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要点解析及使用建议.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4375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要点解析及使用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川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要点解析及使用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川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要点解析及使用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川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要点解析及使用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川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要点解析及使用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川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要点解析及使用建议.docx

《川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要点解析及使用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要点解析及使用建议.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川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要点解析及使用建议.docx

川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要点解析及使用建议

川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内容要点解析及使用建议

一、世界近代史(下)

由一于《课标》要求以及对学习内容和课时安排的需要,世界近代史部分教学内容在本册只有两个学习主题,即承接上册的第五学习主题和第六学习主题及一个主题活动(两次世界大战史综合学习)。

第五学习主题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包括大战爆发的原因、大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大战的后果及其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它们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加剧,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局面。

1914年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引爆了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开始了长达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战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结束,但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同时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主题共安排2课。

第1课:

主要讲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而导致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以及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其中第一子目“主要资本国家实力的变化”是《课标》未作要求的,本子目虽安排为阅读内容,但实际上它是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而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具体原因,所以我们认为应该要求学生了解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标》要求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在“三国同盟”子目下教材较为详细地讲述了这个同盟形成的过程。

在这个子目下,教材还简略地指出了三国同盟各组成国之间的关系:

主角是德国,奥匈是依附德国的伙伴,而意大利则是暂时的和动摇的同盟者,这也为后来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埋下了伏笔。

此外,教材安排了两段“小字”,分别介绍了《德奥同盟条约》和《德奥意同盟条约》的主要内容,以便学生理解三国同盟形成过程中各组成国之间的矛盾与利益冲突。

在“三国协约”子目下,主要叙述了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及其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为了讲清楚三国协约的形成,教材也安排了两段“小字”,分别介绍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主要内容,以便于学生理解三国协约形成过程中各组成国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及条约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能使学生通过教材正文、结合“辅栏释义”等对两大军事集团所形成的严重后果有所理解,以达到《课标》对这一课的基本要求。

第2课:

紧承第1课内容,在前文讲述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基础上,继续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程、结果及其影响,其中大战的进程重点讲述凡尔登战役。

在第一子目“萨拉热窝事件”下,教材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萨拉热窝事件的过程和影响,使学生按照《课标》的要求认识到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限于篇幅,教材对该事件的相关背景未作交待,这里作一补充:

20世纪初,奥匈帝国吞并了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而这两个地方的人民希望摆脱奥匈的统治,并与塞尔维亚合并。

奥匈帝国不仅反对塞尔维亚的扩大,还蓄意消灭它。

俄国则把塞尔维亚作为自己争霸巴尔干半岛的前哨。

所以在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冲突的背后实则酝酿着奥匈和俄国的冲突,即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斗争。

巴尔干地区成为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和欧洲的火药库。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的首府。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亚的边境地区,进行了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

军事演习选定在6月28日是具有挑衅性的,因为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土耳其军击败的日子,被定为塞尔维亚人的“全国哀悼日”。

但关于对萨拉热窝事件和普林西波的认识,教材给师生提供了交流与沟通的留白。

对萨拉热窝事件的看法和认识,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关于萨拉热窝事件,目前仍是一个在不断加深认识和深入探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过去我们站在被侵略者一方的立场上,对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对普林西波的行为持一种同情、肯定、支持和赞赏的态度。

但目前全世界正在进行的反恐斗争却对这一评价原则提出了挑战:

即以国家名义、在战争状态下进行的针对交战国领导人的捕杀行动(如美国在伊拉克进行的“斩首行动”),同秘密组织或个人在非战争状态下对敌对国领导人进行的暗杀行动是否应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既然我们己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活动,那么我们就不应陷入其悖论之中。

考虑到这样一个时代背景,教材在讲述萨拉热窝事件时,把这样一个目前仍在探讨中的问题,留给教学实践中的师生进行讨论。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也要注意正确引导。

教师可视教学实际而暂停讨论,将更深入的讨论延续到“主题活动三:

我看萨拉热窝事件”中进行。

此外在这个子目下还涉及到主要参战国的宣战、一战的全面爆发和欧洲战场的三条战线以及战争的三个阶段。

紧接着,教材以“凡尔登战役”为例,再现了战争的残酷性,突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这个子目下对战争结束的时间和战争的性质作了说明,尽管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是在整个战争中只有从属的意义。

从战争的全局来看,这次大战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对于战争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但重点在于一战带来的巨大损失和重要影响,而这两方面教材都有具体介绍。

本主题安排了一次“辩论会:

我看萨拉热窝事件”的主题活动,活动时间为1课时。

通过本主题活动巩固和拓展有关“萨拉热窝事件”的历史知识,并引发学生思考突发事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通过辩论会的方式,寓教育于辩论之中,活跃课堂气氛,形成和谐民主的话语环境,使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整理相关历史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材料说明观点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主体参与去感知历史、体验历史,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第六学习主题主要讲述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这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集中体现。

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也是科学技术和人类精神的进步与升华的过程。

其中精神的进步与升华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上,它包括思想理论、文学和艺术等各个方面。

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涌现出了一大批可以称之为“巨人”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同那些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一样,是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一笔最珍贵的历史遗产。

本主题共安排2课。

第1课主要是简述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在本课的导语中实际上已首先分析了近代科学发展的原因。

而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者牛顿和达尔文”这个子目中,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写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基本体系。

而达尔文是近代生物科学的奠基者,他杰出的贡献是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基本规律,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教材小字部分对两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有相应的介绍,可以用于启迪学生。

在“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这个子目中,教材在正文部分、小字部分和“史海拾贝”中对爱因斯坦的生平和成就等相关情况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在这一子目中,编者所要强调的是,相对论的提出,远远超出了物理学研究的范围,对整个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就使爱因斯坦一举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终结者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开创者。

第2课:

主要涉及近代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

17-18世纪欧洲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封建的启蒙运动。

教材用大小字结合说明了启蒙运动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影响和意义。

教材没有交代启蒙运动的背景,对此可以稍作补充。

让学生在了解了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后,初步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这也是《课标》的要求。

近代文学艺术作品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对于初中学生,重在了解与赏析。

在文学方面,教材主要介绍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莎士比亚和伏尔泰以及他们的主要作品。

在近代同样取得辉煌成就得还有绘画和音乐。

在绘画方面重要选取了达芬奇和凡·高这两位各自代表他们那个时代绘画最高成就的巨匠。

在教材的彩图部分就有反映两人风格的各自代表作《最后的晚餐》和《向日葵》。

在音乐方面,贝多芬的创作对近代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教师可结合“史海拾贝”来介绍贝多芬和他的《英雄交响曲》,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这个交响曲,条件不具备的可以讲解的方式介绍此交响曲产生的背景与经过。

二、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学阶段一般未作现当代史的划分)。

按照《课标》的要求,共安排了七个学习主题,目标是引导学生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用宽广的世界眼光比较中外现代化的异同。

世界现代史主要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中学阶段一般未作现当代史的划分)。

但长期以来,史学界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与争论,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由于正确划分世界近现代史的开端问题是构筑一个学科世界史体系的重要基础,因此有必要先就这一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和说明。

就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而言,史学界以齐世荣先生为代表的多数学者认为以1500年左右为开端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在1500年左右,世界已经具备了近代社会赖以存在的两大基础,即科学基础和哲学基础,科学革命奠定了近代社会的物质基础,而哲学革命奠定了近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基础。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具体的年份,以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也未尝不可。

中国学者事实上承认这“比较符合和接近事实”,但又容易被斥之为“欧洲中心论”,这种简单的批评当然无法令人信服。

在批判“欧洲中心论”时,也不应抹杀欧洲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事物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如果说以1500年左右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能较好地体现近代史的内容和发展规律的话,那么以20世纪初为标志,则比较能够清晰地反映世界现代新时期的到来。

在世界现代史的开端问题上,中国史学界也一直存在分歧与争论,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是以十月革命为开端还是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开端的两种观点上。

以十月革命为开端强调了社会主义文明的诞生,而没有反映出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重大史实,因而也没有反映出一个完整的历史时期的开始。

而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开端的提法则太笼统,缺乏一个明确的历史座标。

现在看来,以20世纪初为标志是比较恰当的,因为有几件大事合起来可以构成新时代的开始:

如帝国主义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革命、亚洲革命风暴以及美国和日本的崛起等,应该说这种分期是科学的,但若能以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确切的年代作为开始的标志那就更好了。

有人认为,事实上存在这样一个年代,那就是1905年。

因为标志帝国主义诞生的三次初期战争中的两次(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是在1905年结束的;1905年左右,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已经放弃了暴力革命,走上了议会斗争的通道路;1905年俄国革命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总演习,同时结束了1871年以来资本主义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1905年俄国革命唤醒了整个亚洲,被视为亚洲觉醒的标志;1905年在科学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发表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

以上学术界的争鸣仅供大家参考,希望有助于各位开阔思路,加强思考。

其实,我个人认为还有与分期相联系但比分期更重要的问题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如按照什么样的总体思路理清世界近现代史的发展规律?

是全球化的思路?

还是现代化、整体化的思路?

任何划分都是人为的、相对的,也并不一定要与世纪一致,取决于哪种划分更接近于历史的实际,更能反映历史的内在联系和演变规律。

本教材依据课标编写,未采用新说,但回避了十月革命成为世界现代史开端这样的定论,这是需要各位老师加以注意的。

第一学习主题是关于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17年发生于俄国的伟大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作为世界上第一次获得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苏联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曲折,既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也同时产生了严重的体制弊端,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供了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本主题共安排2课。

第1课为我们展现了十月革命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画卷。

《课标》要求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据此,教材大小字结合说明了起义的原因,并用“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这简要的两句话概括了这次起义的重大意义。

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的基础上,俄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在这个子目中,教材大字小字以及“史海拾贝”主要介绍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苏维埃政府的建立、巩固政权的措施、新政权面临的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政权的巩固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其中新政权的危机主要表现为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解决新政权的危机以及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在这个子目下重点需要掌握的便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第2课:

主要叙述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联首创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然而这条全新的道路没有任何经验可资借鉴,所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三个子目便构成了第2课的主线“探索——成就——弊端”。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子目中,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并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需要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探索,列宁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课标》要求了解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教材从农业、工业、商业流通以及分配制度的改革四个方面介绍了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同时对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和历史意义也作了说明。

在这个子目下正文和小字部分还叙述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的成立。

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这个子目,教材突出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的介绍,而对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的具体措施、过程等内容则未展开叙述,这是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的,而且能为老师教学留下更多的空间。

然而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出现了重大的曲折和失误,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政治体制的严重弊端”所引起的。

根据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介绍了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时代背景、特点和危害。

当然对这一政治经济体制的讲述,要提醒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学习主题的视野则从苏联转到了西方世界。

两次大战之间的世界,是一个由战后动荡转为相对稳定并再次走向战争危机的特殊历史时期。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但这种所谓的“新秩序”是不稳固的,因而也是不长久的。

在世界性经济危机打击下,它很快就瓦解了。

面对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的解决危机的办法,这也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本主题共安排3课。

第1课:

主要从“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以及“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这两个子目来介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教材首先概述了会议的时间、性质、地点、操纵者和会议的中心议题。

其中关于《凡尔赛和约》对中国主权的损害,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作深入的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结合所学的中国史了解中国在解放以前在国际上所处的不公平地位,进一步理解“弱国无外交和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巴黎和会之后,由于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因此战胜国企图通过对战败国缔结和约的方式建立战后全球新秩序的努力并未获得完全的成功,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尖锐,对此可以结合“史海拾贝”加以说明,在这个背景下华盛顿会议召开。

教材介绍了召开会议的目的、发起者、开会的时间和与会国。

小字部分介绍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

而正文部分重点介绍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因为对中国的争斗是华盛顿会议上远东霸权之争的核心内容。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至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教师在本课的归纳总结中结合课堂上“辅栏释义”的开展情况可以向学生传达以下信息:

通过这个体系看帝国主义的掠夺性、侵略性和强权政治的不公正性;通过对体系内隐含的各种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依然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是极不稳固的。

这种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第2课:

主要讲述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教材首先讲述了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但也孕育着经济危机因素的增长。

教材的潜台词就是在于解释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它是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当这个矛盾达到尖锐激化程度时,就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书上“想想”“记记”“议议”能让学生沿着所要求的内容把握住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世界自它建立后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让学生看教材上面的图画能让学生有个直观的印象。

从美国首先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是空前的,为了尽快摆脱危机,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财政方面,整顿银行业;工业方面,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农业方面主要是限制农业生产,防止农产品过剩。

《课标》要求以“产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要注意强调罗斯福新政也只是资本主义在自身范围内的一种调整,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

结合教材课后“史海拾贝”中“罗斯福总统的首次就职演说”和罗斯福本人的生平事迹,告诉学生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第3课:

主要讲述德意日的法西斯化,实际上就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欧亚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本来就相对贫弱的意大利在一战的打击下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扶植下墨索里尼控制的法西斯势力首先上台。

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德国遭受的打击仅次于美国,教材的大小字相结合分析了希特勒领导下的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和法西斯的内外政策,并且充分运用“辅栏释义”和“史海拾贝”等栏目,使学生“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出法西斯的暴行”,以达到《课标》的要求。

在对外政策上德国积极准备侵略战争,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终于在法西斯德国形成了。

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建立是与其军部势力的壮大分不开的,经济危机使得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更加明显。

教材交代了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发动“二·二六”兵变、发动“七七”事变而建立的,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也随之形成。

在讲述这三个法西斯政权的建立过程中,老师可适当分析德、意、日在建立法西斯政权的方式上的差异,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总之,德、意、日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是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它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成为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新的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第三学习主题向学生全面展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场景。

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以后,世界局势日益紧张。

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使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慕尼黑阴谋则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战是世界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最终正义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的胜利,深刻地影响了战后世界格局,迎来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

本主题共安排3课,每课分阶段说明二战的进程。

第1课:

主要讲述战争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课标》要求“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这也是教材的难点所在。

围绕着“慕尼黑会议”这一子目,教材通过正文和“辅栏释义”,力图让学生了解英法的绥靖政策产生的背景、什么是慕尼黑阴谋、以及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慕尼黑会议是英、法为苟安一时,不惜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纵容侵略的大阴谋,英、法长期实行绥靖政策,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英法的绥靖加速了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步伐,德国于1939年9月1日发动对波兰的进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但是死守着绥靖主义的英法却“宣而不战”,于是有了二战初期这一场“奇怪战争”。

老师要回答这个“奇怪战争”,重在说明英、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还希望德国下一步去进攻苏联,将“祸水东引”。

于是希特勒更加有恃无恐地扩大战争,1940年春夏之交,德军开始在西线大举进攻,西欧沦陷,德军节节进逼,英法盟军从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6月法国沦陷。

继而德国把枪口调转指向英国,“不列颠之战”爆发。

第2课:

主要讲述二战的扩大和转折。

从正文和小字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德国东侵苏联”是希特勒的既定目标,也是其妄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决定性步骤之一。

苏德战争爆发初期的苏联准备不充分,以致于德国对苏联突然袭击和全面进攻时有措手不及之势。

但是苏联人民奋起抵抗,尤其是在1941年12月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是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而德国法西斯占领西欧,大大刺激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野心。

日本的政策与美国在东南亚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美国对日本的贸易禁运。

日本军方深知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无法与之打持久战,因此决定实行先发制人的突袭,力求开战之初就一举全歼或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以确立起日本的军事优势。

作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活动中心的珍珠港,成为日本偷袭的目标,于是便有了1941年12月7日的“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

美国不甘受辱,一改过去的“中立”政策,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德、意、日法西斯疯狂的侵略扩张,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1942年1月,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对加速战胜法西斯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中,第四个子目通过文字、图片以及地形图展现了德军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目的,战争的经过。

同时老师可以借助相关的影像资料来了解这场以它的胜利鼓舞了全世界人民的,作为苏德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战役,这也是《课标》对这一内容提出的要求。

第3课:

是讲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的形势下,为加速法西斯的灭亡,召开了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课标》对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未作要求,但考虑到历史学科时序性的特点,为把历史的来龙去脉讲清楚,教材增加了“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一目,对于这两次会议应该分析其召开的背景,掌握其主要内容和影响。

德黑兰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反映在第二子目“诺曼底登陆”中,这个子目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现了英美盟军横渡波涛汹涌的英吉利海峡,成功登陆的壮阔画面。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法国得以光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便是第三子目“雅尔塔会议”。

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内容自然需要掌握,但是关键是要掌握雅尔塔会议的作用和影响,雅尔塔会议的重大影响不仅表现在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更表现在对战后世界秩序的深远影响。

为了讲清楚这个重难点,建议老师可以采取启发式提问的方式便于学生掌握。

第四个子目是“德国和日本投降”,应充分利用“辅栏释义”引导学生讨论希特勒为什么会落得自杀的可悲下场,将德国投降的过程融入讨论中。

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有关的两幅照片(《希特勒自杀的消息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欧洲人民欢呼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感受当时人们欢庆的场面,体会和平的来之不易。

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日本的投降这一史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