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资料非信管专业通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20650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45.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资料非信管专业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东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资料非信管专业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东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资料非信管专业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东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资料非信管专业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东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资料非信管专业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资料非信管专业通用.docx

《东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资料非信管专业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资料非信管专业通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资料非信管专业通用.docx

东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资料非信管专业通用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提纲

第一篇基本概念

Ø管理、信息和系统

●管理:

为了更好地达到组织的目标,应用一切先进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组织的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资源。

●管理工作的六个要素:

目标、信息、人员、资金、设备、物资

●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通讯

●数据:

数据是事实的反映,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

●信息:

信息是加工后的数据,是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价值的数据。

●区别:

数据是独立的,是尚未组织起来的事实的集合(原始性),信息则是按照一定要求以一定格式组织起来的数据,只有经过加工处理或换算成人们想要得到的数据,才能够称为信息。

●层次性:

信息和管理层一样,一般分为战略级、策略级和执行级,不同级的信息性质也不同。

●信息处理:

按照应用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传输、加工和输出这样一个过程的总称。

●系统:

由相互作用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基本观点(系统的方法)

1.系统必须用于实现特定目标:

系统目标是整个信息系统建设的工作基础。

2.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明确的边界,并通过边界与外界进行物质或信息的交流:

系统的目标和功能通过与外界的输入和输出流动来实现;

3.系统可以划分为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并且是分层次的;

4.在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各种物质的或信息的交换关系,称之为物质流或信息流。

5.系统是动态的、发展的。

ØMIS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以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手段,运用数学的方法,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人机系统。

●MIS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还是一个管理系统、社会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MIS的特点:

1.面向管理决策2.综合性3.人机系统4.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5.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MIS的功能:

1.信息的采集与输入2.信息的处理3.信息的存储4.信息的传输5.信息的提供(输出)

▪初始阶段:

少量引入计算机,人们开始接触初步认识计算机的作用;

▪普及阶段:

多数部门,大量应用程序,主要用于学习培训。

▪控制阶段:

较多系统投入使用,相互孤立,较多问题;

▪集成阶段:

子系统集成,规范IS建设与改造;

▪数控管理阶段:

计算机成为基本管理工具,系统见到成效。

▪成熟阶段:

决策、管理更深优化。

ØMIS的结构

●MIS的结构指MIS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是收集和加工信息的体系。

总体结构层次结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知识结构

●MIS的总体结构

●MIS的体系结构

●金字塔结构

●信息系统的层次

第三篇应用篇

Ø企业信息化基本概念(了解)

●企业信息化内容

1)计算机的广泛利用;

2)企业内联网的建立并与外界实现网络互联;

3)可方便访问及利用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4)生产过程控制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

5)计算机辅助设计用于设计新产品;

6)企业生产、流通或服务信息系统有效运转并利用信息网络等手段与外界进行商务往来;

7)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8)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

9)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

●MIS与业务流程重组

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企业中的关键性能指标获得巨大的提高,如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

 

Ø几种典型MIS系统

●信息系统的层次及类型

●信息系统决策问题分类

Ø结构化决策问题

Ø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Ø半结构化决策问题

 

典型MIS系统

●事务处理系统TPS:

应用计算机对组织中的事务活动进行记录、文档化、修改、归纳等处理工作。

●特点

支持许多人进行处理;能够迅速有效的处理大量的数据的输入输出;

能够进行严格的数据编辑,保证纪录的正确性和实效性;

能够通过审计以保证所有输入数据,处理程序和输出是完整,准确和有效的。

事务处理系统主要为组织提供日常业务各种活动方面的基础数据

事务处理系统向管理人员直接提供的决策支持方面的数据并不多

事务处理系统是其它各种信息系统的基础

●知识工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KWS专业化信息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投资分析系统、辅助诊疗系统等等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设备与办公人员一起构成服务于某种目的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DSS是被用来支持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允许决策者直接干预并能接受决策者的直观判断和经验的动态交互式计算机系统。

●基本特征

数据和模型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主要资源;

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是支持用户决策而不是代替用户决策;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用于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决策支持系统的目的是提高决策的有效性而不是提高决策的效率。

●经理支持系统ESS:

面向企业最高决策者。

解决非结构化战略问题,需要各种原始和综合信息

●ESS与DSS区别

DSS多针对特定问题,提供问题评估、决策支持和方案选择;直接目标用户是信息分析员或参谋人员,而非高层管理员。

ESS针对企业全局性问题,需要宏观把握。

关心的是分析结果而非推理过程。

第六章常用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Ø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瀑布模型)

●规定了各项软件工程的活动,包括:

指定开发计划、进行需求分析和说明、软件设计、程序编码、测试及维护等。

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

每项活动结束之前,都要对本活动进行评审,若其活动得到确认,则继续下一活动。

否则就返回前项进行返工。

将系统的生命周期划分为: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等阶段。

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规定的步骤和任务要求,使用一定的图表工具完成规定的文档,在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基础上进行MIS的开发工作。

生命周期法开发出的系统具有结构合理,紧凑,各模块之间联系密切,功能完整等优点,适合用于开发相对稳定的较大型的系统。

对组织管理环境要求高,要求系统在技术、人员、资金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

用户介入系统开发的深度不够,系统需求难以确定;开发周期长,文档过多;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比较差。

组织的管理体制随环境而变化,要求系统开发有高度的可变性,这正是生命周期法难以支持的.

Ø原型法

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在限定的时间内,用最经济的方法构造一个原型,使用户尽早看到未来系统的概貌,在系统原型的实际运行中与用户一起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完善原型,使它逐步满足用户的要求。

Ø面向对象方法(基本了解)

面向对象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优势:

利用特定的软件工具直接完成从对象客体的描述到软件结构之间的转换。

可解决目前在MIS开发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维护复杂性、提高生产率的问题;在适应多变需求时表现出灵活性和降低开发风险性。

缺点:

面向对象方法需要一定的软件基础支持才可以应用,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自底向上开发系统方法,对大型的信息系统开发会造成系统结构不合理、各部分关系失调等等问题。

第七章信息系统开发基础

ØMIS的开发方式

●自行开发:

由用户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系统开发的各项任务。

●委托开发:

由使用单位(甲方)委托通常是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机构或专业开发人员(乙方),按照用户的需求承担系统开发的任务。

●合作开发:

由使用单位(甲方)和有丰富开发经验的机构或专业开发人员(乙方),共同完成开发任务。

双方共享开发成果,实际上是一种半委托性质的开发工作。

●利用现成软件包开发:

利用现成的软件包开发MIS,可购买现成的应用软件包或开发平台,如财务管理系统、小型企业MIS、供销存MIS等等。

ØMIS的开发步骤:

系统规划阶段,可行性分析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系统设计阶段,系统开发实施阶段,系统测试阶段,系统安装调试阶段,系统试运行阶段,系统运行维护阶段,系统更新阶段

ØMIS开发的基本原则和观点(了解)

系统化原则,规范标准原则,参与协同原则,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通用性和适应性原则,完整性和严密性原则,安全可靠性原则,以用户为中心原则,可行性原则

ØMIS开发的组织工作

●系统分析人员:

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之间的桥梁。

负责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工作,提出系统方案,评审开发成果。

要求:

经过专门的培训,对计算机、MIS、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有较丰富的知识。

知识面广,善于学习不同行业的业务知识,有很强的负责精神,善于与不同背景的人员进行讨论,交流思想,有较强的组织工作的能力。

●系统设计人员:

负责依据系统逻辑方案以及实现系统的软硬件环境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模块设计、模块接口设计工作(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要求:

具有熟练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掌握建立MIS的技术基础,责任心强,熟悉系统实施与转换的一般技术方法。

●程序员:

负责系统的程序设计、调试和转换工作。

要求:

精通程序设计语言与编程技巧,掌握系统测试的原理和方法,具有准确理解和贯彻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思想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学习和运用程序设计的新方法新技术,有一定的美学修养。

●文档的作用:

统一思想,防止健忘和误解,是系统开发工作组内各类人员之间及组内外的通信依据;观察、控制、协调系统开发过程以及支持系统运行和维护的依据。

第八章MIS的总体规划

Ø总体规划概述(内容、组织)

 

Ø主题数据库

 

Ø总体数据规划

 

Ø战略的信息技术规划

●战略规划阶段主要工作

⑴对当前系统进行初步调查⑵分析与确定系统目标⑶分析子系统的组成⑷拟定系统的实现方案⑸进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⑹编写可行性报告

●战略数据规划常用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由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结构化的方法论。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关键成功因素,就是关系到组织的生存与组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它们是组织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

注意:

不同行业的成功因素及所支持的目标有所不同。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

把组织的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略变量等组成。

战略规划过程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MIS战略目标的过程。

主题数据库规划出来后,有必要把他们与业务过程一起进行划分,进行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

1、建立业务过程和主题数据库的对应矩阵(C-U阵)

2、变动主题数据库的顺序,字母C被大致排列在对角线上。

3、用方框将业务过程和主题数据库组合成为主要的系统。

SDB

过程

学籍

成绩

课程

教室

教师

任课

课表

统计

学籍

C

U

 

 

 

 

 

 

成绩

U

C

 

 

 

 

 

 

教学计划

 

 

C

 

 

 

 

 

教室

 

 

 

C

 

 

 

 

教师

 

 

 

 

C

 

 

 

排课

 

 

 

 

 

C

C

 

选课

 

 

 

 

 

 

U

 

统计

U

U

 

 

 

U

 

C

报表

U

U

 

 

 

U

 

U

Ø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

在组织内外当前的具体条件下,进行某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技术可行性

⑴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达到所提出的要求;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技术人员

⑵所需要的物理资源是否具备,能否得到。

●经济可行性:

估计项目的成本和效益,分析项目经济上是否合理

●运行可行性:

所建立的系统能否在该企业实现,并高效率的执行预期的功能,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

第九章信息系统分析

Ø信息系统分析概述

系统分析员详细了解每一业务过程和业务活动的工作流程及信息处理流程,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的需求,然后运用各类信息系统开发理论、开发方法和开发技术确定出系统应具有的逻辑功能,再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出来。

形成系统的逻辑方案。

简言之:

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工作步骤:

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业务调查了解各项需求。

进行数据分析,建立数据库逻辑模型。

进行功能分析,确定新系统逻辑结构

1、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业务调查了解各项需求

对总体规划中产生的企业模型中业务过程采用“自顶向下”的工作方式进行详细调查,确定其工作流程,调查结果用业务流程图表达;

从业务流程图中识别出信息流程,画出数据流程图。

建立数据字典。

调查系统的综合要求,包括:

系统的功能、性能、运行要求和将来可能提出的要求。

2、进行数据分析,建立数据库逻辑模型

在充分了解现行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的基础上,按照总体规划中提出的主题数据库模型,运用数据库设计技术,对系统中所涉及的主题数据库进行详细的逻辑设计,并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建立系统内的一些专用数据库。

3、进行功能分析,确定新系统逻辑结构

依据数据库模型确定出系统的逻辑功能结构,可采用数据流程图表示。

运用结构化语言、决策树、决策表等工具定义系统内的功能描述。

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Ø业务流程图绘制

●业务流程分析

顺着原系统信息流动的过程逐步进行,内容包括各环节的处理业务、信息来源、处理方法、计算方法、信息流经去向、提供信息的时间和形态(报告、单据、屏幕显示等)。

可用业务流程图来描述。

业务流程图采用的是自顶向下的方法,首先画出高层管理的业务流程图,然后对每一个功能描述部分进行分解画出详细的业务流程图。

●某工厂成品库管理的业务过程:

成品库保管员按车间送来的入库单登记库存台帐。

发货时,发货员根据销售科送来的发货通知单将成品出库,并发货,同时填写三份出库单,其中一份交给成品库保管员,由他登记库存台帐,出库单的另外两联分别送销售科和会计科。

Ø数据流程图抽取

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绘制出的业务流程图是对现行系统再认识的过程。

其目的一方面是便于系统分析员了解现行系统并与用户人员取得一致意见;另一方面可以在此基础上抽取能够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或半自动完成的那一部分业务过程,绘制数据流程图。

Ø数据字典编制

数据字典的内容主要是:

从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Ø数据库逻辑设计(了解)

数据库技术主要解决的是对于给定的一组数据如何构造一个适合于它们的模式,即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这种逻辑结构一般用关系数据库来描述。

主题数据库包含若干关系数据表,在实现上首先要经过规范化处理。

Ø处理功能的表达(结构式语言、判断表、判断树)

●假设某企业处理用户订货的方案如下:

欠款时间超过100天的通知先付欠款;欠款时间少于100天多于30天的,根据库存,如果需求小于库存,先付款,后发货,否则不发货;欠款时间在30天内的如果库存大于需求则立即发货,否则先按库存发货,进货后再补发。

用决策树表达如下:

●某企业人事部对一部分人重新分配工作,其分配原则如下:

如果年龄不满20岁,文化程度是小学,则脱产学习;文化程度是中学,则当电工。

如果年龄满20岁但不满40岁,若是男性,则当钳工;若是女性,则当车工;文化程度是大学,则当技术员。

如果年满40岁及以上者,文化程度是小学或中学,则当材料员;文化程度是大学,则当技术员。

从这项分配政策可以看出,有三个条件: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

性别有两个取值、年龄有三个取值、文化程度有三个取值。

所以,条件组合有:

2X3X3=18个。

这项政策可能有的动作有6个:

脱产学习、当电工、当钳工、当车工、当技术员、当材料员。

按照18个条件组合可以画出决策表格式。

分析每一种条件组合应该采取的行动,在相应的格子里填写符号“*”

假设每一个条件的取值如下:

条件名称取值含义

性别0男性

1女性

0未满20岁

年龄1满20岁但未满40岁

2满40岁以上

0小学

文化程度1中学

2大学

 

第十章系统设计

Ø系统设计概述(任务、执行人员、基本思想、特点)

 

Ø模块结构图设计

Ø分类编码设计

●顺序码:

用连续数字代表项目名的编码。

例如:

00学校01服装学院02材料学院03纺织学院1厂长.2科长

优点:

短而简单,记录定位方法简单,易管理。

缺点:

没有逻辑基础,本身不能说明任何信息的特征,新加的代码只能列在最后,删除则造成空码。

●位别码:

用不同的位代表不同的类别,每一类按顺序编号的方法。

例如:

国家行政区划代码:

6位数字,按层次表示我国省、地区、县。

这种码的特点是码中的数字或字母的位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的意义,能够表示编码对象的分类体系,容易追加,容易记忆,进行数据处理方便。

用户类型(第一位)

采购总量(第二位)

1

2

3

4

5

分类

批发部门

零售单位

教育界

国防部门

其它部门

1

2

3

4

5

分类

<9999元

29999-9999元

30000-49999元

>49999元

●表意码:

把直接或间接表示编码化对象属性的某些文字、数字、记号作为编码。

特点:

可通过联想帮助记忆

例:

TV-B-21,TV-C-29

适用于数据项目较少的情况(一般少于50个),否则可能引起联想出错。

另外,位数亦变多,而太长的助记码占用计算机容量太多,不宜采用。

●合成码:

编码对象用两种以上的编码进行组合。

可以由多个数据项/字段构成,每个数据项/字段分别表示分类体系中的一种类别。

容易进行大分类,增加编码层次,可以从多方面去识别,做各种分类统计非常容易,但位数和数据项个数较多。

Ø输入输出设计

 

第十一章系统的实施

Ø系统的实施概述(任务、基本思想、关键因素)

●系统实施的任务:

实现系统设计阶段提出的物理模型,即按实施方案

●基本思想:

从两个方面控制模块实现的先后次序,先上后下,先总后分,合理划分版本

●关键因素:

管理因素,技术因素

Ø系统的测试(基本了解)

●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和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系统测试的主要内容:

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Ø系统的转换

对于实现的信息系统,需要交付用户使用。

交付使用是新旧系统的交替,整个交付过程称作系统转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选择切换的方式;进行用户的操作培训、完成数据的转换等各项工作。

●系统转换前的准备工作

●数据准备,文档的准备,用户培训

●文档的准备

在系统开发结束后,应有一套完整的开发文档资料,它记录了开发过程中的开发轨迹,是开发人员工作的依据,也是用户运行系统、维护系统的依据。

文档资料要与开发方法相一致,且符合一定的规范。

在系统运行之前要准备齐全,形成正规的文件。

●系统转换的方式

1.直接转换2.并行转换3.分段转换

Ø系统的运行

运行的组织建立和健全管理体制

Ø系统的维护

硬件维护,数据维护,软件维护,系统维护过程

Ø系统的评价

性能评价,经济效果评价,其它方面评价

复习方法:

在理解基础上适当记忆题型组成:

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应用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