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9736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0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1.docx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1

【压轴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发的年代模拟试题带答案

(1)

一、选择题

1.我们要想了解唐朝时中亚、印度半岛及新疆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风貌以及社会习俗,应该查阅的书籍是(  )

A.《齐民要术》B.《史记》C.《西游记》D.《大唐西域记》

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这一制度的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

”下列制度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行省制

3.下面有关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B.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C.隋文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而修建

D.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寂寞天宝(年号,742——756)后,园庐但(只有)蒿藜(蒿草蒺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这首诗反映的是

A.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B.宋夏战争造成的灾难

C.金军攻宋造成的灾难D.安史之乱造成的灾难

5.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

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

6.最近热播的《隋唐英雄传》说到这样一位皇帝——他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请问这位皇帝是()

A.秦始皇B.孝文帝C.隋文帝D.隋炀帝

7.某选官制度“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考试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这一制度形成于

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8.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

B.

C.

D.

9.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的是()

A.鉴真和尚B.玄奘C.阿倍仲麻吕D.崔致远

10.唐太宗看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这一记载

A.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

B.能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的情况

C.属于后人杜撰且不符合当时情况

D.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

1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魏征B.杜如晦C.房玄龄D.姚崇

12.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下列各项中,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句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大江东去液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3.隋文帝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

下列叙述中能够说明其“伟大”的是

①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②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③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④厉行节约

⑤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14.一位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拟定了一幅对联(见下图),横批应为()

A.海路通达B.经济繁荣

C.民族和睦D.文明互鉴

15.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

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宋岳飞抗击金军

B.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

C.唐玄宗倡导节俭

D.唐朝杜甫《三吏》《三别》《春望》

16.下列诗句中,能体现出李白诗歌特点的是(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7.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

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

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

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元世祖

18.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手工业生产发展B.对外贸易活跃C.商业经济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

19.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D.靖康之变

20.一位唐朝官员说:

“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21.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唐朝时期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珍品的著名陶器是()

A.白瓷B.青瓷C.唐三彩D.青花瓷

23.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4.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唐太宗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

25.“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诗句描述人物是

A.霍去病B.张骞C.玄奘D.鉴真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由弟子记录成书《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B项,B项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项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可知与科举制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料举制是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把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为不具备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这就为“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

选项C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A排除;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B排除;行省制确立于元朝,属于地方行政制度,D排除。

故选C。

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天宝……蒿藜……世乱各东西……一二老寡妻”可知,755年,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它造成极大的灾难,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故D符合题意;五代十国是在907年以后,故A不符合题意;宋夏战争造成的灾难,是在北宋时期,故B不符合题意;金军攻宋造成的灾难是宋金战争,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解析:

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B.杜甫被称为诗圣;C.白居易,D.王维没有称号。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6.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隋唐英雄传》”,可知是指隋唐时期,秦始皇是秦朝皇帝,孝文帝是北魏皇帝,故AB不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知识,隋文帝建立隋朝,完成国家统一,隋炀帝时期下令开通大运河,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注意客观评价隋炀帝。

隋炀帝即位后,下令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设立了进士科,促成了科举制的形成;几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境的关系。

但是,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他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

7.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中“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可知是指科举制,隋炀帝时创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

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8.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度先进,文化昌盛,与亚洲各国友好交往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新罗仿唐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骆驼载乐俑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9.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行的史实。

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故B正确;AC推动中日文化交流,D推动中朝文化交流,故ACD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据“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本题考查唐代科举制的作用。

这一记载能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的情况.隋炀帝时期,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诞生.唐太宗的话语“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后,笼络了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故B符合题意。

帝王的奢侈生活是大兴土木,故A不符合题意。

题干正确反映了唐代科举制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题干反映了唐代科举制的作用,不是在说李世民重用魏征虚心纳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被唐太宗誉为“镜子”的著名谏臣是魏征。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吸取隋亡的教训,虚心纳谏,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A符合题干;当时唐太宗时期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BC不符合题干;姚崇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宰相,故D项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A。

12.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指的是唐朝后期,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标志着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杜甫的诗句--杜甫,反映的是安史之乱的情景。

B符合题意;A项出自出处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属于送别友人的诗句,排除;C项是宋朝时期苏轼的词,排除;D项是宋朝时期辛弃疾的词,排除。

故选B。

13.C

解析: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隋文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文帝厉行节约,①②③④项符合题意;⑤项是隋炀帝的功绩,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⑤项的ABD三项。

故选C。

14.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提干的对联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奘是唐太宗时期,远赴天竺,学习佛法的人物,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先进的文化,这属于两国之间的文明和文化的学习和借鉴,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史实是单纯对历史事件的表述,而历史观点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和评价。

B项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属于观点,所以B项符合题意。

ACD都属于对历史事实的单纯表述,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6.C

解析: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人胸怀间”体现了李白诗歌豪迈奔放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杜甫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白居易的诗句。

可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选C。

17.B

解析:

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隋炀帝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8.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依据题干信息,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说明长安街上店铺林立,表明当时商业经济繁荣,C项符合题意,排除ABC,故此题选C。

【详解】

19.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

755—763年,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隋炀帝在位时开凿的,C项是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D项是发生在北宋时期。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0.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隋朝科举制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本题选B。

考点:

科举制的创立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和识记能力,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考试至今还在沿用,影响深远,是考试命题的重点,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科举制度的演变: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科举制度的废除:

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同学们以后对历史概念要深入理解,全面的把握才行。

2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

图①是秧马;图②是筒车;图③是曲辕犁;图④是唐三彩.结合所学知识:

唐朝时期,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

选项②③符合题意;秧马是宋朝的插秧农具;唐三彩是唐朝陶瓷器。

选项①④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应该入选“盛唐篇”的只有选项②③符合题意,故选D。

2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知识可知,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是世界工艺珍品,所以C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属于瓷器,不是陶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3.B

解析:

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开创了科举制度,唐朝时期完善和发展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产生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所以这一制度指的是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词“文官”“读书人阶层”,由此可以想到科举制度,根据所学可知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唐时期,即可做出正确选择。

24.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虚心纳谏,重用贤能,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是描写唐太宗的,故A符合题意;“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描写的是武则天,故B不合题意;“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清色误王国”描写的是唐玄宗,故C不合题意;“陈桥兵变成君主,黄抱加身显威风”描写的是赵匡胤,故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唐太宗、贞观之治”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2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瀛指的是日本。

唐朝年时期的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促进了中日的文化交流。

ABC项项人物与日本无关,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首先是判断出东瀛国指的是古代的日本,由此可以链接知识点鉴真东渡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