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镌刻(juān)佞臣(nìnɡ)绮户(yǐ)潜移默化(qiǎn)
B.嘈杂(cáo)粗糙(cāo)聘请(pìn)咬文嚼字(jiáo)
C.挑剔(tì)氛围(fèn)跻身(jī)不屈不挠(náo)
D.依偎(wèi)吞噬(niè)潺潺(chán)茅塞顿开(s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A项应为绮户(qǐ),潜移默化(qián);C项应为挑剔(tī),氛围(fēn);D项应为依偎(wēi),吞噬(shì)。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清清的江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好一幅美丽的栩栩如生的“春水鱼游图”。
B.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C.碳酸饮料含磷酸,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常喝碳酸饮料,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骨骼健康。
D.昨天还在施威的强降雨已经逐渐减弱,不过,扰人的雨水并未偃旗息鼓。
在新一股冷空气的影响下,又有一场强降雨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孕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A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不能形容自然界的景物;B项“莘莘学子”比喻众多的学生,不能用“一位”来修饰;C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与此处语境不符。
考点:
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B.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通过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随着国家信用体制的建设,公民不仅将拥有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到2017年,还会有一个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交通违章等的统一平台建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病句类型的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B项“加快”与“规模”搭配不当;C项无主语,应删去“通过”;D项句式杂糅。
考点:
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句子标点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
”
B.“你疯了!
”鲁智胜不死不活地说:
“人家大工厂不是慈善机构,什么人都照顾。
”
C.你这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曾忘记了那小小的孩子,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筑巢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
D.“这头母牛卖多少钱?
老婆婆。
”那人问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
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
A项句号应放在引号的外边;B项“说”的后面应改为逗号;D项问号应该放在“老婆婆”的后边。
考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伟人细胞》情节巧妙,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说明了人一定要有理想的道理。
文章语言幽默,采用大胆夸张手法,营造了会心一笑的喜剧效果。
B.散文《往事依依》通过对几件往事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
C.《本命年的回想》按时间顺序写了十件事,再现了京郊运河几十年前的过年习俗,表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热爱生活、纯真可爱的父老乡亲。
D.《幼时记趣》采用总分结构,写了儿童时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三件小事,表现了童年的乐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小说《伟人细胞》告诉我们的道理应该是:
人必须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成就大业的道理。
所以选A。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6.下列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3分)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③⑤④①②B.③①⑤④②C.①⑤④②③D.①②⑤④③
【答案】B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在下列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晚秋的chénɡ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wǎn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yè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洪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bì的颜色。
【答案】澄宛曳敝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
所有的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
“曳”容易在右上角多写一点。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8.课文内容默写。
(9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鲁迅《社戏》)
(3)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
(4)求剑若此,?
(《刻舟求剑》)
(5)成功的花,!
(冰心《成功的花》)【来源:
】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对联六副》)
(7),人杰地灵。
(《对联六副》)
(8)《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
“,【来
”。
【答案】
(1)独怆然而涕下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3)冷露无声湿桂花
(4)不亦惑乎
(5)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6)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7)物华天宝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解析】
试题分析: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填空写古诗写错字,原因是学生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
“怆”“刚”。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9.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活动。
(9分)
【活动一】
进入中学,语文课就为你开启了一扇文学之门。
生活化的语文学习,个性化的阅读写作成为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请你也参与进来吧,相信你一定会收获满满。
(1)语文老师出示了一道知识竞答题,请你完成:
《小王子》是国作家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
(2分)
(2)小张同学阅读《小王子》后,感觉小王子非常可爱,想建议语文王老师在星期一下午举行一次“我心目中的小王子”读书报告会,怎样对王老师说呢?
请你替小张写下这段话。
(3分)
【活动二】
(3)对联,是我国古老的文化形式。
研究对联文化,是一项重要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作为本次活动中一个“搜集对联”小组的负责人,你们准备怎样开展活动?
请拟定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法。
(4分)
【答案】
(1)法托万•圣埃克苏佩里(2分)
(2)王老师,(1分)《小王子》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主人公小王子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分)为了更全面地理解小王子的性格,建议您在星期一下午举行一次“我心目中的小王子”讨论会。
行吗?
(1分)
(3)到各家各户、商店门前去搜集;阅读有关对联的书籍;上网查询等。
【解析】
(1)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
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儿童文学短篇小说。
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
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
考点:
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题意可知,本题表达的对象是王老师,表达的目的是建议老师召开读书报告会,要有礼貌,语意要连续,注意开头要有称呼。
考点:
识记文学名著内容。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
试题分析:
一般性的调查方法主要有:
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最佳答案实验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5种.以“搜集对联”的活动,可以采用民间访问、实地考察、资料查阅等等方法.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阅读理解。
(51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10~11题。
(6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0.王安石评张籍的诗云: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
(4分)
11.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分)
【答案】
10.写了这样的细节:
家书书写完毕,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4分)
11.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浓浓乡愁。
(2分)
【解析】
10.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把握。
“复恐”二字,细致入微地刻画出诗人心有千言万语唯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考点:
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1.
试题分析:
要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从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这两方面来分析,然后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这首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
考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2~15题。
(15分)
管仲不谢私恩
管仲束缚①,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②封人③而乞食。
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
“适④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曰:
“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⑤,能之使,劳之论。
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
【注】①管仲:
春秋时齐桓公的宰相。
束缚:
被捆绑。
②绮乌:
城邑名。
③封人:
防守边疆的人员。
④适:
正好,恰好。
⑤贤之用:
用贤明的人。
12.解释加点字(4分)
(1)如子之言
(2)封人怨之
(3)遽契其舟(4)拔山倒树而来
13.选出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当的一项()(3分)
例句:
自鲁之齐
A.故时有物外之趣B.是吾剑之所从坠
C.观之正浓D.至之市
14.翻译句子(6分)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3)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15.简要说明上文所含的主要道理。
(2分)
【答案】
12.你怨恨立即,匆忙搬开,移
13.D
14.
(1)等到回去市集都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
(2)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而边飞边叫。
(3)恰好你有幸到了齐国而没被处死,还被齐国重用的话,你要怎么报答我呢?
15.一个人考虑的首先应该是国家的利益,而不应只顾私恩。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
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D项和题干中的“之”都是作动词,去,往,到的意思。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如:
“反”“徐”“适”。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
启示类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
《管仲不谢私恩》正是表现了管仲为人为官刚正不阿,大公无私的性格特点,也说明了公平公正,不徇私情才是处世大义。
文章以管仲为例,鞭策世人,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阅读叶轻驰的《怀抱太阳的月亮》一文,完成16~18题。
(14分)
①对于月亮,母亲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②母亲读过大学,在那个年代,算是少有的女知识分子。
文人爱月,女文人更爱月,这点在母亲的身上印证无遗。
从年轻时起,一到晚上,母亲喜欢坐在院子里,身边点一盏煤油灯,手捧一本书,在一地月光中静静地沉迷在书中的世界里。
③可后来,母亲终究没能圆自己的梦。
母亲的梦想,就是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中,教一群可爱的学生,每晚都能沐浴在山野中的月光中。
可毕业那年,外婆生了场大病,身体从此三天两头地出问题。
外公去世得早,外婆膝下仅有母亲这个独生女。
无奈,母亲放弃了梦想,回到城里教书,陪伴在外婆身边。
④一样的月亮,只是城里的月光少了些纯净,多了几许嘈杂。
对于母亲来说,这是她一直引以为憾的事。
⑤在那个时代,家家户户都是儿女成群,唯有母亲家里,竟只生了她一个。
可每次说起这事,外婆总带着骄傲的神情说,自己只生了一个,却比别人家的成群儿女都管用!
确实,母亲至孝,将外婆照顾得无微不至。
⑥后来嫁给了父亲,母亲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父亲身体本来不好,在母亲的细心调养下,反倒日渐好了起来。
有一段时间,为了让父亲专心工作,母亲还请了长假,专门照顾父亲的生活。
后来,在母亲的支持下,父亲的工作渐渐出了成果。
别人家的老夫老妻三两天头吵架,可父亲和母亲生活了大半辈子,却不曾红过脸。
父亲不善言辞,可每次和旁人提及母亲,脸上总是难掩的幸福。
⑦再后来,有了姐姐和我,母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如那温柔的月光,照拂着我和姐姐的成长。
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年代,每次单位发了东西,母亲总是先分出奶奶和外婆的那一份,然后是父亲和我们姐弟的。
轮到母亲时,往往便所剩无几。
⑧母亲是个传统的女人,一生为了父母、丈夫和子女,却甚少考虑到自己。
其实,如母亲这般的女子,在很多家庭中并不少见。
也许,母亲的心都是一样的。
⑨有一次,见到母亲坐在阳台上,在月光中,微微眯着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母亲便是那怀抱着太阳的月亮。
她的一生,都围着太阳转。
而她生命中的太阳,是父母,是丈夫,是子女,却不曾是自己。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母亲的月亮情结。
母亲对月亮情有独钟,也许正是因为在月亮中,她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⑩中秋节临近了,这是母亲最喜爱的节日。
我想,今年的中秋节,应该让我们几个子女做那个怀抱着太阳的月亮。
而母亲,才是我们生命中应该拥抱的太阳。
16.文中多次写到母亲对于月亮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请一一概括出来。
(至少三点)(6分)
17.联系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
(1)外婆总带着骄傲的神情说,自己只生了一个,却比别人家的成群儿女都管用!
(2分)
(2)父亲不善言辞,可每次和旁人提及母亲,脸上总是难掩的幸福。
(2分)
18.母亲为家庭倾注了全部心血,作为子女,你想打电话给电视台点歌栏目主播,请求点播一首歌祝贺母亲40岁的生日。
请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4分)
【答案】
16.①母亲年轻时喜欢在一地月光中读书;②母亲年轻时梦想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中教书,每晚都能沐浴在山野中的月光中;③母亲也许在月亮中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每点2分,共6分)
17.
(1)运用神态描写(贬词褒用),表现了母亲在家中非常管用,特别孝顺,将外婆照顾得无微不至,外婆为此而感到骄傲。
(2)运用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善于操持家务,对父亲体贴关怀,支持父亲工作,夫妻相互尊重,相敬如宾,父亲为此而感到幸福。
(答到后边内容即可,运用的手法答到更好,不计分)
18.提示:
要说清以下几点:
①称呼;②说明是为祝母亲40岁生日而点;③点的是哪一首歌(说清歌名或请电视台代为点一首歌);④说清播放时间是几月几日。
说话尽量简明。
(4分,每点1分)
【解析】
16.
试题分析:
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
此题是考查学生的筛选概括能力的。
只要能筛选出母亲在月光下的所做所想即可,然后将语言组织顺畅。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
这是考查词语的语境义的,不能仅仅解释词语的本义就行,要“联系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具体解释外婆骄傲的原因和父亲幸福的原因。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不管说什么,都要说清以下几点:
①称呼;②说明是为祝母亲50岁生日而点点的是哪一首歌(说清歌名或请电视台代为点一首歌);③说清播放时间是几月几日。
说话尽量简明。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四)阅读聂鑫森《永远的鹤》,完成19~22题。
(16分)
①太阳渐渐地西斜了,夕阳的余晖洒遍了偌大的一片湿地保护区。
水如胭脂,而一小块一小块并不相连的洲土上,萋萋芳草也被染上了一层醉人的嫣红。
那些丹顶鹤,或在水边觅食,或在洲土上尽兴地起舞,或振翅高飞,发出一串串清脆的长唳。
②年轻的谭立,一个人在瞭望竹楼上,整整守望了一天。
师傅杜三早饭后,驾着船领给养去了。
他要把船划出湿地,三十里水路啊,再泊船上岸,到镇上把给养和报纸挑回船上,然后又划回到这里。
回来的时候,天就落黑了。
③临走的时候,杜三对谭立说:
“你给我睁大眼睛,好好地看住这些鹤,得防着那些盗鹤贼。
”
④谭立说:
“师傅,我都做了三年护鹤工了,你放心吧,保管一根鹤毛也掉不了。
”
⑤谭立就这样守了一天,拿着望远镜看了一天,盗鹤贼连个影子也没有,却让他越看越感到孤单、寂寞。
公鹤、母鹤成双成对,互相嬉戏,互相唱和,情意绵绵。
而他呢,至今还没有女朋友,整个湿地保护区,除了师傅杜三和他,连个人影儿也没有。
⑥忽然,谭立听见有凄厉的鹤唳声传来,拖得很长,带着颤音。
谭立大吃一惊,拿起望远镜仔细地搜索起来。
他看到在三百米开外的一片浅浅的水面上,一只母鹤的细腿似乎被什么咬住了,正在拼命地抖翅挣扎;旁边的一只公鹤,焦急地胡乱扑打翅膀。
是怎么回事呢?
⑦谭立操起一把木桨,顺着竹楼的梯子飞快地奔到地面,再窜到水边,解开船缆,“咚”地跳上船,然后着力地划起桨来。
小船绕过一块一块的小洲,迂回着朝母鹤的方向划去。
虽是暮春时分,风凉嗖嗖的,不一会儿,谭立的后背就渗出了一层热汗。
⑧小船划到离母鹤大约十米远的地方,水浅得载不动船了。
谭立停下船,把鞋、袜、长裤脱下来,跳到水里,水不深,但很清澄,看得见水底密密匝匝纠结在一起的绒绳般的丝草,像柔软的绿绒毡毯。
他突然明白了,肯定是丝草缠住了母鹤的细腿。
他一步步朝母鹤靠近。
公鹤见有人来,“呼”地飞了起来,母鹤则拼命挣扎,惊惶地鸣叫……谭立知道,此刻母鹤越挣扎,丝草会缠得越紧。
⑨“怕什么,真不懂事,我是来救你们的!
”
⑩水渐渐深了,底下软软的,踩在厚厚的丝草上,脚板心痒痒的,好像被柔软的手指搔着,搔得他一身发软发酥。
终于走到了母鹤的身边。
猛地,他感到身子往下沉。
水先是没到了膝关节,再往上漫,
没到了大腿根,再漫到了腰部。
这一切让他猝不及防。
他慌了——沼泽地!
他想挣扎着把身子往上抬,身子却沉重如铁,依旧往下沉去,他挥舞着双手,想抓住什么……惊骇的母鹤尖利地叫着,凄凄哀哀。
他冷静下来,伸出手去抚着母鹤的细腿,从上向下伸向鹤的趾爪,果然是被丝草缠了一道又一道。
他迅速地扯断那些丝草。
母鹤也似乎明白了这个人是来解救它的,变得很温驯,眨巴着眼睛感激地望着他。
丝草都扯断了,谭立双手托起母鹤的身子,往上使劲一送,母鹤就着力张开翅膀腾空而起。
水,已经淹到谭立的脖子。
他仰起头,公鹤和母鹤哀鸣而飞,围绕着他,一圈又一圈。
他心里突然有了某种冲动,想和鹤说点什么。
说点什么呢?
鹤又听不懂他的话!
他想他可以做一个手势。
于是,他高高地举起右手,五个指头并拢,再把并拢的手指弯成一个向上的直角,就像鹤的长喙。
“你们懂了吧,我也是一只鹤!
”
谭立的身子继续往下沉,水没过了他的头顶,一直没到他右手的肘关节,才似乎落到了实处。
水面上留着一截“鹤”的脖子和“鹤”的喙,凝然不动如一座望天的雕塑。
不久,在湿地保护区的门口,出现了一座用不锈钢铸造的雕塑:
一只向上高举的手臂,五指并拢弯成鹤喙的形状……
(选文有删改)
19.小说中的鹤唳之声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引发了主人公谭立的一系列行为,请你认真阅读⑤—
段,依次填空,每空4个字。
(4分)
(1)丹顶鹤:
互相唱和——惊惶鸣叫——盘旋哀鸣
(2)谭立:
孤独守护—焦急搜索——冷静救助—
20.请仔细阅读小说第①段,说说这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分)
21.小说第⑦段对主人公谭立的动作描写非常精彩,动作描写离不开动词的运用。
请仔细阅读,选择小说第⑦段画线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进行分析。
(3分)
22.谭立在自己生命遇到危难之际的所作所为令人感动,请从小说
—
段中选择让你感动的情节,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感受。
(不少于80字)(6分)
【答案】
19.
(1)凄厉长鸣惊骇尖叫
(2)靠近母鹤手势表白
20.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从侧面衬托出谭立和师傅护鹤的尽心尽职。
21.这个句子用“操”“奔”“窜”“解”“跳”“划”等一系列的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谭立听到母鹤叫声而不明原委时内心的焦急,反映出他护鹤的尽心尽职。
(选择恰当的动词1分,心理特征1分,人物特点1分)
22.答案示例:
小说的⒁⒂段让我非常感动。
当时的谭立已知道自己无法生还了,面对环绕着他哀鸣而飞的双鹤,他用手势表白了自己对鹤的热爱之情,表白了为救鹤付出生命的无怨无悔。
一个平凡的护鹤工,选择了这样诗意而从容的死去,让人震撼、难忘,油然而生敬意。
【解析】
19.
试题分析:
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叙事记叙文的关键,也是感知文章的起点。
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近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