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4715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8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docx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docx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

目录

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1)

一、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和理论分歧……………

(2)

(一)货币供给的涵义………………………………………

(2)

(二)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理论作用……………………

(2)

(三)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歧………………(3)

二、我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实践……………………(5)

(一)中国的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现状分析………………(5)

(二)我国货币供给传导机制不畅的提出………………(11)

(三)货币供给传导不畅的原因分析……………………(12)

三、解决我国货币供给传导不畅的对策建议………………(15)

(一)要合理解决M0到M2间的传导不畅问题…………(15)

(二)要切实解决M2与金融中介间的传导不畅问题…(16)

参考文献………………………………………………………(19)

答谢辞………………………………………………………(20)

英文文献………………………………………………………(21)

中文译文………………………………………………………(28)

摘要:

货币供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在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和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问题上,西方各主流经济学流派的分歧很大。

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现象,尽管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采取了诸多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手段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

本文试在对现有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总结概述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过去和目前社会经济中的问题和数据,阐明中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是货币传导机制不畅造成的,并提出相映的对策。

关键词:

货币供给经济增长传导机制

Abstract:

MoneysupplyistheCentralBankintermediarygoalofmonetarypolicy,ButtheproblemoftheeffectofincreasingmoneysupplyforeconomicgrowthandtheabilityofcontrollingthemoneysupplybyCentralBankcannotgetanagreementineverymajorwesteconomicgroup.Sincethe1998,Chinaeconomyexperiencedthedeflation.ThoughthePeople'sBankofChinaadoptagreatdealofpoliciesinordertoincreasemoneysupplyastheCentralBankinChina,theeffectofthesemeasuresisnotsignificant.Inthispaper,wesummarizeandconcludethetheoryandrelationshipbetweenmoneysupplyandeconomicgrowth,andexplaintheproblemofmonetarypoliciesineffectiveduetothetransmissionmechanismofmoneysupplyisnotsmoothfromanalyzingthepresentdataofChina.Finally,wegiveandexplainoursuggestionsthatcansolvetheproblem.

Keywords:

MoneySupplyEconomicGrowthTransmissionMechanism

一、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和理论分歧

(一)货币供给的涵义

货币供给是一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和存款货币银行提供的各种货币形式的总量。

通常基础货币的投放取决于中央银行或政府的行为,而信用货币则是存款货币银行等金融中介通过借贷行为创造出来的,但无论是基础货币投放还是信贷货币创造都是通过一定货币金融机制的作用而实现的。

由于货币的流通会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货币供给通过金融机制的作用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并且,在不同的金融机制下,货币供给影响宏观经济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货币供给一般分为三个层次,M0为基础货币,M1为M0+活期存款,M2为M1+储蓄存款。

(二)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理论作用

货币供给基本理论即解释货币供给的变动对社会经济产出总水平,社会就业总量,利率水平,社会商品总体价格的影响,即货币数量论所表示的M=P+Y+V。

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的一部分,该理论也解释了货币生产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的联系,货币供给对以上经济指标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复杂的传递过程后最终作用于宏观经济的,一般通过如下过程

1.中央银行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货币政策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币值与金融秩序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2.运用适度的货币政策手段如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贷款和再贴现比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改变当前经济中的基础货币数量。

3.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存款创造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改变宏观经济中的广义货币总量。

4.在货币市场广义货币供给总量改变的情况下,作为货币市场价格的利率随之改变。

5.利率这一作为借贷成本和储蓄成本的主要参照指标的改变,引起经济中投资和消费意愿变化,进而改变社会投资总量和社会总需求。

6.社会经济投资总量和总需求的改变,势必造成就业水平增减以及价格总水平的变化。

7.就业水平,物价水平的变动带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即分析货币供给的改变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通过上述过程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改变可能转为代表物价水平的价格P的变化,而不是代表经济增长的产出Y的变化;另一方面,不难发现存款货币银行等金融中介对基础货币的信用传导作用以及投资者对利率传导敏感程度也至关重要。

(三)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歧

1.货币供给非中性的分歧

货币供给非中性即货币供给的增量可以转化为代表经济增长的产量的增加。

货币政策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在西方货币理论中被称为“货币中性理论”。

问题原于费雪在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的货币数量交易方程式M*V=P*T,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物价水平,T代表商品与劳务的交易总额,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和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最先提出货币中性论。

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理论认为货币只能影响物价等名义变量,而无法影响真实产出。

卢卡斯则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会由于公众理性预期的存在而被抵消。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同样认为货币政策不影响产出和其他真实经济变量,只有资本、劳动和生产技术等真实变量的变动才是经济周期的根源。

卢卡斯在市场出清条件下,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中央银行宣传公众可以用手中持有的每一美元兑两美元。

从逻辑上讲,我们可以预期经济中所有的价格和工资都将很快变成原来的2倍,货币的名义价值减半,经济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和供给将同以前一样。

因此,没有一个真实经济变量会随着货币的变化而做出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是中性的。

但无论是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还是理性预期主义都以市场出清,社会资源可以自行得到优化配置为前提,其前提判断指标是充分就业。

因此,只要市场存在资源闲置劳动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失业率高于4%的自然失业率水平,公众就不可能在短期内产生物价上涨的预期,公众也就会去增加消费和投资,那么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短期就是有效的。

而考虑货币供给的长期无效性的现实意义不大。

2.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分歧

货币供给内生性和外生性分歧就是对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控制能力的分歧。

凯恩斯主流货币理论在货币供给外生性的前提下,认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是完全可控的,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否认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就否认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而否定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货币供给内生性学者认为由于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和各种金融机构的信用传导等诸多因素内生性,决定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

货币供给总量的内生性问题十分复杂。

货币流通速度V和主要由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的货币乘数M不仅不是稳定的指标,而且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都是多元函数难以预测,金融市场的发达和活跃程度,公众的预期与偏好等都会引起它们的波动。

一般认为,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是基本稳定或有规律变化的,由此才有可能为中央银行的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为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某些技术支持。

然而迄今为止,关于货币内外生性的争论尚无定论。

争辩之所以继续,显然与目前各种货币供给内生性理论上的不尽完善与实践中回归结果的有待检验不无关系,因而对任何理论解释的盲目附庸都有失妥当。

但只要在金融市场配套机制完善和社会经济稳定的条件下,中央银行的各种政策手段对货币乘数,货币流通速度以及金融中介的信用传导有影响,就不能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

二.我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实践

(一)中国的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1998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转折点,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局面(如图1,),

图11995-2002中国GDP,M2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增长率

 

表11995-2002中国GDP,M2增长率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增长率

年份

GDP增长率

M2增长率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增长率

1995

10.20%

29.50%

17.10%

1996

9.70%

25.30%

8.30%

1997

8.80%

17.30%

2.80%

1998

7.80%

15.30%

-2.60%

1999

7.10%

14.70%

-3%

2000

8.00%

12.30%

0.40%

2001

7.30%

14.40%

0.70%

2002

8%

16.80%

-0.80%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1995——2002

通过上图和附表可以明显的发现,1998年居民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首次出现下降,上涨率分别为-2.6%和-0.8%,是创改革开放以来物价水平之最低;并伴随已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其中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由1997年的17.3%下降到1998年的15.3%,GDP增长率也由1997年的8.8%下降到7.8%。

这种“一个下降,两个伴随”现象被广泛认定为通货紧缩。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内部原因是中国经济在1997年“软着陆”后,开始由短缺经济下的供给约束转型到总量过剩下的需求约束。

由于没有形成新的投资和消费的热点,造成国内的有效需求不足,也造成物价回落和经济增长放缓。

外部原因是1997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亚各国货币的大幅贬值,而人民币的币值稳定使我国出口形势严峻,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减弱。

一国经济的发展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拉动。

从1993年宏观调控以来至1996年我国经济主要靠出口和消费来拉动,政府对基础设施投资一直采取严格审批和压缩规模,防止盲目重复建设的态度。

但在1998年,由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失衡,以及出口对GDP拉动作用减弱的现实下,采取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实施政府主导下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投资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

1998年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对GDP的贡献率显著增强。

(如图2)

图21993-2003基础设施对GDP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1993——2002

尽管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可以带来当期GDP的增长,但如果这种投资的增长没有带动起民间的增长,没有带动加工、服务性行业的增长,那么就不可能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特别在赤字财政下的基础设施投入更应考虑到其是否可以带来未来政府税收的增加,否则就是很危险的。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上升,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降低,财政预算内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也不断下降,而国债的发行额度又不能无限制扩大,因此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力度减弱是我国政府必须预见的。

那么合理运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增长,进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就显得由为重要。

在IS-LM模型中,适度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平抑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的由于政府投资增加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

为此,1998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这一措施使商业银行具备了按信贷原则和自身资产负债情况自主增加贷款的条件;1998年和1999年先后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6%,按1999年末存款余额计算,下调7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相应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近2000亿元的基础货币,这就为商业银行增加贷款、购买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提供了条件。

1998年以来的7次降息,使存款利率平均累计下调5.73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累计下调6.42百分点。

(表2,图3)

表21993-2002年M0,M2,GDP,贷款增长率表

年份

M0

M2

贷款增长率

GDP增长率

广义货币供给超额比率

1995

8.20%

29.50%

21.70%

10.20%

2.20%

1996

11.60%

25.30%

21.20%

9.70%

7.30%

1997

15.60%

17.30%

16.70%

8.80%

8.70%

1998

10.00%

15.30%

15.50%

7.80%

10.10%

1999

20.10%

14.70%

12.50%

7.10%

10.60%

2000

8.90%

12.30%

13.40%

8.00%

1.90%

2001

7.10%

14.40%

11.60%

7.30%

6.40%

2002

10.10%

16.80%

15.40%

8%

9.60%

图31993-2002年M0,M2,GDP,贷款增长率和广义货币供给超额比率图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1993-2002

从上图和附表我们可以看出,广义货币供给M2增长率与基础货币供给M0同向变动。

除1999年外,M2增长率大于M0。

M0,M2增长率始终在大多数年份都高于当年的GDP增长率,特别是在1998年,物价水平下降2.6%的情况下,M0,M2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和物价增长率之和的差值是4.8%和10.1%,即1998年我国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超额货币供给,可以说尽管出现了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总量的超额供给,广义货币M2的供应以每年15%-18%以上的速度递增,但货币供给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不明显,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仍不能同时开动,这就使我们对增加货币供给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此时考察我国货币供给总量是否存在中性和货币供给外生性问题就由为重要。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破产等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涌入,我国就业压力空前严峻。

尽管目前没有较为权威的合理的有关我国失业率的统计数据,但我们通过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和城镇隐性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现实推断中国目前的失业率应在4%之上,也就是说中国目前货币供给的增加可以在短期内转化为代表经济增长的产出Y,货币供给是非中性的。

而在我国货币供给的外生性问题上,由于我国自90年以来货币流通速度一直成下降趋势,造成货币乘数减小,很大程度冲抵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增加对货币供给总量的增加的贡献作用,使很多人对人民银行对货币供给总量的调控能力产生质疑,认为我国货币供给是内生的。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货币研究局局长谢平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俞乔在1996年通过结构性变化的显著性检验与长期稳定性关系检验,进行了反驳,认为基础货币与货币总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尽管受到结构性因素的干扰,但仍表现出相对稳定状态,也就是说,我国渐进性变化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制度尽管会对货币乘数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是这种结构性震荡仅仅是一种暂时现象,货币乘数在震荡之后回复到长期均衡状态。

因此通过基础货币进行间接货币总量控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为结汇等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处于被动状态,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对基础货币的大部分投放量是可控的。

但中国需要解决的是运用各种金融手段消除短期内诸多不确定因素对货币政策的负面作用。

我们似乎可以通过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变化,找到真正阻碍货币供给增长对经济推动作用的原因。

2003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的势头。

比如,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达到9.9%,创造1997年以来同季度的最高经济增长幅度,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拐点。

在国内消费方面,以汽车、住房、通讯等为代表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钢材、煤炭、石油和电力都是产销两旺,4月下旬,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甚至出现供电紧张的状况,而能源一般是新一轮经济高增长的先行指标。

第一季度商品房销售增长52%,汽车销售量增长99%。

在国内投资方面,在2002年投资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今年第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8%,持续高涨的投资为诸多产业的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第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42.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6.7%,对外经济空前活跃。

在货币供给角度可以明显发现,今年一季度国内金融机构贷款累计增加85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22亿元。

第一季度的贷款增幅是1997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在新增贷款中,增加较快的不仅有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还有政府主导下的中长期贷款,正是由于金融机构在货币供给过程中的瓶颈作用减弱,使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供给M0可以最大限度的转化为货币供给总量M2,而货币供给总量M2又尽可能的转化为贷款的增长,并由此拉动消费和投资的增加,进而推动了经济增长。

以上事实说明仅靠扩大基础货币供应、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各种措施解决我国:

M0——M2——贷款总量——投资和消费——经济增长,这一货币供给传导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二)我国货币供给传导机制不畅的提出

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实现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除同业拆借利率外,大多由中央银行控制,也就是利率的下降不是由于货币供给增加造成的,而是中央银行调控行为的结果。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通过利率和货币供给两条渠道传导货币政策,回顾二十年的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应渠道发生了三次变化。

第一次改道在1984—1993年,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是再贷款,95%以上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再贷款投放出去的,但由于当时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过度扩张和不良贷款的大量生成,从而生成对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倒逼机制,人民银行几乎丧失了基础货币投放主动权;从1994—1997年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进入第二次改道时期,基础货币投放由再贷款转变为收购外汇投放,75%的基础货币是通过收购外汇投放的。

从1998年至今,基础货币投放渠道进入第三次改道时期,由收购外汇转向公开市场操作。

到1999年52%的基础货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国债回购投放,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进入实质性间接调控阶段。

随着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改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工具也发生了相应的转移,从贷款规模控制转向对货币供应量M2的调控。

由于近期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央银行的调控重点也将由M2转向市场化的利率,但货币供给渠道这种信用传导渠道在中国利率市场化前仍是主渠道。

货币供给这一传导渠道较利率传导更加突出金融市场完善性和金融中介的行为选择对传导机制的影响,即使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货币供给传导不畅的问题不解决,利率传导也不可能畅通。

1997年,人民银行货币研究局局长谢平在〈西方货币信用传导理论述评〉中就提出中国货币供给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

他认为银行信用的接受活动依然是我国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诸如信贷总额之类的信用供给变量始终是构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中介变量。

但与发达国家基本完善的市场体系相反,我国正处于一个由封闭的计划经济体系转向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过渡阶段。

市场机制不健全,非货币金融资产与货币金融资产,金融资产与实际资产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反馈不灵敏,造成我国货币政策缺乏货币供给上的有效传导,货币政策无法有效灵活展开,政策目标难以有效实现。

货币供给的有效传导是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拉动作用的根本障碍。

(三)货币供给传导不畅的原因分析

1.M0到M2之间存在传到障碍。

主要原因是货币市场的不健全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对M2的控制能力受到限制。

1997年以来,基础货币投放渠道转向公开市场业务后,货币市场就已经成为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平台,也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的沟通管道。

货币市场是一年期以下的多种金融工具进行资金交易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一些子市场组成。

包括:

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回购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政府短期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市场等。

货币供给在货币市场的传导大多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间票据市场进行。

由于我国过去的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却存在严重的“重资本市场,轻货币市场;重长期,轻短期”问题江其务(2000)。

中国虽然在创造了世界资本市场发展的奇迹;但货币市场发展却相形见绌,在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至今尚处于分割状态;而短期债券市场发展也是步履蹒跚,使得非金融企业通过票据渠道融通资金不畅。

中小金融中介的扩张信用冲动虽然强烈,但由于货币市场的准入门槛高,市场交易主体少,交易不活跃,容易形成垄断等原因,造成中小金融机构从货币市场融通资金渠道同样不畅。

无论是在同业拆借市场还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容易形成垄断性交易。

因此即使在货币市场上发展最快的同业拆借市场上,其拆借资金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仍远低于相等发展水平国家的比率,原因就在于中央银行制订的存款利率与垄断市场结构下形成的高启同业拆借利率间存在高额利差使得货币市场供给结构倒挂,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中小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成了货币市场的净拆入行承担较高的风险,相反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国有商业银行成了净拆出行,获取稳定收益;但中小银行受自身资产规模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其对基础货币的放大作用有限,毕竟在中国,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银行业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这就造成货币市场的基础货币放大器效应减弱,阻碍货币供给的传导。

另一方面,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规模已相当庞大,原本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买卖债券灵敏而有效的调节货币供给,但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与存款利率有较大利差的国债视为优质资产,极大减弱了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对货币供给调控的调控能力和对广义货币供给总量M2的影响能力。

2.货币供给在广义货币供给总量M2与实体经济部门间的障碍。

即由于“惜贷”造成的信贷瓶经问题。

截至2001年底,我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共筹集资金7727亿元人民币,远低于国内金融机构2001年当年发放贷款额(12944亿元人民币),这就赋予了银行传导货币政策主渠道的作用。

然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介环节的我国商业银行,因为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往往采取某种偏离货币政策的行为,人为增加货币政策传导环节,使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拉长,力度减弱。

理论上讲,商业银行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金经营企业,信贷行为是利润的函数。

但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与收益约束机制空前强化,贷款终身责任制等措施使信贷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信贷扩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