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教案 河北人民出版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3418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教案 河北人民出版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教案 河北人民出版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教案 河北人民出版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教案 河北人民出版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教案 河北人民出版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教案 河北人民出版社.docx

《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教案 河北人民出版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教案 河北人民出版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上册 教案 河北人民出版社.docx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河北人民出版社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河北人民出版社

第一单元说说我自己

主题一认识我自己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积极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态度与精神。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

3、初步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懂得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设计:

1、尝试、探究和体验

给自己画像,可能还是第一次,尤其又是画人,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所以我告诉学生,画的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画出了自己的特点。

当学生画完后,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将自己的自画像向大家做了展示,并对大家说说自己的特点,为使同学们更加有自信,我要求每当一个学生介绍完自己的自画像后,其他同学要鼓掌表示鼓励。

除画自画像外,我还要求学生在书上第2页,将自己的特点按要求标出来,如果书上没有的,要补充上去;并要求学生在书上第3页下方的方框里写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并找几个同学说一说。

2、找找自己的优点

说一说自己的优点、缺点,也可以说一说同学的优点。

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们对自己有所认识,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好找到今后在学习、生活中努力的方向。

要求学生先将自己的优缺点写在书上的第4页下方的方框中,然后再找同学分别说一说。

并告诉同学们,要相互学习同学的优点,从而成为一个全方面发展的青少年。

3、学习别人的长处

通过书上的故事,以及关于取长补短的那段话,使学生知道这个道理,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长处和短处。

有短处也不要怕,我们可以改进,让短处变成长处。

如果每个同学都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就会变成大家喜欢的人。

另外,我还要求同学说一说,你身边同学的好人好事,启发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他这样做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认识学习别人长处的重要性。

教学札记:

 

 

主题二我的兴趣特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成功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

2、通过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3、使学生知道健康的兴趣,培养人的文明行为和高尚情操。

懂得具有一种特长,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自己的作品,如书法、绘画、手工等。

2、准备展示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跳舞、英语口语会话、表演等。

教学设计

1、兴趣与特长

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有哪些兴趣和特长。

读图问题:

“有的同学兴趣广泛,最后却一事无成。

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问题读图,使学生从中明白,只是兴趣广泛,但没有毅力,不能坚持,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能将自己的兴趣发展为自己的特长的,也就是说虽然兴趣广泛,但缺乏毅力、坚持、持之以恒的精神,注定将一事无成。

2、相信我能行

看书第11页,把书中的图变为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并带领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故事。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认识到自信是取得成功的钥匙,肯尝试、肯努力是通向成功的开始,缺乏自信的人将会一事无成。

3、亮亮我的“绝活”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来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特长,并简单的作以介绍。

在同学们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同时,我会注意鼓励那些胆小的、平时不显眼的学生大胆参与,对于他们微小的表现和进步都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用自己的自信和特长,充分的得到展现。

课后札记:

 

 

主题三爱护自己的名誉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事例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具有珍爱自己名誉的情感和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和懂得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护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教学设计

1、谁最美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他们对周围的人或事都有自己的评价。

看书第13页,让同学们认真的看看图,说一说,图中的这几个同学的这些事情,做的对不对?

为什么?

要使学生探究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带来的不同后果,使学生认识到后果的不同又反映了人的文明、道德水平的不同。

另外,让同学们认真阅读中国小学生多多的故事,使学生们明白,对于个人来说,要珍惜自己的名誉,而那些在海外的中华儿女心中,祖国的名誉比个人的名誉更重要,有国才有家,国家的名誉都没有了,我们的名誉还在吗?

2、懂得羞耻

读图第16页,要同学们明白,好的行为习惯使我们终身受益,不良的行为会让我们感到羞耻。

勇于反省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就会成为大家喜欢的人。

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犯错一件事写在书第16也下面的方框中,并说明自己犯错后是如何改正的。

课后札记

 

 

主题四我在进步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各方面的进步,由此产生自信心,懂得进步是成长的阶梯,要看到自己的优势。

2、培养学生自我札记的能力,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及自我悦纳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能够张显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

教学设计

1、交流你在成长进步中的一件小事,如:

我学会了XX。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懂得自尊、自爱,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取得的成绩,列在第18页的两个方框中。

 

第二单元我与家庭

主题一家庭的亲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激发对父母和长辈养育自己的感激之情。

2、能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对父母和长辈表示感激。

3、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知道应该尊敬、关心、孝敬父母长辈,知道感激父母与长辈,懂得怎样去关爱家人。

教学设计

1、找一些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成员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讲述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使其能认识到家人对他的关心,关怀,使其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2、给学生们讲故事:

《送水工》,讲述的是一个送水工到一家去送水,这是这家的女人得知国外儿子要回来,便请求送水工帮助她,扮演她的丈夫,因为她跟儿子说,她为儿子找了一个继父,是这个继父出钱一直帮助儿子完成学业的,其实是这个女人,不辞辛苦的工作自己默默供儿子上学的……

一个故事,讲述完以后学生很有感触,找同学讲了自己的感受,使学生更加爱自己的家人,能知道自己的父母每天工作,是完全为了这个家,为了他们的这个宝贝。

另外书上的故事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并找学生讲述自己与家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分析,一起来感受。

3、阅读书上的故事,并询问学生知道父母的生日吗?

每个孩子的父母,都记得我们的生日,而我们却没有在意父母的生日;从今天起,我们要牢记父母的生日,并为父母庆祝生日,虽然我们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但是主要的是我们有一颗爱父母的心。

课后札记

 

 

主题二我是家庭的一员

教学目标

1、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家庭及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愿意为父母分担辛苦和家务,关心家长,愿意参加家务劳动;当好父母的小帮手,尽到一个家庭小成员的责任。

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和自觉纠正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以及勤俭节约的美德。

2、教育学生懂得为家人分忧,注重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3、了解家庭的主要情况,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懂得承担家务劳动是自己的责任。

了解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怎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设计

1、书上第26页中,这个小男孩的故事,看完之后我想他肯定明白了母亲的辛苦,事事操心,事事都要做,他从实践中明白了大人的辛苦。

我们都是家庭的一员,家里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我提倡,我们每一个同学从今天开始,主动做一些家务,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并按书上的要求,(参照书上27页的家务劳动记录卡)帮助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每天让自己的父母写上评语。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我们要注意营养,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最基本的每日三餐,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是科学的用餐习惯。

另外杜绝不良的饮食习惯,例如“不吃烧烤食品”、“告别零食摊”等,从而纠正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

3、勤俭节约是一切美德的根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穿着越来越讲究,一些学生刻意追求时髦、鲜艳甚至名牌服装,而不懂得着装要合理、得体和舒适,忽视了衣着的简朴;针对这些情况,我让学生围绕勤俭节约美德进行讨论,看看我们小学生在生活中的吃穿方面,应该怎样做。

并开展了,假如给你100元,你会怎样使用的讨论活动。

4、针对2和3的问题,告诉学生,我们正在长身体,生活一定要有规律,要坚持体育锻炼,才能身体健康。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垮了一切就全完了。

综合大家提出的不良习惯,大家一起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自己有这方面不良的生活习惯要加以改正,从而使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共享家庭快乐,按书上32页的要求,看看你的家庭生活有什么特点,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可以贴张反映家庭生活的照片,画张家庭生活的图画,或者写篇记录家庭生活的小短文。

另外相互探讨,写出自己认为哪种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

你喜欢什么样的家庭生活?

为了你的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课后札记

 

 

主题三与家人说说心里话

教学目标

1、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家人沟通。

2、能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主动与家人沟通的方法。

3、知道在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

教学设计

1、询问学生每天与家长的沟通时间,从而简单的了解学生与家长平时沟通的情况。

讨论当大人没时间理我们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和家人沟通,从而解决自己的问题。

读了书上33页的内容,看看我们自己,是不是有时候也对父母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这些不合理的要求,是不是引起家人不高兴的原因,我们又需要怎样去处理相互之间的矛盾?

2、将自己与家人要沟通的问题进行分类,需要马上沟通的问题,要尽早的进行沟通,别耽误了事情。

另外将自己需要与家人沟通的问题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进行沟通,就跟传纸条一样,也许这样会增进相互时间的感情,拉近亲情之间的距离。

3、强制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跟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从而使父母了解你在学校里面的生活,了解你学习以及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从而使问题能够很好的解决。

课后札记

 

 

主题四我和邻居

教学目标

1、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感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

2、能够理解邻里之间应该保持友好平等的关系。

要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做到与邻里友好相处。

3、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懂得邻里和睦相处可以使每一个家庭得到帮助,又可以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

教学设计

1、远亲不如近邻,从书中这个故事讲起,李大爷退休在家,主动担任了大院的管理员工作,每天都为邻里做些服务工作,深受大家的尊敬。

有一天小明的父母没有下班,小明突然肚子疼得特别厉害。

李大爷听说后忙带着小明去医院检查。

小明的母亲回来后,十分感谢李大爷。

小明家和李大爷真是亲如一家人。

“我的好邻居”也一样,都是关于邻居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事例,也可以讲一讲自己和邻居发生的小故事。

2、针对书上37页中的图画,看看书上邻里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并找同学谈谈看法。

如果你还不认识你的邻居,那么今天你就要去认识他,并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3、爱护家庭周边的环境,我们大家生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大家庭。

我们作为这个家庭的一分子,我们就需要尽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让我们一起来为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来制定一个居家文明公约,并一起遵守吧!

课后札记

 

 

主题五居家的安全与保护

教学目标

1、懂得家庭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家庭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初步具有家庭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