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网络教育学院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次作业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673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网络教育学院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次作业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网络教育学院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次作业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网络教育学院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次作业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网络教育学院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次作业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网络教育学院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次作业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网络教育学院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次作业及答案.docx

《重庆网络教育学院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次作业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网络教育学院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次作业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网络教育学院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次作业及答案.docx

重庆网络教育学院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1次作业及答案

第1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2.5 分)

1. 宋庆龄说:

"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

"其"内部条件"是指(  )。

A.

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列强压制

B.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

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找同盟者

D.

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2. (  )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

A.

民主人士专政

B.

无产阶级专政

C.

人民民主专政

D.

农民阶级专政

3.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

A.

李鸿章

B.

左宗棠

C.

张之洞

D.

刘坤一

4.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  )。

A.

百团大战

B.

平型关战役

C.

凇沪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5. 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的协定是(  )。

A.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B.

国共谈判协定

C.

重庆谈判纪要

D.

《国共重庆谈判协定》

6.1979年1月1日,(  )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

中日

B.

中苏

C.

中美

D.

中法

7. 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

同文馆

B.

广方言馆

C.

译书局

D.

译书馆

8. 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  )。

A.

二次革命的失败

B.

护国运动的失败

C.

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D.

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9.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

A.

日本侵略军

B.

俄国侵略军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10.1946年,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

A.

"将革命进行到底"

B.

"兵民是胜利之本"

C.

"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 

D.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1.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

A.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

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

反贪污、反受贿、反自由主义

D.

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12. 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

A.

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B.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

C.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结束了半殖民地的历史

13.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性的转折的战役是(  )。

A.

列宁格勒保卫战

B.

诺曼底战役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偷袭珍珠港

14.“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在第(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来的。

A.

B.

C.

D.

15.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  )。

A.

以抗日为最终目的

B.

对日不抵抗

C.

先消除内战再全力抗日

D.

反共为主要目的

16.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

A.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

是土地革命战争开始的标志

C.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

D.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7.1955年7月,毛泽东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不点名批判了(  )。

会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加速发展。

A.

薄一波

B.

邓子恢

C.

李先念

D.

周恩来

18.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以后,在长时间里,其影响主要限于(  )。

A.

亚洲

B.

非洲

C.

美洲

D.

欧洲

19.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其标志是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

A.

中原解放区

B.

晋冀鲁豫解放区

C.

陕北解放区

D.

山东解放区

20. 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

A.

互助组

B.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

人民公社

2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

1999年12月

B.

2000年l2月

C.

2001年l2月

D.

2002年12月

22. 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强迫清政府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黄埔条约》

D.

《望厦条约》

23.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俄国

24.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

A.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

实行“三三制原则”

C. 开展整风运动

D.

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25.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  )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发展,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A.

工人运动

B.

学生运动

C.

农民运动

D.

市民运动

26.“九一三事件”指的是(  )。

A.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B.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

中央“文革”小组基本取代中央政治局的职能

D.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7. 七届二中全会上解决的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理论问题中最重要的—项是(  )。

A.

明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B.

提出促进全国革命胜利的方针

C.

规定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

D.

规范党的工作作风

28. 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

1948年10月

B.

1949年10月

C.

1950年10月

D.

1951年10月

29. 关于平型关战役属性的正确表述是(  )。

 

A.

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

B.

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战役

C.

相持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

D.

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战役

30.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

A.

中原解放区

B.

陕甘宁解放区

C.

山东解放区

D.

上党地区

31. 五四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D.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剧

3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3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  )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A.

农村

B.

城市

C.

国有企业

D.

经济特区

34.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阶段制定土地改革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根据(  )。

A.

不同时期的斗争策略

B.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C.

不同地区农民的状况

D.

反对国民党斗争的需要

35.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时期完成的。

A.

跃进时期

B.

文革时期

C.

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36.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

A.

1945年8月

B.

1945年9月

C.

1945年10月

D.

1945年11月

37.1929年4月,毛泽东在兴国发布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这一个原则性的改正,保护了(  )。

A.

地主的利益

B.

富农的利益

C.

中农的利益

D.

贫农的利益

38.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起始于(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

C.

“文化大革命”结束

D.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完成

39.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是在(  )。

A.

1856年

B.

1861年

C.

1864年

D.

1868年

40. (  )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A.

复查和平反大量冤、假、错案

B.

改正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

C.

决定为刘少奇同志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

D.

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0分,共 40 题,每小题 2.5 分)

1.B2.C3.C4.A5.A6.C7.A8.D9.C10.D11.A12.D13.C14.C15.D16.A17.B18.D19.A20.C21.C22.A23.B24.B25.B26.B27.A28.D29.A30.A31.C32.B33.A34.B35.C36.C37.C38.D39.C40.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