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后一课.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8223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后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后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后一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后一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后一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后一课.docx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后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后一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后一课.docx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后一课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史最后一课

一、冷战的起源

(一)国外学术界的观点

1、美国的观点

在西方冷战史研究中,对冷战起源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美国著名冷战史学家、曾担任过美国对外关系史学会主席的约翰·加迪斯统计,美国对外关系史学会80年代出版的《从1700年以来的外交指南》一书中,42%的篇幅涉及到冷战起源时期。

近50年来,围绕冷战的源头何在,究竟是美国还是苏联应对冷战爆发负主要责任,英、法等其他国家在冷战中的作用等问题西方史学界一直争不休,众说绘纭,先后产生了三个不同流,即正统派、修正派和后修正派。

①正统派Orthodox,Traditonal

又称传统派,产生了40年代末,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成为冷战史研究的主流学派。

最早的正统派并非专业的史学家,而是美国当时对外政策的制定者。

美“遏制”政策的设计师乔治·凯南可算作正统的鼻祖。

1947.7凯南曾化名“X先生”在《外交季刊》上发表了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Thesourcesofsovietconduct,把苏联描绘成为疯狂的扩张主义者,鼓吹美国必须对其进行遏制,否则自由世界的安全没有保障。

凯南的观点为美国发动冷战提供了理论依据,促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苏政策的转变,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后来冷战史学家的研究取向。

正统派史学家把冷战爆发的责任完全归咎于苏联,认为从意识形态看,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要消灭资本主义,从历史经验看,苏联的战后目标是争夺势力范围,在全世界进行扩张。

冷战是斯大林发动的,是“斯大林的战争。

”美国在二战后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基本上是一战后产生的威尔逊主义的翻版,即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安全组织,以调节各成员国的关系,解决矛盾冲突,从而达到保障世界和平,维护世界秩序的目的。

但苏的扩张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并将损害以美国为首的“自由世界”的政治、经济利益。

所以,美国政府才调整政策,大力扶持西欧,以建立新的“自由世界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军事力量”,共同对苏的扩张加以遏制。

这样,以美苏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两大敌对阵营,随着相互间矛盾的激化,最终引发了冷战。

因此,冷战是“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侵略勇敢的本质的回应。

”美对苏的遏制政策是美国一贯厌恶强权政治的结果,是“一次新的自由大进军”。

正统派的观点盛行了约20年。

到60年代中期后,在修正派史学的猛烈抨击下,其影响很快趋于式徵。

②修正学派。

Revisionist,Newleft

修正学派兴起于60年代中期,因其成员大多思想左倾,故又称“新左派”。

当时美国正陷入越战不能自拔。

一方面国际舆论的遣责和压力日益增大;同时美国内反战情绪也日益浓厚,反战运动蓬勃兴起,不少人开始对政府的对外政策提出疑问,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左翼学者利用逐渐解密的美国外交档案,对冷战起源问题进行了再思考,重新考察了战后初期美苏两国在政治、外交上的政策和行为,提出了关于冷战起因的全新观点。

修正派几乎完全推翻了正统派关于冷战起因的解释,他们认为:

第一,并不存在正统派新描述的所谓苏联扩张的威胁。

尽管苏在战后采取了一些过激的甚至是挑衅性的行动和政策,但其目的不是想完全在世界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势力范围的扩张。

斯大林在战后有三个主要目标:

在苏西部邻国建立对苏友好政府,保障苏西部边境的安全;

确保德国不再卷土重来,威胁苏的安全;

争取大量赔偿以重建被战争破坏的苏联经济。

除了这三点,斯大林一直是比较灵活并乐于与西方盟同合作的。

如果美国理解苏的这几点最低限度的要求,冷战就可能避免。

第二,美战后的主要目标是经济扩张,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经济”体系。

美决策者们鼓吹“门产开放”政策,无非是想把世界经济套在美国经济的马车上,一方面保证美国经济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尽快恢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在世界范围内拯救资本主义。

基于这一目标,美国把触角伸向各大洲。

即使在苏联最为关注的东欧,美国也要插上一脚,因为东欧经济对整个欧洲经济的繁荣至关重要。

美国的经济扩张和“世界帝国”政策没有给苏的国家安全考虑留下一点点可调和的余地,因此苏拒绝美对战后世界的安排。

同时,苏的存在及其谋求国家安全的努力也不利于美国经济扩张。

于是,美苏就不可避免地由战时会作走上战后对峙的冷战之路了。

第三,杜鲁门政府应对冷战的爆发负责。

杜鲁门抛弃罗斯福关于战后美苏合作的设想,执行对苏强硬政策,这种“突然的逆转”导致了美苏对抗。

杜鲁门政府不仅对苏施加经济压力,终止对苏租借法案,还采取“原子威慑”手段,利用手中掌握的核子秘密进行讹诈,目的是要逼苏接受美的世界霸权地位。

第四,美和其他国家结成军事联盟,是把自己的“帝国”意志强加于人。

美国强迫盟国在经济上依附于自己,以达到操纵,控制的目的,从而结成反苏集团,展开美苏冷战。

修正派对正流派的挑战在史学界并未引起大规模的辩论。

因为修正派揭示了美国发动冷战与陷入越战的根源,都在于对世界帝国的追逐。

这样,攻击修正派就似乎意味着肯定越战。

在当时美国反战的形势下不便于这样做,那些反战的自由主义者也不愿这样做。

因此尽管有些正统派史学家批评修正派断章取义,虚构材料等等,也都局限于打文字官司,反响不大。

修正派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获得长足的发展。

③后修正派Post-revisionist

后修正派产生于70年代末,这与各国外交档案的大量公开有关,到70年代中后期,有关冷战初期的美国外交文件大都已解密,英国也逐步公开了这一时期的内阁和外交档案,这就使冷战研究者们在更坚实的史料基础上,对冷战起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后修正派史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了证实前两派某些观点的证据。

他们的很多观点也综合了正统派和修正派的意见,但更多的则是对两派特别是修正派观点的批判。

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新正统派或折衷派。

总起来看,后修正派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主要有4点:

1、冷战是斯大林无限膨胀的野心和西方世界面对苏扩张软弱无力、束手无策的结果。

他们认为斯大林从来没有把苏的战后安全寄托在与西方合作政策的基础之上。

相反,他一开始就决定单独寻求苏的自身安全。

对于苏联大肆扩张势力范围,西方世界虽然不满,却没能及时有效地加以阻止,等到苏羽翼丰满,西方采取遏制措施为时已晚。

因而西方的失败不是对苏不够宽容的失败,而是在于太软弱无力被动消极。

如果西方世界在最初就态度坚决、行动果断地制止苏的扩张行动、冷战也许不会发生,至少不会那么激烈。

2、用最新材料驳斥了修正派关于美国经济扩张引发冷战的观点。

认为美国并没有把资本主义危机当作战后面临的首要问题,经济安全仅仅是美国国家安全构想的部分。

事实上,美考虑最多的还是战后世界的“势力均衡”问题,各国争夺权力的结果,必然是导致新的战争。

后修正派接受了修正派关于美国运用经济实力推行冷战政策的观点,承认战后的贷款、马歇尔计划等都是美国用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

3、抨击修正派关于美国强加意志于别国的看法。

后修正派认为,在不少地区,如西欧、中东等,美势力的进入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成和支持。

有些国家因为担心苏的威胁,希望借助美的力量对抗苏甚至主动邀请美军事力量进入本国。

挪威、丹麦即是如此。

4、强调英在冷战起源中的作用。

后修正派对英国与冷战关系的研究在整个冷战史学中独树一帜。

首先,他们认为英对美冷战政策有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冷战的爆发。

英在战后由于经济衰败和战争的巨大破坏,无力独自实现其经济和政治安全,因而向美靠拢,施展外交手腕来影响罗、杜政府的政策,并最终使美国陷入欧洲事务承担起对欧洲的政、经、军责任。

那末,英对美国冷战政策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美、英学者看法不尽相同。

英国史家批评美国人目光短浅,吹嘘是英国改变了美的对外政策;美国学者则认为主要是华盛顿自身进行了政策转向,英国在影响并促成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方面不象英国人所说的那么作用巨大。

其次,后修正派认为英国采取了主动积极的冷战政策。

英国应对冷战的爆发负一定的责任,安妮·戴顿认为:

“甚至在美国政府宣布和补充遏制政策之前,维护英帝国世界地位和遏制苏已经成为英政策的重点。

”对苏的忧虑使英政府决定采取强硬政策,并试图借助美的力量,来达到抵抗苏威胁,维护英国的世界一流强国地位的目的。

再联系英外政策中一贯的反苏亲美倾向,问题就更明白了。

总的来说,冷战结束后美国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的解释主要还是这三种观点。

这三种观点中正统派和修正派对冷战起源的解释虽有千秋,但都有一定片面性,后修正派比较客观地研究了美苏两国与冷战起源的关系,论证了美国在冷战中的作用,比前两派的观点较有说服力。

因此,虽然正统派和修正派的理论与观点仍有一定市场,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后修正派。

正如美国著名史学家阿瑟·小施莱辛格概括的,40年代和50年代的正统派,把俄国人看成是坏人,反面角色。

60年代的修正派,把美国作为反面人物,80年代后修正派综合分析的出现,历史开始从一个战斗的武器转为努力分析确定结构窘境和理解敌对双方的关心。

2、前苏联、俄罗斯的观点

①1985年以前

总的来说,苏联时期官方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是:

1、出于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状大的恐惧,是镇压、破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工人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需要。

其冷战政策是一贯的反苏反共政策的延续。

冷战是由来已久的反苏政策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直接继续和发展。

它引用英国国际关系史学家伍德豪斯的话说:

“冷战不是突然开始的,一些有头脑的对当时的事态有所考虑的人,不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而且早在1938年9月的慕尼黑协定中就看出了它的根源”。

(《外交史》/302)

2、美国为夺取世界霸权。

从杜鲁门到许多垄断资本不断叫嚣要夺取世界霸权,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

如杜鲁门在1945.12.19向国会提出的咨文中就讲美国肩负“领导世界的永久责任”,“必须证明,美国充满着保持其世界各国领导地位的决心。

”(《外交史》/290)

11985年以后

三种观点:

A:

传统观点

B:

美苏互动:

美苏关系互动的结果,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C:

苏主动:

“布尔什维主义天生具有对抗和扩张的性质”,苏应该负主要责任。

(二)、我国学术界的观点

①“美国霸权论”

②“美苏共振论”

③“英国主动论”

④“综合作用论”

4、我的看法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①美苏两种截然对立的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斗争是深层原因。

②美苏不同国家利益及对外战略构想的碰撞是直接原因。

③英国对冷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核武器的作用。

 

二、冷战的发展进程

1、两个划分原则

1持续40多年。

2高低起伏。

2、7个阶段

11945-1947:

酝酿与爆发

21947-1953:

第一次高潮

31953-1959:

解冻与对话

41959-1962:

第二次高潮

51963-1979:

缓和背后的争夺

61980-1985:

第三次高潮

71985-1990:

走向缓和,结束冷战

 

三、冷战结束的原因

1、西方观点

1美国政府长期的遏制政策,特别是里根、布什政府的政策作用的结果。

2戈尔巴乔夫的关键作用。

3冷战的结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外交和军事行动以及苏联集团内所发生的社会和政治剧变的结果。

2、俄罗斯的观点

1美国“和平演变”政策的结果。

2戈尔巴乔夫的背叛。

3苏联体制的问题。

3、我的看法

1苏联政府在国内外压力下的政策转向是冷战结束的根本原因。

2美国政府长期的对苏遏制政策,加剧了苏联的困难和内部变化,推动了冷战的结束。

3反核和平运动的作用。

4戈尔巴乔夫、里根的个人因素。

5核武器的作用。

四、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

(一)、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国际关系格局起源于国家间关系的发生。

在世界历史的整个上古时期和绝大部分中古时期里,国家交往限于地区范围之内,各地区之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交往,因而那时只存在地区性的格局,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格局。

世界性的国际格局的出现是欧洲资本主义发生以后的事情。

15世纪晚期以后,新兴的欧洲资产阶级飘洋过海,足迹踏上世界各大洲,把世界各国征服在自己的脚下,形成了世界性的国际格局。

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多极均势格局

1618—1648年,欧洲列强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为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为争夺领土、王位、霸权等多种复杂原因进行了长达30年的混战,战争最终以后者战败求和结束。

战争结束后双方在威斯特伐利亚召开会议,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签订和约来最终解决国际争端,当时除了英国、波兰和俄国外,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确定了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以及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对违约一方可实行集体制裁的原则。

这实际上是对那些追求霸权国家的一种遏制。

这样,《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实际上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了国际关系格局。

当然它确定的仅是欧洲的国际关系格局。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的国际关系格局是一种多极均势格局。

这是世界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两极争霸格局。

它本质上是一种争霸格局。

法国在1793年与英国为首的第一次反法联盟的战争还属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防御性战争。

1794年热月政变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督政府为了扩张领土和扩大国外市场,频频对外发动战争。

特别是1799年雾月政变建立拿破仑的军事独裁专政后,野心勃勃的拿破仑企图建立一个庞大的世界帝国,它包括欧洲各国以及埃及、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西印度群岛、北美的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等欧亚非美世界各大洲的广大领土。

这就同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发生更加尖锐的矛盾,双方进行了长达20余年的激烈战争,拿破仑帝国最终由于连年战争损失惨重而精疲力竭,兵败莱比锡,拿破仑的帝国梦破灭。

②维也纳体系与多极均衡格局

1814—1815年欧洲各国召开的维也纳会议和会议通过的《最后议定书》结束了前一阶段的两极争霸格局,恢复了多极均衡格局。

经过20多年的厮杀,英国作为胜利一方的反法联盟的领头羊,其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确立了其海上霸主地位,以及欧洲大陆制衡者的角色。

沙皇俄国由于1812年大败法国远征军而声名大振,从此开始充当欧洲的宪兵。

普鲁士由于反法战争的胜利跃入欧洲大国的行列。

作为战败国的法国虽然从其顶峰跌落下来,仍然保留了其大国地位。

这样,通过反法战争和维也纳会议,欧洲确立了英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法国的五极均势格局。

其中俄、普、奥、法四国暂时都已无力和无意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宁愿保持相互的均势状态,通过召开会议来协调关系,解决争端。

作为岛国的英国则以其海上霸主的地位始终密切关注和积极参与欧洲大陆事务,在其他几个大国中发挥制衡者的作用。

学术界将这一格局称为“维也纳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局势主要被两大军事集团的激烈争斗所左右。

它们斗争的结果,终于导致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以同盟国的战败投降而告终。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多极均衡格局

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先后于1919年和1921—1922年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对战败国进行了处置宰割,并根据新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确立了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学术界称之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新的多极均衡格局。

在这个体系中,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虽是战胜国,但经过四年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海陆空立体厮杀,力量遭到削弱,特别是英国已从其海上霸主的顶峰跌落,大英帝国的雄风不再;日本、意大利作为后起之秀,跻身大国行列;德国虽为战败国,被宰割得遍体鳞伤,但作为战前的第二工业大国,仍保留了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东山再起的潜力;美国虽已崛起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她的参战对战争进程结局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战后又退回到孤立主义立场,对世界事务较少参与。

这样就基本形成了一个英、法、美、日、意等大国的多极均衡结构,它们都暂时接受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定的国际关系框架,各国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暂时得以缓和,新成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试图在解决各国矛盾、协调各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扮演一定角色。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多极均衡结构也只维持了十几年。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

危机激化了各国的矛盾。

资源贫乏且又具有浓厚军国主义传统、被列宁称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日本于1931年率先走上侵略中国的战争之路,意欲独霸东亚。

这就开始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紧接着,在一战后遭到割地赔款、限制军备、备受宰割凌辱的战败国德国,凭着在20年代后半期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重新跃居世界第二的实力,在一片“雪耻”“复仇”的喧嚣声中于1933年将野心勃勃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推上台,走上了扩军备战的道路,并于1936年进军莱茵非军事区,1938年吞并奥地利,1939年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发动对波兰的战争。

与此同时,一战爆发后背叛德奥同盟国相应罚恶协约国因而也成为一战战胜国的意大利,因不满巴黎和会的分赃不均,企图复兴古罗马帝国,称霸地中海,在另一个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的领导下,于1935年发动了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

德意日法西斯在发动战争的过程中为了凝聚力量,协调作战共同征服瓜分世界,相互勾结,于1940年签订军事同盟条约,结成了紧密的军事政治同盟,人称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集团。

另一方面,在30年代对德意日法西斯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侵略扩张活动姑息纵容步步妥协退让的英法终于在1939年德国大举入侵其同盟国波兰后幡然醒悟,开始军事抗争。

1942年苏美英中等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这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的多极均衡格局彻底破碎,代之以苏美中英等反法西斯国际集团与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剧烈抗争,两大集团展开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激烈的大决斗大厮杀,人称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

1945年二战结束,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彻底覆灭,但世界并未如同一战后那样重新恢复多极格局,而是以新的两极格局取代了旧的两极格局。

这就是二战末期召开的雅尔塔会议等几次重要会议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和由此确定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与苏联的两极格局,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极格局。

经过二战,德意日战败投降,不仅遭到战火的严重摧残,且被盟军占领,暂时退出大国的行列。

中、英、法等为战胜国,也均遭到战争的严重破坏,中国陷入内战,英帝国彻底衰落,法国一蹶不振。

在各大国中,只有美苏两国情况不同。

苏联虽然也遭受战争的严重创伤,但由于苏联国土辽阔,地大物博,大部分地区未遭战火侵袭;二、三十年代苏联加速实现工业化,奠定了比较厚实的工业和技术基础;特别是苏联作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力量,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锻造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国家威望空前提高;同时,苏军在击败德国侵略军后,越出国界,乘胜追击,直捣法西斯老巢,攻克柏林,解放了东欧大片土地,并将其置于自己的军事控制之下。

凡此种种,就使苏联成为一言九鼎举足轻重的超级大国,令世界敬畏有加,侧目相觑。

美国则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没有遭受战火的摧残,反而大发战争横财,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无人可及,并独家掌握了威力无比的原子弹。

美苏两国成为唯一可左右世界局势的两个超级大国。

但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截然对立。

一个是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奉行私有制和自由经济制度;一个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奉行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制度。

美苏两国又都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都认为自己的社会制度是人类最美好最合理的社会制度,都企图把本国的社会制度推广到全世界。

二战前两国曾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1933年美国迫于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和德意日法西斯的危胁,在资本主义大国中最后一个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但双方关系并没有大的改善。

二战期间为了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两国结成了联盟,二战结束后两国结盟的基础消失,矛盾重新浮现。

两国都企图抢占更多的地盘,获得更大的势力范围,攫取更广的权益,扩展自己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两国都组建了自己的军事政治集团,把一批国家置于自己的麾下,由此两国以及各自领导的两个阵营进入了尖锐对抗的冷战状态,这一两极对抗格局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冷战结束。

虽然60年代后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和西欧的崛起,两大阵营都出现了分裂,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向,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一直是国际关系的主角,它们的冷战争霸斗争一直影响和制约着国际关系格局。

以上我们简略地回顾了世界历史上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单极”,总是在“多极”与“两极”中变换更替。

世界历史上真正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只有拿破仑和希特勒等人,他们都怀有征服世界统治世界的庞大野心,但他们的世界帝国梦都被反对派阵营所构筑的铜墙铁壁击得粉碎。

由于世界之大,乾坤之阔,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征服世界、统治世界,建立自己主宰的单极世界;由于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心甘情愿仰人鼻息,受人摆布,接受一个共同的主宰,对此种企图或将单独抗争,或将联合战斗。

因此,结论只有一个:

任何建立“单极”世界、“世界帝国”的图谋都不可能得逞,到头来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1、美国图谋建立单极世界

1990年末,就在持续战后40多年的东西方冷战刚刚结束,曾作为冷战一方的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尚未退出历史舞台之际,美国一位叫做查尔斯·克劳特默尔的时政评论家即在美国权威的《外交》季刊上发表了篇题为《单极时刻》的文章,声称“冷战后世界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单极性”,世界已进入了“单极时刻”,也即进入了由美国一极主宰的时代。

此后,随着长期与美国抗衡的苏联帝国的轰然坍塌,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美国一度相对沉寂的新保守主义的学者、政治家纷纷跳了出来,连篇累牍发表论著,发表演讲,高唱美国强盛的颂歌,欢呼“美利坚帝国”时代的到来。

他们认为,“自罗马帝国以来,还没有任何国家拥有过像当今美国这样的绝对优势”,“美国已成为自罗马帝国以来在文化、经济、技术和军事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新帝国,尽管是极‘不情愿的帝国’。

”就连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外交家亨利·基辛格也不无自豪地写道:

“在新千年的黎明,美国的优势地位非以往最伟大的帝国所能比拟。

从军事工业到民用企业,从科学到技术,从高等教育到大众文化,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支配权无与伦比。

”总之,“美国已成为一个帝国”,“不管你喜欢与否,我们已经是美利坚帝国了。

”有人将之称为“新罗马帝国”。

关于冷战结束后美国是否已发展成为一个“帝国”,国内外学术界颇有争议,对此我们不加评判。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及政治文化的影响力空前强大,无与伦比,美国因此而推行着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企图一超独霸,主宰世界。

2、世界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1970年2月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题为《70年代美国的对外关系政策:

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国情咨文。

他在咨文中公开承认美国不再是头号军事和经济强国,提出世界有美国、苏联、欧共体、日本和中国“五大力量中心”。

80年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他那本引起美国政界和学术界强烈震动的名著《大国的兴衰》中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指出“我们正非常迅速地进入一个多极的世界,以美国、苏联、中国、日本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五个经济和军事力量的中心”。

如今,二三十年过去了,情况是否如此呢?

可以肯定地说,无论尼克松还是保罗·肯尼迪,对美国力量的估计都有些过于“谦虚”了,二战后至今,美国一直都保持了其世界头号经济军事强国地位,这是毋容置疑的。

即使在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发展的巅峰时期,其国民总产值只及美国的2/3,其总体军事实力也不如美国,其科技实力更远远落在美国的后面。

但他们敏锐地看到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如今这已经成为滚滚向前无法遏止的历史潮流,正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提出最严峻的挑战。

这样,世界实际上形成了一超多强的格局。

美国-惟一的超级大国

首先,冷战结束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从1991年4月至2001年2月,持续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