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基础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840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基础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桥梁基础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桥梁基础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桥梁基础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桥梁基础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基础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

《桥梁基础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基础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基础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标准版.docx

桥梁基础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标准版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1

工程名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扩建工程(西城校区一期)等项目工程总承包—-路桥工程

2

工程地址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中科云粤西产业园(茂化路南侧).

3

建设单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西城校区项目管理处

4

设计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

广州市市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6

质量监督站

茂名市质监站

7777

工程总包

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茂名市西城区,北至茂化快线(省道372),西南至规划城市道路(科创路,东邻城市森林公园).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扩建工程西城校区一期校园内共有4条桥,分别为环一路1号桥、纵二路1号桥、横一路1号桥、横一路2号桥.桩基础类型为旋挖桩基础。

本工程环一路1号桥桥梁跨径20m,桥梁宽16。

60m,桥位处设计水位24m、纵二路1号桥桥梁跨径8+10+8m,桥梁宽12.60m,桥位处设计水位24m、横一路1号桥桥梁跨径16m桥梁宽12。

60m,桥位处设计水位27m、横一路2号桥桥梁跨径16m,桥梁宽12。

60m,桥位处设计水位27m.

二、现场环境

1、该场地北至茂化快线(省道372),西南至规划城市道路(科创路,东邻城市森林公园。

2、基础开挖深度约为-3米。

3、在桩基础施工前已完成山体平整,水塘清淤回填。

建筑物建设在已平整的山坡上,分两层开挖,第一层开挖深度为1。

7m,第二层开挖深度为1.3m。

边坡土质相对稳定,采取放坡型式,土方开挖在安全可挖范围内。

4、桩基础已施工完毕,经检测合格.

三、地质情况

(一)地下水类型及环境类型

据钻孔揭露范围内,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及基若风化裂隙水。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表层主要为局部为②1淤泥质士,③层粉质粘土,④层残积土及个别地段②2粗砂,除②2粗砂透水性较强,为强透水层外,其它层位富水性稍差,均为相对隔水层,弱透水层。

基若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于⑤层风化岩中,全~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全~强风化砾岩,全~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中风化砾岩,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微风化带的泥质粉砂岩、砾若中,属承压型水。

主要也是接受大气降水和上游地表水的补给.据钻探施工结束后第二天统一观察,场地地下水埋深0.20-7.90m(标高208-29.1m)。

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场地所在区域地下水周期变化幅度为2.50m,与大气降水的水力联系密切。

据室内土工试验,综合地区经验,场地环境属Ⅱ类.

(二)水的腐蚀性

场地于ZK175、ZK217及ZK239处和ZKl80处的鱼塘,取孔内地下水、鱼塘地表水各2组作工程水腐蚀性常规分析,水质分析结果详见工程水检测报告.根据《岩土工程助察规范》(GB50021—201)[209年版]的规定,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结果详见工程水检测报告:

按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士结构具微腐蚀;按地层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按干湿交替,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综合评价地下水对建筑材料具弱腐蚀性。

第二章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茂名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5、本工程施工图纸、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等相关文件;

6、相关的规范、规程等;

7、现行桥梁施工规范和规程;

8、施工现场的情况;

9、安全生产关于开挖基坑(槽)的规定;

第三章施工部署

一、开挖分区

根据施工图纸与现场施工条件,将施工场地划分为4个区段,即以桥号为分区,详见土方开挖分区图。

土方开挖分区图

二、开挖顺序

开挖采取分区开挖,流水施工的部署,开挖顺序为:

①②③④

三、开挖方式

1、本工程为方便施工,不分单个开挖,采用分区整体开挖,并分层开挖。

2、本工程采用机械开挖,结合人工清底修边。

3、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尽量减少雨天对土方工程的影响,有机结合锯桩头、浇基础垫层、砌砖胎模施工。

第四章施工进度

根据总进度计划安排,土方开挖及人工清理共计划28天时间完成,土方工期安排如下:

1、土方开挖及人工清理计划28天.

2、锯桩头16天,在土方开挖3天后进入.

3、浇承台垫层砼、砌砖模及时跟进。

4、施工期间安排专人进行汽车冲洗和场地出入口的清扫,并派专人指挥车辆的进出,使出土工作有序进行。

第五章施工准备

一、现场准备

1、场地施工道路通畅,人行通道、车行通道能分离.

2.基坑边临边防护到位。

3、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布置施工机具和材料的堆放场地。

4、进行施工材料、机具、劳动力的组织就位工作。

开工前制定材料进场计划,及时调配进场,并提前进行原材料检验试验工作。

5、组织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技术交底。

6、在大门口做好洗车槽和二级泥浆沉淀池以及排水沟,配备高压水枪冲洗驶出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以满足文明环保施工的要求。

二、技术准备

1、组织人员进场。

按施工管理架构配备有关人员,建立有施工经验、工作效率高的工地项目班子,确保工程管理质量。

2、测量放线。

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采用全站仪进行复测,经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规划局复核后正式进行放线。

顺序为:

桩基础工程基线复核→主体结构轴线复核→定出基坑内边线。

基坑内边线放出后,必须经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复核后才能正式使用.如发现基坑边线与施工图纸有出入,必须请甲方、设计、监理公司解决后才能正式开工。

3、按施工要求及场地条件配置施工机械,在开工前做好施工机械安装调试工作。

4、组织现场施工人员学习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作业指导书,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三、机械准备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1

反铲挖掘机

PC200(0。

8m3)

1

2

反铲挖掘机

PC120(0。

5m3)

1

3

自卸汽车

10立方

3

4

全站仪

NTS-330RM

1

5

水准仪

DSZ

1

6

锯桩机

2

四、人员准备

每台挖机操作人员1人,指挥1人,挖土工6人(两部挖机)跟机清理,负责桩边土、边坡及基槽底整平。

割桩头工:

2人,负责桩头的切割及清除.

第六章施工方法

一、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土方开挖人工修整边坡支护

二、施工要点

1、测量放线

(1)轴线控制

根据场内方格网和控制基准点,按设计基坑平面对基坑的灰线进行轴线和几何尺寸的复核。

机械挖方时,严格按照现场标记线施工,并在挖土过程中定期进行复测,校验控制桩的位置。

(2)标高控制

土方开挖时,施工现场按区段架设水准仪,定期对水准点标高进行校验,并设置若干标高控制点,随时检测开挖土体底面水平标高.

2、土方开挖

(1)土方开挖采用挖机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方式.挖土机挖土时有专人指挥,防止挖斗碰撞桩头,导致桩头破裂。

采用分层分段开挖,上层用PC200反铲挖土机,下层用PC120反铲挖土机挖桩间土。

(2)本工程基底管桩密布,高低不平,管桩间隙小.桩间土空隙大于50cm时安排PC120反铲挖土机施工,桩间空隙小于50cm时另组织人工指挥测定标高及修整桩间土,多方配合争取一次到位。

(3)土方开挖时,要随时测量开挖深度,挖土机指挥者做好挖深的沟通,确保每一不同标高基坑均在设计高度,无超挖或挖不到位现象,挖土机挖至基底上150mm厚位置,打入木桩或在桩基上标上基底深度,由人工开挖平整至设计高度。

(4)开挖完成后放出的设计标高线用切割机将桩头切割,不能用横锤重凿,确保桩身不被破坏,桩面平整.

(5)挖出的土不得堆放在边坡顶上,需及时运走。

3、人工修整

基底剩余的150㎜厚土方,由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并清理基底,同时进行人工修坡,保证边坡稳定。

4、边坡支护

(1)基坑周边承台距基坑底边线约3m,挖土深度1700mm,对边坡影响不大,可不考虑边坡防护,电梯距基坑边线较远,且最大挖土深度为1300mm,不考虑边坡防护.

5、土方回填

(1)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500mm,夯实至400mm.

(2)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

第七章排水措施

1、地表水处理

边坡顶已设置300×300mm排水沟,排水沟用水泥砂浆批荡,防止地表水及雨水渗入边坡护壁内.施工前检查排水沟、排水管是否通畅、积水、渗漏,若存在问题及时处理,使地面积水经沉淀池排入市政下水道,及时清理沟内淤泥。

在排水沟的的转角处、间距50m设集水坑500×500×800mm,用砖砌,水泥砂浆批荡。

2、边坡排水处理

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边坡排水全部排入排水沟,并在基坑的四个拐角处及南北侧中间位置设集水井,用潜水泵把基坑内的积水抽至坑顶排水沟。

3、基坑中的水排出

基坑周边挖土深度800mm,含水量不大,主要考虑下雨天水的排除,可通过水泵就近排到排水沟,电梯井、积水井等挖土深度较多的部位,在坑边挖积水坑,及时用水泵把水抽至排水沟。

第八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开挖前必须全面了解场地下管线、地下水等情况,并做开挖技术交底。

2、开挖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监控,防止挖土机挖土时碰撞桩,以免造成桩身断裂或内伤。

3、必须分层开挖,不准一挖到底,并对边坡进行覆盖。

4、基坑底人工挖土,要抢在不利天气到来之完成验槽手续,验收合格后及时封闭。

坑底不得暴晒、浸水,开挖时不得使该层土受到扰动。

5、基坑四周必须设置集水井及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

6、基坑底人工挖土,在开挖前进行放线并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挖土时宜用水准仪进行监控.确保底面标高,平整度符合验收标准。

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一、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施工机械必须按使用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力和使用条件进行操作。

2、基坑顶部严禁堆土,堆土应离坑边2m以外.

3、每天要派专人监控基坑边是否位移或变化速率较大,出现险情时立

停挖并会同监理、甲方查明原因,采取加固措施后方能继续施工.

4、基坑开挖后周边应及时设置围栏,做好安全标识。

5、夜间作业,机上及工作地点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拦。

6、基坑变形观测应持续至基坑回填土完成为止。

7、挖掘机行走和自卸汽车卸土时,必须注意上空电线。

8、排水关系到基坑安全及影响施工,要及时抽水。

9、排水设施要经常检查,确保水泵无故障,排水专用电线要进行定期漏电检查使其能正常工作.

10、抽水工作人员要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懂抽水机使用常识.

11、抽水设备的电源应做到专线专用,不得和其他用电设备并接,以保证动力正常及安全使用。

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在现场出入口设专人清扫车轮,并拍实车上或严密遮盖,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超过车辆槽帮上沿50cm,边缘不高于车辆帮上沿10cm,严禁沿途遗洒,并安排专人负责清扫道路。

2、施工现场干燥时,应洒水润湿,以防尘土飞扬。

3、施工材料不得堆放在施工道路上,以保证运输通畅。

第十章应急救援预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

谢新锋

副组长:

刘鹏、张小鹏

组员:

关超文、陈朝忠、邓力已、黄壮群

具体职责:

谢新锋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启动,负责事故单位的动作协调,按照应急预案合理部署应急策略和事故现场指挥者协同工作,保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刘鹏、张小鹏和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控制,协调救援工作,识别危险物质及存在的危险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保证应急行动队员的个人安全,并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消除工作。

关超文负责现场,任务是掌握了解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

陈朝忠责联络,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电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

邓力已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

黄壮群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

负责保持与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二、通讯联络

医院抢救中心120、匪警110、火警119、工地现场值班电话:

2784566

三、应急物质

砂袋、锚杆、木桩、挖土机、手推车、自卸汽车、铲、急救箱、担架、灭火器等

四、应急措施

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主要负责人及救援领导小组人员必须迅速赶到出事点并立即开展工作,同时将事故情况报告上级领导。

2、迅速了解事故并判断事故性质:

a、有无人员被埋;b、有无垮塌继续扩大的趋势;c、垮塌对周边建筑物有无危害。

根据情况分析立即制定抢救和排险方案。

3、对无人员伤亡和对建筑物无影响的垮塌,救援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垮塌进一步发生。

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制定预防措施和排险措施并组织实施。

4、若因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应同时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

一方面立即扒土,抢救伤员并密切注意伤员情况,防止二次受伤;另一方面对伤员上部土体,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

必须对有继续垮塌危险的部位采取清除、支撑或开挖等措施排除危险,防止因二次垮塌伤及抢救者或加重事故后果.然后采取人工加机械作业相结合的方法去除埋压物,救出被埋人员.通常,如发生此类事故,施工现场难以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和救援设备,在此种情况下,应迅速向“119”求救。

5、如果垮塌事故如对周边建筑物的安全有危害,首先应疏散建筑物内的人员,在危险区域设备警戒线,然后组织技术人员制定并实施防止房屋垮塌的技术措施.疏散建筑物内的居民有阻力时,应请辖区政府和派出所出面协调。

在建筑物的危险未排除前,对疏散出的居民应做好临时安顿。

 

附图:

土方开挖顺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