长起来的,在进入大学之后突然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他们一时之间失去了过去那样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青少年在此阶段的心理状况。

   青年人满怀骄气、壮志和梦想由中学生转变为大学生,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其中的跨度很大需要引起教育学家充分的重视和研究。

90后的青年人属于典型“421”家庭,生活条件普遍较好。

大一学生此时非常有激情,但新鲜感也很容易退化,进而很快步入迷茫期。

当学生考试很容易及格时,没有了淘汰的压力,从而对学习漫漫就放松了,直到大学毕业参加人才招聘时才发现自己不是用人单位眼中“天之娇子”悔之晚矣,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

   现阶段大学本科教学将思想政治课全部集中在大一与大二开设是不合理的,因为大一与大二阶段是大学生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我们应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按照大学生的心理成熟过程分阶段安排思想政治课,而目前集中在大一与大二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会使大学生一时难以接受,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我认为,合理的教学内容与顺序的编排应该将思想政治课贯穿大学四年的教育,至少将思想政治课分三年授课,目的不是减少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相反更应该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的教育,与此同时应该安排更多的思想教育讲座,以开阔视野和励志为主,如邀请类似于李燕杰教授、谭浩强教授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和校友,将大大地有助于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快速适应职业化的需要,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想这应该是现阶段创新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其地位不容忽视。

我们一定要从思想上引导大学生由“被动学习”的状况向“主动且有兴趣的学习”方式转变,这才谈锝上创新教育的真正成功。

    4.学生社团与第二课堂

    我们无法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因为成才是自己的事情,不能完全依靠外力的推动,我们一定要尽快思想上的觉醒者。

   在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学习电类专业的前途和对产业的价值,尽早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做好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促进学生及早主动地改变自己。

因为成才是自己的事情,不能等待外力的推动,让学生在思想上尽快觉醒,主动去学习适应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

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周末与寒暑假等业余时间,重点搞好第二课堂的教学。

组织学生会、团委和无线电爱好者协会等学生社团负责人,发动学生成立“社团大一分会”,比如无线电爱好者大一分会,这是新形势下学生干部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在每年吸收新会员之前,由学生社团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去给大一新生演讲,演讲者以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亲身体会现身说法。

每年的五一、国庆与元旦假期,学生社团将在校门口设点展示作品,借此宣传学生社团、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鼓励更多的新生入会学习,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和学习欲望。

   待新生入会之后,由优秀的高年级学生组成讲师团定期为新会员辅导。

优秀的高年级学生社团成员为什么愿意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去帮助别人呢?

因为这是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演讲能力和提升技术等综合素质的绝好机会。

通过讲课完全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也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这是大学期间完善并丰富人生的一个重要机会。

   依次类推成立大二分会、大三分会和大四分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将21实际的大学生社团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5.教学内容的调整

   我们通过8年的调研、人才招聘和教学实践证明问题出在“根”上,即现行的教学大纲、教材与教法存在很大的问题。

电类专业共同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与《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其应用》。

相关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各自只研究本课程的教材与教法,如何做到前后课程之间的铺垫和关联缺乏通盘的考虑和研究,以及对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方法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深入的教改实践。

   我们知道,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技术是电类专业学科应用技术的载体,但在大学的教学环节中往往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引导。

事实上,仅仅依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启发学生对本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充分利用课余、周末以及寒暑假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如何达成目标呢?

通过实践证明,保证大学四年教学环节中“四年C语言不断线,四年嵌入式不断线”是唯一的出路。

   6.《C程序设计教程》教材与教法中的问题

C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程序设计经验作为支撑,所以我们必须提早在第一学期开设这门课。

而且一定要选拔有C语言程序设计经验的老师给学生授课,授课老师最好既教C语言程序设计,又教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包干到人”以提高授课教师的责任心,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但很多学校却在大二才开设这门课程,这是完全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教学体系。

如果让学生尽早接触C语言,那么学生就完全可以利用C语言来解决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等后续课程中的许多问题,与此同时也希望在相关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各种教材中,与时俱进地引入计算机辅助计算和辅助设计的方法解决问题,以便学生在各个阶段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练习编程,而且《C程序设计教程》一定要以与硬件关联不大常用的计算方法和简单的数据结构为基础给学生传授程序设计技术,因为大一学生还不熟悉Windows的GUI和API函数,他们很难设计出一个完整的软件,否则学生会对程序设计产生厌倦情绪,与此同时计算方法和数据结构也是智能控制的重要基础,因此可以适当挑选一些基本的算法作为练习内容,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

   我们不能否认,很多学生之所以在毕业之时还不会写程序,除了自身的原因之外,当然与师资、教材与教法还是有一定关联的。

我们很多的教师本身就是自己的老师通过照本宣科以纸上谈兵的方式教出来的,可以说其自身的体会很深,甚至对大学的教学深恶痛绝,因此很多任课教师自己都不会写程序,大学也缺乏让教师到企业去做访问学者的制度(博主这些年来先后无偿资助了100多位教师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对他们进行了为期3-6个月的培训,效果非常明显),这就要求任课老师有上进心加强编程实践,强化自己的程序设计能力,并深入研究《C程序设计教程》的教法,精心为学生组织新的教学案例,并在业余时间里练习讲课的艺术,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必须有敬业精神、责任心和良心。

当前高校的风气是重学历轻能力、重论文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其实这中间也有一个高校教师如何成才的问题。

   其实传统势力的阻力是很大的,不是我写一篇文章就能够改变现状的。

如果您所在的大学在大一的第一学期还没有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怎么办?

请提前自学。

因为成才是自己的事情,我们不能成为传统教育的牺牲品,我们一定掐住命运的咽喉,成才不能完全等待外力的推动,您一定要争取成为一个有觉悟感的人,只有这样您才能跑在别人的前面,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新编电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材简介

    《新编电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材是博主这几年在教学实践探索中为学生提供的讲稿,目的是为了实现“四年C语言不断线和四年嵌入式不断线”,让电类专业从大一开始接触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从而对电类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很多大学却要到大三才给学生开设单片机原理课程,学生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一些大学甚至要等到大四第一学期才开这门课,学生还没有学完这门课就匆匆忙忙找工作了。

动手能力如此差的大学生用人单位敢招聘吗?

但这却是一种普遍现象。

说起来现在的大学生似乎就业难,其实这是一种表面现象。

事实上企业的招聘更难,因为他们学了太多没有用的知识,而且沟通能力、演讲能力、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却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很大的问题,即便是学习的理论也是不求甚解。

    下面是博主为即将出版的《新编电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材部分章节写作的“本章导读”,现发表于此。

目前大学第一学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其内容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通篇介绍Word、Execl、PowerPoint等菜单命令的使用,其实这些基本的东西学生几乎都会,即便农村来的学生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但只要上机实践很快就可以熟练掌握。

    这门课重不重要呢?

重要。

关键是如何制定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教学大纲以及恰当的教材与教法。

博主这本书也讲Word的使用,但重点介绍文档写作规范。

这本书的第三章同样也讲PowerPoint,重点介绍PPT的创作技巧。

第四章介绍计算机辅助电路的设计与仿真,第五章介绍计算机逻辑电路基础,第六章介绍如何制作一台类似Altair8800那样不需要工作软件的计算机,让学生象那些曾经为计算机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前辈们一样为这台没有监控软件的计算机进行二进制编程。

让电类专业学生在大学的第一学期就将单片机搞定,通过“在做中学”的教学实践,从而使学生对电类专业产生强烈的兴趣,以此实现大学生做到“四年嵌入式不断线”,教学实践证明确实行之有效,实际上他们再也不需要学习“微机原理”之类的课程了。

 

    “文档写作规范”导读

    作者因为写作图书的缘故,所以经常与出版社打交道,但很少看到出版社收到的书稿或者论文是符合出版格式要求的。

在公司成立最初的几年,作者经常是一边给员工讲解技术问题,一边给员工示范修改文档,而且要经常检查员工的开发文档,并要求他们及时纠正,直至训练他们能够写出规范的文档为止,其缺点是不能批量训练每个员工都达到整齐划一的水平。

 

   规范的文档是企业建立开发平台和统一办公文字语言的重要基础,事实上通篇用文字写作的应用设计指南、产品简介、用户手册都很难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一篇有价值的文档首先需要符合最起码的要求,那就是“图文并茂”。

原则上尽量多用图表与文字描述相关的问题,大家才会觉得这样文档“深入浅出”,非常好懂容易理解,如果不能让人产生兴趣,技术含量再高的文档也不会有人认真地读下去,因此熟练掌握Visio图表绘制工具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请大家注意,在使用Visio软件绘制图表时,一定要细心、有耐心,在吃透内容的同时更要用心绘制图表,因为只有与内容相吻合的图表才能起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我们常常也会遇到很难想出用恰当的图表来阐述相应内容的情况,这样的情形只能说明还没有真正地将难点吃透,怎么办?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向他人请教或阅读参考书或组织相关人员讨论。

有时为了准确地表达一个难点,作者对于一个图在两年之内修改了10次以上,这篇导读作者前后也改了8次,事实上有价值的内容和好的图表都是用心修改出来的。

   尽管很多人都会使用Word,而且对Word的命令也很熟练,但几乎每个人绘制的图表、排版的格式与一本正式出版物的要求却相差甚远。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每天都要与书本打交道,大家可以检查自己写作的文章以及简历,也不妨到国内一些著名企业的网站下载一些手册,与国外的比较一下就知道已经“山寨”到了什么程度了,几乎“1”后面的标点符号都是乱用的,“1。

”、“1:

”这样的错误比比皆是,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由此可见制订文档的写作规范尤为重要。

大家不要小看规范地写作的重要性,一篇好文章即便内容很好,但如果版面与图表一塌糊涂,其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人们常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何不从这里开始训练自己呢?

作者当年没有考上大学就是因为粗枝大叶以至于基础打得不扎实,后来在自学的过程中,从不放过实验中那怕一个细小的问题,通过写作实验笔记一一准确地分析实验过程与结果,经过日积月累最终成为了一个专业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技术工作者。

因为长期以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所以作者常常一眼就能够发现员工写作的文档中存在的任何问题。

   更重要的是作者希望大家因此而学到一种工作与创新的方法,以后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善于总结规律制定流程,将序无杂乱的事情用流程规范化。

麦当劳、肯德基、真功夫等快餐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通过制定规范的流程来实现批量生产的。

如果我是Word的市场推广经理,首先就是为每个行业编写一本“写作规范”,让用户完全按照“程序化”的格式写作。

其实这就是一种创新,事实上只要往前走一步就是创新。

而现实的情况是所有的出版物却都流于形式,千篇一律落入俗套地仅仅讲解菜单命令的使用,所以读者写出来的文章还是达不到出版的要求,需要编辑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工。

   痛定思痛,作者决定制定文档写作规范,希望公司的员工以及更多的人看了之后就能够写出一篇基本上符合规范的文档。

本章介绍的内容是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为撰写论文与图书,数据手册与用户手册,应用笔记与标准化设计指南,产品开发文档与管理规范以及内部文件的培训教程。

实践证明熟练运用文档的写作规范,无论将来从事任何工作一定受用无穷。

    建议教师以1.1小节的“范例”为基础(1学时),采用概述的方式介绍本章的内容,安排学生上机独立完成范例文字的输入、绘图、制表、编辑与排版,初步达到掌握Word和文档写作规范的目的。

但如果仅仅通过这么小工作量的训练,还远远不能达到熟练生巧的程度,则需要初学者在后续的写作中时刻查阅每节的内容,规范自己的写作行为,直至最终达到完全掌握与灵活应用Word的目标为止。

 

 

    “计算机逻辑基础”导读

    本书每章的导读与以往的任何教材都不一样,重在介绍学习方法。

因为作者在多年的人才招聘时发现,很多同学对理论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很少,只记住了一些知识点的结论。

不少同学做实验时,仅仅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抄写作业和实验报告的现象非常严重,事实证明他们在就业时都为此而付出了代价。

   电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动手能力做支撑,很难做出好的科研成果,而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的核心之一就是计算机逻辑设计。

如果你不希望在毕业时被用人单位拒绝,那么无论是上理论课还是做实验,则一定要提前做好预习并做到课后复习。

实证调查发现,优秀学生都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但很多人却做不到,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

    要尽快加入所在大学的“电子协会”和“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等各种学生社团,主动发起成立大一分会本课程兴趣学习小组,由3人组成一个团队,便于相互之间交流并及时解决技术难题。

充分利用周末、课余与寒暑假,学习计算机逻辑电路应用设计技术,并将电路图制作成实际的PCB电路板,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通过“在做中学”达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至高境界。

为了降低成本,可到电子市场购买一些“翻新”的集成电路完成制作。

   每周至少举办一次内部专题技术讲座,演讲者必须严格按照文档的写作规范向协会提交论文,用于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然后用PPT向会员详细讲解,并当众演示制作成果。

利用五一、国庆、元旦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