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4280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伤寒论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伤寒论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伤寒论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伤寒论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伤寒论述.docx

《伤寒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述.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伤寒论述.docx

伤寒论述

1.什么是六经、六经病、六经辨证?

三者有何不同?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总称,统领手足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

六经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人体感受外邪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归纳与概括的结果。

它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不同阶段,也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证候,是病理性概念。

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

它以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为基础,结合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对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借以判断病变的部位,证候的性质与特点,邪正消长的趋向,并以此为前提决定立法处方等问题的基本法则。

2.《伤寒论》的学术成就有哪些。

其一,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

其二,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运用《内经》以来的有关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病因病机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创造性地对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创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

其三,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的确立,不仅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的诊治规律,使外感病的治疗有规律可循,也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其四,制定了诸如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理阴阳等若干基本治则,并首次全面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

其五,创制和保存了许多功效卓著的方剂。

其六,记载了汤剂、丸剂、散剂、含咽剂、灌肠剂、肛门栓剂等不同的剂型,为中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伤寒论》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是什么关系?

八纲辨证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和证候性质的总概括。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主要用于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

六经辨证的具体运用,无不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八纲的内容,二者关系十分密切。

第一,八纲辨证是对疾病的病位、病性、邪正盛衰、趋势等方面的总概括,而六经辨证则是八纲辨证的系统化、具体化,是对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种病证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具体分析。

第二,八纲辨证的内容贯穿于六经辨证之中,六经辨证的内容包容于八纲辨证之下。

如六经中太阳病,有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从八纲辨证来分析,自然属于表证。

但仅据表证,还不能够指导治疗,必须结合其有汗无汗、脉紧脉缓来进一步辨别,有汗者为表虚,无汗者为表实。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选用解肌祛风或辛温发汗的方法。

第三,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是相辅相成的,有互补之妙,而无对峙之处。

总之,完善于明清之际的八纲辨证,虽说来源于《内经》,却是从《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得到启发而加以系统化的。

4.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是什么关系?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对疾病与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断病机,判断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它与六经辨证有着十分密切关系。

脏腑是人体功能活动的核心,脏腑与脏腑之间,脏腑与全身各部之间,通过经络气血等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以说,任何疾病都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六经病证自然也不例外。

一方面,以脏腑的病理反映而论,各经病均会累及所系的脏腑。

如白虎汤证既是六经之阳明热证,但同时也是胃热证候;三承气汤证既是阳明腑实证,也是胃肠燥实证。

其他经络同样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从经络的病理反映而论,十二经脉受邪之后,所循部位均会出现相应证候。

如太阳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挟脊抵腰至足,故太阳经受邪则见头项痛、身痛、腰疼等证。

其他经络亦是如此。

三阴经属里证,其经络所反映的证候虽不象三阳经那样显著,但其表现的某些证候,如太阴病的腹满,少阴病的咽痛,厥阴病的头痛,都与经络的循行不无关系。

概括而言,六经辨证是以脏腑辨证为基础的,主要适用于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体系。

但值得提出的是,它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方法,而且也为中医临床各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了一般的规律。

5.《伤寒论》的基本治则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伤寒的基本治则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治病求本,本于阴阳。

《伤寒论》继承和发扬了《内经》治病求本,本于阴阳的精神,对每一病证,均遵照审证求因的原则,辨其病因之阴阳、病性之阴阳、病位之阴阳,然后按照病因、病性、病位的阴阳属性确定其相应的治法,提出了一系列论治的方法与规律。

二是祛邪扶正,分清主次。

一般而言,三阳病属表,属热,属实,正盛邪实为基本矛盾,故以祛邪为主;三阴病属里,属寒,属虚,正虚邪恋为基本矛盾,故以扶正为主。

但疾病是复杂的,治则也须据病情而定,何时祛邪,何时扶正,或以祛邪为主,或以扶正为主,必以病情虚实状况为依据。

三是调和阴阳,以平为期。

六经病证,不论采取扶正,还是祛邪,无论是正治,还是反治,皆以协调阴阳,以平为期为准则。

四是明确目标,分清缓急。

病有标本,证有缓急,故治有先后。

一般情况重在治本,此是论治之大法,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要急则治标,此是灵活之变法。

先表后里为常法,而先里后表为变法,表里兼治为权宜之法。

五是正治反治,依证而行。

大多数情况下,表象与本质相符,故多用正治法;但若有疾病表象与本质不一致,如真寒假热证,即当用反治法。

1.试分析太阳病提纲证原文。

太阳病提纲证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浮盛于表,向外抗邪在脉象上反映。

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气运行受阻,故见头项强痛。

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正常发挥“温分肉”功能,故见恶寒。

此脉证综合反映了邪束太阳,经气不利,正邪交争,营卫失和的病机,故作为太阳病提纲。

2.试述桂枝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方药。

桂枝汤证的主证是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浮缓。

病机是外邪袭表,卫阳不固,营阴外泄。

治法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用桂枝汤。

药用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

3.桂枝汤除用于太阳中风证外,还可用于哪些证候?

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桂枝汤除用于太阳中风证外,还可用于①初服桂枝汤,反见烦闷,表证仍在,无其他里证者;②有太阳伤寒见证,但脉浮弱者;③有太阳伤寒见证,经攻下或峻汗后正气受损,不而麻黄汤峻汗者;④营卫不和之自汗证,患者脏无他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

4.煎服桂枝汤有哪些注意事项?

桂枝汤的煎服法有:

①浓煎1次,分3次温服;②一服汗出病解,止后服,不必尽剂;③若不汗,可再服,并缩短服药时间,半天左右将一剂药服完;④若汪汗出者,可服至二三剂。

5.试述桂枝汤的调护法。

桂枝汤的调护法有:

①药后啜热粥,益胃气经助药力发汗;②覆盖衣被,温助卫阳,利于发汗;③微汗,不可大汗淋漓,以免伤阳损阴;④病重,昼夜服药,当24小时留心观察,汗出停药;⑤药后忌口,凡生冷、粘滑、肉面、酒酪、臭恶等物,均当禁用。

6.桂枝汤的禁忌证有哪些?

为什么?

桂枝汤的禁忌证有:

①伤寒表实证(见原文第16条),避病重药轻;②湿热内蕴、阳热内盛、脓毒内伏者(见原文第17、19条),因桂枝汤辛甘温,辛温能助热,甘能助湿,以热治热,徒生变证;③若其人气不上冲者(见原文第15条),太阳表邪内陷,变证已成,则无解表可言。

7.桂枝汤证有哪些兼证?

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桂枝汤证的兼证包括六种:

桂枝加葛根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桂枝新加汤证。

具体分述如下:

桂枝加葛根汤证,为太阳中风兼太阳经气不舒,以太阳中风证兼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为辨证要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太阳中风兼肺气上逆,以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咳喘气逆为辨证要点;桂枝加附子汤证为阳虚漏汗兼表证未解,以恶风发热,头痛,汗漏不止,四肢拘急,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汤证为表证未解兼胸阳不振,以胸满,脉促,恶风寒,发热,汗出或不汗出为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为表证未解兼胸阳损伤,以恶寒发热,头痛,有汗或无汗,胸满,脉微为辨证要点;桂枝新加汤证为表证未解兼气营不足,以身疼痛,汗后不减,甚或加重,脉沉迟,或伴恶风寒,发热,汗出为辨证要点。

8.试比较桂枝加附子汤证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的异同。

桂枝加附子汤证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鉴别要点是,二证均有表邪不解,阳气不足,用方皆有桂枝加附子。

但桂枝加附子汤证以汗漏不止为主证,反映了营卫不和,卫虚不固的病理机制,治疗以调和营卫,复阳固表为主。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以胸满为主症,病机为胸阳被遏,阳气不足,治疗重在畅通胸阳,温经复阳,故去芍药。

9.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共两条原文,为何一言“主之”?

一言“佳”?

43条为太阳病下后表不解兼微喘,为新病。

因表证误下伤肺,表证未解,肺气上逆使然。

表里同病,表里双解,与病机正合拍,故言“主之“。

18条为素有喘疾,此次因外感风寒而引发,亦为表里同病,但新感与宿疾相兼。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能解除表证,并有利于平喘,但尚不能根治宿疾,故言“佳”。

由于体质、病程、兼挟不同,病机略有差异,故疗效有别。

10.桂枝新加汤证与太阳病均有身痛,试述其鉴别要点?

桂枝新加汤证与太阳病均有身痛,二者都可伴有表证,但身痛形成的病机及特点有别。

桂枝新加汤证之身痛为太阳病汗后,其痛不减,甚或较前加重,身体沉重酸痛,脉沉迟,为发汗太过,营气受损,筋脉失养所致,亦与表邪未尽有关。

太阳病身痛未经发汗即有,脉浮紧或浮数,且汗后痛减,为风寒束表,卫遏营郁所致。

11.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应如何鉴别?

麻黄汤证主证是发热恶风寒,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其病机为风寒束表,卫遏营郁。

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桂枝汤证主证是发热恶风寒,头痛,汗出,脉浮缓;病机为风寒外袭,营卫失调。

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用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两证的辨证关键在于汗之有无及脉之浮缓与浮紧。

12.葛根汤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应如何辨证?

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证的辩证要点为汗出与否。

表虚有汗兼项背强几几者为桂枝加葛根汤证;表实无汗兼项前强几几者为葛根汤证。

葛根汤组成为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而桂枝加葛根汤组成为桂枝汤加葛根。

13.葛根汤证与葛根芩连汤证都可出现下利,应如何辨证?

葛根汤证以发热恶寒、头痛、无汗为主证,兼见下利;属太阳表邪不解,内迫阳明大肠所致,治以发汗解表,升津止利,解表为其主法;药用葛根、麻黄、桂枝、生姜、甘草、芍药、大枣。

葛根芩连汤证以下利热臭灼肛为主证,伴见喘而汗出,或兼表证不解;其病机是邪热内迫大肠,大肠传导失职所致;治以清热止利,兼解表邪,治里为其主法;药用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14.大小青龙汤证的异、同点是什么?

大、小青龙汤证皆出现表实证特点如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紧等。

病机是:

皆为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治法都要发汗解表,方药都用麻黄、桂枝、甘草、姜;不同点:

大青龙汤证见烦躁,小青龙汤证见咳喘;病机是大青龙汤内兼郁热,小青龙汤内停水饮;治法:

大青龙汤内清郁热,小青龙汤则内化水饮;方药:

大青龙汤还用生姜、杏仁、大枣、石膏,小青龙汤还用干姜、细辛、芍药、半夏、五味子。

15.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均为表郁轻证,有何区别?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及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比较。

三证病机同为表郁邪微,症状均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治用辛温微汗。

但桂麻各半汤证为表郁稍重,表现为寒热一日二三度发,治以小发其汗;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表郁较轻,表现为寒热一日再发,治以微发其汗;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属表郁兼内热,除寒热并见外,尚有轻微里热烦躁,治以辛温发汗,兼清郁热。

16.你对“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有何认识?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指脉证并举,四诊合参;“知犯可逆”,是在“观其脉证”的基础上,找出疾病的症结所在,从而做到见病知源;“随证治之”,是针对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发展的阶段,予以相应治疗。

17.你对太阳病转实热的机理有什么认识?

太阳表证,自当发汗。

但发汗以后,每因患者的体质强弱与否,而有虚实的不同变化。

在阳旺之人,若发汗过多,则易化燥伤津,转为阳明实证。

本条后半段“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即是发汗后热归阳明之腑,燥热成实。

因表证已罢,故不恶寒而仅见发热。

此与阳明病篇182条“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及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文义相通,可以互参。

所谓“当和胃气”,是本证胃实燥结,用调胃承气汤,则胃实得下,结热可消,胃气自和之意,非调胃承气汤为和剂之谓。

18.你对太阳病转虚寒的机理有什么认识?

及太阳病汗后转归?

太阳表证,自当发汗。

但发汗以后,每因患者的体质强弱与否,而有虚实的不同变化。

如在体虚之人,若发汗不当,则易成虚证,尤其是最易传入少阴,以太阳少阴相表里也。

本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为承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而来,是知本证汗后不仅肾阳虚,而且阴液亦不足,其证恶寒,一般没有发热,伴脉沉微或微细,口中和而不燥渴等。

《伤寒论》中,太阳表证汗后的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是体质较强,发汗得法者,可汗之而愈。

二是素体阳旺,因汗不如法,外邪入里化热,而成热证,或为阳明,或为少阳证。

三是体虚之人,汗后易于伤阳损阴,或为阳虚,或为阴虚,或为阴阳两虚。

其虚实的转化,总与体质因素密切相关。

19.请举例说明表里同病,里证属虚寒性质,而且以里证为重者,应如何治疗?

表里同病,里急为主应先里后表。

如伤寒表证,当先解表,若使用下法,则属逆治。

盖误下之后,不仅脾阳衰惫,运化无权,而且累及下焦肾中真阳,釜底无焰,火不生土,已成三阴虚寒阳衰阴盛之危证,则有续得下利清谷不止。

此时虽有身疼痛的表证,亦无暇顾及,因脾肾阳衰,若再强行解表,必致虚脱之变证也。

故必须急救其里,回阳救逆,补火燠土,宜四逆汤。

服汤后如大便恢复正常,是里阳已复,阳回利止,而身疼痛仍在,为表证未罢,则又当急与桂枝汤,调和营卫,以和其表。

例91条为表病误下,邪陷少阴,太少同病;92条则未经误治,起始即为太少两感证,而其中有一个表里双解的治疗转归过程。

但其结果,总属表里同病,阳虚寒盛,急而且重,故治法皆取先救其里。

阳复以后,是否再用解表,则又当以表证能否自解而取舍之。

20.栀子豉汤证及其类证有几种证型,各自的辨证要点、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栀子豉汤证分三大类为栀子豉汤证、栀子甘草豉汤证、栀子生姜豉汤证。

各自的辨证要点为栀子豉汤证因无形邪热郁于胸膈,故其辨证要点为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苔黄。

病机为热郁胸隔。

治法是清宣郁热。

方用栀子豉汤。

药物梔子十四个香豉四合。

栀子厚朴汤证,重在邪热与气滞,其辨证要点为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病机为邪热留扰胸膈,气机阻滞于腹。

治法是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药物梔子十四个厚朴四两枳实四枚。

栀子干姜汤的辨证要点为身热不去,微有心烦,或有腹满时痛,食少下利等。

病机为胸膈有热,中焦有寒。

治法是清上热,温中寒。

方用栀子干姜汤。

药物梔子十四个。

21.麻杏甘石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有何异同?

辨证要点:

麻杏甘石汤证病变重心在邪热壅肺,故其辨证要点为汗出而喘,身热或高或低,尚有口渴、苔黄、脉数等。

病机为邪热壅肺。

治法为清热宣肺,降气平喘。

方用麻杏甘石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内容见前。

麻杏甘石汤证与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均可见汗出而喘。

其鉴别要点是: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外感风寒引发宿疾而喘,无有里热,而有发热、恶寒、汗出、脉浮缓等表证,故治在调和营卫,下气定喘:

麻杏甘石汤证为汗下后邪热内传、热壅于肺而喘,因里热盛,故有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等,而无表证,治疗重点在于清宣肺热。

22.白虎加人参汤证与25条桂枝汤证有何不同?

本条与25条前半段“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文字近似,而病机治法大不相同。

25条是服桂枝汤,汗不如法,致大汗出,而表未解。

其脉由前之浮缓而变为洪大,是大汗出后,阳气浮盛于外之故,然脉虽变而证未变,病仍在太阳之表,无里热烦渴等热证,故仍应从表,治用桂枝汤,如前法。

本条为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表证全无,而里热燔灼,津气损伤,病转阳明,则有大烦渴不解,脉洪大,是脉变证亦变,故治用白虎加人参汤。

23.太阳病汗法有哪些?

太阳病汗法有:

峻汗的麻黄汤证、缓汗的桂枝汤证、小发汗的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微发汗的桂枝二麻黄一汤证。

24.大青龙汤与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有何异同?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与大青龙汤证比较。

两证病机均为外寒兼内热,方用麻黄汤合桂枝汤加石膏衍化而成。

本证为外寒内热之轻证,治以小汗;大青龙汤证为外寒内热之重证,治以峻汗。

25.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汤证均有头眩,如何鉴别?

其鉴别点在于:

苓桂术甘汤证之发生,是由于邪在太阳,治当汗解,而反用吐下之法,损伤脾胃之阳,脾运失职,水饮内停,而阳虚不能升清于上,则清窍反被上冲之水气所蒙,故起则头眩;而真武汤证则是由于太阳病汗不如法,表证虽解,而少阴阳气大伤,肾阳一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滥上下内外,若清阳不升,清窍反被上逆之水气所蒙,故头眩。

因此两证均为水气为病,都可致头眩,但一病在脾,一病在肾。

故脾虚停水常伴见心下逆满,气上冲心,不思饮食,脉沉紧脉症,而肾阳虚水泛则常伴有畏寒肢冷、心悸等症,故治疗上前者应温阳健脾为主,用茯苓桂之白术甘草汤,后者以温肾利水为主,用真武汤。

26.欲作奔豚与奔豚证有何区别?

二者治法有何异同?

欲作奔豚与奔豚证其病机基本一致,都是心阳虚,下焦阴寒之气上逆所致,但前者仅为欲作,后者是已发,故病情表现有差异。

欲作奔豚的主要脉症是脐下悸动不安,水气有上冲之势,可伴见小便不利;而奔豚证的主要脉症是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烦闷欲死。

因此由于二者病机基本相同,故治法均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但从方药分析,二者亦有不同,前者重用茯苓,意在利水平冲,而后者重用桂枝意在温通心阳而平冲逆。

27.小建中汤的方药组成及方义如何?

为什么取名“建中”?

小建中汤的方药组成是桂枝、甘草、大枣、芍药、生姜、饴糖。

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组成。

方中重用饴糖甘温补中,配甘草、大枣补益脾胃,安奠中州,中气得复则气血生化有源;倍用芍药配甘草、大枣酸甘化阴,以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桂枝、生姜温通心脾阳气,与甘草相合,辛甘化阴以温阳养心;诸药协同,共建中补虚而气血阴阳双补,具平衡阴阳、协调营卫、缓急止痛等多种作用。

名曰建中,取其温补中焦之意。

28.102条文: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其症见心中悸而烦,为何在心而治在中焦?

小建中汤乃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而成。

本方重用饴糖甘温补中,合以甘草大枣之甘,以补益脾胃,安奠中州。

倍用芍药之酸,与上述甘味相合,则酸甘化阴,以养血和营,缓急止痛。

配以桂枝、生姜之辛,与甘味相伍,辛甘化阳,以温阳养心,全方具有建中补虚而气血双补,及平衡阴阳、协调营卫、缓急止痛等多种作用。

而小建中汤证症见“心中悸而烦”,是由于里虚邪扰,气血不足,心无所主则悸,邪扰神志不宁则烦。

脾胃居中为气血生化之源,中气立则化源足,虚得补,邪自退,烦得除。

由此可见,是证虽表现心悸,但其病实因脾胃气血化源不足而起,若单纯从心而治,或虽可解一时之急,而本源未决,化源匮乏,终难取长久疗效,甚或毫无寸效,所以虽然心中悸,但不补心而建中,反映了治病必求于本的精神。

29.茯苓四逆汤证的脉症、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本条文叙证极简,只言“烦躁”,从其病因及茯苓四逆汤为治推测,证为阴阳两虚,而以阳虚为主,条文中“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指出本证之成因,乃误用汗下而成。

汗下二法,均为祛邪而设,对邪实者可除邪安正,而无邪,或非其邪者误用之,每致人体正气耗伤,今汗后不解,复用攻下,有邪则邪受之,无邪则正受之,此二法既可伤阳,亦可伤阴,必致阴阳两伤,故“病仍不解”,又增烦躁,证由病入少阴,阴阳俱亏,心神浮越而致,既入少阴,必当有少阴的其它见证,故除见烦躁外,还当见脉微细、肢厥、恶寒、心悸等证。

其病机是少阴阳虚,阴液不继。

治法是回阳益阴。

方药用茯苓四逆汤(茯苓、人参、附子、甘草、干姜)。

30.干姜附子汤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为什么要顿服?

干姜附子汤证为“下之后,复发汗”,表证已除,旋即出现烦躁、身无大热,看似不重,然仔细辨识各症意义,不难发现,是证乃汗下失序,致阳气暴伤,阴寒内盛,病人少阴所为。

观其烦躁特点:

“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似属无急,“身无大热”看似不重,“脉沉微”,略显平淡,然诸证联系一起,其证不可轻视。

人与自然是一有机整体,昼日阳旺,虚阳得自然阳气相助,尚能与阴争,故见昼日烦躁,而夜间阳衰,虚阳无助,不能与阴争,故见夜而按静,阳气暴伤,鼓动无力,故脉见沉微,阴寒内盛,逼虚阳外越,故见身无大热。

正是本证汗下之后,旋即而现阳气暴虚,阴寒独盛,残阳欲脱之象,其急可知,故其治当回阳宜急而不宜缓,用干姜附子汤,单刀直入,以救残阳于未脱之顷刻,药物采取顿服者,意在集中药力,以取迅速回阳之效果,从而顿挫病势,防生叵测。

31.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的症候、病机、治法及方药是什么?

为何不用芍药?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是太阳病误治而致心阳受创,心失所养,心神不得敛养,加之心胸阳气不足,易致水饮痰浊之邪乘虚扰心,心神失守,故见惊狂、卧起不安等症。

是证之机乃心阳不足,心神不敛,复被痰扰而致,故治当温通心阳,潜镇安神,兼以涤痰,方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本方由桂枝、甘草、生姜、大枣、牡蛎、蜀漆、龙骨组成。

方中桂枝甘草温通心阳;生姜、大枣补益中焦而调和营卫,并能助桂枝甘草温复阳气;蜀漆涤痰散邪;龙骨、牡蛎重镇潜敛以安浮越之心神。

本方之所以去芍药是因本证之本在于心阳亏虚,复被痰扰,芍药为阴柔之品,不利于阳气的恢复和痰浊的消散。

32.《伤寒论》29条云: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干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干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对此段条文应如何理解?

本条文论述伤寒兼阴阳两虚证误治后的变证及随证施治之法。

初见脉浮,自汗出,微恶寒,显系太阳中风证,又兼小便数,心烦,脚挛急是为阴阳两虚。

阳虚不能制水可见小便数;阳虚不能温养、阴虚不能濡润可致脚挛急;阳虚虚阳上浮、阴虚邪扰均可致心烦;此为阴阳两虚之人外受风邪,治当扶正解表,表里同治。

今医者未明其理,不顾里之阴阳双亏,单取桂枝汤解肌祛风,以图表邪。

桂枝汤毕竟为辛温发汗之剂,阴阳两虚之人不耐此法,误汗后必致阴阳更虚,变证由生,故曰“此误也”因此阳虚不能温煦四末则见四肢厥逆;阴阳两虚,心神失养则见烦躁;阴不能上滋故见咽中干,不能养筋则见脚挛急。

如此阴阳两虚,错综复杂之证,治当分清主次,根据阳固则阴存,阳生则阴长的理论,先投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阳复厥愈足温之后,再服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柔筋缓急。

本条对阴阳两虚证治疗的意义有二:

一、阴阳两虚,以阳虚为主者,宜先复其阳,后复其阴。

二、在复阳时不可过剂,适可而止。

33.《伤寒论》中所言间歇脉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有两种,即结脉和代脉。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

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

结代脉均属缓而有中止的脉象,故为阴脉。

结代脉多由心阴阳气血不足,无力鼓动血脉所致,其病情较重,故文中曰“得此脉者,必难治”但临床上结代脉亦可见于痰食阻滞、跌仆重伤、七情惊恐及孕妇等,故“得此脉者,必难治”一说,还当活看。

34.简述心阳虚的类型、治法及代表方药。

①心阳虚心悸证: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其治法是温通心阳。

方用桂枝甘草汤(桂枝、炙甘草)。

②心阳虚烦躁证: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

其治法是温通心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