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国际组织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1688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与国际组织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家与国际组织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家与国际组织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家与国际组织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家与国际组织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与国际组织复习提纲.docx

《国家与国际组织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与国际组织复习提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与国际组织复习提纲.docx

国家与国际组织复习提纲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考点一 国家的本质

1.国家与国家性质(a)

(1)国家的内涵:

①从含义上来看,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②从产生来看,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

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③从本质属性上来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④构成要素(基本条件):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其中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国家的职能:

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等,其中政治统治职能是根本职能。

(2)国家的性质:

又称国体,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根据国家性质不同,可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

2.专政与民主(b)——区别与联系

(1)区别:

专政:

作为国家根本职能,适用对被统治阶级

民主: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

(2)联系:

①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

②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③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新型的民主与专政(对占人口绝大多数人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

3.国体与政体(b)——共同构成国家制度,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1)区别:

①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②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两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联系:

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②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用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③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用不同政体,同一类型的政体也可以为不同国体的国家所采用。

原因:

除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外,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的不同,

考点二 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1.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和影响政体的因素(a)

(1)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代议制

①什么是代议制?

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代议制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本质上是一种间接民主,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②为什么代议制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2)影响政体的因素

①国体决定政体②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影响政体。

2.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b)(重要)

(1)划分依据: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管理形式,即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①民主共和制:

是同君主专制相对立的政体。

主要表现是:

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并有任期限制。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共和制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和有效管理形式。

其基本特征是:

议会制取代君主制,选举制否定世袭制,任期制代替终身制。

②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政权的实际运行与民主共和制国家大体相同。

[重点提示] 民主共和制和君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产生

经选举产生

由世袭的君主担任

国家元首政治地位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国家设有总理为政府首脑;(德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国家,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脑,有实权(美国)

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

(二元制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特例)

形成

原因

遵循民主的原则建立起来,是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彻底的产物

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或是对君主专制进行改良的产物

典型

国家

为现代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如美国、法国、德国

 为少数国家所采用,

如英国、日本、西班牙等

联系

都是现代国家所采用的管理形式;相对于君主专制,是国家管理形式的一大进步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区别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国家管理形式,体现的是少数人的民主,它以形式上的民主掩盖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以民主的形式掩盖其国家的阶级性质

属于民主共和制,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管理形式,能够确保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

联系

 都是代议制,相对于君主专制,是国家管理形式的一大进步

3.议会制和总统制(b)(重要)

(1)划分依据:

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为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

①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

在议会制国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

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

②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组建政府,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

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韩国)或间接(美国)选举产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议会制(内阁制)

总统制

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国家元首

 虚位,没有实权

 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有实权

主要类型

议会制君立宪制(英日)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印度)

总统制(美国最典型))

代表国家

意大利、德国、印度等

 美国、墨西哥、巴西等

③半总统制,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总统制特点);

政府中仍然设内阁总理,向议会而不向总统负责。

(议会制特点)

我国政体:

代议制(共性);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考点三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1.国家结构形式及其影响因素(a)

(1)含义: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2)影响因素:

一个国家采用何种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始终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时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2.单一制和联邦制(a)(重要)

根据国家权力集中的程度不同,当代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区别

单一制

联邦制

组成单位

按地域划分的

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

成员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联邦是一个享有充分主权的国家

权力划分

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联邦与联邦成员单位的权限范围由联邦宪法规定,各自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并直接行使于人民,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权力来源

各部分的权力是由中央授予的

联邦成员单位的权力是它自身作为政治实体所固有的

国家机构组成

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

除有联邦中央政权外,联邦成员单位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

法律体系

全国只有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除有联邦的宪法外,联邦成员单位也有自己的宪法

公民国籍

公民只有一种国籍

联邦公民同时也是联邦成员单位的公民

对外关系

中央政权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政

权不能代表国家行使外交权

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但有的联邦制国家允许联邦成员单位有某些外交权

代表国家

中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美国、德国、俄罗斯、巴西、印度

[易错点拨]

(1)国家的结构形式与国家的管理形式同属国家形式,但二者有着严格的区别。

前者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如何维系,后者指国家政权如何组织。

(2)联邦制国家和单一制国家最主要的区别是:

联邦制国家的权力是由它的成员单位让予的:

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权力是中央授予的。

3.维护国家统一(c)(重要)

(1)原因:

在当代中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代表中国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只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终究是不能得逞的。

(2)举措:

一方面要维护民族的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内)

一方面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高考2018.1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然而,近年来,香港社会有些人混淆视听,鼓吹香港有所谓“因有权力”、“自主权力”,为对中央制造理论依据。

对此,中央有关部门明确指出,鼓吹香港有所谓“固有权力”“自主权力”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这是否认或歪曲中央对香港的管治权。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有关单一制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鼓吹香港有所谓“固有权力”、“自主权力”的观点为什么是非常错误的?

(6分)

答:

中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

“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以“一国”为前提的,中央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全面管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不是“固有的”,更不是什么“自主权力”,其唯一来源是中央授权;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绝不允许曲解“高度自治”,对抗中央。

(2)面对“港独”言行,为维护国家统一,请你为中央政府提几条建议(3分)

答:

(开放题)如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坚持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言行;加大对香港的支持,把香港建设好。

考点四 国际组织概观

1.地位:

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2.主要特征(b)

①国际性:

国际组织是国家、地区间的组织,两个以上国家、地区的政府、团体或公民才能建立国际组织。

②目的性:

国际组织有特定的宗旨和目的,有固定明确的章程。

③组织性:

国际组织设有多层次的机构来开展活动,实现其宗旨。

④自主性:

国际组织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其决议也有某种强制力(成员要去执行)。

3.国际组织的分类

(1)按照成员的性质,分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2)按照地理范围,分为世界性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国际组织;

(3)按照职能范围,分为一般性国际组织和专门性国际组织。

【典型例题-温二模2019.2】2018年4月30日,新一轮联合国气候谈判在德国波恩开幕,缔约方代表就制定实施2015年气候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的相关准则展开谈判。

法国总统马克龙为履行《巴黎协定》,2018年将柴油税每公升上调了6.2%。

因燃油税上调使民众负担增加,11月17日,法国民众展开“黄背心”抗议活动。

抗议呼声从最开始的反对增税,逐渐扩大到反对马克龙偏袒富人,要求改善民生。

马克龙最初拒不让步,并坚决谴责暴力,截至12月9日共逮捕了1723名抗议者。

后来迫于形势,马克龙宣布将不再上调燃油税,并提出提高最低工资、减少退休者税负等措施以平息民愤。

法国媒体评论指出,总统马克龙有能力调和法国社会矛盾,弥合社会分歧。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缔约方就《巴黎协定》展开谈判以及履行是如何体现国际组织自主性特征的。

(4分)

答:

缔约方就全球气候问题及实施《巴黎协定》展开谈判,(1分)表明国际组织自主开展活动,独立运作,(1分)代表各成员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某个特定成员的单方利益,(1分)法国总统马克龙履行《巴黎协定》,表明国际组织的决议也有某种强制力。

(1分)(要求能够突出自主开展、共同利益、强制性的表述。

如果用材料+自主性,没有指出自主性的具体内容,则给1分)

(2)从“专政与民主”的角度,评析法国媒体对事件所作出的评论。

(5分)

答: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对被统治阶级则实行专政。

(1分)法国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法国政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1分)马克龙总统能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弥合统治阶级内部分歧;(1分)不可能调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弥合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分歧。

(1分)

为平息“黄背心”抗议活动提出提高最低工资、减少退休者税负等经济措施,只是起到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

(1分)

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考点一 英国国王与君主立宪制

1.君主立宪制中的英国国王(a)——英国政体的显著特点是存在君主

(1)地位:

英国国王只是一个“虚位元首”。

名义上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实际上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

(2)权力:

英国国王形式上有权:

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有权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有权批准法律,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国王受到许多法律和惯例的严格限制。

真正的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

(3)作用:

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承担国家元首的礼仪性职责;

向首相和大臣提供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作用;成为联系英联邦各成员国的纽带。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b)——区别与联系

议会

 最高国家立法机关。

主要扮演立法者和监督者角色

内阁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对议会负责

国王

虚位元首按内阁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权力,承担国家元首的礼仪性职责

总之:

国王、议会、内阁三者之间,既有分权,又有制约。

英国法律赋予议会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20世纪中期以来,权力重心逐步向内阁和首相倾斜,首相成为英国最有权势的人。

考点二 英国的议会和政府

1.至尊的英国议会(a)

(1)地位:

议会是最高国家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英国议会被称为“议会之母”。

美国、法国以及随后兴起的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后,都效法英国建立起各具特色的议会。

(2)构成及权力:

主要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①下议院:

主要由工党和保守党掌控,有“至尊议会”之称,拥有极大的权力,

包括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是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②上议院:

主要由贵族组成,起辅助作用。

可以监督下议院工作、协助下议院立法、通过行使“延搁权”修改和否决议案等。

例子:

一个月前,英国下院以384票同意、114反对的大比数通过英国选民去年6月通过的脱欧公投结果,表明大多数下院议员信赖人民。

梅也开始加大脱欧攻势。

英国国会上议院近日以358票支持、256票反对,拒绝批准政府提交的脱欧议案,同时加入“保障在英居留欧盟公民权利”的修正条款。

议会上院以274-135的投票结果否决了确保欧盟公民在英国居住权的修正案,同时以274-118的投票结果否决了将赋予议会在脱欧最终条款方面更大话语权的另外一项第二修正案。

在英国上下两院均批准该议案之后,英国女王将象征性地批准该议案。

预计特雷莎‧梅月将正式启动持续两年的脱欧谈判。

(3)20世纪以来,议会实际权力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

①由下院多数党组织的内阁,要求其议会党团服从党纪,议员很难自己作出决定;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性立法越来越多,议员受到专业限制,多数情况是根据内阁的提案作出选择。

2.内阁与首相(b)——权力重心在首相;

(1)内阁的地位及组成:

议会大选后,由国王召见多数党领袖,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

该党领袖从本党议员中提出内阁人员名单,请国王任命。

首相和内阁要向议会负责。

阁员人数由首相确定。

(2)内阁的权力:

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制定内外政策;向议会提交议案以及需要议会审议的政策;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门职权;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时,采取紧急行动;必要时宣布提前大选。

内阁权力很大。

(3)首相实际权力越来越大:

集党、政(人财事)、军大权于一身(体现在内阁、议会、国王、军队等)

掌握政府人事大权;领导内阁,对重大问题作出最终裁决;控制国家财政大权,掌握预算决策权;有权建议国王解散议会,宣布重新大选;是武装部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可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

(4)制约英国首相权力的主要因素:

党团、议会、国王、社会和反对党。

(重要)

党团的制约:

首相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如果内阁和议会党团中的多数人认为首相已经不能胜任,他就必须下台;

议会有权监督内阁和首相;

国王对首相有磋商权和警告权;

④舆论和反对党随时关注着首相的一举一动,制约其“过分”的行为。

3.君主立宪制的实质(b)——法国、美国都一样

①英王和王室世代承袭,成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拥有巨大的资产,在英国社会中仍居最上层。

②议会同样是“有钱人议事的场所”。

从执政理念和政策来看,议会的上院和下院没有本质区别,都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效力。

③保守党和工党轮流组阁,两党的的关系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竞争关系。

总之:

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捍卫的是资产阶级利益。

【高考2018.4】自从启动英国“脱欧”程序以来,特蕾莎·梅首相遭遇了诸多挑战。

首先,为提高支持度、稳固执政地位,她提前举行了大选,结果执政的保守党反而失去了议会多数党地位。

与此同时,反对党工党领袖科尔宾呼吁特蕾莎·梅为“真正能代表这个国家的政府”让路,并承诺在脱欧过程中,工党将会把“劳动人民”放在首位。

此外,保守党内部“特雷莎·梅应辞职谢罪”的呼声不断。

种种挑战使特蕾莎·梅沦为“弱势首相”。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英国内阁和首相”的知识,说明特蕾莎·梅沦为“弱势首相”的原因。

(4分)

答:

英国首相权力虽然很大,但要受到议会、反对党、国王、内阁和议会党团等制约。

执政的保守党失去议会多数党席位,注定了她“弱势首相”的命运。

反对党工党甚至执政保守党内部要求她下台、辞职,进一步弱化了她的首相地位

(2)从国家制度的角度,说明工党领袖科尔宾呼吁与承诺的实质。

(5分)

答:

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英国是资产阶级专政国家,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是资产阶级政权的组织形式。

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和阶层的代表,无论是工党政府,还是保守党政府,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不可能真正代表劳动人民。

因此,科尔宾的呼吁和承诺,实质上只是虚伪的政治口号。

【高考2015.10】2015年3月30日,英国女王同意首相卡梅伦提出解散议会、举行大选的请求。

5月8日,在新一轮大选中保守党赢得下院650个席位中的331席,工党赢得232席。

大选结束后,女王召见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

随后,卡梅伦提出内阁名单,经女王任命后组成新内阁。

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英国保守党与工党的政治关系。

(2分)

答: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竞争关系。

(2)分析材料体现的英国国王、首相各自拥有的权力。

(7分)

答:

女王同意首相卡梅伦提出解散议会、举行大选的请求,井根据议会选举结果,任命多数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根据其提名任命内阁成员。

这表明国王作为"虚位元首",其拥有的权力是形式上的。

大选获胜的保守党领袖卡梅伦成为首相,并从本党议员中指定成员进行组阁,表明首相对内阁具有领导权和政府人事权,材料还表明了首相有建议女王解散议会举行大选的权力。

 

考点三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制

1.法国民主共和制的主要权力机关由总统、政府、议会组成(a)

产生

地位

主要职权

总统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任期五年

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

任命总理(直接,但必须接受议会多数党推举的总理候选人)

根据总理提名,任命其他政府成员;

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

有权解散议会;拥有外交权(与总理分享,但总统权力更大);

可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

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时可行使非常权力。

不设副总统一旦不能履职则

由参议院议长代理总统。

(国家权力重心行政权中心)签署颁布法令

政府总理

经议会多数党推举,由总统直接任命

政府

首脑

领导政府活动,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

副署总统文件、法令和命令。

对国家防务负有责任;

可以替代总统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

议会

国民议会(直选)和参议院(间选)组成

国家立法机关

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参议院与国民议会拥有同等的立法权。

参议院议长作为国家第二号领导人,在总统去世或辞职后暂行国家元首权力。

注意:

以上表示为主;以下为补充

立法权方面,原则上同等,实际国民议会地位优于参议院;

财政权方面,财政法案必须优先提交国民议会,两院分歧协调不成则政府提出国民议会作出最终裁决;

监督权方面,国民议会拥有主要权力,可以弹劾政府

2.法国政体的运行和特点(b)

(1)法国政体的运行——职权及制约——注意选择

总统

在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在外交决策方面起决定作用。

目前,国家权力的中心。

总理

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政府要对议会负责。

议会

政府施政纲领及各项改革方案、立法修正案和提案,必须经过两院议会通过才能生效;

年度财政预算须经议会通过;议会可以按照“政府对议会负责”的规定制约政府行动,可以通过质询、投不信任票甚至弹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政治责任;

(2)法国政体的特点————此处可以出题目考察法国的总统或总理的制约因素

半总统制

半议会制

总统制特征:

总统由普选产生,掌管最高行政权力,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不对议会负责。

议会制特征:

政府对议会负责而不对总统负责,议会可以通过表决对政

的不信任案来决定政府去留。

“行政双头”

①权力交叉(联系)——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分享行政权)。

②地位不同——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

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

③施政重点(侧重点)不同——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

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注意:

重点不是全部)

多党制

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派林立;

随着中间阶层的壮大,左右翼政党都出现向中间靠拢的趋势,

至今没有产生两个能够左右政局的大党。

“左右共治”指总统与总理出自不同党派的局面;成因:

总统和总理权力来源不同。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议会无法制约选民。

总理由总统任命,总理对议会负责,由议会多数党(相对多数)提名,2000年法国修宪,总统与议会选举同年进行,从而减少了该现像的概率。

专题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

以美国为例(美国典型)

考点一 美国的联邦制 

依据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由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各州的部分权力转交给联邦中央政权,使联邦成为一个享有充分主权的国家。

            

1.美国联邦制的特点(b)

(1)联邦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