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定稿.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804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0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定稿.docx

《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定稿.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定稿.docx

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定稿

海西高速公路网

屏南至古田联络线A1合同段

 

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

 

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屏古高速公路A1项目经理部

 

薄壁墩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海西高速公路网屏南至古田联络线A1合同段》图纸;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4、《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

5、相关法律及法规。

二、工程概况

海西高速公路网屏南至古田联络线是海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国家高速公路网京台线和宁上线,也是重要的入闽快速通道之一。

项目建设对完善海西高速公路网布局、充分发挥国家高速公路网功能,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交通增长和提高区域急交通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屏古高速公路由宁德屏古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我公司施工承包的A1合同段。

本合同段位于屏南县境内,起自屏南城关北面,与宁武高速公路屏南连接线顺接出,路线经屏南县境内的屏南城关、梨坪、巴地、坂兜,至本合同段终点甘棠镇浙洋村,终点桩号K12+600。

合同段路线全长12.6公里。

桥涵工程:

大桥2553.3m/8座,其中凤溪大桥有9个薄壁墩,巴地大桥18个箱墩,共计27个箱墩。

施工计划:

2016年2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共计334天。

三、施工组织及管理机构

1、人员机械设备配置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施工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项目总工为副组长(技术总负责),小组成员包括质检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安全工程师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

 

主要施工人员配备情况表

序号

岗位

人员

备注

1

总负责人

罗勇清

2

副总负责人

张玮

6

物资设备负责人

王景峰

7

试验负责人

徐刚

8

安全、环保负责人

邢玉良

9

质量部负责人

李连春

11

工程部负责人

邓新贺

12

现场技术人员

4名

2、劳动力配备

(1)桥墩施工人员配备

将配备测量工、试验工、吊装工、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电焊工、机械司机、电工、机修工、后勤、普工等人员,初步安排施工高峰时劳动力达100人以上。

3、劳动力组织及任务划分

根据施工组织安排,施工作业队下设钢筋、模板、混凝土等班组。

各班组劳动力安排情况表

工序名称

人数

工种

人数

队长

1

质检人员

张延亮

绑焊钢筋(钢筋班)

52

专职安全员2名

刘锋,张立国

立模(木工班)

12

电工

2

拆模(木工班)

7

吊车驾驶员

3

灌注砼(砼工班)

12

其它工人

10

架子工

10

机修工

3

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桥墩施工机械配置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1

搅拌站

90m3/h

2

混凝土拌制

2

砼罐车

12m3

10

砼运输

3

砼输送泵

HBT80.16-110S

2

砼垂直运输

4

装载机

ZL50

2

搅拌站上料

5

汽车吊

25t

3

辅助施工

6

塔吊

QTZ63-5510

4

辅助施工

7

电焊机

16

钢筋加工

8

砼试验检测设备

2

砼质量检测

9

测量仪器

全站仪,水平仪

2

测量放样

10

激光铅垂仪

DJZ2

4

测量放样

11

发电机组

250kw

2

发电备用

12

升降机

SC200/200

2

13

安全电梯

2

三、质量目标

总体质量目标:

优良。

四、施工方案

薄壁墩施工工艺:

薄壁高墩施工中采用悬臂爬模法,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图见附图。

在施工时,安装电梯保证工人施工的安全。

本合同段采用悬臂爬模施工,每节段4.5米。

模板为定制的大面积木模,模高4.65米,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或吊车漏斗、串筒入模,插入式振动棒捣实。

模具及钢材垂直提升、模板的爬升采用塔吊提升配合人工进行。

第一次浇筑使用的悬臂模板施工的专用模板。

在这第一次浇筑前注意要在模板的规定位置安装悬臂模板施工专用的爬锥等预埋件,供悬臂支架的安装,并直接采用对拉螺栓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

在完成第一次浇筑之后可安装悬臂支架,进入正常的悬臂模板施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浇筑。

爬升循环工艺流程:

墙体砼浇筑完成→后移模板→安装导轨支座→提升导轨→提升支架平台→预埋件固定在模板上→绑墙体钢筋→合模板→浇筑墩体砼。

爬模支架布置

第一节墩身模板布置

墩身第一节按标准节段4.5m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木梁胶合板模板体系,为木胶合板+木工字梁模板组合体系。

浇筑标准层高为4500mm。

竖肋为木工字梁,横楞为双根[14槽钢。

在单块模板中,胶合板与竖肋(木工字梁)采用自攻螺丝和地板钉连接,竖肋与横肋(双槽钢背楞)采用连接爪连接。

两块模板之间采用芯带连接,用芯带销插紧。

1、墩身底部实体段施工:

在已施工的承台上,沿墩身四周搭设钢管脚手架,钢管架采用Φ48×3.5钢管搭设,钢管脚手架高6m,沿墩身四周形成封闭工作平台。

钢管间距1.5m,排距1.0m,步距1.8m,脚手架四周各设一道垂直剪刀撑,底部(30cm以内)设置扫地杆,每步设置大、小横杆,在横杆上铺设胶合板作为钢筋、模板施工平台。

吊钢筋,安装,墩身钢筋由塔吊吊入支架内,并用定位钢筋或钢管支架进行定位,调整好主筋位置和斜度,然后进行主筋套筒连接和水平钢筋绑扎。

钢筋安装完成后即进行模板安装,安装模板对承台混凝土顶面冲洗干净,承台混凝土与墩身混凝土接触面进行凿毛处理,清除表面水泥浆,露出新鲜混凝土。

模板安装时以测量在承台上的墩轴线作为模板轴线进行安装。

作好预埋件工作,预埋爬锥,在实心段顶部预埋四根D=100mm泄水管。

在承台的边缘打一层砂浆找平层,厚度以现场抄平交底为准,中间填塞木楔,以保证模板在养护期间有一定伸缩空间,避免由于温度应力产生混凝土裂缝。

墩身混凝土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送至现场,以吊车配混凝土吊斗,利用串筒下料,混凝土采取分层连续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串筒下口混凝土堆积高度不超过1米,严禁用插入式振捣器分摊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振捣应对称进行,防止模板偏位、倾斜;中间因故造成混凝土间断不超过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模板顶部混凝土平齐,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缝线型美观,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用钢丝刷或凿毛,用水冲洗时混凝土强度须达0.5Mpa,凿毛时混凝土强度须达2.5Mpa,在新浇混凝土前用水湿润旧混凝土面。

2、空心段施工

1)、测量放样 

先对墩身底部的结构线进行测量放样,墩身前后、左右边缘距设中心线尺寸容许偏差20mm。

墩身施工前,将墩身结构线以内的混凝土面凿除浮浆,

2)、钢筋焊接、绑扎

钢筋工作平台安装与拆除: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墩上安装钢筋内、外工作平台,钢筋内、外工作平台根据墩身内、外轮廓尺寸,由18槽钢及Φ48×3.5mm钢管整体支架,模板拆除后,在墩身混凝土顶面水平安装两根140×140mm方钢,沿线路纵向并伸出墩身外2米,用于支撑安装钢筋内,外工作平台。

钢筋安装完成后,由塔吊吊钢筋内、外平台至地面,拆除方钢,以备下次重复使用。

钢筋统一在钢筋加工场进行下料和制作,钢筋加工前应把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钢筋的调直、截断及弯折等均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钢筋规格、型号应符合图纸要求,依据图纸设计进行下料,弯制加工,并按图纸编号对钢筋分类编号存放,运至作业现场再用塔式起重吊机或汽车起重吊机吊至作业平台进行帮扎、机械连接;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设计图纸进行墩身钢筋绑扎施工。

对于高墩,主筋应按施工节段高度进行加工,应注意墩身主筋接长时机械接头必须错开,使同一断面接头钢筋面积不超过钢筋总面积的50%;错开距离35d且不小于50cm.直径大于等于25mm钢筋接头采用机械墩粗接头连接,采用焊接头时,考虑为单面搭接焊,焊缝长度应大于10d,应使用与钢筋级别相适用50级焊条。

箍筋接头应在四角错开,弯钩长度满足设计及抗震要求。

墩身边侧的保护层利用每平方米4块垫块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表4-3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10

弯起钢筋各部尺寸

±20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5

为验证钢筋制作的精度,可在弯制少量钢筋后,现在地面平地上进行绑扎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调整弯制方法与尺寸。

形状与尺寸已确定的钢筋可采取经常拉尺检查的仿版对精度进行有效地控制。

钢筋必须严格进料、出库管理,加工好的钢筋分类存放,挂牌标识。

标识内容包括规格、型号、安装位置等,对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做好标识,防止误用。

钢筋主筋采用螺纹套筒连接,常采用标准型和正反丝扣型两种套筒丝扣。

接头应按设计要求错开。

 

 

在下主筋的料时,各主筋下料长度应一致,误差在2mm以内。

同时,在车丝时,必须按照螺纹套筒的长度车丝,车丝长度误差在1mm以内。

螺纹连接接头质量检查:

现场对已加工好的丝口和直螺纹连接情况检查:

母材直径32mm,直螺纹套筒长70mm,丝口长度70mm。

螺纹接头连接质量要满足设计要求,在上下连接主筋离端头35mm处用红油漆做好标记,用于检查连接到位情况,保证上下连接主筋端头在套筒内靠在一起,并通过套筒紧密咬合在一起。

钢筋采用现场绑扎法。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直径Φ25mm以上的墩柱主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直径Φ25mm以下的墩柱主筋采用搭接焊接法,接焊时按照规范选择合适电焊条进行焊接作业。

钢筋采用塔吊垂直提升,主筋逐根安装就位后在安装水平箍筋;当钢筋竖直长度超过6m时,应将其临时支撑固定在劲性骨架上,以防钢筋倾斜不垂直。

劲性骨架按25kg/m³设计,在加工场集中加工,现场分段超前拼接,劲性骨架安置在墩壁中央,立面垂直于水平面,侧面顺应墩身坡度倾斜。

钢筋安装完毕后在骨架外悬挂固定混凝土预制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

钢筋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见表4-4:

表4-4钢筋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mm)

±5

尺量:

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mm)

±20

3

箍筋、横向水平筋间距(mm)

0,-20

尺量:

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4

钢筋骨架尺寸(mm)

±10

尺量:

按骨架总数的30%抽查

宽、高

±5

5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

每骨架抽查30%

6

保护层厚度(mm)

±5

尺量:

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3)、模板安装 

主墩墩身外模板全部采用特制定型卓良模板,内模采用竹胶板,模板分节高度4.65m,模板接缝采用止水芯带相连,模板考虑由汽车吊和塔吊进行吊装,在汽车吊不能所及的高度采用塔式吊机进行。

其施工方法是拆除墩身实心段的模板及施工脚手架,在墩身实体段预埋(卓良)爬锥,利用爬锥安装悬臂支架,在支架上安装施工平台,由塔吊或汽车吊将拼装完整整片模板吊入悬臂架上,并与悬臂架连接固定,在悬臂平台上下、左右调节模板,通过斜撑调整前后倾斜,模板调整完成后,整体移动模板与已浇混凝土密贴,通过拉条紧固,完成模板安装,浇筑墩身混凝土;内模安装方法与外模相似,在墩身空心段内侧预埋(卓良)爬锥,利用爬锥安装横梁,搭设内模工作平台,由塔吊或汽车吊将内模吊入进行就位安装,通过拉条与外模紧固,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模板施工。

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方可拆除墩身内、外模板,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棱角不受破坏,由塔吊吊至地面场地,进行模板清理。

悬臂模板的组成:

主要由模板、主背楞、斜撑、后移装置、三角架、埋件系统、吊平台、挑架等组成。

竹胶合板面板厚21mm,竖肋(工字木)尺寸80×200mm,竖肋间距300mm,水平背楞间距1350mm.。

如下图:

 

①施工流程

混凝土浇筑完后→拆模后移→安装附装置→提升导轨→提升架体→绑扎钢筋→模板清理刷脱模剂→埋件固定模板上→合模→浇筑混凝土

 

表模板施工流程表

步骤

示意图

说明

第一次爬升

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后,拆除模板及支架;清理模板表面杂物;吊装爬架,按设计图纸将爬架挂在相应的埋件点上;

通可调斜撑调整模板的垂直度;

通过锚固装置将模板下沿与上次浇筑完的混凝土结构表面顶紧,确保不漏浆,和不错台。

第二次和第二次以上提升

在第一次爬升的爬架下安装吊平台以便拆除可周转的埋件,

清除模板表面杂物

按设计图纸把爬架吊装就位,

拆除前一次可周转的预埋件,以备用。

②预埋件安装,将爬锥用受力螺栓固定在模板上,爬锥孔内抹黄油后拧紧高强螺杆,保证混凝土不能流进爬锥螺纹内。

埋件板拧在高强螺杆的另一端。

锥面向模板,和爬锥成反方向。

预埋件安装具体见下页图。

③埋件如和钢筋有冲突时,将钢筋适当移位处理后进行合模;在进行预埋钢板施工时,进行精确定位,以保证后期架梁施工时,梁板与盖梁准确结合。

④导轨提升就位后拆除下层的附墙装置及爬锥,周转使用。

注:

附墙装置及爬锥共3套,2套压在导轨下,1套周转。

⑤支模前先对塔身结构标示出结构位置所在的模板线的位置,对拼装好的模板进行一次全面清洗,待面板表面干燥后,即涂抹脱模剂,脱模剂使用麦斯特脱模剂或色拉油,涂抹均匀。

合模后逐块校正好每一块模板的设计垂直度,并用斜撑临时固定。

⑥在模板板支设完成以后,砼施工之前要进行爬锥的预埋,爬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埋件板,高强螺杆,爬锥。

爬锥在进行安装时控制以下几点:

 

第一步  第二步第三步

装模板完毕⑴拆模、后移模板⑴提升到位

筑混凝土⑵插导轨 ⑵安装吊平台

工人员在平台绑扎钢筋⑶提升⑶开始合模

 

 

   第四步 第五步第六步

合模完毕⑴浇筑完毕⑴进入标准提升阶段

筑混凝土⑵拆模⑵又一次浇筑混凝土

⑶提升导轨、提升架体

 

图4-11墩身模板拆模合模流程图

a.埋件板与高强螺杆的头部交合处进行焊接,目的是为了防止在砼浇筑过程中埋件板与高强螺杆受振动棒振动而松脱,造成受力隐患。

b.在高强螺杆与爬锥连接处涂抹黄油,以防止砼在施工过程中进入螺杆配合间隙内,造成拆卸爬锥困难。

c.预埋前爬锥面至高强螺杆间用单面胶纸包好,方便以后爬锥拆卸。

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钢筋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模板内涂刷脱模剂,木模先湿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支模到顶,一次混凝土浇筑方法施工。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

混凝土拌和中严格控制材料用量,控制好水灰比,并对到场的混凝土进行塌落度测定。

墩身混凝土在吊车能及的高度,以吊车配混凝土吊斗,利用串筒浇筑,吊车不能及的高度,用塔吊配合吊斗或混凝土输送泵直接送至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堆积高度不超过1米,严禁用插入式振捣器分摊混凝土;混凝土采取分层连续进行浇注,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浇筑、振捣应对称进行,防止模板偏位、倾斜;中间因故间断不能超过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模板、钢筋的稳固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进行表面抹平,混凝土初凝以后及时养护,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本桥墩身设置水平施工缝,施工缝的混凝土顶面平齐,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缝线型美观,混凝土强度达2.5Mpa时,用人工凿除混土施工缝表面砂浆和松弱层,并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上层混凝土前,先浇一层厚300mm混凝土,其集料比新浇混凝土集料减少墩身每次浇筑4.5m。

混凝土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由塔吊运送、串筒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的施工方法。

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确保其位置准确、保护层足够。

根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采用相应尺寸的垫块,垫块数量按底模5~7个/m2、侧模3~5个/m2放置。

施工节段之间按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

浇筑过程中严格公职混凝土坍落度,保证整个浇筑过程连续不间断。

由于混凝土施工高度大于2m,为使混凝土的灌注时不产生离析,混凝土将通过串筒滑落。

为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振捣时要满足下列要求:

①混凝土分层浇筑,层厚控制在40cm左右。

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输送泵进行。

②振捣前振捣棒应垂直或略有倾斜地插入砼中,倾斜适度,否则会减小插入深度而影响振捣效果。

③插入振捣棒时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下空洞。

④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

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1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之间的结合质量。

⑤混凝土浇筑后随即进行振捣,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30秒以上,有下列情况之一即表明混凝土已振捣密实:

、混凝土表面停止沉落或沉落不明显;

、振捣时不再出现显著气泡或振捣器周围无气泡冒出;

、混凝土表面平坦、无气体排出;

混凝土已将模板边角部位填满充实。

墩身施工中,注意对预埋件的施工,以便进行后续的工程施工。

混凝土的浇注保持连续进行,若因故间断,间断时间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其初凝时间由试验确定。

如果间断时间超过初凝时间,按施工缝进行处理:

凿除接缝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5Mpa以上。

在浇注新混凝土前用水将旧混凝土表面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但不能留有积水,并在水平缝的接面上铺一层l~2cm厚的同级水泥砂浆。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Mpa以上时即可拆模。

拆模后采用自动喷淋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图4-13墩身混凝土施工图

爬模拆除

浇筑完混凝土,待达到要求强度后,拆除模板,先后移模板并吊走模板,接着整体拆除后移支架,落地后分拆。

提升导轨并吊走,拆除液压配件,最后将爬模架按单元整体吊下,落地后分拆。

3、高墩垂直度、基础沉降变形及墩顶标高参数监测:

垂直度的控制是衡量高墩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控制好高桥墩的垂直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大桥竣工后行车安全的前提条件。

主墩垂直度测量采用垂度仪或全站仪。

主墩基础沉降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

在各墩承台顶面分别设置4个沉降观测点,测试工作每完成5个节段后进行一次。

主墩偏位测量采用坐标法,测试仪器为全站仪。

仪器架设在岸上,后视高程控制基准点,再瞄准主墩各测点的棱镜,测出各测点的三维坐标,从而算出主墩的实测偏位。

主墩的各测点以施工单位的施工放样测点为准。

高墩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导线控制网的布设

在高墩柱施工前,应在其施工范围内布设导线控制网,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控制网布设按照一级导线网进行控制;

控制网应和两侧接线相连接;

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核,避免产生位移不被发现,造成质量问题;

控制网采用四边形网;同时在桥梁两侧中线位置处布设控制点;

控制标准

①刚构桥超高墩施工控制标准在现有施工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参照斜拉桥、悬索桥主塔验收允许偏差标准:

断面尺寸±2Omm、倾斜度为墩高的1/30000且不大于30mm。

实际施工测量控制标准:

断面尺寸±5mm,矩形截面4个角点的纵横偏差值均不大于10mm。

②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施工现场交桩情况,结合具体地形及通视条件,对全桥进行导线布控,控制网按GB500026---93中4等导线测设。

中四等级导线测试。

布控点全部设为强制对中点。

强制对中点为一钢筋砼观测平台,高120cm,基座与方柱体一次浇注成型,方柱顶预埋3mm厚不锈钢板,板中央预埋一英制全站仪通用螺栓。

每次测量时不需携带三角架腿,只需把仪器直接拧紧在螺栓上调平即可。

强制对中点做为大桥测量控制点并需移交给业主做为运营期监测使用。

因此,对中点的坐标需经过项目部、公司精测组、测量监理、总监办4级测量复核确认。

在相对固定的观测时间段,采用不同的人、不同的仪器换手复测,做到准确无误。

③墩心定位点的设置

在每个高墩底部设三个永久性墩心定位点,用砼制作,埋设细钢筋头做为测量对中标志,见图1。

当墩柱的施工高度达到一定值,由于柱顶会在风力作用下产生摆动,此时用地面上的墩心定位点来控制柱顶中心及模板垂直度时就会影响其测试精度。

此时,可以在已浇筑的砼柱子上搭平台,设置墩身墩心定位点,见图1和图2。

 

 

图1墩心定位点示意图

水准控制网的布设

水准控制网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

a.控制网布设按照四等水准网进行;

b.控制网应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进行联测,不少于两个:

c.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核,避免产生位移不被发现,造成质量问题。

④墩柱中心点和垂直度的测定

在墩柱施工高度超过40米的情况下,由于墩柱的柔度较大,在风力作用下柱顶会产生摆动。

此时,应采用“垂球吊线法”或垂准仪和墩身墩心定位点来控制墩顶的模板中心及垂直度,由于墩身与墩顶同时“柔性摆动”,模板中心和垂直度的测试精度会高些,如图2:

⑤墩柱轴线偏位和墩柱中心水平位移的测量

在确定墩柱中心“实际位置”后,每日上午7点至8点半利用全站仪和导线控制网根据墩柱中心设计的设计坐标进行放样,确定墩柱中心的“理论位置”。

对比墩柱中心“实际位置”和“理论位置”可以测量出墩柱轴线偏位和墩柱中心水平位移。

同时,全站仪采用棱镜确定点位,在高空墩心施工时由于风力等外界荷载的影响,棱镜随墩柱一起摆动,一台仪器无法准确控制点位。

此时,应当采用两台全站仪同时观测,采用交会法确定墩柱中心位置。

 

 

图2墩身定位点控制模板中心示意图

⑥墩柱高程测量

a.墩柱与水准点高差在20米以内时,采用悬挂钢尺(在钢尺底部悬挂10Kg垂球,同时避免钢尺扭曲、打折现象的出现),水准仪从控制点测量;

b.高差超过20米,采用上述方法将水准点引至墩柱上,或根据地形另设控制点;

c.任何水准测量必须采用往返测,必须为闭合测量。

激光垂准仪的选择

全站仪采用瑞士TC402型,激光垂准仪采用苏光有限公司生产的DZJ2型,配有木制三角架,人工调平,激光束向下对中。

主要技术参数为:

向上一测回垂准测量标准偏差1/450000;激光有效射程白天≥120m,夜间t>250m。

㈠激光垂准仪对中点设置

采取的措施是:

在墩身承台上四周预埋钢筋混凝土立柱刚性平台做为施工测量平台。

在每个空心墩四角沿纵横方向距墩身3Ocm设置8个点,且不受扰动。

控制点设在厚20mm的钢板上并冲刻成十字丝,4个空心墩共16个控制点。

该16个控制点利用已建成的白水河大桥施工控制网,依线路中心设汁坐标计算出16个控制点的坐标,点位经白水河大桥施工监控单位和测量监理用不同的仪器、不同的人员分别换手复核,结果一致后交底于施工队,做为墩身施工时控制横截面4个角点平面位置的依据。

㈡激光垂准仪检查模板4个角点的方法

(1)切割方洞。

在翻模平台顶面人行步板上对应位置切割一个20cm*20cm的方洞(网格激光靶尺寸为20cm*20cm),并把激光靶安装于此洞上。

在钢板平台上架立角架,安装垂准仪,打开向下发射激光束按钮,对中后精确调平垂准仪。

关闭向下发射按钮,打开向上发射激光束按钮,调节物镜焦距,使激光束在靶标上形成一个直径1mm的光点,在靶标表面光点中心做标记,任意水平转动垂准仪,看多次光点中心偏差是否超过1mm,若超过则重新调整垂准仪,直至光点中心偏差不超过1mm,此时激光束竖直线即为该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