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财产保险业务深化实证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7048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财产保险业务深化实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财产保险业务深化实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财产保险业务深化实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财产保险业务深化实证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财产保险业务深化实证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财产保险业务深化实证分析.docx

《江苏省财产保险业务深化实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财产保险业务深化实证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财产保险业务深化实证分析.docx

江苏省财产保险业务深化实证分析

1引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而金融业主要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组成。

在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中,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发展规模和资源集聚远大于保险业。

但保险业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也是有着很大空间的。

在保险业中,财产保险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财产保险自恢复保险就开始经营,但发展并不理想,可发展潜力是很大的。

由于需求不足是制约了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需求的增加能够改善保险供给,促进财产保险业发展。

所以本文从需求角度出发,讨论什么因素影响了财产保险的需求,和分别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财产保险的需求,从而为财产保险业务的扩张与提高竞争力提供理论基础。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实力突出,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地位。

保险业在全国的发展也处于领先地位。

江苏省的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从2006的120.42亿元到2011年的379.92亿元,近几年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局面。

但保险深度却低于全国水平(见表1-1)。

财产保险保费收入近几年占保费总收入在比例较小,并低于全国水平(见表1-2)。

因此分析江苏省财产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争取更大的市场是当前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表1-12006-2011江苏、全国财产保险深度情况

江苏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财产保险深度

0.005539

0.006038

0.005846

0.006628

0.007529

0.007736

全国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财产保险深度

0.0073

0.007851

0.00779

0.008779

0.010029

0.010106

 

表1-22006-2001年江苏省、全国财产保险收入占保费收入比重

江苏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财险保费收入占保费收入比重

0.239483

0.272239

0.23356

0.251606

0.26827

0.316595

全国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财险保费收入占保费收入比重

0.279965

0.296609

0.250026

0.268728

0.277182

0.333287

1.2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1.2.1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于保险需求的研究包括研究保险意愿、人们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权、风险厌恶程度等对于保险需求的影响。

Szpiro(1986)研究了保险意愿对保险的影响,证明了越属于风险规避型的人,对保险的购买欲望越强,愿意支付的保费就越多。

MichealBeenstock,GerryDickinson,SajayKhajuria(1988)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讨论了1970-1981年美国、日本、西德、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荷兰、瑞士、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典一共12个国家的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与人们的收入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收入水平与财产保险需求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NeilEsho、AnatolyKirievsky、DamianWard、RalfZurbruegg(2004)通过对1984-1998年不同国家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经济发展、产权、风险厌恶、损失概率、法律渊源和保单价格对财产保险的需求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产权是影响产险需求的主要因素,而保单价格对产险需求有这反面影响。

1.2.2国内研究状况

以下国内相关文献主要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王银成(2006)在书中追溯了我国保险市场起源、评价了我国保险市场市场主体数量少,规模小;保险投资渠道过窄,投资收益较低;监管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等现状,对中外保险市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在保险业发展的规模、数量、保费总收入、资产总量;保险深度和密度;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程度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同时,论述了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

姚伊娜(2007)指出我国保险业在赔款支出、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经济补偿作用日益明显,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保险资金的利用率不高、营销方式单一以及各保险公司的险种过于类似等。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保险公司应该对影响我国保险需求的因素及变化趋势进行准确分析,增强自身的经营意识,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险种创新,积极主动地变市场隐性需求为显性需求,以应对外国保险公司进入带来的严峻挑战。

孙玥(2009)指出由于受到历史因素影响,我国的保险业,特别是财产保险的发展还存在着行业技术含量、风险管理意识、从业人员素质等阻碍其健康发展的弊端。

并从体制改革、营销模式、监管模式三方面对我国财产保险业在发展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企业战略的角度阐述了我国财产保险业因从实施人才战略、实施产品开发战略、实施创新战略、建立专属自保公司这几方向发展。

蒋菲(2009)指出财产保险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财产保险增长缓慢、市场份额逐渐下滑。

另外,国内文献也对财产保险需求进行了具体的实证研究。

夏益国(2007)通过对1985-2005年的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经济增长、消费者保险意识、风险水平对非寿险需求有显著的影响。

刘荣茂、郑婷婷(2007)利用1985-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江苏省财产保险市场为特定区域,对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分析表明投保人的保险意识水平、收入状况、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市场竞争对财产保险需求都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保险价格的变动对保费收入的作用不显著。

黄泽勇(2009)采取1997-2006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论证了人均GDP是影响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重要因素;固定资产对财产保险收入的增加所起的作用不明显;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与市场结构关系不显著与保险补偿功能的实现正相关。

因此,政府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的保险意识。

张宗军(2012)将影响财产保险需求的因素分为宏观性间接因素和结构性直接因素,进而选择新增汽车拥有量、固定资产投资、民事案件受理数量和出口贸易总值四个具有代表性的结构性直接变量,利用1980-2009年我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考察了各因素对财产保险需求影响的动态特征。

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实证结果较好地解释了财产保险内部各子险种需求的动因,以及财产保险内部险种结构严重失衡的内因。

1.3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影响江苏省财产保险需求的因素,文章的开头为引言,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状况、研究思路及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财产保险需求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第三章介绍了江苏省财产保险市场的需求状况,包括保费收入总体情况,保险密度、深度,保险结构;第四章是对江苏省财产保险影响因素做了具体的分析;第五章则实证分析;第六章是更具实证分析做出的相关政策建议。

图1-3本文框架图

1.3.2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一下几种: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财产保险的各种因素,然后从江苏省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研究各因素对江苏省财产保险需求的影响情况;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本文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定性分析,来研究影响江苏省财产保险需求的因素;比较分析法。

本文先通过对江苏省财产保险发展的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分析江苏省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及问题。

然后通过横向比较江苏省财产保险市场与其他省市和国外的情况,选出实证研究的解释变量。

 

2财产保险需求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财产保险的定义及分类

2.1.1财产保险的定义

财产保险是指以各种财产物资和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以补偿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经济损失为基本目的的一种社会化经济补偿制度。

人们根据财产保险经营业务的范围,分为广义的财产保险和狭义的财产保险,广义的财产保险是指包括各种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等一切非人身保险,狭义的财产保险则仅为各种财产损失保险,强调保险标的为各种具体的财产物资。

2.1.2财产保险的分类

财产保险的业务体系主要分为3类,包括:

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

财产损失保险指以有形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标的的财产保险。

也就是说财产损失保险标的应是可以用货币衡量的并以物质形式存在的财产。

它包括火灾保险、运输保险、工程保险、农业保险等。

责任保险指保险标的为被保险人对第三人依法应履行的赔偿责任的保险。

包括的具体内容有:

公众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等。

信用保证保险是指保险标为信用风险的保险,它是由保证人为信用关系中的被保证人提供信用担保的一类保险业务,这里的保证人即保险人,被保证人即义务人。

它包括出口信用保险、国内信用保险、忠诚保证保险、履约保证保险等内容。

2.2财产保险的特征

2.2.1财产保险的标的是有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

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一般是实际存在的且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物质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例如如住房、机械设备、车辆、货物等。

财产保险业务的承保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除自然人身体和生命之外的一切风险保险业务,它不仅包含了各种差异极大的财产物资,而且包含着各种民事法律责任和商业信用风险等。

2.2.2财产保险标的的可估价性

财产保险标的不论是归法人所有还是归自然人所有,不管是有形财产还是无形利益,均有客观而具体的价值标准,均可用货币来衡量其价值。

由此可知,保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程度是可以确定的,保险客户可以通过财产保险来获得相当于财产损失实际程度的补偿。

2.2.3单个财产保险关系具有不等性

但就单个的保险合同而言,财产保险合同是否履行取决于保险事故发生与否,只有那些发生了保险事故的被保险人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

因此,保险双方在实际支付的经济价值上具有明显的不等价现象。

2.2.4经营管理的内容复杂

财产保险涉及的保险标的种类繁多,不仅需要了解这些标的财产本身的特点,还要重视风险评估、核报、费率厘定、防损等工作,这就决定了保险人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财产保险经营内容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投保对象与承保标的具有复杂性。

其次,承保的过程和技术相当复杂。

在财产保险的经营过程中,既强调保前的风险检查和保时的严格核保,又需重视保险期间的防灾防损和保险事故发生后的理赔查勘等,承保过程程序多、环节多。

2.2.5业务性质具有补偿性

即财产保险的业务性质是组织经济补偿。

从理论上来说,保险人经营各种类型的财产保险业务,意味着必须承担起对被保险人保险利益损失的经济赔偿责任。

保险费率的制定,需要以投保财产或有关利益的损失率为计算依据;财产保险基金的筹建与积累,也需要以能够补偿所有保险客户的保险利益损失为前提条件。

当保险事故发生后,财产保险实行损失补偿原则,它强调保险人必须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履行赔偿义务,同时也不允许被保险人通过保险获得额外利益。

2.3财产保险的功能

2.3.1分散危险

通过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遭受损失时,用保险基金进行补偿。

2.3.2损失补偿

把危险分散的过程也就是对遭受损失的个体进行经济补偿的过程。

2.3.3防灾防损

财产保险合同条例规定:

保险方可以对被保险人财产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向投保方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合理建议,投保方应及时采取消除措施。

否则,由此引起的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由投保方自己负责,保险方不负赔偿责任。

财产保险的功能有对企业和对个人和家庭及对社会三方面。

对个人和家庭有防范灾害打击和保障家庭稳定的功能;对企业有防范灾害及意外、减少利润或信用损失和及时恢复生产的功能。

财产保险是企业进行风险控制的财务手段,可以通过固定的小额保费成本避免不确定的巨大灾害损失,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和企业核算平衡;对社会有保障社会稳定、维护经济运转、加强风险管理和减少财富净损失的功能。

2.4需求的理论分析

2.4.1有关需求的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量。

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影响购买愿望与购买能力的各种经济与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收入、替代品、消费者嗜好与预期。

对一种商品的需求也同其它相关商品的价格有关。

相关商品指互补品和替代品。

2.4.2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由拉罕.马斯洛1943年提出的。

拉罕.马斯洛在他出版的《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

一是,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

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二是,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三是,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四是,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和保障需要、社交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需要的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

生理需要与安全、保障需要称为较低级的需要,而社交、归宿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称为高级的需要。

财产保险的需求就属于安全和保障的需要。

2.4.3微观经济学的需求定理

在微观经济学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成反向变动,即需求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财产保险的需求同样符合这一定理。

也就是说,当财产保险价格上涨时,财产保险的需求就会减少,当财产保险的价格下降时,财产保险的需求就会相应上升。

因此,调整财产保险价格对于增加需求量有很重要的意义。

 

3江苏省财产保险市场的需求状况

3.1江苏省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状况

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经济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江苏省财产保险的发展自恢复保险以来也有着显著成就。

财产保费收入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如图3-1),自我国1980年正式全面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江苏省财产保险市场快速发展,2001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为47.53亿元,到2011年财产险保费收入已达到了379.92亿元,可以说是发展十分迅速。

图3-1江苏省财产保险收入变化趋势

但从保费收入占比来看,非财产保险收入在整个保费收入中已占大多数份额。

2001年财产保险保费收人在整个保险费用收入中所占比重为26.64%,2011年财产保险保费收人在整个保险费用收入中所占比重为31.66%。

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所占的比重要从2001-2011年一直大大小宇非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

这说明财产保险的需求量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如图3-2)

 

图3-2各类保险保费收入所占比重

3.2江苏省财产保险密度变化趋势

保险密度是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份额,反映了该地国民参加保险的程度,一国国民经济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

江苏省的财产保险密度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001年江苏省财产保险的保险密度为64.59元/人,到2011年财产险保险密度迅速增加到480.98元/人,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财产保险产品的需求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图3-3是2001年一2011年江苏省财产险保险密度的变化柱形图,由图我们可以看出江苏省财产险保险密度在2001-2011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图3-3江苏省财产报下思念密度图(错别字、位置)

3.3江苏省财产保险深度变化趋势

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它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保险深度取决于一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保险业的发展速度。

图3-4是2001-2011年江苏省财产险保险深度柱形图。

从图3-4可以看出,2001-2011年江苏省财产险保险深度总体上呈现波动增长的特点,但增长的幅度不大。

2001年江苏省财产险保险深度为0.503%,2011年财产险的保险深度为0.774%,增长幅度不大,这主要是由于财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幅度与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相互抵消所致。

图3-4江苏省财产保险深度图

由图3-5可以看出财产保险收入的增长速度与江苏省GDP增长速度不相符。

这说明财产保险的发展与经济的总体发展不一致。

由此可见财产保险的发展并不稳定。

图3-5江苏省财产保险增长速度于GDP增速对比图

3.4江苏省财产保险结构分析

由表3-6和图3-7可以看出2005年到2001年间,占江苏省财产保险保费收入份额最大的一直为机动车辆保险,这与经济增长后私人车辆和单位车辆的增加有很大关系。

而企业产险和家庭产险的保费收入所占份额很小,这同时也说明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要想提高财产保险的需求量,可以从企业财产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入手,寻求其发展的可能性

表3-62005-2011年江苏省财产保险保费收入构成表

年份

企业财产保险

占比

家庭财产保险

占比

机动车辆保险

占比

其他

2005

13.91

14.85%

1.00

1.07%

64.40

68.77%

15.31%

2006

15.16

12.59%

1.01

0.84%

87.71

72.84%

13.73%

2007

18.04

11.49%

1.25

0.79%

118.25

75.27%

12.45%

2008

20.90

11.54%

1.30

0.72%

133.26

73.58%

14.16%

2009

22.26

9.75%

1.41

0.62%

173.56

75.99%

13.64%

2010

28.22

9.05%

1.62

0.52%

236.92

75.96%

14.47%

2011

33.66

8.86%

1.89

0.50%

285.03

75.02%

15.62%

(注:

本表数据均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05-2011年数据)

图3-72005-2011年江苏省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占比表

3.5本章总结

以上内容主要对江苏省财产保险收入总体情况、江苏省财产保险密度、财产保险深度、江苏省财产保险的结构进行了说明。

可以看出,江苏省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财产保险密度逐年增长,财产保险深度变化不显著,财产保险结构上发展不均衡。

 

4江苏省财产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4.1江苏财产保险价格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商品的价格与需求成反向变动关系。

因此财产保险价格的高低与产险的需求量有很大关系。

本文参考赵桂芹2006年在《预测》上发表的《非寿险需求、经济发展与损失可能性来自1997~2003年31个省(市)的实证分析》中用地区财产保费收入与赔款给付之比来定义保险价格。

4.2江苏省居民储蓄

经济学中指出,储蓄和投资呈反向变动关系。

当人们的收入水平一定时,人们的储蓄存款越多,则用于投资的资金就相应地减少,用于投资购买保险的资金也就随之减少。

也就是说居民储蓄与财产保险的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4.3固定资产投资

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投资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其中所含风险的大小。

固定资产投资增多,则总体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增多,这就会刺激消费者购买保险以预防风险的发生。

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的增加刺激了人们对财产保险的需求,从而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得以增加。

也就是说固定资产的投资量与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4.4居民的风险意识水平

保险市场的发展与人们的风险意识密不可分,也可以说保险源于人们的风险意识。

因为只有人们意识到了风险,才有对规避风险的需求,也就是说才有对保险的需求。

经济学中把人们分为:

风险爱好者、风险中性者、风险厌恶者。

理论上讲,一个人越厌恶风险,其对保险的需求就越大。

人们的风险意识水平一定程度上是由受教育程度决定的。

因为人们所受教育相越高,风险意识越强,进行风险管理的能力也越强并且收入水平也会相对高,支付保费的能力也相对强些。

4.5通货膨胀水平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发生通货膨胀时,货币贬值,居民的收入相应贬值,其购买力随之下降,生活水平也会降低,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生存得不到解决时,则不会考虑将收入花费在其他方面,包括保险上。

通货膨胀还会带来物价水平上涨的后果,物价上涨则财产保险价格一定程度上也会增长,这将也会影响人们的购买欲望。

因此通货膨胀水平与财产保险需求呈负相关关系。

本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

5实证分析

5.1样本数据及变量选择

本文数据均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的1990-2011年统计数据,共22组样本,符合实证分析的要求。

表5-1样本数据表

年份

产险保费收入(亿元)

保费收入于赔款支出之比

居民储蓄(亿)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教育支出(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990

6.49

1.602469136

471.18

356.3

18.24

103.20

1991

8.14

0.566457898

617.61

439.98

19.52

104.90

1992

12.46

1.378318584

766.11

711.7

23.31

106.60

1993

16.28

1.230536659

964.22

1144.2

30.33

118.20

1994

14.42

1.200666112

1352.57

1331.13

47.58

123.20

1995

17.25

1.306818182

1922.33

1680.17

52.91

115.80

1996

26.21

1.400106838

2581.06

1949.53

66.68

109.30

1997

33.58

1.871794872

3101.89

2203.09

75.59

101.70

1998

34.83

1.871574422

3656.46

2535.50

89.73

99.40

1999

36.80

1.109101869

4131.98

2742.65

102.46

98.70

2000

36.70

1.76612127

4456.83

2995.43

117.42

100.10

2001

47.53

1.29686221

5172.83

3302.96

144.61

100.80

2002

55.99

1.050271994

6276.20

3849.24

162.41

99.20

2003

61.68

0.771675216

7638.18

5335.80

179.08

101.00

2004

84.52

0.746612154

8863.10

6827.59

214.37

104.10

2005

93.64

0.78798548

10581.27

8739.71

258.24

102.10

2006

120.41

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