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3446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重点.docx

区域经济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重点:

(老师给09国贸划的重点)

1.古典区位理论:

它是区域经济学的第二个来源,或者说区域经济学的母体是区位理论。

古典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使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了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

(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2.工业区位论:

韦伯基本框架(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运输区位论:

胡佛运输成本由线路运营费和战场费用构成。

(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

即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

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

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4.中心地理论:

克里斯塔勒。

基本要点(1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他有若干大小不同的城镇。

2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

形3不同规模的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4同一等级的两个相邻中心地之间的距离相等5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5.埃德加•胡佛提出的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6•自然资源的定义:

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稀缺性和区域性。

7•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

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

8.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纯自然资源型;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型;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资源缺乏型。

9.人力资源的特点:

生物性、能动性、时效性、智力性、再生性、社会性

10.人力资本:

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派生的,具体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

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11.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

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12.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

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投入高效率产业、投入高效率地区);中间

产品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13.均衡增长理论:

低水平增长的描述理论(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纳克斯认为造就需求;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

14.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15.连锁反应:

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连锁效应概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连锁效应包括:

前向关联效应、后向

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16.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增长极模式;发展轴模式;网络型模式

17.判定产业部门的兴旺或衰落的方法:

按照产业部门的增长率进行判定(发展部门,成熟部门,衰退部门);英国地理学家埃斯塔尔考察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和工业部门在国家工业中的比重,对各部门进行评分(兴旺部门,停止部门,衰退部门)

18.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具有内在本质差别的两个概念,增长注重量的增加,发展的核心是质的提咼。

19.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都会规律性的经过6个阶段(传统社会:

产业结合以农业为主,绝大部门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

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

工业化初期阶段:

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

工业化中期阶段:

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

工业化后期阶段:

在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后工业化社会:

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现代化社会:

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层显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

20.三次产业的划分:

科林克拉克。

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得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次产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

性。

21.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配第-克拉克定:

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

规律。

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情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显出增长的趋势。

)(库库兹涅茨。

A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

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B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的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

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C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的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22.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各产业的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结

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23.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2深加工话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3技术集约化过程,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24.地区生产专业化:

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

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25.地区专业化部门专业化水平的判断:

用区位商判断(区位商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26.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能够代表区域发展方向

27.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

演变过程:

基本上表现为第二产业

比重上升,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以及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的过程,重工业的增长远远快于国民经济其他各产业的增长。

原因:

1、由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所决定的;2、由当时世界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

这一决策能执行近30

年的原因:

因为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扭曲的宏观经济政策,人为地构造了一个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外部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

28.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

扭曲的低工资政策;低利率与低汇率政策,降低重工业投入的资金成本;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政策;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

29.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成败得失中国重工

业超前发展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建立了中国的重化工业体系,中国国力也得到大幅度增强。

由于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带来的问题:

产业结构优化困难,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企业效益低下,投资效益低下,国民经济运行困难;城市与乡村差距不断扩大,二元经济结构日益呈现刚性。

30.区位理论对区位选择提出的三个标准:

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31.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目标驱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市场调控机制

32.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

弓I,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基础设施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

但是,更多的情况是,一个地区的布局条件具有某些有利方面,也存在一些不禾帕勺或限制性因素。

有些地区,限制性条件可能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33.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能源指向;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劳动力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无固定指向;高科技指向

34.非功能聚集:

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35.新产业区:

概念(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特点(新产业区是一个由中小企业组成的地域系统;具有积极的外在性,企业间密切合作,在创新的基础上竞争;具有相互信赖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积极的自助组织)作用(开拓了产业布局的视野)分类(1由低内原力、低竞争力企业组成的无政府干预的地方生产系统;2由低内原力、低竞争力企业组成的、存在相当政府干预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地方生产系统;

3由高内原力、高竞争力企业组成的、中小企业密切合作的、无政府干预的、创新力较强的地方生产系统;4由高内原力、高竞争力企业组成的、由政府干预的、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地方生产系统。

国内:

1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新工业区;3现代农业园区。

36.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模式: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自发形成的开发区,如硅谷;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由政府规划和创建的开发

区,如深圳工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组建的开发区,如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苏州工业园区;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中心建立的研究开发型企业模式,如筑波;以传播、经营和销售高新技术产品为特色的开发区,如中关村。

37.城市化的概念:

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内涵(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咼的过程;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38.城市化的测度: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城市成长力系数;城市化地区及其他几个相关概念(城市化地区、大都市统计区)

39.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农村与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规模化与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较多的就业机会与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更重要地表现为人口大规模地向城市集中,重要来自两个方面的拉力:

A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B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咼的生活质量。

40.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城市化将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

化,为工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1.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

城市化将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企业和人口的集聚,形成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需求;

从事非农业产业的人口随着企业的聚集而集聚在城市;完善城市耐用品消费条件);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工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基础设施是城镇居民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扩张费生活必需品消费的重要条,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也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外部环境包括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市场机制和游戏规则和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42.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

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起步阶段:

当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前期时,城市化进程

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随着工业化过程的迅速推进,城市化层显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成熟阶段:

当区域经济发展到工业化后期以后,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速度开始减缓,城市人口比重最终大体稳定在70%-80%)3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43.城市化的五阶段论:

k<0.5前城市化阶段;

0.5Wk<1<城市化初期阶段;k>1城市化中期阶段;城镇人口比重》5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城镇人口比重A65%成熟的城市社会

44.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979年以前,城市化前期阶段;1979-1995城市化初期阶段;1996年以来,城市化中期阶段

45.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初步进入城市社会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的地区

46.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履行着商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的职能,城市普遍要履行的这种职能叫中心地职能,在这个意义上城市被称为中心地。

中心地理论研究的是在一个匀质平原内,如何布局不同规模的多级城市,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以有效地组织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流通

47.城镇体系:

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

具有关联性、整体性、层次性。

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类型:

顺序-规模分布型、双中心型、网络型

48.顺序一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

在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

R*P的q次方=K

49.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不相上下。

50.对中国城市规模及发展方针的讨论:

城市规模结构问题一直是中国城市界讨论和关注的重点课题,e而且一直与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主要研究中国的城市化应该选择怎样什么样的战略,是以小城市为主,中等城市为主,还是大城市为主?

或者是大中小城市综合发展的道路。

1978年。

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市”的方针。

指出“控制大城市的规模,主要是控制市区的人口和用地,而绝不是控制生产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都是工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的地方,一定要充分发挥这些大城市的作用。

51.方针存在的四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本方针只涉及城市规模,未涉及城市质量,不利于促进城市发展质量的提高;“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有其科学的内涵;对建制镇这一在数量上最为庞大的环节缺乏规范;“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不宜作为城市化的目标。

52.基础设施概念:

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

(区域交通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公共工程)

和社会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科学研究等等)

53.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基础

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54.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指能源生产的年增长率与GDP的年增长率的比值。

固体能源、液体能源、气体能源和电力。

55.区域重心空间位置的推移

56.区域重心推移距离我国区域重心总的变化不大;工业重心变化最大,人口重心变化最小,经济重心变化幅度居中;1978年以前区域重心主要向西、向北推移,推移跨度不大,各重心的推移方向也不尽相同

57.重心偏离程度的研究:

我国人口重心、工业重心和经济重心对地理重心的偏离程度很大;

我国工业重心、经济重心对人口重心的偏度相对比较小,这说明我国工业、经济与人口的地域分布具有一致性;从建国以后到90年代初的主要时期,区域重心偏离程度,包括工业重心、经济重心对地理重心、人口重心的偏离程度是不断缩小的;需要指出的是9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5年以来,工业重心、经济重心对地理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偏离程度开始扩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