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部编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4522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部编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部编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部编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部编版

期末测评

(时间:

12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彬彬有礼(bīn)    间不容发(fà)    矫揉造作(jiǎo)     汲取(jí)

B.自惭形秽(huì)面面相觑(qù)歇斯底里(xiē)陨落(yǔn)

C.吹毛求疵(cī)涕泗横流(sì)装弶捕鸟(jīng)坍塌(tān)

D.恪尽职守(kè)孜孜不倦(juàn)根深蒂固(dì)恣睢(suī)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开朗。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敬业与乐业》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无中生有造出来的。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这类的图,绘画的动机都在实用。

②编纂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结构,就得画种种动物植物的图。

③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外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

④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⑤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是实用。

A.④②③⑤①      B.②③④①⑤      C.⑤③②④①      D.⑤②③①④

5.诗文名句填空。

(6分)

(1)《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胸襟开阔的句子是:

“          ,          。

” 

(2)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中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          ,          ”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3)李商隐的《无题》饱含了诗人仕途苦闷的心情,诗中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

“          ,          。

” 

6.名著阅读。

(7分)

请根据选段填空。

那种地道人笑道:

“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巢,每日直聒到晚。

众人道:

“把梯子去上面拆了那巢便了。

有几个道:

“我们便去。

A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

众人道:

“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

李四便道:

“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

A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

“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

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选段中“A”指的是     (填写人名),他的绰号是     ,和他相关的一个其他故事是         。

(3分) 

(2)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该人物的性格特点。

(4分)

 

7.综合性学习。

(8分)

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某初级中学围绕“‘十好’养成教育”开展语言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十好”内容:

上好课、写好字、读好书、做好操、考好试、走好路、说好话、扫好地、吃好饭、睡好觉)

(1)【活动一】主题班会。

九年级

(二)班举行“让‘十好’走进校园”主题班会,你作为班长应如何开展本次班会?

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

(2分)

 

(2)【活动二】继承传统。

为了继承和发扬节约的传统美德,我校开展“‘十好’养成教育”之“文明餐桌光盘行动”的活动。

为了扩大宣传,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个宣传途径。

(2分)

 

(3)【活动三】读书活动。

在我校读书活动日中,学校围绕“‘十好’养成教育”开展读书活动。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

 

(4)【活动四】从我做起。

宣传“十好”教育,创建文明校园,需要人人参与,从我做起。

请参照画线句,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

(要求:

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分)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              ,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上的有序上下车,              ,表现在公共场所的轻言细语……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第8~9题。

(5分)

秋夜纪怀

陆 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①明河:

银河。

②太清:

指天空。

③散关:

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

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8.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2分)

 

9.颈联和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

(13分)

【甲】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上①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②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③,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注①上:

皇上,这里指唐太宗。

②徭:

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③升平:

太平。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2分)

(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2)自是数年之后(        )

11.下列句子与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精益求精

B.然则何时而乐耶怏怏不乐

C.或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

D.故不暇顾廉耻耳温故知新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安用重法邪!

 

13.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题。

(5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          ,          ”的忧乐观。

 

(2)【乙】文中唐太宗认为防止盗窃的三种办法是“          ,          ,          ”。

 

(3)从【乙】文中可以看出,作为国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语句回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8题。

(13分)

清明:

血脉里的眷恋

于 丹

①很少有一个节日,像清明这样意蕴深厚而含混:

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是一个悲怆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这是一个轻盈的日子。

在我们慎终追远的时候,它就是节日;在我们放歌逐春的时候,它就是节令。

大节气和大节日就这样水乳交融。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每到清明,往往就有着如丝如缕的春雨绵绵,总让我想起贺铸的《青玉案》: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看到这样的诗句,难道你还不懂人心上缭绕的那点忧愁吗?

③清明的忧和愁,不是闲愁,它是实实在在有来由的忧伤,因为我们要在这个节日去祭奠祖先。

在古代,清明是有很多习俗的,除了因为介子推而起的禁火、寒食、扫墓之外,还有踏青、植树、荡秋千、打马球、插柳条等。

这个节日生机蓬勃,在生机中去告慰心中深沉的哀思和寄托。

清明是一个清亮、明朗的日子,但是,这个日子里也有着深深的眷恋。

我总是在清明时节,自觉不自觉地想起很多人,有的时候是一个名字,有的时候是一段细节,有的时候甚至会想起一个电话号码,或者清晰而遥远的一首歌的旋律。

我的记忆关乎一些逝者,也关乎一些生者,但牵连的那些往事也已然逝去。

清明这个日子,给了人放纵感情的一个理由,尽可以让我们逐着思绪去天边飞,如同那些牵线的风筝,无论在天边、树梢,还是落进池塘,远远近近,总会有一根线,叫作清明。

④这个日子里,我确定能够想起来的人,是我的父亲。

⑤我小时候对父亲的感觉只是严厉而已,不常回家的父亲,每次带回那么多的书,要查我的诗文,要查我练字练得如何,在我的眼里他简直就是贾政。

最先教我背诗词的人是他,最先教我读古文的人是他,最先教我临字帖的人也是他。

一直到我上了中文系,读了研究生,几乎我写的每一篇论文,父亲都要一字一字给我修改,不仅仅改文章的层次,甚至还会改我倒插笔的笔序,所以,他改完的文章,往往比我的原文字数还要多很多。

但是直到父亲辞世,我在心里对他都是有一点点畏惧的,直到多年以后,母亲告诉了我一件事情,这是在父亲生前我从来不知道的。

⑥那是他的六十大寿,当时的北京天寒地冻,我正在读大学,中午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买了一个大蛋糕。

我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拎着蛋糕盒子,在寒风里费了好大的劲儿骑回家。

跑上四楼,我兴高采烈地说:

“爸,我下午去上课,等我放学回来,晚上给您过生日,咱们吃这个大蛋糕。

”父亲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说:

“嗨,这都是你们小孩儿吃的东西,我才不吃这个呢。

”我当时心里还想,太不给面子了,可是看父亲笑了笑,我也没多想,就跑回去上课了。

下课回来,母亲已经把蛋糕从盒子里拿出来,我们一起切蛋糕,说说笑笑。

我记得自己还用枫叶贴在白卡纸上,写上诗,专门给他做了一个生日卡。

父亲那个六十大寿过得非常高兴,虽然嘴上说不爱吃蛋糕,我看他也把那一大盘吃得干干净净。

⑦多年以后,母亲告诉了我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那天下午我上学之后,家里来了一个世交家的孩子,刚刚上大学的小男孩,叫涛涛。

父亲顺口就跟他说:

“涛涛啊,这是你小丹姐姐刚给我买的蛋糕,我又不爱吃这个,你拿走吧。

”涛涛欢天喜地,捧着蛋糕就走了。

大概又过了一会儿,离我下午放学不到一个小时,父亲开始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在屋子里坐卧不安,走来走去,母亲问他怎么了,父亲就小声叨叨着说:

“我犯错了,那个蛋糕是丫头给我买的,我不爱吃也不能给别人啊!

你快帮我想想,那蛋糕的盒子是什么颜色?

是什么牌子?

丫头在蛋糕上面给写的是什么字?

你能想起多少,咱俩往一块凑,我得去那个蛋糕店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蛋糕。

”随后,父亲就急匆匆地出了门,骑上自行车,冒着寒风满大街去找,找那个他根本不爱吃的蛋糕。

据说,在我回到家的一刻钟之前,我六十岁的老父亲,拎着一盒最相似的蛋糕,呼哧呼哧地回到家。

⑧每每清明,我总是想起《论语》上的那句话: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父母安康俱在的时候,儿女的心永远是欣慰的、骄傲的,还带着一点点受娇宠的、活泼泼的欣欣然;但一想到他们年岁高,自己膝前尽孝的日子不多了,就会忧惧丛生。

⑨父亲在病重的那几年里,每一次打电话都跟我说,丫头你忙你的,不用往回跑。

有时候我还真听了他的话,其实现在想起来,才知道他的心有多么疼,他是有多么想我。

我生命中最大的遗憾就是父亲没有等到我的孩子出生。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师长。

⑩在女儿两三岁的时候,那年秋天大闸蟹下来了,我从螃蟹壳里慢慢地掏出一勺蟹黄,滴上一点姜醋,满地追小不点儿,一边追一边说,乖,过来吃一口,就吃一口。

这个时候,我母亲也掏出来一勺蟹黄,多放了一点姜醋,在后边追我,说,丫头,你回头,你吃上这口,再去追你闺女。

那个瞬间,在我的记忆中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所有节日中,清明究竟有什么样的独特意味呢?

就是这样的血脉之情,就是这样的眷恋,就是我们在长辈生前没来得及懂得的那些深深的内疚,还有他们走后魂牵梦萦、每到夜半都会惊醒的深深惆怅。

幸亏我们还有一个大节叫作清明,我们可以去祭奠,可以去缅怀,可以告诉那些父母俱全的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们也可以在风清景明的日子里采一朵花,种一棵树,放一只风筝,仰望一朵流云。

14.文章第②段引用古诗词,有什么作用?

(2分)

 

15.赏析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

(2分)

我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拎着蛋糕盒子,在寒风里费了好大的劲儿骑回家。

 

16.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另一个版本”的故事情节。

(2分)

 

17.结合文意,说说你对题目中“血脉里的眷恋”的含义的理解。

(3分)

 

18.下面两个片段都是描写父母的,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不同点。

(4分)

【甲】我生命中最大的遗憾就是父亲没有等到我的孩子出生。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师长。

(于丹《清明:

血脉里的眷恋》)

【乙】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

(邹韬奋《我的母亲》)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9~22题。

(10分)

好奇是成才的催化剂

①远古的某一天,一个猿人由树顶俯瞰大地,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尝试着离开了一直居住的大树,来到了地面。

这一小小的好奇,完成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壮举。

②又是遥远的某一天,一位法国画家在多次描绘了一种果子之后,出于强烈的好奇,冒着中毒的危险品尝了一下,发现它无比甜美可口。

这一小小的好奇,使人们的餐桌上多了一道佳肴——西红柿。

③明代的中国,一个叫万户的人远眺苍穹,出于强烈的好奇心,他坐在椅子上,在椅子周围绑上自制的“火箭炮”想倚其“飞天”。

虽然他以失败告终,但这一小小的好奇,成就了人类航天探索第一人。

④无数的事例彰显着一个道理:

好奇心对于人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作用。

好奇,或许是最为神秘而有趣的人类心态之一。

它来自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与求知欲,好奇心常与创造力挂钩。

出于对一个崭新领域的好奇,于是开始逐步地深入其中,探索、发现、创造,最终完成壮丽的事业,这是许多科学家成才的轨迹。

⑤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一个人最完美和最强烈的情感来自面对不解之谜。

”好奇心助人成才,不仅仅因为它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能催生人对探寻研究、获取知识的热情与信心。

正是出于对物质构成的好奇,才有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正是出于对生物进化的好奇,才有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正是出于对大地资源的好奇,才有了李四光的油田发现。

⑥好奇不仅仅对人,甚至对动物的生活成长也有巨大作用。

有研究表明,狼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们对生活环境充满了好奇,因而不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生存经验,最终成为了草原上的强者。

⑦当然,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我们不懂得控制自己,任好奇心泛滥,那就是在任欲望泛滥。

灯红酒绿的世界,有太多太多事物让我们好奇。

而那炫目的糖衣,掩藏着无数未知的危险。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珍惜好奇,珍惜每一瞬诞生的探索欲与创造欲;另一方面又要慎待好奇,有选择地分辨哪些是值得探索的,哪些是不能涉足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致卷入好奇的黑色旋涡,而是使其成为我们成长成才的催化剂。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20.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3分)

 

22.第④段中“好奇,或许是最为神秘而有趣的人类心态之一”一句,加点词“或许”能否删去?

为什么?

(2分)

 

三、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

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

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

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C 解析C项,“弶”应读“jiàng”。

2.C 解析A项,“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宽敞明亮,也比喻原来不明白,现在一下子领悟了。

用在这里与语境不符。

B项,“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于贬义。

在句中属褒贬误用。

D项,“无中生有”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生有”和“造出来”语意重复。

3.C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追梦、筑梦、圆梦”;B项,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D项,缺宾语,在“灵活”后加“的特点”。

4.D 解析第⑤句为总领句,应作为首句,第①句中提到“这类的图”,指的是②③句所举的两个例子,所以②③句应放在它的前边。

第④句是总结句,应放最后。

5.

(1)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6.

(1)鲁智深(鲁达) 花和尚 示例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示例性格特点:

爱憎分明,慷慨大方,见义勇为,疾恶如仇,粗中有细。

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离开,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拖住店小二追寻金氏父女的行动,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才肯离开。

7.示例

(1)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本次班会的主题是“让‘十好’走进校园”。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不能忘记传统,应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传播出去。

(2)利用网络、宣传橱窗、校园电子屏等资源,通过晨会、主题班会、国旗下演讲、发出节俭倡议书、征集节俭文明宣传标语等形式宣传。

(3)认真践行“十好”,让书香与梦想齐飞

(4)表现在接受同学帮助时的真诚道谢 表现在参观博物馆时的静静观赏

二、阅读理解

8.北斗星高悬在苍茫的夜空中,银河飘浮在天空之上。

9.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10.

(1)他的 

(2)这

11.B 解析B项,“乐”都是“快乐”的意思。

A项,前一个“求”是“探求”的意思,后一个是“要求”的意思;C项,前一个“之”是代词,后一个是助词;D项,前一个“故”是“因此”的意思,后一个是“旧的”知识。

12.

(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何必要用严厉的刑罚!

13.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 选用廉吏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4.解析分析引用古诗词的作用,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看诗词的内容,文中引用的诗句描写了清明时节春雨绵绵,易引起人们愁绪的特点;二是从古诗词的形式入手分析,古诗词意蕴深厚,引用到文章中可增添文章的文学意味。

参考答案①借助诗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清明时节春雨绵绵的特点;②渲染了忧伤的气氛,为下文回忆父亲做铺垫;③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意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解析赏析这个句子,要从本句在文中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的作用入手。

从内容来看,这个句子是动作描写,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我”带蛋糕回家的艰难;从结构上看,为下文父亲去买蛋糕做了铺垫。

参考答案运用动作(或细节)描写,“扶”“拎”“骑”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在寒风中拎蛋糕的艰难,表现“我”对父亲的爱,为下文写父亲买蛋糕的不易埋下伏笔。

16.解析可以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概括“另一个版本”的故事情节。

参考答案①父亲把蛋糕送人;②父亲后悔把蛋糕送人;③父亲出门买蛋糕;④父亲买回蛋糕。

17.解析理解题目的含义,要抓住“血脉”“眷恋”这两个关键词。

“血脉”指的是父母与子女的亲情,“眷恋”指的是对逝去亲人的追思。

参考答案①每逢清明,我们总会祭奠祖先,缅怀逝去的亲人,表达追思之情;②父母之爱出于本能,总会令人留恋、一生难忘。

18.解析抓住文中表明情感的词语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参考答案【甲】表达了对父亲的歉疚、理解、思念之情。

【乙】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惋惜之情。

19.解析可根据第④段的提示句“无数的事例彰显着一个道理”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参考答案好奇心对于人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作用。

20.解析第⑤段引用了爱因斯坦的话,这是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列举了道尔顿、达尔文、李四光的事例,这是举例论证。

参考答案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好奇心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催生人对探寻研究、获取知识的热情与信心。

21.解析“论证思路”即作者的论证过程,一般分三个步骤,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文段内容概括这三个步骤的内容,即如何提出观点,如何分析证明,如何归纳。

参考答案开篇铺陈三个事例提出论点,接着主要运用举例论证证明论点,最后提醒大家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

22.解析在文中找到句子的位置,根据语境理解语句内容,首先要理解“或许”表达推测的含义,再分析有无“或许”一词对表达句意的影响,从论证的严密性来说明该词语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不能。

“或许”表示“是最为神秘而有趣的人类心态之一”不一定有科学依据,只是作者自己的猜测;如果去掉,显得绝对化,和事实不符;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三、写作

2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