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4605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案.docx

《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案.docx

人教课标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

教案

2.2.1《新纪元》

2.2.2 《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

2.2.3《美》

2.2.1《新纪元》教案

课  题

新纪元

№1

知识与能力

欣赏本文思想境界崇高开阔 

过程与方法

理解文中“新纪元”一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有全球的眼光和长远的历史眼光

教学重点

作者对“新纪元”寄予了怎样的希望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文中“新纪元”一词

教学关键

我们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应该获得怎么的认识

课型

讲课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总结

 

练习

 

 

作业

导入新课:

你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吗?

陈独秀与李大钊

李大钊与毛泽东

作者简介

李大钊,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怎样理解文中“新纪元”一词

字面:

新的一年到来

深层:

世界形势风云变化;马克思科学预言得到印证

新文化运动兴起,新的希望来临

读了本文,我们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应该获得怎么的认识?

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创造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

要有全球的眼光和长远的历史眼光

本文艺术特色

思想境界崇高开阔   

人格本性自然显露

语言豪壮崇高

 

作业:

课后练习和报纸

导入

 

 

 

 

 

疏导

 

 

 

 

 

 

 

 

 

 

归纳

 

引导

 

 

 

布置

了解

 

 

 

识记

 

 

 

 

 

理解

 

 

 

 

 

 

 

巩固

 

 

 

 

 完成

新纪元

思想境界崇高开阔   

人格本性自然显露

语言豪壮崇高

 

 

课后记事

 

欣赏本文思想境界崇高开阔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教学资源网

2.2.2捉不住的鼬鼠

——时间片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感知思想内涵;体味本文情感与哲理相结合、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朗读、体悟、讨论、概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作者在保持情感丰富性和饱满度的前提下,创设哲理意境,给作品以深厚度,从而给人的深刻启迪;欣赏作者时时处处把时间形象化、实景化,让哲理变得可视可闻可触,从而体现出的文学性。

走近作者周涛,男,(1946—),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祖籍山西,生于北京,1955年迁居新疆。

现为兰州军区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新疆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

著有诗集《神山》、《野马群》,散文集《稀世之鸟》、《游牧长城》《兀立荒原》等。

周涛的散文多取材于西北边疆生活,开掘、张扬在极度艰难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韧性,传达了一种真正的西部精神,格调雄壮冷峻,气势沉雄、意蕴深远、笔力雄健。

周涛的散文都贯穿了一个大的主题—对生命的颂赞、崇敬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与参悟。

在周涛的散文中,对生命现象的描绘和对生命本质的探索总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家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亦如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周涛散文的魅力,正是在于他给我们展示了生命之树的翠绿色泽和精神风貌,加深了我们对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的认知和参悟。

周涛的散文世界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世界,在周涛的笔下,草原、戈壁、雪山到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其散文已真正触摸到了生命的底蕴,体现出了强烈的生命意识。

这种清醒的生命意识使他的散文呈现出了野马般的生命活力和巨大冲击力。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志和情感,是周涛散文追求的目标。

对周涛而言,散文不再是“庸常生活的呼吸”,而是作家找寻自我,表达自我的精神记录。

因而,骏马、长城、河流等自然万物在周涛的散文中只是一个发端,借此表现的是作家自己对自然万物的感受和理解,以及作家对生命的体悟。

可以说,“自我”是周涛散文中最刻意张扬的东西。

周涛在表达对生命的参悟时,视野相当开阔,由物及人,由人及民族,由民族及历史,而且思考更为深邃,能够由表及里的把这种思考提升至文化的层面,显现出作家在探索生命意义时所达到的深度。

周涛是少见的能够将诗的想象逻辑和诗的情感结构运用于散文创作中的作家之一。

周涛散文把握世界的方式是诗性的,其散文体现了诗的自由、抒情和想象的精神。

他提出了“解放散文”的主张。

在周涛看来,所谓的“解放散文”就是打破所有规范对散文创作的束缚。

他蔑视散文的一切规范,完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去写作散文,他不在乎开头的突兀,不关心上下段的过渡和照应,完全按照诗的逻辑和结构去写作散文,在他看来,“散文没有章法,我就是章法。

”其在散文创作上对既定规范的这种超越,对当代散文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预习初读文章,并查找参读朱自清的《匆匆》、高尔基的《时钟》。

从文章副标题“时间片论”可以判断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

【明确】论说的观点不集中,写得比较散。

那么,请用5分钟速读全文,说说作者关于时间的论断大致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明确】{把握文章脉络(形),感知思想内涵(神)。

}

这是一篇情理兼备、文质并茂的散文。

作者就“时间”这一既平常又深奥的话题展开讨论,描绘时间的形象,探询时间的本质,表明世人对时间的种种态度。

文中用了繁多的比喻来写“时间”,表现了绮丽的想象,语言有如诗句一样优美。

本文写得很“散”,又有些深奥,细察其文理似可看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各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来写,共同组合成一篇“时间片论”。

{给各段编序号,段末为分号、冒号的不算一段。

}

第一部分:

开篇至“它不愿意拆穿这种幼稚的错觉”(

段)。

中心问题——时间是什么?

第二部分:

“人们经常爱问的一句话就是,‘你有没有时间?

’”(

段)至“但我们经常向别人曲背弯腰、胁肩谄笑”(

段)。

中心问题——我们怎么对待时间?

第三部分:

“这些,当然你都看见了”(

段)至最后。

中心问题—时间怎么对待我们?

阅读第一部分——时间是什么?

(1)作者是怎样来描摹“时间”这个抽象的对象的?

所用的手法有什么特点?

【明确】运用大量的比喻手法,将时间人格化、神化,化抽象为有形。

[“如水”(①段),“那是烟、雾、空气的包围”(②段),“如宇宙天空,如一切生灵惟一的裁判,如神”(⑩段),“如奴隶”(⑩段),“钟表里的刻度”(

段),“一只看不见的手”(

段),“淹没着宇宙万物的滔滔洪流”(

段),“神秘的意志,神秘的脸”(

段),“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

段),“一只规矩而又准确的小松鼠”(

段)。

]

特点:

灵活自由,表现时间的不同侧面、不同特点;未必有科学性、准确性,却有其形象性、审美性。

(2)透过作者的比喻,可以感到作者对时间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对时间的神秘感和崇拜心理。

{这些喻体总的特点是形迹诡秘、不可捉摸、灵活自由、法力无边。

这是以文学的方式描写“时间”,因其抽象、空洞,故而用这些繁多的比喻表现它的不同侧面、不同特点。

讨论“时间是什么”是文章的起点,也是全文的必要基础。

这是将时间人格化、神化,表达对时间的神秘感和崇拜心理。

}

(3)从这些繁复的比喻手法的使用上,你对联想与想象有什么新的理解?

【明确】多样性。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展开联想和想象。

丰富性。

生动的比喻可以从各个角度展开,用于描摹复杂的事物。

阅读第二部分——我们怎么对待时间?

{本段写世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列举一些现象,表现世人的劣根性。

}

(1)时间对待人类的态度如何?

【明确】仁慈、慷慨,“给了我们那么多时日”。

耐心。

(2)人类如何对待时间?

【明确】不珍惜时间,不珍惜生命,任性、惰性、自私、空虚、无聊,无所事事。

{本来时间仁慈、慷慨,给予世人甚多,但世人不珍惜时间,不珍惜自己所得,令万物之主“时间”,也令作者失望。

}

(3)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什么写法?

【明确】主要采用对比衬托的写法。

用世人的劣根性来反衬时间的灵性和神圣。

(4)这一部分,作者表达了什么“情”?

【明确】对世人不珍惜生命的种种表现的深刻批评和嘲讽,表达了痛心、忧心之情。

{这一部分是在第一部分已经充分描写时间的形象和本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入描写,由写时间转入写人类,其中暗含逻辑关系。

}

阅读第三部分——时间怎么对待我们?

(1)本部分写出了时间的那些特性?

【明确】伸缩性、残酷性、不公正性。

(2)本部分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时间的这些特性?

【明确】还是运用大量的比喻。

但却是对时间的形象和特点作更深入的探讨。

(3)本部分与前一部分存在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明确】因果关系。

(4)“鼬鼠”“皮筋”这两个比喻是本部分最重要的比喻。

它们好在哪里?

【明确】形象、深刻。

前者不可捉摸,难以掌控;后者凸显灵活与伸缩性,是对“时间是最公正的”这个命题的反动,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思考,闪烁着创新的光辉。

{【点拨】第三部分,写时间怎么对待人类,又回到描写时间本身。

文章继续运用比喻,对时间的形象和特点作更为深入的探讨。

首先出现“鼬鼠”的形象,这是全文最重要、最生动的一个比喻,而且还有点题的作用;再有,把时间比喻为残酷的力量、凶猛的力量,对人类无情。

前面第二部分写时间的温柔的神性,这一部分写“时间的另一属性”,从不同方面显示时间的特性,或许是因为世人对时间不珍惜才招致时间对世人的最后的不恭敬。

}

【小结】总之,文章在描绘时间形象、探讨时间本质的同时,表达了对时间的敬畏心、好奇心,表达了世人无力把握时间的无可奈何之情。

有关时间的哲理都是抽象的,为什么这篇文章并没有枯燥晦涩之感?

【明确】化虚为实(借助修辞),抽象道理形象化,使之产生了这种效果,如“时间如水我如鱼”,形象地表现了“我”与时间的不可分、“我”被时间包围的特点。

从几个层次中各选几句来赏析,就可以把握这篇文章的行文特点。

难点辨析:

“处处有它而无它,处处无它而有它。

”(

段)(真实存在却难把握)

“是由黄转绿暗暗托出春天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淹没着宇宙万物的滔滔洪流;是神秘的意志,神秘的脸,是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

”(

段)(时间使得季节轮替,时间中生命消亡和诞生)

“不知畏者不足畏。

”(

段)(不知道害怕时间的人是不值得害怕的)

“在时间的尽头,在幽暗的内脏,在呈现着虚无假象的背面,在意识的深不可测的井底,那神秘的、那玄妙的、那不可洞察的创造万物之手——是什么?

”(

段-末段)(不一定说出具体答案,但要明确,这句话中的“那不可洞察的创造万物之手”不等于“时间”,因为这句话说了“在时间的尽头”)

文章为什么要以“捉不住的鼬鼠”为标题?

而这又说明了时间哪方面的特点?

【明确】如以“时间片论”为标题,抽象无味;以“捉不住的鼬鼠”为标题,形象含蓄。

文章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一方面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另一方面也不致让人摸不着头脑。

放回原文便可知:

时间无形,变幻多端,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给人的打击迅速而有力。

{以“捉不住的鼬鼠”为正题,以“时”像论说文标题,“捉不住的鼬鼠”像散文标题;“时间片论”空泛,“捉不住的鼬鼠”集中表明时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即把握不住,“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时间片论”大众化,“捉不住的鼬鼠”独一无二。

前人形容时间过得快,常用“白驹穿隙”,如果再用就乏味了,而“捉不住的鼬鼠”是周涛独有的创造。

}

文中说:

“极度的灵活,超自然的伸缩性,不可思议的变幻速度。

是的,鼬鼠一般,短、细长柔韧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头,双眼凝注而有神采。

”这是全文对时间的诸多比喻中最为精彩一个,或许作者自我欣赏,以之为题。

读“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了”(

段)这句话前后的句子,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人称是如何转换的,这样有什么效果?

【明确】它,第三人称,客观表述。

你(您),第二人称,拉近距离,有利于抒情。

{全文还有大量的“我”的称呼,三种人称,四种称呼的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

这篇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结合原文试分析其妙处。

【明确】设问、比喻、排比、拟人……【随机的或自行的寻找总结思考讨论。

本文的哲理性是怎样表现的?

【明确】从全文来看,深刻的哲理思考是通过诗化的语言来表达的。

这主要体现为一种文与质的交融:

外在的美和内在的深刻交相辉映、相映成趣,极富理趣。

哲理性特点表现在本文各处。

本来探讨时间就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话题,需要非常抽象的思维和理性思维,以及高度的概括力。

再看文章一些语句中的哲理性表述:

(开篇)“我一出世就沉没在在时间里了,时间如水我如鱼”(①段),这种形象化的表述中含暗非常深刻的哲理;“它大到无边无际、无始无终……”(⑩段前半段),与之对称的是“它小到无影无踪、无孔不入……”(⑩段后半段),还有一句之内对称的,“处处有它而无它,处处无它而有它”(

段),“是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

段),这样正反对举也是一种哲理性的表述。

本文哲理表现是诗化的,内核是哲理,外衣却闪着诗性的光辉。

文章的着力点不只是殚精竭虑地发掘哲理,还要极尽才思寻找光彩的外衣。

如果光有哲理的表述将是哲学论文,只有披上文学的外衣才是诗或散文。

“形散神不散”的规律适用于本文吗?

【明确】“形散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通则,但不是惟一法则;当代散文创作更加个性化,更追求内容和形式上的新奇独特,有时会视“通则”为束缚绳索,必欲突破为快。

本文就是创新、突破的一个显例。

“形散”在本文中得以充分体现,作者围绕时间的话题纵横交错来说,无数的比喻一个个排开,语句之间的关联多为松散,共50多个段落,有的段仅三个字,不可不谓为形散;而神方面呢?

作者的表意似难统而为一,如果说是表达对时间之于人生的文学性思考,那么是哪方面的思考?

思考的结论可以归结为哪一点?

很难替作者作出合理的解释。

如果认定本文是多主题的,或泛主题的,那么从前面对课文多重意旨的解读看,可以称为多元主题。

这么说来还是用“神散”来解释更为恰当,谓之“形散神亦散”。

语言品味

本文是周涛的一篇名文,集中体现了作为诗人和散文家的周涛的语言素养和语言风格。

文章体现了周氏散文语言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有着非常深刻的思想性,另一方面又有着非常生动的文学性,如“时间如水我如鱼”(①段)就是明显的例子,参考前文所释,兹不赘述。

神奇的形象思维是所有诗人、散文作家所应具备的,而周涛在这方面颇显优长,他把匆匆而过却又不可捉摸的时间描绘得可视可闻可触,确实非奇思妙想不能为之。

时间之思,古往今来哲学家、物理学家为之连绵不绝地思考、探索,因为认识时间是认识宇宙、认识人生的一部分。

哲学的、物理学的时间表述深奥难懂,而文学的表述却让人感觉亲近。

本文在描绘时间的形象、探讨时间的本质时,虽然对哲学家、物理学家没有多大参考价值,但凭借语言的形象生动、含蓄蕴藉,启发了读者的人生感悟和思考,对社会大众具有参考价值。

从句式来看,变化多样,有对称句、排比句、独词句、设问句,短句——有的三字一句(“它是谁”),长句——有的六十多个字一句(结尾),如此丰富多彩的语句也只有作家笔下才能见到,学者、科学家都难能为之。

从行文来看,段落很多,像诗或散文诗一样排列,给这篇散文增添了诗的韵律和气势。

有关资料

一、雄浑、豪放、意蕴深邃──读《中华散文珍藏本·周涛卷》(张光全)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如同咀嚼橄榄、品评名茗一样,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翻阅、认真思考,才会余味无穷。

读西部著名诗人、散文作家周涛的散文集《中华散文珍藏本·周涛卷》也正是要用这种心态去读,才能领会其深层内蕴。

评论家韩子勇在他的一篇评论文章中也曾深有体会地说过:

“阅读周涛,需要一种纯精神的姿态,需要摒除那种东张西望的浮躁之相,需要一种封闭的‘剧场效果’。

”笔者试就周涛散文集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谈些感觉。

周涛散文的风格一改近年来诸多散文叙写身边琐事、儿女情阴柔气太重的倾向,呈现出一种雄浑豪放、意蕴深邃的风格。

巍巍雪峰、辽阔草原、高飞雄鹰、奔驰骏马等西北特有景物尽收笔端。

字里行间漾溢着豪壮大气的阳刚之美。

正如清代散文家姚鼐所说的: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

巩乃斯草原的精英──骏马,作家描绘得那样英气勃勃,富有灵性。

暴雨中万马急剧汇集、奔驰、喧啸,似洪水倾泻,如大地苏醒。

纵情讴歌那“是进取精神的象征,崇高情感的化身”,是“力与美”的谐奏曲(《巩乃斯的马》)。

还有那草原的精灵──雄鹰,作家笔下所写一只虽涉世不深,与敌人搏斗经验还不足的年轻的鹰,一旦发现那残忍狡黠的象征的恶狼,它疾恶如仇,立刻跟踪袭击,即使搏斗中很可能死去,仍进击无悔。

鹰在进击中死了(狼也在万分疼痛中毙命),但死得何等英勇无畏,何等悲壮(《猛禽》)。

颂扬了那极端仇视世间丑类,义无反顾地与其斗争的精神,反映作家对生活中那种鹰的斗争精神的渴望。

爱与恨是人类精神的双胞胎,敢恨、会恨,才会敢爱、会爱。

具有正确、鲜明爱憎精神的人多了,正义的、美的精神品格才能发扬光大。

令人难忘的还有那不愿受人愚弄,被捕后瞬间气死的红嘴鸦,呼朋唤友冒死营救落难同类的麻雀等等,它们都被作家注入一定情感,写得有情有义、团结刚烈,是一首正义之美、刚烈之美的颂歌。

周涛散文的雄浑豪放风格还表现在对山川草木的描写上。

他的作品为读者描绘和呈现出一幅幅西部特有的山川河流、牧草鲜花的画面。

这些人化的自然仍有一种或顶天立地、或辽阔高远“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调:

高高的耸立并直插蓝天的白岩石山体,呈现出纯钢一般湛蓝的色彩,阳光也“仿佛是被一个透彻的、空明而又高贵的容器过滤了”那样炽烈,“它从高空垂落下来,光芒四溅,游动跳跃”。

山峰不是如黛般妩媚,而是刚正、巍峨耸立;阳光不再是明媚柔和,而是强烈炽热。

作家笔下的巩乃斯草原辽阔无边,即使下雨也落得极有气魄,有威势,有力度:

“瞬间,草原的暴雨从空洞的大井里倾泻而下,如同有一千个高空巨神痛饮后一齐撒尿,浇打得铺满厚草的草滩尘烟滚滚,弥漫起一股窒息人的腥气!

一股鱼腥味儿!

”(《天似穹庐》)本是娇艳美丽的花朵,对它的绽放和凋谢仍写得淋漓酣畅。

令箭荷花“它开过了,瞬间辉煌,一时灿烂,拼尽全力,尽美方谢,它美过了”(《令箭荷花》)。

不患得患失,不左顾右盼,该开的时候,该充分展示自己蓬勃生命力时,尽情施放,也是一种豪壮之美。

还有静静躺在草原上的赛里木湖,清澈、透明,可又反射着无数层的光影、光环、光斑,造成无法分辨的幻想。

妩媚中透露一种深沉、令人敬畏而又难以捉摸的性格。

当然,优秀的作家往往在一种鲜明独特的主要色调贯穿下,也时而调以不同配色,显示其风格的另一面。

周涛的散文在对大西北景物的描写中,在显示其雄浑阳刚之气的同时,有的篇章也表现了阴柔优美的风格,这正表现出作家风格的丰富多样性。

作家笔下的巩乃斯河,一眼望去,它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高远辽阔的视野。

它“像一支忧郁的古歌,静静地在巩乃斯大草原伏行、扭动”。

百米外就看不见它了,而站在河边,对岸十里纵深一览无余。

著名的伊犁河像一个不懂化妆的美村姑,它以其质朴、本色让人钦佩、喜爱。

他的散文在叙事、写景中除了饱含浓浓的爱憎、褒贬之情,显示其雄浑豪放风格外,其作品还蕴藏着深邃的哲理,启人深思。

秋日窗前阳台上纷飞的黄蜂(马蜂),作家在对其翅膀的金黄、黑纹两种颜色形象生动的描绘中,蕴涵着深刻、精辟的哲理:

“那样的金黄上印着那样的黑纹,仿佛是出自名家之手的套色版画。

那金黄应该是晚熟的金皇后玉米颗粒的黄,浸透了阳光的纯金之色,而那黑纹斑,却是无月之夜的浓黑。

这两者套印在它的身上,就是夜与昼、生命与死亡、温柔与峻厉、无限与短暂。

”(《黄蜂筑巢》)由翅膀上的黄、黑两色展开联想,阐发出白天与黑夜时间的运动规律,生命新陈代谢的发展变化,生物性格的对立统一等哲理。

包饺子人们大都干过,且司空见惯。

但作家周涛在操作过程中思想的骏马自由驰骋,人间天上,宏观微观,宇宙万物的形成、构造、运动等想得遥远而深刻,这是《大雪飘,饺子包》一文里的内容。

其最后一段关于幸福与灾难的形象议论尤为精辟:

“幸福不是躲在远方的一座城堡,而是洒在你生命周围的一些肉眼不易看到的碎金。

它一开始就被上帝弄碎了,随手撒向人间,却诱骗一代代的人去寻找那份完整。

灾难正好相反,它从来都是完整的。

”作家由切身体验揭示:

幸福不是目标很大的、远望而不易得到的生命境界,而是如“碎金”撒在你周围,只要留心,生活中随时都可感受到那具体的、不同层次的幸福。

还有平平常常的篮球比赛活动,周涛由此引发出深刻哲理:

它是人类创业的果实,需要配合默契,需要拼搏才能获得,是人类体能、智慧的再现(《梦之队》)。

周涛散文深邃的哲理性,有些篇章是在叙事、描写中借生动、具体的形象来表现的,有些篇章是直接通过议论、抒情段落来表现的。

他的散文的独特风格除了表现在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外,在语言和表现技巧上也很有特色,语言形象、新颖,文字精练而蕴涵丰富,字里行间显示出一种豪壮之气。

写景状物,他凭借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抓住事物的特征,用自己特有的用语方式进行勾勒,使读者不仅对描写对象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而且从语言风格一下就能辨别是周涛的散文。

同样是写时间的流失与珍惜:

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和周涛的散文《捉不住的鼬鼠》,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有关时间的诸多内容,化无形为有形,描绘得具体形象特点鲜明。

但同中有别,朱自清借人们日常生活如洗手、吃饭、睡觉等活动中时间匆匆流过的形象描绘来表达情态,如诉家常,语言清丽、委婉、晓畅。

周涛则从宏观、微观,宇宙万物发展变化,来表现时间的存在、流失及其作用。

由于思想深邃、奇特,语言也简洁、诡奇、刚劲,“它是钟表里的刻度,是太阳和月亮的约会;是由黄转绿暗暗托出春天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淹没着宇宙万物的滔滔洪流;是神秘的意志,神秘的脸,是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

”一连用几个形象、新颖的比喻来描绘时间是什么,将时间存在的广大空间及其操纵万物生杀大权的威力表现得透彻而有力,语言简洁而锋利。

周涛写酒(《瓶中何物》),贾平凹也写酒(《酒》)。

贾平凹以酒为线索,借叙事表达父子深情,如泣如诉,语言平易朴实流畅。

周涛写酒,抓住酒既是水,又是火──能点燃的特点进行描写、议论、抒情,他善于运用一些词语将难以形象地表达的意思写得极为准确传神,让人过目难忘。

如描写人们饮酒的普遍性:

“倾出不过一汪,点燃不过一朵,可是它为什么无腿走千家,有嘴吻万人?

”不仅其中的对偶句精彩,而且“走”和“吻”两个动词准确、形象地表达了千家万户饮酒的普遍性和对酒的亲切感情。

篮球比赛人们大都常见,但周涛的描写就与众不同:

“篮子的底儿是漏的。

他们的任务是给这个漏了底儿的空篮子里装满果实。

”(《梦之队》)作家把网篮比喻为漏底儿的篮子,无底儿偏要往进装东西。

装进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却又决定输赢。

矛盾中使人产生新颖感。

还有“斧头向树借一根柄,树便给了它”,“斧头的柄是向树借来的,然而斧头消灭了树。

这是一个阴谋,树明明知道,还是给了它”(《伊犁秋天的札记》)。

一个“借”字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树与斧柄的密切关系,而且表达了斧头的虚伪、奸诈,树的率真、无辜。

写斧头与树,其实另有所指。

周涛散文的风格也表现在创作技法如写意法的运用上。

他的许多篇章借用此法,用简洁、形象的语言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画面,其中又蕴涵着深邃的思想和浓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