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知识特性知识整合机制对知识移转绩效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5360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知识特性知识整合机制对知识移转绩效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技术知识特性知识整合机制对知识移转绩效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技术知识特性知识整合机制对知识移转绩效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技术知识特性知识整合机制对知识移转绩效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技术知识特性知识整合机制对知识移转绩效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知识特性知识整合机制对知识移转绩效精.docx

《技术知识特性知识整合机制对知识移转绩效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知识特性知识整合机制对知识移转绩效精.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术知识特性知识整合机制对知识移转绩效精.docx

技术知识特性知识整合机制对知识移转绩效精

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對知識移轉績效

的影響---中小型與大型企業之比較研究

研究生

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游雅祺

指導教授

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林明杰

1、前言

企業在環境急劇變化的今天,技術知識已然成為生存下去的重要資源,創造技術知識更將是企業成功的關鍵。

所謂技術知識的創造係指企業整體創造新知,將技術知識傳播至整個組織,並將其融入產品、服務(Leonard-Barton,1995);也就是企業透過自行累積、發展或是向外搜尋(outsourcing)取得技術知識後,再藉由工作團隊、人員、文件等機制將技術知識擴散至每位成員身上,最後產出產品、服務。

但當企業隨著環境的競爭使其在考量時間、風險因素下改由向外取得技術知識時,企業是否能有效地將技術知識移轉到組織內部,並經由企業的整合機制,在吸收、內化及整理後,讓技術知識在企業內儲存及擴散,即成為企業努力達成的目標。

在這一連串的過程當中,影響知識移轉績效的因素很多,歸納國外學者之文獻,有學者從技術知識本身特性出發,探討對知識移轉績效之影響;也有學者依承接者本身的吸收能力來探討移轉績效。

從Simonin.B.L(1999)對美、日合資企業之研究發現,企業之知識整合能力是技術知識特性對移轉績效影響之中介變數,亦即雖某些技術知識因其特性因素而移轉困難,企業的知識整合能力若佳,表示其能適當地運用知識整合機制,將可促進移轉績效;Grant(1996)也說明,在所有知識管理活動中,尤以知識整合是企業建構本身能力,也就是影響移轉績效最為關鍵的一項。

再由國外學者之研究也發現,技術知識承接者向外取得知識時所採用的知識整合機制確為影響知識移轉績效之關鍵。

反觀國內有關知識移轉之研究,大部分學者皆以宏觀角度探討所有影響知識移轉績效之因素,亦對技術知識特性有所討論;且國內有關知識管理之研究大抵偏重於採用定性研究的個案分析方法。

於是,本研究擬以實證方法將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納入對知識移轉績效之研究。

因此,本研究為彌補過去研究之不足,並參酌Simonin.B.L(1999)提出之結論,探討技術知識特性及知識整合機制之間的關聯性,以對國內企業發出問卷所得之實證結果,闡明技術知識的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應該如何搭配,才能使企業有最佳的知識移轉績效,並給予國內企業建議。

故本研究之具體研究目的為:

1.瞭解承接技術知識之特性與知識移轉績效間之關係。

2.瞭解承接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移轉績效受知識整合機制中介影響之關係。

3.瞭解承接技術知識之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間之關係。

4.瞭解國內企業之技術知識特性,何者對知識移轉績效受知識整合機制干擾最為顯著。

5.瞭解國內企業上述技術知識特性之間的交互作用,搭配知識整合機制後對知識移轉績效之關係。

2、研究架構

主要探討「技術知識的特性」、「知識整合機制」與「知識移轉績效」三者間之關係。

大抵可將本研究之研究架構繪圖如下圖所示。

圖1本研究架構圖

1、研究假設

(1)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移轉績效之關係

本研究參酌國內外學者對於技術知識特性之相關研究,學者均認為承接之技術知識特性的不同均足以影響知識的移轉績效。

就本研究對技術知識特性之定義,包括內隱性、複雜性、專屬性、與經驗性中,若技術知識屬於內隱性,不容易被規格化、標準化,難以用文字、符號表達時;若技術知識屬於複雜性,需要各種技術、專家、資源的整合時;若技術知識屬於專屬性,僅能在特定生產製程中使用,或僅能服務特定顧客時;若技術知識屬於非經驗性,並非廠商本身技術知識領域,與技術擁有者間具有技術差距時,若要將該技術知識成功地移轉,就較費力,進而影響移轉績效。

反之,如果技術知識能用形式、系統語言、事實、標示等外顯式溝通,也不需要運用各種技術、專家等資源,更是知識承接者本身的技術知識領域,那麼進行移轉的過程就較不費力,移轉之績效也會較好。

因此,本研究僅就這些文獻,對國內企業進行實證研究,於是提出:

H1「承接技術知識特性的不同,對公司的移轉績效具顯著影響。

(2)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與知識移轉績效之關係

依Simonin.B.L(1999)對美、日合資公司所進行之研究發現:

若公司的整合能力較高,也就是採用之知識整合機制較適當,即使承接的技術知識較內隱性、複雜性、專屬性、非經驗性,組織之整合能力愈高將能促進知識移轉的績效;其中,在所有的技術知識特性中,又以內隱性、複雜性會因企業整合能力干擾之影響特別顯著。

因此,本研究乃提出:

H2「技術知識特性對知識移轉績效會受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影響」尚對國內企業進行研究技術知識的哪一種特性對知識移轉績效時,受到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會有顯著影響,於是,本研究欲針對國內企業實務狀況作驗證,並推論H2-1「技術知識內隱性對知識移轉績效,受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具顯著影響」、H2-2「技術知識複雜性對知識移轉績效,受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具顯著影響」、H2-3「技術知識專屬性對知識移轉績效,受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具顯著影響」、H2-4「技術知識經驗性對知識移轉績效,受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具顯著影響」

(3)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之關係

依國內外文獻結果發現,如果承接技術知識之特性愈具內隱性,表示此技術知識乃蓄積在個人身上,不易用文件、資料庫等外顯形式表達,所以在進行此類技術知識知移轉時,必須採用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或派遣專業人員至對方學習,亦即採用人員交流的整合機制,將可促進技術知識的移轉績效。

若承接技術知識之特性愈具複雜性,表示此技術知識並非只屬單一知識領域,而是跨越多領域的話,即需透過一群專家進行團隊討論、交流才能有效達成技術知識的移轉。

若承接技術知識之特性具專屬性,企業(承接者)需要具備特定、專業之機器設備或專家才能承接此技術知識,故採取人員交流之知識整合機制才能有效達成知識移轉。

若承接之技術知識具經驗性,承接者本身之知識領域與技術知識提供者(對方)相似,技術知識差距不大,彼此間的交流困難度不高,那麼只需透過程序交流的互動方式即可達成知識移轉。

因此,本研究乃提出:

H3「承接技術知識特性的不同,公司將會採取不同的知識整合機制」以及H3-1「承接技術知識特性愈具內隱性,企業將會採取人員交流的知識整合機制」H3-2「承接技術知識特性愈具複雜性,企業將會採取團隊交流的知識整合機制」H3-3「承接技術知識特性愈具專屬性,企業將會採取人員交流的知識整合機制」H3-4「承接技術知識特性愈具經驗性,企業將會採取程序交流的知識整合機制」

依Simonin.B.L(1999)之研究發現,技術知識特性對知識移轉績效將受到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影響,亦即如果承接的技術知識較內隱性、複雜性、專屬性、與非經驗性,雖使移轉績效較差,但若公司的整合能力較高,採用之知識整合機制較適當,亦可提升移轉績效。

但也有學者認為進行知識移轉時,雙方之互動、整合機制也是影響移轉績效的主要因素。

因此,本研究認為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與移轉績效此三者之關係有二種可能性:

(1)技術知識特質為影響移轉績效之主要變數,而知識整合機制為其中干擾變數;

(2)知識整合機制為影響移轉績效之主要變數,而技術知識特質為其中干擾變數。

再者,依楊君琦(民89)對配適的觀念,影響移轉績效的主要因素是技術知識特質與知識整合機制二者配適之效果。

所以,本研究僅對國內企業進行研究,找出受知識整合機制干擾影響甚鉅之二技術知識特性,並將之交互作用,再與知識整合機制配適,找出最佳配適效果,以對國內企業提出建議。

於是,本研究提出H4「知識移轉績效會受技術知識與知識整合機制搭配的影響」。

2、變數定義與衡量

本研究之研究變數定義與量表發展皆以Likert5點尺度來衡量,下表乃顯示本研究變數定義與參考學者與問卷題數與信度值。

表1研究變數定義與信度值

變數

變數定義

問項

α

參酌學者

技術知識特性

內隱性

視此技術知識是否很難以文件、報告等外顯方式表達。

4

0.53

Simonin.B.L,

(1999)

複雜性

視此技術知識是否需要運用各領域之技術、專家、資源。

4

0.78

專屬性

視技術知識是否是特定、專業的,必需額外投入特定人力或機器設備。

3

0.83

經驗性

視移轉雙方是否具相似知識領域與經驗。

4

0.64

知識整合機制

人員交流

指雙方移轉技術知識的方式是以人員為主,如派遣人員去技術知識提供者方學習或是建立管道使雙方人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等。

3

0.44

楊君琦

(民89)&

朱倍瑩

(民89)

團隊交流

指雙方組成包含各知識領域的專家團隊,以團隊討論、分享知識等方式取得該技術知識。

4

0.80

程序交流

指雙方不需太多的人員互動,僅明確訂立目標、劃分各自權責後,以書面、資料庫等方式進行技術知識的移轉。

4

0.50

績效

知識

移轉績效

依Souder(1987)對成功專案的衡量定義:

已具重大突破、已使功能加強、與已符合規格。

4

0.82

Souder

(1987)

3、研究對象與問卷回收

本研究以國內電子資訊業曾參與產、學、研之技術知識移轉合作案件的廠商為研究對象,由台灣經濟研究院所公佈之參與技轉案件廠商名冊及天下雜誌公佈之前1000大製造業,選取其中電子資訊業廠商,發出421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4份,有效回收率19.95%。

4、資料分析方法

圖2本研究之分析流程暨方法

5、信度與效度

由表1中得知各構念除「內隱性」、「經驗性」、「人員交流」與「程序交流」外之信度值皆大於0.7,而這四項的信度值亦分別是0.53、0.64、0.44、0.50,已達0.35以上,故可判定本研究問卷之信度相當良好。

3、實證結果及分析

1、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之集群分析

本研究運用K-Means集群分析法將84個回收樣本依四項技術知識特性(內隱性、複雜性、專屬性、經驗性)區分其高低程度,同一樣本可有一種以上特性與整合機制,由表2可看出結果,有42家廠商的技術知識屬內隱性,有32家廠商技術知識為複雜性,有36家廠商技術知識為專屬性,有46家廠商技術知識為經驗性。

而採行的知識整合機制方面,有22家廠商採行人員交流機制,有44家廠商採行團隊交流機制,有44家廠商採行程序交流機制,一家廠商可採行一種以上整合機制。

詳細資料表示在下表2、3。

表2技術知識特性分群

顯著性

樣本數

平均值

樣本數

平均值

P值

顯著

內隱性

51

4.12

33

2.83

.000

***

複雜性

53

4.19

31

2.84

.000

***

專屬性

45

4.49

39

2.73

.000

***

經驗性

45

4.24

39

2.71

.000

***

說明:

***.01顯著水準;**.05顯著水準;*.1顯著水準

表3知識整合機制分群

顯著性

樣本數

平均值

樣本數

平均值

P值

顯著

人員交流

30

4.59

54

3.58

.000

***

團隊交流

46

4.11

38

2.85

.000

***

程序交流

68

3.94

16

3.30

.000

***

說明:

***.01顯著水準;**.05顯著水準;*.1顯著水準

2、假設檢定

(1)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移轉績效之關係

本研究以Dunkan檢定分析法檢定不同技術知識特性是否會導致不同的移轉績效。

分析結果(表4)發現,各項技術知識特性中以經驗性在本研究所衡量之四項知識移轉績效指標裡得分均比其他三項特性高,而專屬性在四項移轉績效指標的得分均明顯較低,且四項技術知識特性在移轉績效上的得分高低依次為經驗性、複雜性、內隱性、專屬性。

顯示不同的技術知識特性在移轉績效上之差異確達顯著水準,此一結果與本研究之H1符合,亦即本研究結果支持研究假設H1「承接技術知識特性的不同,對公司的移轉績效具顯著影響」。

表4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移轉績效關係之檢定

知識移轉績效

技術知識特性

內隱性

(1)

複雜性

(2)

專屬性(3)

經驗性(4)

Dunkan檢定

樣本數n=

51

53

42

45

1.貴公司自技術知識提供者(對方)學得技術知識後,已突破當時的技術瓶頸。

3.82

3.84

3.60

3.91

(4)>(3)

2.該技術知識移轉後,貴公司已增強對產業所需核心技術知識的掌握與擁有。

3.72

3.85

3.74

4.05

(4)>

(1)

(4)>(3)

3.該技術知識移轉已達原先預定的目標。

3.53

3.62

3.21

3.57

(2)>(3)

4.貴公司對該技術知識移轉之整體過程相當滿意。

3.37

3.33

2.98

3.41

(4)>(3)

(2)>(3)

(1)>(3)

說明:

***.01顯著水準;**.05顯著水準;*.1顯著水準

(2)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與知識移轉績效之關係

本研究繼續探討技術知識的四項特性分別與知識整合機制交互作用後對移轉績效之影響,其結果於表5。

結果發現在所有特性中,以內隱性與經驗性與整合機制交互作用後會對移轉績效具顯著影響,此結果與本研究提出之假設H2部分相符,即部分支持H2「技術知識特性對知識移轉績效會受知識整合機制的干擾影響」。

表5技術知識各項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交互作用ANOVA分析

知識移轉績效

技術知識特性X知識整合機制

內隱性

複雜性

專屬性

經驗性

平均值

顯著性

平均值

顯著性

平均值

顯著性

平均值

顯著性

1.貴公司自技術知識提供者(對方)學得技術知識後,已突破當時的技術瓶頸。

3.09

.2954

3.94

.5687

3.89

.1533

3.83

.1578

2.該技術知識移轉後,貴公司已增強對產業所需核心技術知識的掌握與擁有。

3.30

.0672*

3.95

.9092

3.98

.7889

3.88

.012**

3.該技術知識移轉已達原先預定的目標。

2.83

.3314

3.58

.7327

3.58

.6831

3.47

.1915

4.貴公司對該技術知識移轉之整體過程相當滿意。

2.70

.8489

3.36

.8867

3.37

.8135

3.25

.0965*

說明:

***.01顯著水準;**.05顯著水準;*.1顯著水準

(3)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之關係

以Scheff多重分析法檢定技術知識各項特性在三種整合機制的得分是否具顯著差異,以驗證假設三,其結果列示於表6。

由表中發現,不同的技術知識特性在所採取的知識整合機制上,並無顯著差異,此結果與本研究提出之假設三不符。

表6技術知識各項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Scheff檢定

知識整合機制

技術知識特性

內隱性

複雜性

專屬性

經驗性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平均值

人員交流

(1)

4.60

4.61

4.68

4.53

團隊交流

(2)

4.09

4.15

4.15

4.09

程序交流(3)

3.99

3.98

4.03

3.95

Scheff檢定

(1)>

(2)

(1)>(3)

(1)>

(2)

(1)>(3)

(1)>

(2)

(1)>(3)

(1)>

(2)

(1)>(3)

(4)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配置效果

由假設二之檢定結果中發現,技術知識特性中的內隱性與經驗性對知識移轉績效的影響,乃受知識整合機制干擾影響。

於是本研究進一步探討若企業具此二項技術知識特性時,應搭配何種知識整合機制可促進知識移轉的績效,結果列示於表7。

結果發現,以承接之技術知識同時具內隱性與經驗性,並採取人員交流機制的組合為最佳;而若承接之技術知識僅具內隱性(第1~3項),績效普遍較具經驗性(第7~9項)差,但若採行人員交流機制的移轉績效均會較佳。

由此可見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的搭配組合,其移轉績效上具有顯著差異,因此本研究支持假設H4。

表79項內隱性X經驗性X整合機制組合之移轉績效值

項目

內隱性

經驗性

整合機制

樣本數

績效平均

(1)

1

0

1

39

3.43

(2)

1

0

2

3.38

(3)

1

0

3

3.25

(4)

1

1

1

47

4.31

(5)

1

1

2

3.86

(6)

1

1

3

3.76

(7)

0

1

1

51

4.18

(8)

0

1

2

4.00

(9)

0

1

3

3.65

Dunkan檢定

(4)>

(1),(4)>

(2),(4)>(3),(4)>(6),(4)>(9),(5)>

(1),

(7)>

(1),(7)>

(2),(7)>(3),(7)>(9),(8)>

(1),(8)>

(2),(8)>(3)

(5)中小型企業與大型企業之比較

最後,本研究對中小型與大型企業在各構面上進行比較,發現二者在各構面的差異上雖無顯著水準,但由平均數看來,在承接之技術知識特性方面,中小型企業以內隱性為最高,而大型企業則以經驗性為最高,採行之知識整合機制方面,雙方均以採行人員交流機制之得分為最多;而知識移轉績效方面,中小型企業成功的比例則較大型企業為高,但得分上則以大型企業較高。

表8中小型與大型企業在各構面之比較

構面/樣本數

大型企業(n=46)

中小型企業(n=48)

顯著性

平均數

樣本數

平均數

樣本數

P值

技術知識特性

內隱性

3.56

20(43%)

3.67

31(65%)

.68

複雜性

3.66

24(52%)

3.64

29(60%)

.99

專屬性

3.56

18(39%)

3.65

27(56%)

.59

經驗性

3.71

30(65%)

3.51

15(31%)

.85

知識整合機制

人員交流

4.01

14(30%)

3.89

16(33%)

.26

團隊交流

3.57

21(46%)

3.53

25(52%)

.56

程序交流

3.76

31(67%)

3.86

37(77%)

.62

知識移轉績效

3.64

18(39%)

3.51

27(56%)

.33

4、結論與分析

1、結論

表9本研究各項假設之實證結果摘要

假設

實證結果

說明

H1

支持

所承接之技術知識的四項特性在各項移轉績效指標中的得分具明顯差異,其中以經驗性得分最高,次之為複雜性,內隱性、專屬性。

H2

部分支持

技術知識之四項特性分別與知識整合機制交互作用後,發現其中的內隱性與經驗性對移轉績效的影響受整合機制的干擾最為顯著。

H3

不支持

國內企業不論其所承接之技術知識具何種特性,均傾向採取人員交流的機制。

H4

支持

整體表現上,當所承接之技術知識又具內隱性與經驗性時,採人員交流的整合機制為最佳。

中小型與大型企業

之比較

中小型企業所承接之技術知識特性大多屬內隱性,而大型企業則偏屬經驗性;而二者所採行之知識整合機制皆以人員交流機制為最多;至於移轉績效方面,中小型企業成功比例較高,但大型企業若一旦成功,績效將比中小型企業為佳。

2、研究貢獻

(1)對理論的貢獻

1.國內有關知識移轉之研究,大部分學者皆以宏觀角度探討所有影響知識移轉績效之因素,或是只針對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二因素分別進行討論,因此本研究首度將二者一併放在一起作深入研究,希望藉由本研究補足學術上的不足。

2.國內有關知識管理之研究大抵偏重於採用定性研究的個案分析方法,本研究不僅作個案深入訪談,尚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以統計方法驗證實務結果。

3.探討影響知識移轉績效的關鍵因素,過去有二派學者分別認為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為影響關鍵,雙方並無一致說法,經由本研究實證證明,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對於知識移轉績效不僅均具有顯著性的影響,且知識整合機制亦是影響技術知識特性與移轉績效之間的干擾因素,顯示出二者皆是影響移轉績效的關鍵因素,以此釐清過去學者的看法。

4.有鑒於Simonin.B.L(1999)對美、日合資公司進行之實務研究,發現技術知識特性的內隱性與複雜性受企業整合能力干擾影響最顯著,而國內企業的實務狀況則以內隱性及經驗性受企業整合能力干擾影響最為顯著。

(2)對實務的貢獻

1.本研究從技術知識接受者觀點出發,以本土企業技術知識特性、知識整合機制與移轉績效間的關係作實證研究,研究發現可作為國內企業在與各研究單位進行技術知識移轉時的參考。

2.企業在進行技術知識移轉前,應參考本研究提出的若干衡量變數,將有助於移轉技術知識時其特性的決定。

3.實務界可將本研究發現應用於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二者搭配之參考,考量自身之技術知識特性,選擇適當整合機制,以提高實務界知識移轉績效。

(3)對中小企業的貢獻

中小型企業因本身研發能力不高,所以承接之技術知識屬內隱性,但因該技術知識大多為中小型企業的重要核心技術,所以它們在移轉過程中會採謹慎態度,以致成功比例會較大型企業為高。

而大型企業本來就具卓越的研發能力,因此其承接之技術知識則已屬經驗性且非核心的技術知識,以致在移轉的成功比例並沒有中小型企業高,但若該技術移轉過程成功,大型企業會因其具經驗性而有比中小型企業較高的績效。

最後,依研究四實證結果,建議中小型企業在承接技術知識時,採人員交流機制可導致較高績效。

3、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1.本研究只針對電子資訊產業進行探討,未來可就不同產業作分析比較。

2.本研究對技術知識特性與知識整合機制只分類出四項特性、三項機制加以探討,未來學者或能加入其他特性或作其他的分類方式再作深入研究。

3.對於技術知識「經驗性」此一變數,除了是本研究所定義的企業本身與技術知識提供者的知識、技術領域之相似程度外,尚牽涉到企業本身對技術知識的吸收能力,因而造成移轉上的問題。

因此,未來研究者可針對此部份因素對移轉績效的影響作研究。

4.由於本研究以主觀衡量方式收集所需資訊,未來學者或能取得企業的支持或是發展出更客觀的次及資料衡量指標,以更客觀的方式對本研究的議題加以探討。

參考文獻

1.朱倍瑩(民89),”知識整合機制與創新策略配合類型對知識移轉績效影響之研究-高科技與服務業之比較”,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呂鴻德(民81),”技術策略、功能互動與新產品績效關係之研究—電子資訊業成長階段之模式”,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3.李仁芳、花櫻芬(民86),”技術知識類型與知識交流網路模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吳若君(民86),”網路事業知識整合與創新類型關聯之研究”,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5.Autio,E.&Laamanen,T.(1995),"Technologicalmanagementandtransferoftechnology",InternationalJournalofTechnologyManagement,10(7),pp.643-664.

6.Cutler,W.G.(1989),"Asu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