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内知识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2217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内知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口内知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口内知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口内知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口内知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内知识总结.docx

《口内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内知识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内知识总结.docx

口内知识总结

窝洞的抗力形(resistanceform):

洞深、盒状洞形、阶梯的预备、窝洞的外形(洞缘呈圆缓曲线)、无基釉和薄壁弱尖的处理

窝洞的固位形(retentionform)侧壁固位、倒凹固位、鸠尾固位、梯形固位

实验蜡牙6MOⅡ类洞的雕刻

一、6的解剖特点:

合面,近中邻面

二、6MOⅡ类洞洞型结构特点:

由合面的鸠尾箱状洞和邻面的梯形箱状洞互为阶梯而构成。

基本要求:

洞深(6mm)、洞缘圆缓、底平壁直、侧髓线角圆钝

倒凹:

牙尖或斜嵴下的侧髓线角处

三、操作步骤。

设计外形线,形成邻面梯形箱状洞雏形,形成合面鸠尾箱状洞形,修整洞形,形成倒凹

四、注意事项。

1.注意支点的使用和用力的大小及方向。

2.保护斜嵴,鸠尾向颊沟扩张,不要向斜嵴膨大

3.鸠尾峡的位置不能在轴髓线角之上或之外,峡部不宜过窄过宽,否则不能达到抗力形和固位形要求

4.梯形侧壁微张,可先作垂直最后修整时再微张

5.髓壁向远中伸展时不能上翘、形成坡,要水平

6.最后修整洞形后形成倒凹

实验二、蜡牙下4DOⅡ类洞的雕刻

一、下4的解剖特点:

双尖牙组中体积最小,颈部缩窄明显,备邻面洞较难,且髓壁的制备与6有所不同。

二、4远中邻合洞的洞形特点:

1)合面鸠尾箱状洞:

髓壁呈颊高舌低,不平行于龈壁;侧壁垂直于髓壁

;鸠尾不破坏横嵴,膨大部在远中窝;一定深度。

2)邻面梯形箱状洞:

龈壁不平行于髓壁;一定深度;龈轴线角略<90°

三、操作步骤:

设计外形线,形成邻面梯形箱状洞雏形,形成合面鸠尾箱状洞雏形,修整洞形,形成倒凹

四、注意事项:

1.鸠尾峡的位置一定要在髓壁上

2.髓壁要与面外形一致,形成颊高舌低的斜面

3.合面鸠尾部的侧壁与倾斜的髓壁相垂直

五、思考:

1.6MO洞与4DO洞抗力形和固位形分别有何特点?

2.6MO洞与4DO洞有何异同?

实验 干髓术

一、适应证:

1、牙髓早期病变,不能行保存活髓治疗,根尖孔已发育完成的恒后牙;

2、上颌第三磨牙行根管治疗操作困难,或老年人因张口受限,难以行根管治疗时

禁忌证:

1.如果肉眼已见到有部分冠髓坏死时,则不宜行干髓治疗。

2.有根尖周炎症状的患牙,不能行干髓治疗。

3.前牙不宜行干髓治疗,因治疗后牙体变色,影响美观.

(一)麻醉干髓术(一次法)对于老年患者,或工作繁忙,或路远不能按时复诊的患者,可考虑选用麻醉干髓法。

即在麻醉下直接开髓,除去冠髓,放含多聚甲醛量多的干髓剂,即失活剂与干髓剂以1:

1的比例配制约含多聚甲醛30%,使根髓失活、同时干化。

但此种方法术后易产生疼痛或残髓炎

1.问诊,检查

2.局麻开髓

2.揭髓室顶                                   

3.去除冠髓

4.甲醛浴

5.放置麻醉干髓剂

6.垫底充填

(二)失活干髓术(二次法)

初诊:

1.局麻,开髓2.封失活剂(失活剂+丁香油棉球)3.暂封(丁氧膏)4.医嘱

*思考:

为什么要置丁香油小棉球?

    1.丁香油有安抚作用,可减轻术后疼痛。

2.小棉球可固定失活剂,防止失活剂移位。

3.小棉球可吸收渗出液,以免术后髓腔压力过大。

复诊:

1.问诊,临床检查2.揭髓室顶3.去除冠髓4.甲醛浴(消毒)5.放置干髓剂6.垫底充填

二、干髓术操作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干髓术的适应症。

早期炎症局限于冠髓的牙髓炎、感染根管(NO)

2.保证干髓剂的有效成分及含量,尽量使用新调制的干髓剂。

                 

3.正确掌握干髓术的操作技术

失活剂和干髓剂的放置位置,封药时间。

揭髓顶时,洞外形合理,符合抗力形和固位形的要求,防止牙折。

(干髓术后牙折率29~62%)

操作中注意严格隔湿,保证无菌操作。

充填后要预防性调牙合。

三、干髓术失误及处理

1.封失活剂后疼痛

2.失活剂引起的牙周组织坏死

3.失活剂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

4.髓腔穿孔

5.残髓炎

6.牙体折裂

四、总结。

1.根管治疗是牙髓,根尖周病最彻底有效的治疗方法

2.干髓术适应症的选择

3.医嘱

4.对于做过干髓术的患牙的保护

实验 上颌6一次性根管治疗

一、髓腔解剖:

MB2发生率60%

DB2发生率30%

二、逐步后退法要点:

1.确定初尖挫,主尖挫

1.工作长度的确定

2.器械进入根管长度的改变

3.小号器械及时回扩,边扩挫边冲洗

实验上颌中切牙根管治疗、

一、上中切牙的髓腔解剖特点

二、步骤:

(一)初诊:

(开髓、拔髓、封药)

(1)具体步骤:

开髓(去除釉质、进入髓腔、揭全髓顶)

探查根管、拔髓、冲洗、干燥

放置消毒小棉球、丁氧膏暂封、调合

医嘱(一周后复诊、勿用患侧咀嚼、抗生素处方)

思考:

为什么只拔2/3髓,而不拔全髓?

为什么动作要轻柔?

(前提是上颌中切牙的慢性根尖周炎,为了防止感染的牙髓组织被推出根尖孔,引起根尖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

(2)注意事项:

1        注意正确的体位,口镜下操作,支点要稳。

2        注意开髓部位及钻针方向的改变,防止侧穿和唇向穿通。

3  拔髓只拔2/3髓,而不拔全髓

4  冲洗时形成回流

5  术后医嘱

(二)第一次复诊:

根管预备:

1临床检查(问诊、检查、去封、拔余髓)

2测定工作长度(难点)

3预备根管(重点)&冲洗根管、干燥r

4消毒根管,暂封

5医嘱

(1)根管预备的方法

1标准法:

适用于直或比较粗大的根管,不易在弯根管中使用

2逐步后退法

3逐步深入法

4平衡力法

5抗弯曲根管预备法

(2)预备后的标准和质量要求:

  长度:

止于根尖基点

粗细度:

便于冲洗和充填

锥度:

与器械相适应

管腔横截面观:

管腔均匀扩大

管腔纵剖面观:

流畅、光滑、无明显台阶形成

预备后根尖孔:

既不扩大,也不能阻塞

(3)冲洗药物浓度:

3%H2O2(新生氧杀厌氧菌+发泡)和5.25%次氯酸钠(1%氯亚明或EDTA)(溶解坏死组织)交替冲洗,预备完后可用0.1%洗必泰和0.9%NS(两者较温和)分别进行冲洗

(4)注意事项:

1正确的体位,口镜下操作。

2正确的使用器械,集中精神,防止器械落入病人口腔内

3在根管的工作长度内扩锉。

不要将感染物推出根尖孔

4旋转不要用力过度,不能强行进入。

防止折断器械和侧穿

5边扩锉边冲洗,冲洗时不加压。

防止根管口堵塞或碎屑推出根尖孔

(三)第二次复诊:

根管充填

实验   下颌4一次性根管治疗

一、目的与要求:

非感染根管的概念、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根管预备逐步后退法

二、非感染根管

感染根管:

长期牙髓坏死导致根管壁牙本质小管感染,浅层牙本质坏死,具有引发根尖周感染潜力的根管状态。

治疗方法:

RCT(3步法)

非感染根管:

牙髓已遭受不可复性损害,但根管深部尚未感染或感染轻微,此类根管为非感染根管。

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避免医源性将感染带入根管深部。

思考:

比较非感染根管与感染根管根管治疗的异同

三、一次性根管治疗又称根管治疗术一次法(One—appointmentrootcanaltherapy)

在根管治疗的过程中不采用封药消毒的步骤,而在根管预备后即刻行根管充填

(一)理论基础:

彻底的根管预备后,根管基本已洁净,大多数细菌已被暂时清除。

根管充填后,充填材料不仅仅机械堵塞根管,且具有持续消毒的作用,从而促进机体防御机能发挥作用,促进病变愈合。

但是:

如何彻底去除牙髓组织及感染物质?

如何避免医源性将感染物质带入根管深部?

一次性根管治疗的选择应该慎重!

(二)一次性根管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外伤性牙冠折,露髓

∙无急性发作趋势的慢性牙髓炎或牙髓坏死

∙有窦道的慢性根尖周炎

∙RCT不彻底患牙再治疗

∙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活髓基牙

禁忌症:

∙急性根尖周炎

∙渗出较多的急性牙髓炎

(三)4 的一次性根管治疗

1)4髓腔解剖复习

2)4根管治疗操作步骤:

1局麻;

2开髓(如何区别是穿髓孔还是根管口?

深度:

4mm为界、颜色:

淡黄VS灰黑、探查:

勾不勾探针);

3拔髓;

4确定工作长度;

5根管预备:

逐步后退法(适用于直根管和轻中度弯曲根管)

初尖锉:

能到达根管操作长度,且稍有摩擦感的第一根锉。

主尖锉:

比初尖锉大3个顺序号,根尖预备的最大号锉。

6、冲洗根管;

7试主尖;

8、干燥根管;

9.根管充填

10垫底;

11医嘱。

3)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意识

2注意器械滑落

3开髓时禁止近远中向扩展,以防侧穿。

4仔细探查根管,以免遗漏。

5拔髓时尽量拔出完整牙髓,一定要拔净牙髓。

6根管预备时注意根管弯度及工作长度,防止台阶、超扩、器械分离、侧穿等。

7选择适当主尖,充填时保证主尖位置不变。

8. 3次X线检查

实验 NITI根管预备系统

一、弯曲根管怎么办?

逐步深入法(step-downtechnique)

∙冠向下法(crown—downpressurelesstechnique)

∙主要方法:

首先预备根管的冠方,再预备根方;根管通路的制备;根尖部分根管的预备;非标准大锥度的旋转镍钛锉是冠根向预备技术的最好武器。

二、S.W.Schneiders根管弯曲度评分

1级(简单):

笔直或弯曲度<10°

2级(普通困难):

10°<弯曲度<25°

3级(困难):

弯曲度>25°或S型根管

二、步骤:

1.探查根管走向,判断根管弯曲度:

标准10#及15#手动器械顺利进出根管

2.根管冠1/3的预备:

SX和S1行冠端修形

3.预弯标准根管锉,测量工作长度:

10或15#标准K挫确认工作长度

4.根中1/3的预备:

S1,S2达工作长度,预备根中1/3

5.根尖1/3的预备:

F1,F2,F3达工作长度,预备根尖1/3

Note:

防止根尖阻塞及断针--充分的根管冲洗:

根管润滑剂Glyde(含EDTA)与5%NaClO交替冲洗、清理挫表面碎屑

三、NITI根管预备系统–HERO642

H=High

E=Elasticity

RO=Rotation

642=.06/.04/.02锥度

四、镍钛器械预备根管注意事项

1.操作前仔细阅读厂家说明书。

2.按根上段、根中段、根下段的顺序,逐步深入法进行操作。

3.必须先用SX、S1、GG钻去除三角形牙本质领,形成直线通道后才能深入。

4.应与不锈钢K锉联合使用,特别是镍钛器械操作前的根管探查,和操作中的根管工作长度的确定。

5.机用镍钛预备时,不能加压,而应向外作提拉做“刷漆”样动作。

6.机用镍钛预备时,应旋进旋出,不能在根管中停顿,以免卡针折断。

7.操作中强调反复冲洗,不能在根管干燥的情况下使用,可加根管润滑剂。

8.不宜用于钙化根管。

·实验 大面积缺损修复技术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根管桩适应症  

1.完善根管治疗后,牙冠大部分缺损,直接充填固位型差者。

2.残冠、残根保留的牙根有足够长度,且牙根不松动。

禁忌症:

1.有牙髓及根尖周疾病病变而未行根管治疗者。

2.斜行根折,牙根松动。

3.残根过短。

4.原有桩冠折断取出后,根管壁过薄,抗力形、固位形差者。

二、要求:

根管桩的长度要求

1.保证根尖1/3处充填材料的根尖封闭。

2.保证桩的长度大于等于牙冠的长度。

3.保证根内桩长大于等于牙根总长度的1/2。

增强根管桩固位的要求

1.尽可能利用根管的长度,在允许范围内向根部延长。

2.尽可能多保存残留牙冠组织。

3.根管桩粗细与根管形态匹配,长度达标准。

4.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