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简答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97156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docx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金融学简答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docx

货币金融学简答题

简答题

第一章

1、简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及其原因。

双本位制下,由于金币和银币按照法律规定的固定比价流通,于是,当市场上金、银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背离。

这样,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人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

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即在两种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市场上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劣币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最终市场上充斥着劣币。

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货币制度包括哪几种类型?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规定货币种类(分为主币和辅币);

(2)确定货币币材;(3)规定货币单位;(4)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5)规定货币的支付能力;(6)金准备制度。

类型:

(1)银本位制度;

(2)金银复本位制度;(3)金本位制度:

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4)纸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

3、简述货币的主要职能。

①价值尺度(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职能。

②流通手段(最基本的职能)

当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就是流通手段。

③储藏手段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作为财富或价值持有或积累。

④支付手段

货币在不伴随商品运动而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其是为了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而产生)。

支付手段的产生源于商业信用的产生。

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买卖脱节,但也包含着买卖进一步脱节和产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⑤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货币职能在国内发展的延续。

4、简述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1)我国现行的是信用货币制度:

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无论主币和辅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2)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并由它集中管理货币发行基金。

(3)人民币的发行原则是:

集中统一发行原则;经济发行原则;计划发行原则。

5、简述金币本位制下为何能实现币值的稳定。

(1)自由铸造。

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保证了金币的价值和黄金一致,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2)自由兑换。

这有利于保证币值的稳定,使流通中的通货不致贬值。

(3)自由输出入。

在金币本位制下,由于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其汇率波动界限便是黄金输送点。

黄金的自由输出入保证了各国货币对外价值的稳定。

6、什么是信用货币?

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形态。

基本特征有:

(1)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

由于信用货币彻底割断了与贵金属的联系,其发行不以黄金作准备,国家也不承诺兑现黄金,它仅仅是一种纯粹的价值符号发挥着货币的只能作用。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包括辅币)和存款组成,而现金和存款都是银行体系的负债,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存款则是商业银行对存款人的负债。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的特征。

第二章

1、简要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商业信用则是直接信用;

(2)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商业信用有严格的范围和方向限制;

(3)银行信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商业信用则受产业资本规模限制;

(4)银行信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商业信用的信用链条不够稳定,相对风险较大。

2、信用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积极作用:

(1)可以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

(2)可以优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3)可以调剂、刺激消费;

(4)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

(5)可以调节宏观经济。

负面影响:

(1)信用活动中始终存在着信用风险,人们只能设法控制和降低信用风险,却难以完全消除它。

(2)可能引发信用危机。

(3)可能产生经济泡沫和诱发经济危机。

3、银行信用为什么会取代商业信用而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2)银行信用具有广泛的接受性。

(3)银行信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4)银行信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银行信用在借贷规模、范围、期限和使用方向上都大大优越于商业信用,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所以银行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信用形式。

4、简述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

(2)信用是延续和扩展市场的基本动力。

(3)信用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

(4)信用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5)信用是降低经济交易成本和加速资本周转的重要工具。

(6)信用是加速了资本集中与积累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重要杠杆。

(7)信用是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5、商业信用的特点和局限性各是什么?

特点:

(1)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信用,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便捷性。

(2)商业信用的借贷行为与商品的买卖行为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3)商业信用的动态与产业资本的周转动态是一致的。

局限性:

(1)产业规模的约束性。

(2)严格的范围与方向性。

(3)期限的局限性。

(4)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第三章

1、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宏观经济方面:

(1)利率能够调节货币供求;

(2)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3)利率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

在微观经济方面:

(1)利率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2、影响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利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供求关系、预期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松紧、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国际收支状况等。

3、可贷资金理论是如何解释利率的决定因素的。

P84

4、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各是什么?

(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即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

(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即一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随之变化的机制;

(3)适当的利率水平,即利率能真实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并使资金借贷双方都有利可图;

(4)合理的利率结构,即利率的期限结构、行业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等可以体现经济发展的时期、产业、区域及风险差别。

5、利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哪些?

利率作用于经济的途径有:

(1)成本效应;

(2)利率的资产组合调整效应;(3)利率的财富效应;(4)利率的预期效应;(5)利率的汇率效应。

6、为什么说预期物价上涨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

(1)一定时期利率水平最终是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

当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水平上升,反之则下降。

预期物价水平会改变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从而使利率水平发生变化。

(2)当经济主体预期未来物价将上升时,企业因预期未来产品价格上涨,利润增加,会积极地寻求资金以扩大生产规模。

消费者因预期未来物价上涨,会积极利用消费信贷增加当前的购买。

从而使可贷资金需求增加。

(3)由于人们预期未来物价水平将上升,将会增加当前消费,减少储蓄,以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从而使可贷资金供给减少。

最终预期物价上升导致利率水平上升。

第四章

1、与主板市场相比,二板市场具有哪些特点?

(1)上市门槛低。

(2)涨跌幅度限制放宽。

(3)严格实行“淘汰制”。

(4)服务于高成长企业。

(5)公司股份全部流通。

(6)风险控制措施独特。

2、股票交易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现实市场中的股价变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请举例说明。

股票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股票的预期收益和市场利率,且与预期收益成正比,与市场利率成反比。

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因素主要有:

(1)公司自身状况。

(2)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3)经济周期的变动。

(4)政治因素及自然因素。

(5)心理因素。

此外,还有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人为操纵等因素。

3、什么是货币市场?

它主要包括哪些子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期限在1年及1年以内的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其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以便随时转换成现实的货币,因此又称短期资金市场。

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市场等子市场。

(1)同业拆借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

同业拆借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短期资金的不足、票据清算的差额以及解决临时性的资金短缺需要。

(2)回购市场是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市场。

回购协议实质上是一种以证券为抵押品的短期融资活动。

(3)票据贴现市场是指通过票据贴现的方法融通短期资金的场所和机制。

票据市场交易的对象主要有国库券、短期债券、银行承兑汇票及其他商业票据。

票据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工商企业、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

(4)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简称CDs)是一种由商业银行发行的面额固定、可流通转让的大额存款凭证。

由于CDs集中了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等投资特征,成为广受欢迎的货币市场工具。

4、简述金融市场的要素。

金融市场的要素包括市场参与者、市场交易工具、交易价格、交易方式。

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企业、居民、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中央银行等。

各类主体参与市场的目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也有差异。

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货币资金或货币商品。

由于金融工具是货币资金的载体,因此金融市场交易对象也就是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主要是各种利率、汇率、有价证券价格等,金融市场类别不同,其交易价格也不尽相同。

由于货币资金具有流动性和同质性,各种利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较强的联动性。

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是指进行金融交易所采用的方式。

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集中交易。

(2)店头交易。

(3)场外交易。

5、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1)聚敛功能。

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功能。

借助这一功能,金融市场发挥着资金“蓄水池”的作用。

(2)配置功能。

表现在三个方面:

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风险再分配。

(3)调节功能。

是指金融市场对微观和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表现在:

金融市场以风险和收益率两根无形的指挥棒调节着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融资活动;金融市场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创造了条件。

(4)反映功能。

表现在:

金融市场提供的各种交易行情,便于投资者判断投资机会;金融市场交易情况直接和间接地反映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金融市场有大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在进行投资和商情研究,对各类企业的发展动态了如指掌。

6、简述债券与股票的区别。

(1)偿还性不同。

债券有固定的还本期限,而股票的本金则是不返还的;

(2)收益的稳定性不同。

债券的利率是固定的,它不随举债人剩余利润的增减而变化,而股息的多少则取决于募股人剩余利润的多少;

(3)投资回报的法律约束不同。

债券的还本付息是有法律保护的,如果债务人不能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债券持有人有权对其提起诉讼,使其承担法律责任,而股息的派发则由募股公司的董事会视公司利润状况决定,派发多少和派与不派,不受法律制约;

(4)持有人享受的相关权利不同。

普通股票的持有人有权参与募股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而债券持有人则无此权利;

(5)对发行人的要求不同。

只有股份公司才能发行股票,而任何有还款能力的组织或机构都可以发行债券。

7、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有何区别?

(1)权利和义务的对称性不同。

期货合约的双方都被赋予了对等的权利和义务。

而期权合约只赋予买方权利,卖方则无任何权利.只有按买方要求履约的义务;相反买方则不需要承担任何义务。

(2)标准化程度不同。

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合约,而期权合约则不一定是标准化的合约。

(3)盈亏风险不同。

期货交易双方所承担的盈亏风险是无限的,而期权交易中只有卖方的亏损风险可能是无限的,其盈利能力是有限的。

相应地,期权的买方的亏损风险是有限的,而盈利的可能则是无限的。

(4)保证金不同。

期货交易双方都必须交付保证金。

而期权的买方则无须交纳保证金,其亏损一般不会超过他已支付的期权费。

而在交易所交易的期权的卖方则要交纳保证金。

 

8、简述间接融资的优点。

间接融资是指最终贷款人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完成向最终借款人融出资金的过程。

优点:

(1)具有规模效应,降低双方的搜寻成本。

(2)避免将过多的私有信息公布于众。

(3)具有强大的资金期限转换功能。

(4)为最终贷款人提供更高的流动性。

(5)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第五章

1、简述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

(1)提供金融服务,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

(2)充当信用中介,进行资源配置的功能;

(3)风险分担与管理功能;

(4)处理与传递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功能;

(5)公司治理功能。

2、简述分业经营体制有何弊端。

(1)分业经营人为地造成了金融业在市场、机构、资金、从业人员上的分隔,阻碍了资金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

(2)分业经营限制了竞争,将金融体系内全面的竞争细化为每一类机构、每一块业务的竞争;

(3)分业经营使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对同样的客户提供一系列服务,而不同的金融机构对这一客户的认知却不能共享,要进行许多重复操作,而且,对该客户来说,这些金融服务是割裂的,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不可避免。

总之,分业经营增加了社会成本,影响了竞争,从而最终影响了金融体系的效率。

3、请从银行角度来说明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优势。

(1)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

(2)使银行机构扩大和向更多的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银行可以获得经济集中的利益和竞争优势。

(3)通过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可以使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最小化。

(4)有利于银行充分挖掘现有销售网络的资源潜力。

(5)有利于银行业务的多样化,进而分散经营风险。

(6)金融机构拥有稳定客户群。

第六章

1、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商业银行经营遵循三个原则,即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盈利性原则。

(1)安全性原则。

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运用科学和严格的管理程序以及有效的管理手段,确保银行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

(2)流动性原则。

银行在经营中必须随时保持一定的支付能力,以保障客户提取存款、合理贷款和内部管理支付的需要。

(3)盈利性原则。

商业银行的企业性质和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总目标决定了它必须在坚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要尽最大限度追求利润,扩大盈利。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缺一不可。

流动性和安全性是盈利性的基础和前提。

三个原则具有各自的特殊要求,但它们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

流动性与安全性是正相关的;盈利性与安全性也有一致性。

三性原则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在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不一致上。

资产流动性越强,安全性越高,盈利性就越小。

2、商业银行组织体制有哪几种?

其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1)单一银行制是指银行业务完全由一家银行机构(总行)经营,不设置任何分支机构的制度。

(2)分支行制,也称总分行制,是指商业银行除总行以外,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其他地方设立分支机构的制度。

(3)持股公司制银行也称集团制银行,是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的一家或若干家独立的银行的股票。

(4)连锁银行制是指由个人或集团控制两家以上商业银行的制度。

它可以通过股票所有权、共同董事或法律所允许的其他方式实现。

3、简述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能够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是企业,它具有一般企业的基本特征;

(2)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币资金、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3)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

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它是金融体系中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功能:

(1)信用中介:

把借贷双方联系起来,成为借贷双方的中介人,这是银行最基本的、最能说明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支付中介:

执行支付中介职能,根据企业委托,办理货币的首付与转账结算等。

(3)信用创造:

通过创造存款货币,继续起到创造信用的作用。

(4)金融服务

4、简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内容。

(1)负债业务:

①资本金业务:

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②存款业务:

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③借款业务:

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金融市场借款

(2)资产业务:

①现金资产:

库存现金,准备金存款,同业存放,托收未达款

②贷款业务

③证券投资业务

5、简述商业银行的业务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6、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应具备哪些条件?

又受哪些因素制约?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是:

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

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有: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准备金率等。

7、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

(1)中央银行是管理金融业务的国家机构;

(2)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国家赋予中央银行拥有货币发行特权。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组织、参与及管理全国的清算。

(3)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代理国库,代理政府金融事务,为政府融通资金,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为政府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决策建议,向社会公众发布经济金融信息,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项国际金融活动,进行国际金融事务的谈判、协调和磋商,办理政府间的金融事务往来及清算等。

8、中央银行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1)避免出现政治性经济波动的需要

(2)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需要

(3)为了稳定经济和金融的需要

(4)为了适应中央银行特殊地位与业务的需要

9、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P198

10、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哪些特殊性?

(见9)

11、简述单一银行制的优点及其缺陷。

P177

优点:

(1)能够防止银行的兼并与垄断,缓和了银行间的竞争和集中;

(2)有利于协调地方政府和银行的关系,密切银行与当地的经济联系,更好的为本地经济服务;

(3)单一银行制的营业成本比较低,管理层次少,经济效率较高;

(4)在业务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缺陷:

(1)不利于银行的发展,在采用新技术和设备时单位成本较高,不易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

(2)资金实力较弱,抵抗风险能力较弱。

(3)在限制竞争的同时,也限制了自身的业务创新和规模的扩张。

12、你认为除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有没有货币创造的功能?

为什么?

商业银行进行货币创造的两个必备条件是:

可以经营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在这两种业务的不断循环进行下才能够进行货币创造。

不能从事存款业务,则货币创造无从产生;不能从事贷款业务,则无从向社会公众提供存款的资金渠道。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其它金融机构虽具有筹集资金和资金运用的业务,但均不能经营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不具备货币创造的条件,从而没有货币创造的功能。

13、简述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内容。

资产业务:

再贴现业务,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保管黄金、外汇储备

负债业务:

货币发行,存款业务,其他负债业务

第七章

1、简述影响和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

(1)收入状况。

收入状况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水平的高低与货币需求成正比。

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越长,货币需求越多。

(2)物价水平。

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

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于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

(3)利率。

由于利率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减少。

利率的变动与货币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

在用来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速度的加快会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量。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5)信用的发达程度。

在信用制度健全、信用比较发达的经济中,货币需求一般相对较少;而在信用制度不健全,信用观念落后的经济中,货币需求会相对较多。

(6)金融资产的选择

(7)其他因素

2、简要分析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

P230

3、简述费雪方程式(现金交易说)与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的区别。

(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费雪方程式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而剑桥方程式则把货币视为价值储藏的手段,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交易的需要,还把货币视为一种资产。

(2)V被现金交易说看作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受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变化较大且不易掌握的量。

而现金余额方程中的K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主体的预期,它的确定要相对容易。

(3)研究货币需求的角度不同。

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入手,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的变化。

而剑桥方程式则是微观角度入手,把货币看作中一种财富和资产考察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要比费雪方程式全面。

(4)现金交易说没有明确区分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所以,交易次数、交易量以及价格水平都影响到货币的需求;而现金余额说的货币需求是实际的货币需求,它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物价变动只能影响名义货币需求。

4、简述凯恩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分析的主要内容。

P219

凯恩斯认为,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一定时期经济主体能够持有且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

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对货币普遍存在一种流动性偏好的心理倾向,而这一流动性偏好就构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第八章

1、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分别是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通货比率及超额准备金比率。

2、简述中央银行是如何决定和影响货币供给的。

P256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和活期存款准备金率rd和定期存款准备金率rt。

3、简述货币进行层次划分的意义及划分依据。

意义:

(1)有助于中央银行掌握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货币量的变化情况,摸清不同层次的经济活动的脉搏。

(2)有助于中央银行分别了解不同货币领域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控制。

(3)有助于中央银行掌握货币政策在不同货币层次中的传递机制,弄清货币政策通过不同货币层次影响经济的方式和程度,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

(4)有助于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层次之间的数量变化,正确估计前期货币政策的效果。

依据: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4、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100万元的国债,这对基础货币有何影响?

(不确定)

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国债,减少了基础货币的供给,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减少,导致商业银行对贷款乃至存款货币的多倍收缩,商业银行信用下降。

第九章

1、简述小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1)需求拉上

(2)成本推动

(3)供求混合推动

(4)经济结构变化:

①需求转移:

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需求转移到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

②部门差异:

经济部门之间由于劳动生产率、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货币工资增长率却趋于一致,加上价格和工资的向上刚性,从而引起总体物价上涨。

③部门开放:

当世界市场价格上涨时,通过一系列机制的传递,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会随之上涨,而非开放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也将随之提高。

(5)过度的货币供给:

①财政原因②信贷原因③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