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童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4744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童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走进童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走进童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走进童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走进童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走进童心.docx

《走进童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童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走进童心.docx

走进童心

走进童心

未来世纪竞争的焦点在于科技和教育,而科技和教育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今天的儿童就是明日世界的公民,因而,他们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先决条件。

我国有近4亿少年儿童,生活在各个家庭中。

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

广大家庭中蕴育着培养、教育、造就一代新人广泛而深厚的资源、是一支不可取代的教育力量。

家庭教育受教育最早、教育内容最广泛、受教育影响最长久

对人的一生成长起着启蒙和奠基作用

是一门培养人科学

家庭教育如何进行?

一、要珍惜“爸”、“妈”这个称呼

1、幼儿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A营造温馨、和谐、互爱、互助的家

夫妻互尊互谅,双方采取接纳、理解、沟通的态度。

家庭经济民主管理

家务劳动合理分工

家庭成员在事业上、学习上互勉互帮

亲属关系协调

杜绝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嗜好

B做榜样并不容易

把握家庭教育的特点:

终身性、情感性、渗透性、权威性、针对性。

不断提高家长素质:

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

C父母的威信从哪里来

孩子不听话的10个原因:

父母没有讲清楚要求及具体做法,孩子根本不理解,所以不知道如何去做。

父母要求过偏高,因而望难却步,不肯执行的。

父母要求和当时当地孩子个人的期望、想法相距甚远,孩子一时很难接受而拒绝执行的。

父母一贯对孩子溺爱娇惯,甚至放纵,孩子一抗议就迁就退让,孩子认为听与不听不要紧的。

父母说话唠叨,内容重复,引起孩子反感的。

父母和祖辈要求矛盾不一致的。

父母一严一慈走极端的。

父母说话比较随便,允诺不兑现的,孩子认为言而无信,不必当真的。

父母常常感情用事,管教无章法。

高兴时即使孩子做了不好的事也允许,情绪不佳时,打骂泄愤出气,孩子就会不听不从。

父母用老一套的吓唬、骗、哄、物质刺激等方法对待孩子,天长日久,孩子会怀疑、抵制。

总结: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然而都直接、间接的影响父母说话的威信和效果。

做父母的怎样才能建立威信

必须以身作则,常常循循善诱,既信任又约束

D要防止有害的教养方式:

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望,助长他们任性和自私。

包办代替,养成孩子依赖和无能。

娇惯放纵,导致是非不分。

棍棒“教育”,造成懦弱和粗暴。

期望过高,指责过多,使孩子形成自卑、退缩和压抑的心理。

 

2、进入幼儿的内心世界

幼儿的10种行为特点:

爱游戏、爱模仿、好奇好动、喜欢赞扬、喜欢成功、喜欢和同伴交往、

喜欢户外活动、注意力容易转移、感情容易冲动、自制力弱容易言行脱节。

幼儿的6种需要:

物质生活的需要安全感的需要游戏娱乐运动的需要

同伴交往和友爱的需要受尊重得赞扬的需要好奇求知的需要

每个幼儿都不一样:

遗传和生理素质:

祖辈遗传和母亲孕期因素的直接影响。

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举例,3个孩子情况

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玩中有大学问

1、游戏的好处

A游戏的特点:

趣味性—有趣、好玩、喜欢,是接受教育的最佳状态。

自主性—自己玩、无拘无束,根据自己需要和愿望去选择,主动性得到发挥。

假想性—不必严肃、当真,现实与想象相结合。

可以超越现实,按照他们的

想象改变现实。

例:

妈妈—阿姨—驾驶员—医生

探索性—让孩子亲子尝试,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探索活动。

重复性—玩过一遍再玩一遍,重复体验和练习,巩固知识。

B游戏的价值——促进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

促进身体发育、增强体质。

帮助幼儿在最佳心理状态下获取知识、发展智力。

能促进幼儿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

能进行美育、美的享受、美德创造。

C游戏的种类——体育游戏、语言游戏、智力游戏、数学游戏、音乐游戏、

美术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科学游戏、

民间游戏、生活游戏等。

2、家长怎样为孩子选择玩具

意义:

能激发兴趣、具有认知能力发展、探索科学启蒙、获得运动操作技能

种类:

形象玩具、结构玩具、智力玩具、体育玩具、音乐玩具、娱乐玩具、自制玩具。

要求:

选择玩具要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艺术性、创造性、安全性、符合卫生要求的。

另外,选择玩具要针对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征,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玩具的数量也要适当。

3、家长应该为儿童准备或提供哪些玩具

形象玩具——娃娃、餐具、动物玩具、家电玩具、交通玩具、军事器械玩具等。

结构玩具——积木、插片、机模、橡皮泥及泥、沙、雪等。

智力玩具——七巧板、拼图、棋类、魔方、嵌板、走迷宫等。

体育玩具——皮球、沙包、童车、拉力器、跳绳等。

音乐玩具——鼓、铃铛、小纱巾、小乐器等。

娱乐玩具——不倒翁、各种卡通动画中的人物玩具。

自制玩具——家长和儿童利用各种废旧物、天然材料,动手制成的各类玩具。

好的玩具一定是要具有趣味性、教育性、艺术性、创造性、安全性、符合卫生要求。

 

4、爸爸妈妈最好和孩子一起游戏

指导并参与孩子游戏,提供游戏环境,保证游戏时间、提供必要的玩具,让孩子学会遵守游戏规则,教育孩子和伙伴友好地共同游戏。

其中要教育孩子爱惜玩具、学会收拾、整理、保管玩具。

3、让孩子健康成长

1、怎样使你的孩子健康

A胖就是健康吗?

身体和心理健康

家长怎样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要满足孩子的心理要求、

要引导孩子在集体活动和同伴交往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要启迪孩子积极的智力活动、

要指导孩子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要处理好心理卫生问题、

教会孩子必要的社会适应能力:

简单的安全知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孩子具有一定的社会应变能力

B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

遵守作息制度的习惯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的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

按时睡觉的习惯

大小便的习惯

穿衣的习惯

看电视的良好习惯——时间、内容、保护视力、注意

广告的影响等

C孩子有不健康的行为习惯怎么办

任性和撒泼、退缩与孤僻、猜疑与冷漠——P111页

2、幼儿需要运动

A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

支持运动兴趣、提供条件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贵在坚持注意安全

B增强体质的各种运动

多让孩子去户外活动、和孩子一起活动(走、跑、跳跃、平衡、投掷、钻爬和攀登)、“三浴”锻炼

C体育锻炼中的安全保护:

合理安排运动量、

全面而经常的锻炼、

增加营养、

保证充足的睡眠、

注意安全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让孩子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4、品德是做人的根本

1、学会关心、培养美德

A爱心的培养:

培养子女孝敬父母

培养子女尊敬老师

培养孩子关心小同伴和周围的人

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和祖国

B勤劳和诚实是美德的起点

劳动——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和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

饭前摆放筷子、给小花浇水、收拾自己的房间、帮爷爷奶奶拿报纸、倒垃圾等。

但切记不能把劳动当做惩罚。

诚实——教育幼儿重诺言、守信用、说实话、做实事,不拿被人的东西,做错事能勇敢承认错误。

家长要细心、耐心教育和帮助,千万不能相信“棒头下面出孝子”的怪论。

C重视培养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或称利他行为,包括:

互助、分享、合作、友爱、慷慨、同情等行为,是出于自愿的行为。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培养子女的亲社会行为。

但要注意一下几点:

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进而理解别人在相同情境中可能产生的情感

培养孩子移情能力

成人要及时表示对亲社会行为的语言肯定

2、促进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A初步选择、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B人际交往的能力

给孩子交往的机会

较给幼儿交往中必须的礼貌语言和待人接物的规则

让幼儿学会独立解决同伴交往中的矛盾

C承受一定挫折的能力

日本:

增强体质耐寒教育,冬天赤裸上身跑步。

韩国:

冬季让子女在冰窟里呆一会,克服寒冷考验勇敢品质。

我国:

上学放学老人或父母接送,背书包,孩子边玩边吃。

家长要适当的给予或创造一些挫折锻炼的机会,鼓励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如:

暑期回老家劳动,登山、农村留宿、雪地行走、品尝酸甜苦辣餐等。

3、走向成功的秘诀

A发展孩子的自尊感、自信心

过多干涉和过分包办,削弱了孩子的自尊感、自信心。

期望过高或评价过低,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横向比较和不公平的竞争,压抑了孩子的自尊感、自信心。

缺乏亲情和家庭不和,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感、自信心。

B培养孩子初步的自制力、坚持性和责任感

培养孩子初步的自制能力

发展幼儿的坚持性——三分钟热度现象

启发孩子的责任感:

要相信孩子、放手让他去干

要经常委托孩子去承担一定的新任务

严要求、重检查,让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C什么是成功的真正秘诀:

那就是要你的孩子坚信三句话——

“我能行”、“我来干”、“我要把它干好”

 

5、开发孩子的智慧潜能

一个人的智力发展是从“零”岁开始的,3——6岁是智力发展的启蒙期和关键期。

家庭教育对这一时期儿童心理发展起到决定作用,及早对其进行智力开发,有利于促进大脑发育,使儿童变得更聪明。

1、孩子的智慧潜能在哪里

A什么是智力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知认知方面的心理特征,它包括:

感知记忆能力,特别是观察力;

抽象概括能力(包括想象力),即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

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B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迅速时期

幼儿智力发展的速度

0——5岁:

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5——10岁:

发展速度虽然比不上前一个时期,但仍有较大的增长。

10——15岁:

发展速度逐渐减小,但未停止。

15——17岁:

智力发展已达到成熟阶段。

关键期与早期教育

2——3岁是儿童发展口头语言能力的“关键期”。

10岁左右则是接受文学作品的“关键期”。

“关键期”是获得最佳教育的重要时期

2、你有一个聪明的孩子吗

智力是遗传和环境、教育综合影响的产物,环境、教育在一定条件下起着决定作用。

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证孩子身体的健康发展——营养、体格锻炼和保健

提供丰富的智力刺激的环境

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

B正确对待幼儿智力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智力开发与知识传授的关系

知识与智力并不是一回事

知识是提供智力活动的操作材料,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知识,智力难以发展,在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智力活动的配合,以便分类、比较、综合、推理等。

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认知活动,是对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进行加工组织的过程。

智力水平制约着知识掌握的速度、深度和难度。

知识与智力关系密切,但智力不等于知识。

幼儿的智力开发主要通过感知活动入手,积累经验,启发思考。

P206页

 

定向培养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每个孩子都应力求全面发展

智商与情商的关系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聪明之处

对事物的观察细致、精确。

做事很专心。

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

伶牙俐齿、发音准确、吐字清晰、用语贴切、词汇贴切。

想象新奇、与众不同,但绝不是想入非非。

思维灵活、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总之,要让孩子聪明起来,家长也要有聪明的办法,那就是用孩子以往的表现作参照,用积极赞许的目光去发现孩子的每一点长处,去看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祝愿在座各位的孩子身体健康、快乐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