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301325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docx

《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docx

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

南京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和做》是一篇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散文,作者是诗人臧克家,他的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歌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文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对阿长深沉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D.《一棵小桃树》选自《平凹做文》,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作者叙述自己黄昏时分坐在窗前,看雨中摇曳的小桃树的情景,中间采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人生经历,借此书写自己的理想和情志。

2.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动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

B.作者认为,关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所以不写也罢。

C.作者不仅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歌颂邓稼先,同时也想流露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D.作者与邓稼先虽有50年的友谊,但毕竟分隔太久,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不宜铺开来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3.语言积累。

所有的油菜花,不论高的矮的,壮的瘦的,一律顽强地展示着自己那一份生命的本色。

比较起来,它们的黄,既不是初春的柳芽那种嫩黄,也不是菊花、葵花的那种浓重的老黄,那是一种青春的黄,黄得明净,黄得酣畅。

黄花满眼,清芳扑鼻。

看花人沉醉了,恍惚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株充满青春活力的植物。

(1)上面是春游结束后小明在日记中写的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请你也写出两个描写春天景象的四字词语。

(2)下面诗句中,描写了油菜花的是    。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蔬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与《百年孤独》中“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是      

A.民无信不立。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社戏》节选,完成小题。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到了深夜。

他们一面议论着先前的戏,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

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

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

”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

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④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

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

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⑤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

“都回来了!

那里会错。

我原说过写包票的!

”双喜在船头上对着我的母亲大声的说。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各自回去了。

⑥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

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

”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

我们请客。

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

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

”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

——这是应该的。

”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⑦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

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

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

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

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

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

5.结合选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双喜的形象特征。

6.简要赏析选文第①小节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特色。

7.说说选文结尾处“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8.选出对选文的内容解读错误的一项:

()

A.选文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展开主要内容的叙写的。

B.第④小节“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里“八癞子”加上引号是表明特定称谓。

C.选文中的六一公公是一位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老人,并不是真的“小气鬼”。

D.选文主要是以小时候的鲁迅的视角来记录这些人和事,所以显得很真切。

阅读《满满一包女儿心》一文,完成小题。

(1)我在邮局工作。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寄包裹的人不多,而那个女人常常来,她是我们胡同卖煎饼的,四十岁的样子,个子很矮,嗓门挺高。

(2)起初,我对她有些不屑,甚至反感,每次,她都寄一些不值钱的杂物,如帽子、毛衣、电池、汤匙、饼干、咸菜等,还总丢三落四。

(3)有一次,她把包裹拿到邮局,发现落了一样东西,匆忙跑回家,拿来一双厚厚的棉袜子。

她缝包裹的时候,我忍不住劝她:

“不如直接寄点钱回去,让他们自己买,何必寄东西,邮费这么贵。

(4)她叹口气,说:

“老人岁数大了,腿脚不方便,让别人去买,常常是东西没买来,钱也不见了。

(5)“给你父母亲寄吗?

”我有点好奇。

“我妈。

”她轻轻地说。

(6)后来,我看出来了,包裹一定是寄给她母亲的,只有女儿对母亲才会那样细心周到,生怕少了。

有一次,她要寄一些奶粉和豆腐干,自己带来的箱子太小,挤了半天,还有两袋奶粉塞不进去。

我告诉她,有大一点的箱子卖,一个7元钱,她犹豫了半天,托我帮她看东西,自己跑向邮局对面的商店。

原来,她想要大纸箱,店主摇摇头,没有同意。

就这样,她不停地跑过一家家商店,小小的个子,零乱的头发,破旧的外衣,我看着,心里忽然有些感动。

(7)终于,她高兴地找来一个破纸箱,我帮她在箱子上密密实实地缠了一些透明胶带,费了半天劲,总算能用了。

看着打好的包裹,她一个劲地说:

“你真好,多谢你了。

(8)“不客气,”我说,“老太太有你这么孝顺的闺女,真有福气。

她叹气,说:

“几年见不到母亲一面,哪敢说孝顺。

老太太想我想得眼睛都瞎了。

唉,天大的不孝啊。

(9)“几年都没回去吗?

(10)“回去一次就是几千元,卖煎饼一年赚的钱,也不够回一次家的啊。

(11)她眼里流露出无奈和悲伤,让我这个旁观者都感到难受。

(12)每次路过胡同口,我都会多买一些煎饼,她的煎饼做得不错,只是利润太薄。

她寄包裹的次数越来越多,寄的东西与以往不一样,先是寄营养品,后来寄了几次药。

(13)直到那一次,她拿来一个小包裹,里面是一套黑布衣裤,是寿服。

我暗自吃惊,发现她的眼睛有些红肿。

那一次,她只寄了这样东西。

(14)我默默地办好邮寄手续,把收据递给她。

她忽然低下头,说:

“这大概是我最后一次寄包裹了。

”声音有些哽咽。

(15)我心里一酸,说:

“老太太……”

(16)“快要不行了。

”她说着,抹了抹眼泪,“我想打个电话。

(17)我赶紧把柜台上的电话机递给她,她笨拙地拨了号码,说:

“婶子身边不能离人……我回不去了,婶子不行那天,千万告诉我一声,我在这里摆个灵堂,哭她几声。

(18)挂了电话,她眼睛红红的。

(19)“不是你妈吗?

怎么是婶子?

”我听得不对劲。

(20)“说来话长了,”她黝黑的面颊上挂着泪痕,“是我继母,按说该叫妈,可是,哥哥姐姐不认她,我就跟着叫婶子。

(21)原来,她自幼丧母,父亲再娶时,她才两岁,继母是同村女子,因为聋哑,嫁不出去,30岁时跟了她父亲。

继母没有生育,当她是亲生女儿,对她很好。

一次,她羡慕同村孩子吃油条,继母向别人讨要,被赶出来,又跑去另外一家,不知道挨了多少辱骂,才要来半根油条。

后来,她出来打工,常年在外,继母想她想得双眼失明。

她哥哥姐姐与继母感情一直不好,继母只得独自过日子。

她想把继母接到身边,可是,他们那巴掌大的家,实在无法再容纳一个人。

她只能把所有的生活用品寄回去。

就这样,她养了继母十几年,还是觉得内疚和自责。

(22)听着她的话,我也感到难过,她已经做到能力的极限。

(23)我忽然想起,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没去看母亲了。

选自《特别关注》2017第6期,内容有删改

9.根据提示,在横线上依次完成文章具体内容的概括。

本文围绕“她”通过邮寄物品细心周到赡养继母十几年的故事,写了“她”给聋哑继母一直邮寄日常生活用品→“她跑回家拿厚棉袜邮寄给继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忆继母给我讨要油条及继母生活境况”等几件具体事情。

10.文中“我”的态度和心理感受随着对“她”的了解在逐渐发生变化,请细读文章,找出我对她态度和心理感受的变化。

A.初见她邮寄一些不值钱的杂物,我的态度和心理是                            ;

B.看见她到处找纸箱装奶粉邮寄,我的态度和心理是                            ;

C.听她述说几年不能回家看继母,我的态度和心理是                            ;

D.听她讲继母身世和对她的疼爱,我的态度和心理是                            。

11.文中“她”经济拮据,生活也比较艰辛,以至于“几年就不能回家看望继母”,眼里流出“无奈与悲伤”,请从文中找出“她”生活拮据的依据。

(至少找出3处来)

12.文章看似平淡的叙述,却擅长用人物描写来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朴实中又饱含真情。

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文中划线句子对“她”的描写以及表达出“她”怎样的内心情感。

(1)“她眼里流露出无奈和悲伤,让我这个旁观者都感到难受。

(2)她笨拙地拨了号码,说:

“婶子身边不能离人……我回不去了,婶子不行那天,千万告诉我一声,我在这里摆个灵堂,哭她几声。

13.本文“满满一包女儿心”,写的是“她”对继母的孝心。

十几年如一日,待继母如亲身母亲一般,细心周到邮寄所有生活用品给继母,还因为没能在继母身边而深深内疚和自责,读来十分感人。

读完此文,相信你一定感受很深。

春节将至,请你用几句话来表达对母亲的祝福和感谢。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低于30字)

四、课内阅读

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4.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阡陌交通

B.百废具兴/若无兴德之言

C.予观夫巴陵胜状/同予者何人

D.乃重修岳阳楼/邹忌修八尺有余

15.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满目萧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多会于此/骈死于槽枥之间

C.居庙堂之高/沿河求之

D.增其旧制/其真无马耶

1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

第②段描写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以情景交融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B.第③段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

第④段描写阳光灿烂的画面,赞美作者“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挥洒自如。

C.第⑤段笔调激扬地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精神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

D.选文是一篇散文,文词简约,字句精炼,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17.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五、情景默写

18.按课文默写:

(1)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中杂诗》)

(2)苍苍竹林寺,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灵澈上人》)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峨眉山月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7)人之立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学》)

(8)请写两句与“黄河”相关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木兰诗》中描写战地寒冷,战斗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大学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有斐君子,如切如磋,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若石遇害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有虎恒蹲以窥其藩①。

若石帅其人昼夜警,日出而殷钲,日入而燎辉②,宵则振铎(duó)以望,植棘树墉③,坎山谷以守,卒岁,虎不能有获。

一日而虎死,若石大喜,自以为虎死无毒己者矣。

于是驰其机,撤其备,垣坏而不修,藩决而不理。

无何,有貙④逐麋来止其室之隈⑤,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若石不知其为貙也,叱之不走,投之以块,貙人立而爪之毙。

君子谓若石知一而不知二,宜其及也。

[注释]①藩:

篱笆。

②殷钲:

震动金属器;燎辉:

点燃火把。

③树墉:

筑墙。

④貙(chū):

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狸。

⑤隈(wēi):

墙角。

1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有貙逐麋来止其室之隈(_______)

(2)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_______)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若石隐于冥山之阴

2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原因是“有虎恒蹲以窥其藩”。

B.“若石帅其人昼夜警”的目的是“虎不能有获”。

C.若石“驰其机……而不理”的直接原因是“虎死无毒己者矣”。

D.若石“驰其机……而不理”导致的最终结果是“闻其牛、羊、豕之声而入食焉”。

22.结合故事内容,文末“其一”、“其二”分别指什么?

这个故事告诫我们什么?

(用自己语言概括回答)

七、语言表达

23.词语积累——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忧郁的日子里须要______(冷静 镇定 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我在那路口久久_______(站立 伫立 矗立)。

(3)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_______(参与 涉足 驻足)。

八、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小明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得到下面的两点感悟,请你为他举例说明。

24.法布尔常不忘用生动的比喻来描写昆虫。

25.法布尔以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进行昆虫观察。

九、综合性学习

26.综合性学习。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始终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

当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现了紧张和对立,整个生态系统不断受到破坏。

由此,必须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新文明。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小题。

(1)在这次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

请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一:

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大,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种100~200种。

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材料二:

关于“是否关注低碳生活”的调查(共84人)

是否关注低碳生活

人数

比例(%)

肯定关注

28

33

一定程度上关注

42

50

不太关注

6

7

不关注

8

10

主要信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信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开展“节约用水,从我做起”的征文活动。

为了写好应征作文,你查阅了大量资料,得知世界各国节水各有奇招,使你深受启发。

请你从下面材料中提取有关节水的三个关键词。

(材料)澳大利亚是一个节水意识很强的国家,政府要求国民尽量减少用水时的无故流失,充分利用湿地和泻湖等自然环境蓄集降水和过滤污水,尽可能节省每一滴水。

关键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斗牛”是西班牙的国粹。

有人认为,斗牛是古罗马斗兽竞技的一种残留形式,是违反动物权益甚至是不人道的,有必要停止这种血淋淋的残暴行为。

但也有人认为,斗牛既是西班牙的国粹,同时也是一种用生命创作的艺术,我们不应该停止这种伟大的艺术。

西班牙斗牛到底有没有必要停止呢?

请你站在一个环保者的角度简要谈谈这个话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

2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

请以《共享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本写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④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题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

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

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

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

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

十一、命题作文

28.作文,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

题目一: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冰心说,“青年人啊!

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描你现在的图画”。

莎士比亚说,“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请以“关于青春,我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目二:

将题目“那一份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不少于20行;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