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27707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7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全册.docx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全册.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全册.docx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复习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时、分、秒”第2~8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认识时间单位“秒”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分与秒的关系

分和秒的关系:

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秒针从数12再走回到数12是走一圈,走60小格,也就是60秒;秒针走一圈分针刚好走1小格,即1分钟。

1分=60秒。

体验时间的长短

感受秒的长短的方法:

声音、动作、心跳、秒表……

时间单位的换算

1时=60分 1分=60秒

秒换算方法:

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解决问题

时间点:

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时间段:

经过的时间。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表示经过时间时,若遇到以时为单位的,最好写小时,如:

一场电影看了1小时30分。

复习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的基础上,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计量。

2.能结合生活实际体验时间的长短,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

3.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难点

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在探索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用时、分、秒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复习方法

通过回顾与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知识结构,进一步掌握时、分、秒的关

系以及时间单位的换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时、分、秒的很多知识,你能回顾一下第一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吗?

操作方式: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汇报:

展示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归纳。

师:

第一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呢?

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

学生口述要点,教师板书知识结构网络。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在

里填上“>”“<”或”“=”

9分

90秒  3时

100分  5时

500分  150秒

2分

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  )。

   

(2)看一场电影要2(  )。

(3)小明跑100米要用16(  )。

(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  )。

【参考答案】

1.> > < >  2.

(1)分 

(2)时 (3)秒 (4)时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

(  )

(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  )

(3)妈妈上午8:

30上班,11:

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  )

2.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

A.1秒B.1分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  )个字。

A.6B.5C.30

3.解决问题。

(1)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从下午4:

00到4:

30,播讲了(  )分钟。

(2)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  )时到无锡。

(3)看钟面填空。

钟面上是   时   分,再过    分钟是3时整。

     

钟面上是    时    分,再过30分钟是    时    分。

 

【参考答案】

1.

(1)× 

(2)√ (3)× 2.

(1)B 

(2)B (3)C 

3.

(1)30 

(2)11 (3)2 50 10 5 40 6 10

板书设计

总结提升

本单元主要探究的是秒的认识,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以及时间的估算和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问题。

其中建立秒的观念和体验时间的长短,是学习重点也是难点,要结合实例和生活经验加强体会和练习。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第9~20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口算两位数加法

方法一:

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另一个加数加拆分成的两个数中的一个,再用组合成的新数加上拆分后的另一个数;方法二:

把两个加数同时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将两个整十数相加,其余两个一位数相加,最后把两次加得的和再相加。

口算两位数减法

把减数分解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一位数,或先减去一位数再减去整十数。

笔算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口算方法:

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时可以把几百几十数看作几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来进行口算;

(2)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百位和百位对齐;先从个位开始算起,再计算十位,最后计算百位;加法时十位相加满10向百位进1,百位相加后还要再加上十位进的1。

减法时十位数不够减,从百位退1作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百位上的数减1后再减减数的百位。

利用估算解

决实际问题

(1)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数据看作与之接近的几百几十数,有时需要往大估计,有时需要往小估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再求出中间数,用中间数与题目中的量相比较。

(2)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要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复习目标

1.在学生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灵活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培养

估算意识和能力。

复习重难点

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在探索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用万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复习方法

通过回顾与整理,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知识结构,进一步掌握口算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以及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第二单元的知识,好吗?

师:

谁能告诉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描述。

师:

本单元一共学习了四部分的知识,分别是口算两位数加法、口算两位数减法、笔算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口算教材第19页第1题。

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之后教师总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口算教材第19页第2题。

让学生总结万以内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和注意的问题。

3.完成教材第19页第3题。

(1)让学生观看情景图,描述图中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观察后提出数学问题。

(3)对提出的数学问题先估算,再笔算,之后讲评订正,总结估算方法。

【参考答案】 略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在下面的方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2.下面同样的图形代表相同的数字。

   

【参考答案】 1.略 2.4 1 6

板书设计

 

总结提升

本单元主要探究的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其中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在旧知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又是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作为铺垫的;将三位数看作几百几十数进行加、

减法的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知识间层层递进,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测量”第21~35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

(1)当测量不是整厘米或需要精确测量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是“mm”。

(2)每厘米间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3)当被测量物体较长时,可以用分米作单位,分米是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4)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5)相邻长度单位间的换算,把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在低级单位数的末尾去掉1个0;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在高级单位数的末尾添上1个0。

千米的认识

(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是km。

(2)1千米=1000米。

(3)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方法:

把千米化成米,在千米末尾加上3个0;把米换成千米,在米末尾去掉3个0。

吨的认识

(1)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是“t”。

(2)吨是比千克还要大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吨=1000千克。

(3)吨和千克单位换算的方法是:

由吨换算成千克,在数量后面添上3个0,由千克换算成吨,在数量后面去掉3个0。

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多种解决方案,为了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方案,可以采用列表的方式,把所有方案都一一列举出来,选择恰当的方案后,再用算式方法来验证。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再次认识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以及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体会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4.再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优势,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复习重难点

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在探索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方法

本单元主要采用辨析、比较的方法,在归纳、梳理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在强化练习中加深对知识的巩固。

复习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1.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学习过哪些测量单位呢?

学生回顾,教师引导将这些测量单位进行分类。

生1:

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生2:

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生3:

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

学生自主整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1.交流展示:

(1)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讨论一下,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本单元知识的,都整理了哪些内容?

然后根据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作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同时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并且选出几份整理方法不同、比较全面的作品以备展示)

(2)展示

教师点名,选出几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整理的内容。

(找两三名学生即可)

要求:

(1)展示过程中,说一说自己整理了哪些内容?

采用了什么样的整理方法?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且提出可补充的内容和不同看法。

学生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枝铅笔长约2(  )。

(2)一包饼干重约200(  )。

(3)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2000(  )。

(4)一卡车西瓜大约重1(  )。

通过本题的练习,让学生认识到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区别,本题可以先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讨论不同答案。

2.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苗苗的身高是142(  )。

A.厘米   B.分米   C.米

(2)一个鸡蛋约重70(  )。

A.吨B.克C.千克

【参考答案】

1.

(1)分米 

(2)克 (3)千米 (4)吨

2.

(1)A 

(2)B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平台仓库有19吨货物,要运到胡家仓库,大卡车的载质量是7吨,小卡车的载质量是4吨,大卡车运一趟耗油14升,小卡车运一趟耗油8升,运完这些货物,最少耗油多少升?

引导学生思考:

(1)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用什么方法解决比较好?

出示表格帮助学生分析:

派车方案

7吨

耗油数量

4吨

耗油数量

总耗油数量

【参考答案】略

板书设计

 

总结提升

  本单元主要探究的是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及其应用。

在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的认识中,估计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单位是难点,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生活实际表象,结合实际体会毫米、分米和千米的长度观念;质量单位中,利用列表法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利用表格形式帮助理清信息,分析问题。

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第3649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加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百位和百位对齐。

(2)先从个位开始算起,再计算十位,最后计算百位。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前一位上的数相加后还要再加上进的1。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及验算

(1)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百位和百位对齐。

(2)先从个位开始算起,再计算十位,最后计算百位。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前一位上的数相加后还要再加上进的1。

(4)加法的验算方法:

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用“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来验算。

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1)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开始算起,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减去1后再减去本位上的数。

(2)当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从百位上退1当10,给十位,再从十位退1当10给个位,(注意这时十位上是9)。

再按照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计算。

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及验算

(1)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开始算起,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减去1后再减去本位上的数。

(2)当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从百位上退1当10,给十位,再从十位退1当10给个位,(注意这时十位上是9)。

再按照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计算。

(3)减法的验算方法:

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由于问题不同,采用的解决办法就不同,要认真分析具体问题,灵活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

要求准确结果时,就要精确计算;要求大概范围时,就利用估算。

复习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3.在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中,会优化自己的算法。

复习重难点

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在探索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方法

本单元主要采用分类归纳、梳理、强化练习的方法,在归纳、梳理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复习,在强化练习中加深知识的巩固。

复习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导入课题:

师: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能解决很多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操作方式:

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自主整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小组交流讨论一下,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都整理了哪些内容?

然后根据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作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同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并且选出几份整理方法不同、比较全面的作品以备展示)。

2.交流展示。

(1)在展示过程中,说一说自己整理了哪些内容,采用了什么样的整理方法?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且提出可补充的内容和不同看法。

学生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同时,教师板书知识结构网络。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完成教材第47页第1题,并回答问题,回顾算法。

(1)哪些算式中的个位相加不需要进位?

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都要进位?

(2)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完成教材第47页第2题,并回答问题,回顾算法。

(1)哪些算式中的十位相减不需要退位?

哪些算式中的个位、十位相减都要退位?

(2)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判断对错。

(对的画“√”错的画“×”)

(1)在加法算式里,和一定比两个加数都大。

(  )

(2)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

(  )

(3)和是100的两个加数一定是70和30。

(  )

2.检验下面各题并改正。

 

【参考答案】

1.

(1)× 

(2)√ (3)×2.略

板书设计

总结提升

本单元主要探究的是三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其应用。

本单元知识的掌握主要在于熟练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连续进位加法时,应注意哪一位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并且前一位相加后还要再加进的1;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应注意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前一位的被减数先减1,再减去减数。

需要注意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在学习中应加强计算的训

练,在训练中巩固算法。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50~55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倍的认识

倍的意义: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倍的意义:

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即:

一个数÷另一个数。

求一个数的

几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得数后面不加单位名称。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用这个数乘几。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已知两项求倍数和已知一项和

倍数求另一项的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再次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充分理解倍的含义。

3.经历与倍相关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学生应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运用。

4.在复习过程中,再次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复习重难点

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在探索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用倍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方法

本单元主要采用讲练结合、专题复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把已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复习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导入新课:

师: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

1.要求:

自己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整理学习笔记。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合作交流:

你是怎么梳理本单元的知识的,互相看看自己整理的单元知识图。

(3)组长看看本组中有哪个学生完成得不够具体,要进行个别帮扶。

(4)全班交流:

分配展示任务,有展示的、有补充的、有点评的等等。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知识结构网络。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填空。

(1)玉米有2个,茄子有12个,茄子的个数是玉米的(  )倍。

(2)一把小刀2元钱,一把剪刀的价钱是小刀的8倍,剪刀(  )元。

(3)组长看看本组中有哪个学生完成得不够具体,要进行个别帮扶。

(4)全班交流:

分配展示任务,有展示的、有补充的、有点评的等等。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知识结构网络。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填空。

(1)玉米有2个,茄子有12个,茄子的个数是玉米的(  )倍。

(2)一把小刀2元钱,一把剪刀的价钱是小刀的8倍,剪刀(  )元。

2.5×4=  5×7=   2×7=   7×7=   3×6=   9×3=

18÷6=30÷6= 24÷6=  49÷7= 42÷7=  25÷5=

3.解决问题。

(1)小明有6本故事书,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的7倍,小明有多少本连环画?

(2)李阿姨家里今年养了48只兔子,是去年的6倍,李阿姨家里去年养了多少只兔子?

(3)小猴摘了5个桃子,猴妈妈给了小猴4个桃子后,猴妈妈剩的桃子是小猴的2倍,猴妈妈摘了多少个桃子?

【参考答案】

1.

(1)6 

(2)16 2.20 35 14 49 18 27 3 5 4 7 6 5

3.

(1)6×7=42(本) 

(2)48÷6=8(只) (3)5+4=9(个) 9×2=18(个) 18+4=22(个)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1.小欣今年5岁,妈妈今年35岁。

(1)今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欣的几倍?

(2)明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欣的几倍?

(3)10年后,妈妈比小欣大多少岁?

2.张阿姨家养了6只鸡,其中2只公鸡和4只母鸡,每只母鸡又孵了3只小鸡。

(1)张阿姨家现在有多少只鸡?

(2)现在鸡的数量是原来的多少倍?

【参考答案】

1.

(1)35÷5=7 

(2)5+1=6(岁) 35+1=36(岁) 36÷6=6

2.

(1)4×3=12(只) 6+12=18(只) 

(2)18÷6=3

板书设计

总结提升

本单元主要探究倍的认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倍的意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其中对倍的意义的理解是基础也是关键,在具体问题中使学生强化对倍的意义的巩固和深化,理解其本质后,解决其余两方面的知识内容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56~76页。

知识梳理

内容

重点知识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和个位数字的和,用一位数分别乘整十数和个位上的数,再把两次结果相加。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笔算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的数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用估算乘、除法解决问题

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要根据实际问题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

往大估计或往小估计。

(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把多位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用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结果是多少,估算的结果就是多少,在估算的算式中要用“≈”表示结果。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

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在探索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方法

本单元主要采用典型例题练习和归纳总结的方法。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探究对

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复习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昨天老师布置回家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1)小组交流。

(2)汇报。

学生根据自己整理的情况集体汇报,总结知识结构。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完成教材第75页第1题。

组织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分组计算并展开讨论:

(1)从哪一位乘起?

 

(2)每次乘得的积应该写在哪里?

(3)如果某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