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2130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学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学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学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学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学概论.docx

《文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概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学概论.docx

文学概论

文学概论

【资料上】

一,填空题:

(20分)【基本文学理论、名人名言】二,选择题(10分)

1,文学活动的四要素:

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2,文学话语五要素:

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3,文学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4,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基本形态有:

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5,艺术真实是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假定的真实、内蕴的真实(特征)

6,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的价值结构,

7,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条路线。

8,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

9,文学创造过程可分为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创作动机三个阶段。

10,文学创作三要素:

生活、思想、技巧。

11,文学的三大作用:

认识、教育、审美。

12,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

13,文学创作,是一种旨在创造的审美意识话语系统的艺术生产活动。

14,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

具体的可感性;艺术的概括性;审美的理想性;文学形象本身的审美属性。

15,艺术生产特征:

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的并重;创造性与工艺性的结合;个体生产与集体生产的交叉。

名人名言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说。

✧(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见解。

✧(亚里士多德)说: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著名的符号学美学家(苏珊•朗格)给艺术下的定义是:

“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

✧画家齐白石题秦观词: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谢榛称赞司空曙: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说:

“人廪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西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哉?

✧宋人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憎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礼盒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近人章炳麟认为:

“文学者,以有文字着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孔子《论语》中的《阳货》篇讲: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泰伯》篇讲: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藏,澡雪精神。

✧清朝文学家贺贻孙认为:

“所谓蕴藉风流者,惟风流乃见蕴藉耳;诗文不能风流,毕竟蕴藉不深。

✧法国雨果: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说:

“艺术是在想象中表现自己的感情,真正的艺术就是情感的表现。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

“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宋元之际的张炎《词源.杂论》:

“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

“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赵翼《瓯北诗话》“皆酝藉吞吐,言短意长,直接《国风》之遗。

✧清代李渔《窥词管见》:

“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却总不越一理字,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众。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加一层楼。

✧赵翼《瓯北诗话》:

“知所谓炼者,不在乎奇险诘区,惊人耳目,而在乎言简意深,以一语胜人千万,此真炼也。

✧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

“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

✧唐代王昌龄《长信宫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

“优柔婉丽,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

✧杜甫《汉江》:

“日落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戴望舒《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像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清代姚鼐:

“文章之精妙不在字句声色之间,舍此便无可窥寻矣。

✧《毛诗序》诗是“情动于中而于言”。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刘勰赞许风雅“吟咏性情,为情造文,”批评汉赋某些作者“心非郁陶,为文造情”。

三、名词解释(25分/5个)

1,艺术概括:

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2,艺术形象:

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艺术形象虽然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

3,艺术形式:

是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组合,是艺术内容的组合、生成与呈示,是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4,艺术构思:

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5,俄国形式主义:

指的是1915年至1930年在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其组织形式有“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其成员多为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

6,直觉:

本意指视线、外形。

在艺术构思中,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7,灵感: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大体上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地思索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的一种可能性的结果。

8,变形:

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地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违反常规事理来创造形象的方式。

9,精神生产:

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10意识形态:

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

11,审美意识形态:

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人们的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三、简答题(25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几个基石是?

答:

(1)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2)文学反映论:

文学是对于生活和艺术的反映。

(3)艺术生产论:

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这意味着文学艺术同时具有意识形态和审美的性质。

(5)艺术交往论:

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2,艺术真实有什么特征?

(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与感悟:

a内蕴的真实b假定的真实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a主观的真实b诗艺性

3,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答:

(1)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

(2)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

(3)艺术发现虽然是对外在事物一种独特的把握。

(4)艺术发现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而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直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4,如何理解文学创造中主客体关系的特点?

(1)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感情体验为心理特征。

文学创造主体对客体的审视总是以情观物,一旦主体与客体发生某种诗意情感联系时,主体就会对它倾注全部热情。

(2)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主要是一种感性活动,主体是以形象为中介去连接客体的。

而客体始终以具体形象向主体展现自身。

5,文学创造有哪三个阶段?

文学创造可以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

(1)发生阶段:

a,材料(信息)储备的主体性特征b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

(2)构思阶段:

a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b构思方式

(3)物化阶段:

a“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b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c即兴和推敲

6,精神生产有什么特征?

(1)精神生产观念地创造对象世界。

精神生产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造对象世界,并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生产。

(2)精神生产以符号活动来创造观念世界。

精神生产以符号为手段,因而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

(3)精神生产是富有个性的自由创造活动。

精神生产始终保持着“精神的自律”,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

7,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面文学作为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8,文学创作中的无意识活动有什么特点?

在文学创作中,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

无意识作为艺术构思的一个心理领域,对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无意识不是一种异在的力量,它和意识共存于同一文学创造过程之中。

9,为什么说文学创作的主体是特殊的生产者?

(1)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

文学创造的主体首先必须存在于文学创造活动中,并创造文学产品。

(2)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

人在活动中,分别扮演着物质实践主体、认识主体和价值判断的主体这三种角色。

(3)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文学创造的主体既是具体的个体,又是社会的个体,是具体的社会人。

10,作为文学创作的客体的社会生活有什么特殊性?

1)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

2)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①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

②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审丑价值的社会生活。

③ 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

四、论述题(20分)

1,谈谈你对艺术真实的理解?

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因此,要全面地理解“真”这一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内涵及其实现方式,就需要深入地认识艺术真实的特征。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

(1)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

a内蕴的真实透过生活表层,对社会生活的内蕴作出艺术的揭示和表现;b假定的真实,在假定性情境的创造中实现

(2)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诗艺性:

a,主观的真实。

主观化、心灵化反映社会生活。

b,诗艺性,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2,论述灵感与直觉的特征?

[举例子说明]

灵感: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大体上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地思索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的一种可能性的结果。

直觉:

本意指视线、外形。

在艺术构思中,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直觉有时与灵感纠缠在一起,但直觉并不是灵感。

它们的区别在于:

(1)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做出的敏锐的判断。

(2)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3)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例如:

……

 

【资料下】

填空(名人名言,文学常识)概念(名词解释5个)

简答题(课后思考题5个)论述题(课后思考题1个)

评论题(私人定制,让子弹飞,从思想性艺术性上分析1个)

1.陀思妥耶夫斯基:

“重要的是艺术始终高度忠实于现实,……艺术不仅永远忠于现实,而且不可能不忠于当代现实。

2.巴尔扎克认为:

“小说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话,它就毫无足取了。

3.华兹华斯说:

“事情和情节上加上一种想象的光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

4.高尔基:

“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形式。

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

5.雪莱: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

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6.章学诚说:

“人心营构之象,亦出于天地自然之象也。

7.亚里士多德说:

“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8.王国维说:

“文学中有二元质焉:

曰景,曰情。

9.范晞文说:

“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10.王夫之说: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11.别林斯基说:

“内在生活把外部事物化成了自己。

12.华兹华斯说:

“诗人是以一个人的身份向人们讲话。

13.刘勰:

“夫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14.歌德说:

“风格,这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艺术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

15.别林斯基指出:

“艺术,必须首先是艺术,然后才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精神和倾向的表现。

16.鲁迅说:

“在小说里可以发见社会,也可以发见我们自己。

17.托尔斯泰认为:

“正像人们借以传达思想和经验的语言是使人们结为一体的手段,艺术的作用也是这样。

不过,艺术这种交际手段和语言有所不同:

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相互传达感情。

18.柯勒律治断言:

“一个人,如果同时不是一位深沉的哲学家,他决不会是个伟大的诗人。

19.恩格斯说:

“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

20.鲁迅说:

“我们曾经在文艺批评史上见过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吗?

都有的,或者是美的圈,或者是真实的圈,或者是前进的圈。

1.现实型文学:

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

一种侧重以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形文学:

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基本特征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

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和韵律性。

5.小说:

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可分为:

长篇、中篇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

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6.典型: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7.意境:

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8.意象(审美意象):

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来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9.叙事学:

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

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事件的过程。

10.行动元:

人物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行动要素。

是情节的动因,决定人物“做什么”。

角色:

指具有生动具体的形象和性格特征的人物。

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人物“怎样做”。

11.抒情:

指一种偏于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文学类型。

12.抒情话语:

是一种表现性话语。

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

抒情话语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表现复杂微妙的主观感受过程。

13.抒情性作品的结构:

抒情性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即声音,画面和情感经验。

由于抒情性作品的情感经验总要投射到声音或画面上,形成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象征表现,所以,三个要素的关系又可以从两个方面的关系来分析,即声与情的关系和景与情的关系。

14.文学风格:

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外部特征——文体和语言组织  

15.创作个性:

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实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16.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

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

可分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和意蕴期待。

17.接受心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

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叫接受心境。

18.共鸣:

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通常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性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19.文学批评:

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20.伦理道德批评:

无论中西方,伦理批评都是兴起最早的而又影响深远的一种艺术批评模式。

它以一定的道德意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尺度来决定批评对象的取舍。

21.社会历史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从社会历史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的批评方法。

它侧重研究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重视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

社会历史批评是当今批评方法类型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方法体系。

22.文学批评的标准:

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人们据以分析,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尺度和准绳。

23.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思想性标准指衡量文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

基本点是高度的真实性,进步的倾向性,积极健康的情感性。

艺术标准指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

基本点是文体构成的完美性、形象创造的鲜明性、意蕴表现的深刻性。

1.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

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从诗歌的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

是的凝练性体现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激起精炼的文学语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诗的跳跃性以断续表现连贯,以局部概括整体,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

诗的节奏韵律性可以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也可以促进情感的抒发和意境的创造。

3.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

反映的都是现实的社会生活。

不同点:

戏剧受舞台时空的限制,不能容纳大量的详细情节和过于复杂的人物关系,所以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浓缩性。

而小说都有一定的长度,可以容纳一个较完整的情节,可以突破相对固定的时空限制,容纳更复杂丰富的情节,反映更广泛的生活内容。

4.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显示的一种生命的魅力,更来自它所显示的灵魂的深度。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是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它有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还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5.文学意境的特征: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

情景交融包括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比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就是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创造意境的典范。

词的上阕记今游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下阕记往事重在抒情,情中见景。

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如《陌上桑》,诗人通过对行者、少年、耕者、锄者失常反应(实)的描写来烘托罗敷的美貌无比(虚)。

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境外有境,虽有而又飘渺难寻的。

这样的意境如雾里看花,更能让人回味,引发人的无限审美想象空间。

6.审美意象与一般的意象的不同之处:

一般意象以再现生活为目的的典型和以抒情为目的的,而审美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的。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表现特征是象征性;形象特征是荒诞性;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7.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

1文学言语层面:

内指性,心理蕴含性;阻拒性。

2文学形象层面:

即读者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3学意蕴层面:

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8.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兴趣不在于精致的人或物,而在于动态的事件,即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它的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叙事文学用话语来虚构艺术世界。

其意义;

9.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叙述者声音的特点:

叙述声音就是叙述者用什么口气与态度叙述,不同的叙述声音可以造成不同的叙述风格。

比如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主要用第三人称叙述杜十娘的遭遇,但讲到关键处,作者时不时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发表几句议论,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就把叙述者从故事的幕后推到了幕前,使叙述人也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换言之,叙述者通过叙述声音所显示的个人魅力也成为作品艺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叙事有哪些构成:

叙述内容:

被讲述的故事

叙述话语:

讲述故事的语句

叙述动作:

“叙述”活动本身

比如,鲁迅的《孔乙己》。

叙述内容是穷酸文人孔乙己一生的悲惨命运。

叙述动作是作为咸亨酒店小伙计的“我”,讲述他所旁观到的孔乙己的故事。

小伙计的身份和态度,使叙述话语相当简洁而冷漠,与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形成强烈对比。

小说的艺术张力正在于此。

11.文学抒情与叙事的区别:

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抒情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地表现情感,叙事则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12.风格的基本内涵是:

一般指人的个性、作风、气度以及习惯化的行为特点:

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时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13.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当它一与实践和客观结合,便成为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作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