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试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步练习 最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1619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试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步练习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三历史试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步练习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三历史试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步练习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三历史试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步练习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三历史试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步练习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试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步练习 最新.docx

《初三历史试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步练习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历史试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步练习 最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历史试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步练习 最新.docx

初三历史试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步练习最新

历史:

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同步训练(岳麓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第12课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是在(  )

A.1952年B.1953年C.1954年D.1956年

思路解析:

1953年斯大林逝世,同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斯大林时代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

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

A、C都是干扰项。

答案:

B

2.在苏联提出“新思维”,进行政治、经济、外交全面改革的是(  )

A.列宁B.斯大林C.赫鲁晓夫D.戈尔巴乔夫

思路解析:

列宁在1917年领导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1917年11月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斯大林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重要的国家领导人。

赫鲁晓夫是继斯大林之后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他对斯大林时代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

1985年担任苏共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按照他的“新思维”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答案:

D

3.填空:

(1)1953年_________当选为苏共第一书记,对_________时代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调整、改革。

_________年底,以_________为首的匈牙利社会主义工党,把马列主义同本国特点相结合,实行改革。

1985年_________担任苏共中央书记,苏联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2)1953年赫鲁晓夫改革,在政治上批判__________________,加强_________和_________,大规模平反_________。

答案:

(1)赫鲁晓夫 斯大林 1956 卡达尔 戈尔巴乔夫

(2)个人崇拜 民主 法制 冤假错案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图51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图51 苏共“二十大”

A.赫鲁晓夫改革时B.戈尔巴乔夫改革时

C.“八一九”事件时D.独联体成立时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识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记忆能力。

只有了解图中所反映的内容,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图中表明的是苏共“二十大”会议的情景,所以应发生在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答案:

A

2.下列属于卡达尔改革的主要内容的有(  )

①大力推行民主集中制,团结各阶层人士,加强法制 ②实行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③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 ④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⑤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赫鲁晓夫和卡达尔改革的内容的掌握。

其中①②③⑤都是卡达尔的改革内容,而④则是赫鲁晓夫的改革内容之一。

答案:

D

3.提出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的是(  )

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卡达尔D.戈尔巴乔夫

思路解析:

做这种类型的题目,关键是对本课的几次改革的过程和内容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在面对经济改革不力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将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政治体制。

1988年他提出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进行所谓的政治体制的“根本变革”。

答案:

D

4.按照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对内改革的首要重点是(  )

A.政治B.经济C.军事D.外交

思路解析:

完成本题要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和改革的过程来分析。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国内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由此带来了各种社会矛盾,为改善国内目前的状况,他首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

在经济改革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他又将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政治改革。

答案:

B

5.赫鲁晓夫任第一书记时,对苏联进行了改革,下列不是他进行的改革的是(  )

A.削弱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

B.反对个人崇拜,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C.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

D.在全国推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思路解析:

赫鲁晓夫在位期间,对苏联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有发展农业的改革措施,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改革,但没有在全国进行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模式。

同时,在政治方面赫鲁晓夫也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反对个人迷信等。

因此,答案应该是D。

答案:

D

6.下面是卡达尔改革的主要内容,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内容。

(1)政治上,大力推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泛团结各阶层人士,加强__________________建设。

(2)经济上,在_______基础上,实行_______和_______相结合;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企业的_______管理;放慢_______发展速度,大力扶持_______和_______的发展,积极改善人民的生活。

思路解析:

卡达尔改革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完成本题必须要熟知其改革的政治、经济的基本特点,把握好关键性的词语,并且要和其他两次改革的内容相区别。

答案:

(1)民主集中制 法制

(2)社会主义公有制 计划管理 市场调节 民主 重工业 农业轻工业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

1.苏共继斯大林之后的领导人是(  )

A.列宁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

思路解析:

此题可把这几个主要人物排列顺序,列宁是世界上第一建立起社会主义的苏共伟大领导人,斯大林是列宁的继承人,赫鲁晓夫结束了斯大林时代,勃列日涅夫在赫鲁晓夫辞职之后,当选为苏共第一书记,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最后一位中央总书记。

答案:

B

2.被称为“布拉格之春”的改革是(  )

A.匈牙利改革B.南斯拉夫改革

C.波兰改革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思路解析:

该题主要是考查这几次改革的特点。

匈牙利的卡达尔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济发展,市场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南斯拉夫改革实行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使国民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

波兰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改革取得一些成效,70年代提出“再建一个波兰”的高速发展战略,超出国力,经济陷入困境。

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春出现的改革新气象被舆论界称为“布拉格之春”。

答案:

D

3.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以经济为重点,后又将改革重点转向(  )

A.军事B.外交C.政治D.文化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过程中的重心转变。

他改革的重点首先放在经济上,但由于当时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可行的配套措施,效果不佳,随后戈尔巴乔夫将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政治体制。

答案:

C

4.苏联的“新思维外交”中追求的合作伙伴是(  )

A.日本B.美国C.中国D.南斯拉夫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的内容。

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和苏联并称为世界两大重拳,所以戈尔巴乔夫幻想和美国合作与追求所谓的“欧洲大厦”,得到西方大量的经济援助,实行妥协和退让。

答案:

B

5.下列不是匈牙利卡达尔改革内容的是(  )

A.实行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B.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民主管理

C.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D.放慢重工业发展速度,大力扶持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本课中几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要加以区分。

这几次改革内容中有很多相似之处。

通过对内容的比较,不难发现C项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中的内容。

答案:

C

6.请将下面左右两列选项中相对应的用箭头连起来。

A.赫鲁晓夫A.放慢重工业,扶持农业和轻工业

B.卡达尔B.批判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C.戈尔巴乔夫C.追求苏美合作和“欧洲大厦”

思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本课中几次重要改革的内容及对内容的比较能力。

A.“放慢重工业,扶持农业和轻工业”是匈牙利卡达尔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匈牙利改革取得较为成功的一个因素;B“批判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C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的内容,他渴望和美国合作与所谓的“欧洲大厦”幻想得到西方大量的经济援助。

答案:

7.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作出一个简单的评价。

思路解析:

做这个题时,首先要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

斯大林时代给当时的社会留下了很多问题,赫鲁晓夫为解决当时的政治问题,克服社会弊端,在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加强民主和法制,平反冤假错案。

赫鲁晓夫上台后,国家农业水平较低。

大量的荒地未被开垦,农产品价格较低,工业和建筑业体制落后,针对各种现象赫鲁晓夫进行了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一系列改革。

这次改革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些措施有的缺乏科学性和实效性,也给苏联党和国家带来了许多问题。

答案:

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加强民主和法制,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经济上,改革经济体制,减少中央集权,增加地方自主权,采取了一些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评价:

这次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对后来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政策上的失误和不合实际的提法给苏联党和国家带来了许多问题。

8.收集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相关内容,分析其政治改革的原因、内容、结果。

思路解析:

原因:

从1985年到1988年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又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成效不大。

1986年到1988年,生产性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仅为2.8%,远远低于20世纪50~80年代的7.4%。

面对经济改革的停滞不前,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现行的政治体制,于是将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改革,试图以政治改革促进经济改革。

内容:

在党的地位和作用上,放弃苏共对国家的领导权,实行多党制;在政治上实行议会制和总统制;在经济体制上,赞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国家结构上,走上主权国家的联盟;在社会发展总目标上,提出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

结果:

苏共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削弱,反对派日益壮大,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联盟中央已无力领导整个国家。

答案:

原因:

面对经济改革的停滞不前,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原因是现行的政治体制,于是将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改革,试图以政治改革促进经济改革。

内容:

在党的地位和作用上,实行多党制;在政治上实行议会制和总统制;在经济体制上,赞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在国家结构上,提出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

结果:

苏共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削弱,反对派日益壮大,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联盟中央已无力领导整个国家。

9.收集有关赫鲁晓夫的资料,谈谈你心目中的赫鲁晓夫。

思路解析:

做这种类型的题目要做到史论结合,评价人物要客观公正。

赫鲁晓夫是苏共重要的领导人,一方面肯定他是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另一方面,他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导致改革的成效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又是一位失败的改革家。

答案: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斯大林时代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

在政治上,批判个人崇拜,加强民主和法制,平反冤假错案;经济上,改革经济体制,减少中央集权,增加地方自主权,采取了一些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这些措施使苏共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开始呈现出新的气象,人民群众的民主自由有了一定的扩大。

经济改革措施的实施使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1958年集体农庄的庄员平均报酬比1953年增长了82%,对工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可以肯定他是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他的改革实践对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但他在改革中,也有很多的失误,如他对斯大林的评价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分析,在后期他本人也犯了个人崇拜的错误;在农业改革中,政策缺乏科学性、一贯性,使改革效果在前期比较明显,后期大为减弱,后来又被迫恢复了粮食配给制。

10.阅读下列材料:

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深刻革新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社会主义具有最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们制度在其各个决定性方面,即经济方面、社会主义政治方面和道德方面的人道主义性质……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更多的社会主义、更多的民主”。

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

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的看法。

思路解析:

回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对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这一知识作深入了解,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认识这个历史事件。

答案:

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的核心是,认为在成为一个整体和核威胁的条件下“全人类的利益高于一切”。

应该说,从反对军备竞赛、维护世界和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等方面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这一理论意味着苏联放弃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面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就成了麻痹自己警惕性、束缚自己手脚的羁绊,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