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601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x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届高一上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

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

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A.飞行员的反应快B.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C.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D.飞行员是超人,手有劲

【答案】B

【解析】

【详解】子弹在飞行员脸旁,飞行员能够顺手抓住,说明子弹和飞行员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即二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满足这种情况的条件是子弹和飞机运动的方向相同,并且二者的速度也一样,也可以说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来说是几乎静止的。

故B正确,ACD错误;

2.在如图所示的照片中,关于物体或人在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是一列在12:

35~20:

07之间由厦门北开往武汉的动车,12:

35是指动车运动时间

B.乙图中的a点是电风扇扇叶边缘上的一点,它在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其平均速度不为零

C.丙图中400m跑步比赛的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大小相同

D.丁图是正在做精彩表演的芭蕾舞演员,台下的观众可以把她们视为质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A、12:

35是指动车发车的时刻,故A错误;

B、由于运动一周的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零,故B错误;

C、为了比赛的公平,应使运动员跑相同的路程;因内道的半径小,故为了让所有人路程相同,内道的运动中要在后面,而外道上的运动员要在前面,故C正确;

D、研究跳舞的姿态时,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

3.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

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A.11m/s2B.5.0m/s2C.1.4m/s2D.0.6m/s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速度变化量:

△v=v2-v1=60km/h-20km/h=40km/h≈11m/s,则加速度为

.故选C。

考点:

加速度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加速度的求解公式

;解题时注意单位的换算;3.6km/h=1m/s;此题考查基本公式的掌握。

 

4.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速度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答案】D

【解析】

【详解】AD.由题意知:

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故A错误,D正确;

B.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故B错误;

C.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位移逐渐增大,加速度等于零时做匀速运动,位移仍然增大,故C错误。

5.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x=24t-1.5t2(m),根据这一关系式可以知道,物体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1.5sB.8sC.16sD.24s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对比公式

可得

,故速度为零时

,B正确;

考点:

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关键是对公式

灵活掌握,然后对比公式中的时间系数,即可得出加速度和初速度,然后根据相关规律解析,基础题,

 

6.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关于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0~2秒内,A、B两人同向而行

B.0~2秒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

D.在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

【答案】D

【解析】

位移时间图像中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由此可知AB错;B做的是往返运动,在5s内B的路程较大,C错;但两者位移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D对;

7.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重200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15N、30N、40NB.15N、30N、80N

C.0N、0N、40ND.15N、40N、40N

【答案】A

【解析】

物体要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所以当用15N的外力推物体时,物体达不到静摩擦力,所以物体保持静止,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为15N,当用30N的外力推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力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物体保持静止,故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为30N,当用80N的外力推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力达不到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物体保持静止,故受到静摩擦力大小为40N,

思路分析:

.先判断滑动摩擦力多大,为

,然后根据外力判断

试题点评:

首先确定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力用平衡知识求解,滑动摩擦力用F=μFN求解

8.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h1∶h2∶h3=3∶2∶1。

若先后顺次静止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1

B.三者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1

C.三者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1

D.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大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有:

mgh

mv2,解得:

,所以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

,故A正确;

B.三者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所

,故平均速度之比为

,故B正确;

C.下落过程,由运动学公式

可得,三者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故C正确;

D.根据h

gt2可得ab运动时间差为:

△t1

,bc运动时间之差为:

△t2

1)

,所以△t1<△t2,故D错误。

9.如图所示,是陕西西安半坡村出土的盛水陶罐(也称为欹qī器),它的特点是底尖、腹大、口小。

穿入绳子(系绳的耳环设在瓶腹稍靠下的部位),将空的欹器悬挂起来静止时,发现整个容器无法正立而是略有倾斜(如图所示)。

往其中注入适量的水(一半水左右)后,发现整个容器正立了,保持竖直状态;若注入水太满,容器会自动倾倒,将多余的水倒出。

关于以上几个状态时容器重心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让未装水的欹器竖立时,它的重心略低于耳环

B.装一半水时的欹器,重心略高于耳环

C.装一半水时的欹器,重心略低于耳环

D.装满水时的欹器重心最低

【答案】C

【解析】

未装水的欹器竖立时,容器无法正立而是略有倾斜,说明它的重心略高于耳环,故A错误;装一半水时的欹器,整个容器正立了,说明重心略低于耳环,故B错误,C正确;装满水时的欹器会自动倾倒,说明其重心最高,故D错误。

所以C正确,ABD错误。

10.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体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A上沿水平向左的力,而A、B两个长方体物块均保持静止,假设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针对此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给A施加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B.A、B间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C.B受到水平地面C所施加的摩擦力,其方向水平向左

D.可能存在μ1≠0,μ2=0这种情况

【答案】A

【解析】

【详解】AB.对A进行受力分析,A要保持静止,B给A施加的摩擦力与拉力F平衡,故B给A施加的摩擦力水平向右,A正确,B错误;

C.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相互性,A给B施加的摩擦力水平向左,B要保持静止,水平地面C给B施加的摩擦力水平向右,C错误;

D.因B给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且B必然受到水平地面C所施加的摩擦力,所以

,D错误。

11.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2(v1不等于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甲运动的时间为t1,乙运动的时间为t2,则对于甲来说有x

,解得t1

,对于乙来说有t2

,则t2﹣t1

0,故t2>t1,即甲车用的时间少,即甲车先到达。

故A正确。

12.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位置,B为AC的中点,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为a2。

现测得B点的瞬时速度vB=(vA+vC)/2,则a1与a2的大小关系为()

A.a1>a2B.a1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物体AB段和BC段位移均为x,第一段位移中加速度a1,第二段加速度a2,对AB段:

;对BC段:

;由题意有:

;由以上三式得:

;因为物体做加速运动x位移为正,解得:

a2>a1.故B正确,AC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石头虽然完好无损,但石头对鸡蛋有力的作用,同时鸡蛋对石头也有力的作用

B.只有能运动的物体才会施力,静止的物体只能受到力,不会施力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D.“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受到了力而弯曲,但未见到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答案】AC

【解析】

【详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碰石头,两者之间都有力的作用,故A正确。

静止的物体也能受到力,比如弹力和摩擦力等,故B错误。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任何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

有力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草受到了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故D错误。

故选AC。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B.伽利略研究物体运动过程中创造了一套对科学发展有益的研究方法,核心是把实验、逻辑推理和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他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测量时间用的方法是秒表计时

C.根据速度定义式v=

,当△t极短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

D.微小形变不易直接观察到,可以利用力学放大和光学放大的思想,选择相应的实验装置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加速度是矢量,由

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相同,故A错误;

B.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测量时间用的方法是滴水计时,故B错误;

C.根据速度定义式

,当

极短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故C正确;

D.有些物体形变明显,容易观察,而微小形变不易直接观察,可以利用力学放大和光学放大的思想,选择相应的实验装置,故D正确。

15.A与B两个质点向同一方向运动,A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

开始计时时,A、B位于同一位置,则当它们再次位于同位置时()

A.两质点速度相等B.A与B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C.A的速度是B的4倍D.A与B的位移相等

【答案】BD

【解析】

【详解】AD.两质点相遇时到达同一位置,由题意可知,初始时刻A、B位于同一位置,末时刻又在同一位置,则两质点位移相等,设A的速度为vA,B的速度为vB,有:

t=vBt,则vA=2vB,故AC错误,D正确;

B.AB同时运动,所以相遇时运动的时间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

16.如图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A、B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

关于斜面体A和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一定受到四个力

B.B一定受到三个力

C.B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

D.A与B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答案】AB

【解析】

【详解】C.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竖直方向:

F=GA+GB,水平方向,不受力,故墙面无弹力,也没有摩擦力(否则不能平衡),故C错误;

ABD.隔离A物体,A受重力、B对A的压力和摩擦力、外力F四个力作用,隔离B物体,必受重力、A对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受三个力,故AB正确,D错误。

17.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2>s1)。

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s0>s1,两车相遇1次B.若s0<s1,两车相遇2次

C.若s0=s1,两车相遇1次D.若s0=s2,两车相遇1次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线可知:

在T时间内,甲车前进了s2,乙车前进了s1+s2;A.若s0>s1→s0+s2>s1+s2,即s甲>s乙,两车不会相遇,故A错误;B.若s0<s1→s0+s2<s1+s2,即s甲<s乙,在T时刻之前,乙车会超过甲车,但甲车速度增加的快,所以甲车还会超过乙车,则两车会相遇2次,所以B正确;C.若s0=s1→s0+s2=s1+s2,即s甲=s乙,则两车只能相遇一次,所以C正确;D.若s0=s2→s0+s2=s2+s2>s1+s2,即s甲>s乙,两车不会相遇,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故D错误.故选BC.

考点:

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1、抓住速度图象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是物理公式的函数表现形式,分析问题时要做到数学与物理的有机结合,数学为物理所用.2、在速度图象中,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抓住以上特征,灵活分析.

三、实验题

18.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按打点的先后顺序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

从A点开始在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长到短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所示。

(1)若把每一段纸带的右上端连接起来,结果得到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纸带做_______运动,倾斜的直线与-x方向夹角越大,说明纸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

(2)从第一个计数点A开始计时,为求出0.25s时刻纸带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

答:

________(选填“a”、“b”、“c”、“d”、“e”)。

(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10.0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2.00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匀减速

(2).越大(3).c(4).2.0

【解析】

【详解】

(1)纸带剪接后,水平方向每条宽度相同,正好与时间对应,竖直长度为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由于△x=aT2,纸带长度差相等,变化规律恰好与速度一样.图线可看作v﹣t图象,即速度均匀减少,匀减速运动,图象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

(2)求0.25s的速度,即求0.2~0.3s内的平均速度,0.2~0.3s内的位移恰好是纸带C段对应的长度.

(3)利用△x=aT2,即xm﹣xn=(m﹣n)aT2,有:

,所以a大小为2.0m/s2。

19.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未知质量但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除了图甲中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你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测量出一个钩码的重力;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请你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开始时你将图甲中的红色指针从P位置往下挪到Q,其余实验步骤不变且操作正确,则测量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5)图乙是另一位同学实验得到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刻度尺

(2).测力计(3).弹簧原长(4).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伸长量(或对应的弹簧长度)(5).CBDAEFG(6).不变(7).200(8).弹簧自身存在重力

【解析】

【详解】

(1)实验需要测弹簧的长度、形变量,因为钩码的质量未知,所以要测量钩码的重力,故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刻度尺,测力计

(2)为了测量弹簧的形变量;由胡克定律可知,实验中还应测量弹簧原长、弹簧挂不同个数的钩码时所对应的伸长量(或与对应的长度);

(3)实验中要先组装器材,即CB,然后进行实验,即D,最后数据处理,分析解释表达式,最后整理仪器;即AEFG.所以先后顺序为CBDAEFG;

(4)红色指针从P位置往下挪到Q,只是在测量弹簧的原长时,原长偏大,挂上钩码后,弹簧的伸长量依然没有改变,故没有影响,所以测量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变;

(5)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形变量,则k

200N/m;图线不过原点说明没有力时有了形变量,故说明弹簧有自身的重力存在。

四、计算题

20.从斜面上某一个位置,每隔0.1s放下一个相同的小物体,小物体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在连续放下几个小物体后,对在斜面上运动的小物体摄下照片,如图所示。

测得AB=15cm,BC=20cm。

求:

(1)小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拍摄时物体A的速度vA多大?

【答案】

(1)5m/s2;

(2)1.25m/s

【解析】

【详解】

(1)由Δx=aT2可得:

(2)B点的速度为AC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则vA=vB﹣aT=1.75﹣0.1×5=1.25m/s

21.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H=224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a=-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

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v最大不得超过5m/s,取g=10m/s2,求:

(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答案】

(1)99m;

(2)8.6s

【解析】

【详解】

(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0

则有:

v2﹣v02=2ah,又v02=2g(H﹣h)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

v0=50m/s,h=99m。

(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则有:

v0=gt1,t1=5s,

t2

3.6s,

故所求时间为:

t=t1+t2=(5+3.6)s=8.6s.

22.在粗糙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定木块A和木块B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如图所示两种装置。

(1)为了用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表示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中木块A是否都一定要做匀速运动?

(2)若木块A做匀速运动,甲图中A、B间摩擦力等于拉力FA?

(3)若A、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甲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为60N(当A被拉动时),FA=110N,求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

(1)甲中A不一定要匀速运动乙中A一定要匀速运动;

(2)若木块A做匀速运动,(甲)图中A、B间摩擦力不等于拉力FA;(3)A、B间的μ为0.4.

【解析】

【详解】

(1)求摩擦力也就是看弹簧的读数,甲中B静止,B受到的摩擦力始终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所以A不一定要匀速运动,而乙图中,A是运动的,要使A受到的摩擦力始终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A一定要匀速运动;

(2)设B对A的摩擦力为:

fBA,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f,则根据平衡条件:

FA=fBA+f,故fBA≠FA;

(3)甲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60N,即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60N,

则知

23.如图所示,原长分别为L1和L2,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

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物体A,最下端挂着质量为m2的另一物体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求:

(1)这时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长度

为多大?

(2)这时两个弹簧的总长度L为多大?

(3)若用一个质量为M的平板把下面的物体B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求此时物体B所受支持力FN大小?

(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

(1)

(2)

;(3)

【解析】

【详解】

(1)假设这时劲度系数为

的轻质弹簧它的伸长量为

,对B物体受力分析有:

解得:

(2)假设这时劲度系数为

的轻质弹簧它的伸长量为

,对AB两物体整体受力分析有:

解得:

这时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

(3)用一个平板把下面的物体竖直缓慢地向上托起,直到两个弹簧的总长度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