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欣赏与写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2966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6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的欣赏与写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诗歌的欣赏与写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诗歌的欣赏与写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诗歌的欣赏与写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诗歌的欣赏与写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歌的欣赏与写作.docx

《诗歌的欣赏与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的欣赏与写作.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诗歌的欣赏与写作.docx

诗歌的欣赏与写作

诗歌的欣赏与写作

一、诗歌使人高贵和高雅,也使人变得聪慧,:

诗歌之于人生的意义

我向来认为,写一写诗,或者吟读吟读诗,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或者说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当代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名叫叶秀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我羡慕、佩服、敬重、也有点忌妒那些会做诗、能吟诗、能体会诗的人”(《中国诗学·序》)。

他这番话,不是故作谦虚,而是很认真地说出来的,是一个具有很高的学问修养的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诗歌之于人生有着很大的意义。

这意义是很多的,在这里,我想着重谈两点,其一,诗歌使人高贵和高雅。

孔子说,“小子何莫学乎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兴”指诗歌能引起欣赏者精神的感动与奋发。

“观”指诗歌可使人了解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的盛衰得失。

“群”指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思想交流,相互感染,从而保持社会群体的和谐。

“怨”指诗歌可以对不良政治的种种表现表示出否定性的情感态度。

)“不学诗,无以言。

”会做诗、会吟诗、会品诗,是人的一个重要的人文素养,它可以滋润、提高和升华人的精神气质,使人变得高雅脱俗,因而说的话就不庸俗、不卑劣、不低级趣味。

宋代诗人卢梅坡《雪梅》诗云: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此诗另有姐妹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确实,诗歌能使人消除俗气,给人带来高雅的趣味。

梁武帝萧衍曾说,“三日不读谢诗,便觉口臭。

”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说:

士三日不读书,“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则言语无味。

”——离开了诗书,一个人的趣味定然会变得低下。

所以朱光潜先生指出,“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决不会觉到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诗歌可以化去生活的平淡,使生活变得富有高雅趣味,增添几分快乐。

一般而言,具有较高修养的人,往往喜欢追求一种诗性的生活。

所谓诗性的生活,离不开诗;而生活一旦与诗发生了关联,往往就有了灵性,有了浪漫,有了趣味。

此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也。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学,以古典诗歌最为光辉灿烂,从诗经、楚辞,到汉魏六朝的古诗和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构成了光辉灿烂的诗国文明。

而绵延始终的则是士大夫的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我的朋友、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海鸥教授在一篇文章里指出,学习古典诗词,就是“要承传高贵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

其价值倾向,无疑应该是否定低级而弘扬高级,否定丑恶而颂扬美好,否定卑劣而礼赞高尚;否定庸俗而倡导高雅。

”(《传承高贵——古典文学研究的当代意义之一》,载《粤海风》1999年第10期)这一席话,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其二,诗歌使人巧慧。

这句话是英国十六、七世纪时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的。

大家知道,培根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

“知识就是力量。

”他在一篇叫做《论学问》的文章中曾经这么说过:

“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学问变化气质。

”巧慧,即灵巧聪慧。

诗歌可以使我们变得灵巧聪慧,培根这一说法,极有见地。

我认为,这里所谓“巧慧”,在很大程度上实际是指较高的“情感智商”。

情感智商简称“情商”(EQ),它是人格心理中的非智力因素。

它主要表现为自尊、自觉、自信的意识、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富有同情心,等等。

当代青少年大都为独生子女,他们虽然被称为“小太阳”,倍受长辈的娇宠、爱护,但他们缺失一份兄弟姐妹的友爱,孤独而封闭,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加上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往往侧重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情感体验层面的教育,忽视了情感智商的开发,结果培养出来的大多是智商高而情商低的学生。

自私、封闭、狭隘,情绪容易低落,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往往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无所适从。

——这可以说是当代青少年的通病。

因此,如何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的“情商”,这应该是教育界必须关注的问题。

中国传统的文化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情商内容,杨叔子先生曾经概括和论述了《论语》所蕴涵的情感智商,认为与美国学者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智商》中文版前言中所述的五点有着惊人的一致。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最精粹的最突出的代表,古典诗词中就生动表现了古人的人生智慧。

由于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智商是通过诗人生动的艺术创造形象地表现出来的,因而特别具有感染力,特别耐人寻味。

如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写寒山秋色,枫林晚景,不仅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也给我们以哲理的启迪:

诗人歌颂了霜叶遇寒不凋、凌寒独艳、愈经霜寒生命力愈加旺盛的精神品格,而这种精神品格不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吸取的吗?

杜秋娘《金缕衣》云: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告诉我们:

少年、青春的光阴最值得珍惜。

人一定要在少年时代树立理想,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样才不会虚度一生。

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是对青少年进行人生教育的好教材。

杜甫《望岳》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攀登绝顶的愿望以及登临绝顶后的想象,有力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的壮志和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慨,这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的精神追求一样,表现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人文哲学底蕴。

确实,登高才能望远,树立高远目标,不断向上,奋发进取,这是一种最重要的人生智慧。

至于蕴藏着人生大智慧的苏轼词《定风波》,则是我们应该经常回味的佳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二、形式优美、韵律和谐、感情真挚、含蓄蕴藉:

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

古典诗词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粹的代表。

与现代新诗相比,与西方诗歌相比,古典诗歌有着独特的神韵:

感情真挚,意象生动,含蓄蕴藉,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易记易诵。

在这里,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点古典诗词的一些基本特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与文字关系十分密切。

中国诗歌使用的语言是汉字,汉字的文化特色带来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色。

汉字可以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石,汉字是一个个的独体方块字,音(声音)、形(形体)、义(意义)三位一体,一字一音。

如“大”()字,“目”()字,“草”()字,都是有形体、有意义、有声音的。

鲁迅说过:

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汉文学史纲要》)。

中国诗歌,就是用这与西方不同的文字来写的,所以她不仅具有其他国家、其他民族诗歌的一般特点,而且在构词、造句、达意上,更是高度的凝练,具有独特的韵味。

其一,是整齐美。

汉语与西方语言不同,西语是多音节语言,各个音节之间常有音节和长短的区别。

汉语则是独体单音字,除了少数连绵词不能单独解释字义外,每个汉字都是形、音、义三者的统一,都是单音节词。

这就使汉语形成了整一性的突出特点:

方方正正、大小相同的方块字,逐个排列成文,很自然就形成了整齐、均衡、对称的整一性特色。

从“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上古二言诗,到《诗经》的四言诗,再到汉魏以下的五言诗、七言诗,都体现出整齐美的特点。

而近体诗则最能体现这一特色,不论是五绝、七绝,还是五律、七律,整首诗都是一个齐齐整整的方阵。

如: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像这两首诗,排列得多么整齐!

这种整齐美是西方诗歌所没有的。

至于长短句的词,则可以说是“不齐之齐”,同样具有整齐美的特征。

如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值得一说的是对偶(又称对仗、骈偶)。

它指的是上下两句之间词性相对、字数相等、结构相称的诗句组合形态。

这也是汉语独有的修辞现象。

西语有时也可以上下句在意义上进行排比,但因受到多音节文字的限制,终不能像单音节方块字那样排列整齐。

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等。

在对偶的基础上,我们古代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样式:

对联。

如著名的岳麓书院联:

唯楚有材,于斯为盛。

又如本人为吴伟成老师乔迁至朝阳楼作的一幅对联:

横批:

居得其所

窗含碧水,浴清风,沐朗月

楼倚青山,观沧海,看朝阳

其二,是音律美。

古典诗歌的声律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节奏,二是平仄,三是押韵。

先说节奏。

汉字一字一音,每两个字构成一个音步,或称一顿。

“顿”表示一个节奏单位,拉长声腔一读,便有明显的节奏感。

四言诗两顿(二、二),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五言诗三顿(二、二、一或者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言诗四顿(二、二、二、一或者二、二、一、二)。

如《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如《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正是由于具有这种独特的节奏韵律,才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顿挫的律动”,所以中国古典诗歌都可以吟诵,而这,正是古典诗歌之所以具有永久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说平仄。

除节奏的顿挫外,古典诗歌的音律美还体现在声调的高低起伏上。

这高低起伏的声调,

来自于平仄律。

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归纳为平声(阴平与阳平)和仄声(上、去、入)两大声类。

[普通话分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前两声为平声,后两声为仄声]。

平声比较平缓,可以拖长,如“行”、“声”、“情”;仄声比较短促,不能拖长,如“绝”、“灭”、“雪”。

如果一句诗,全是平声或仄声,就会拗口别扭,如“溪西鸡齐啼”之类,既不顺口,也不好听。

于是古人就把平声和仄声间隔着来配合使用,从而形成了近体诗的平仄律——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对。

按照这种格式写出来的诗,读起来,就自然有了高低起伏的声调之美了。

古典诗歌诵读起来,之所以好听(也就是说具有韵律美),还有另外一个因素,这就是押韵。

请看李商隐《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所谓押韵是指相同或者相似的音质(即同一韵部的字)在一定位置的复现。

通过这种复现,既使诗歌琅琅上口,富有美感;又使诗的情感在一定的区域往复回旋,得到充分的渲染。

押韵是压在句尾,句尾是意义和声音的自然停顿处。

近体诗的押韵必须遵守平水韵。

大致说来,平声韵比较绵长,读来有一种余韵悠悠、不绝如缕的感觉(近体诗基本是压平声韵)。

仄声韵比较短促,读来给人以刚健急促的感觉,柳宗元《江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赠汪伦》和《秋词》这两首诗就是分别用“行”、“声”、“情”和“廖”、“朝”、“霄”三个平声韵脚,构成了诗歌和谐优美韵律,诵读起来情韵悠悠,动人心弦。

这样,节奏、对偶、平仄与押韵结合起来,就构成了近体诗的格律形式,而使我们中国诗歌的整齐之美、声韵之美发挥到了极至。

其三、是情感美。

古典诗歌的形式是这样无比的精美,而在情感内容上,古典诗歌则又有一种最可宝贵的特质,这就是它蕴涵有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们古代诗人,对社会人生,对自然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有着深切的热爱和关怀。

无论是春花秋月,还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或是国家的前途命运,一切的一切都使他们动情和关心。

而他们把这种动情和关心,写成了一首首美丽动人的诗歌。

诵读这样的诗歌,我们自然而然就可以培养起自己对万事万物的观察感受的能力以及赏爱和关怀的美好感情。

如李白的《赠汪伦》,“汪伦送我情”是这首诗的主题。

我们吟读这首诗,可以受到人间醇厚友情的熏陶。

汪伦是一个“村人”即农民。

公元755年,55岁的李白来到安徽泾县的桃花潭游赏,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以待白”。

李白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

李白便写了这首诗来留别。

前二句是叙事,写我李白正要坐船启行,忽然听到岸上有人踏歌而来。

“踏歌”,是指双脚踏着节拍,边走边唱。

为什么岸上的人踏歌而来呢?

踏歌而来的人又是谁呢?

作者没有说明,但联系起后两句,就会明白,踏歌而来的人是汪伦,汪伦踏歌而来是为了送行。

踏歌送行,既写出了汪伦对李白依依不舍的一片深厚情谊,又可见出唐代农民的艺术素养和醇美的风俗。

后二句抒情,先极写桃花潭水之深,说它深达千尺,略作一停顿,情感稍加蓄积,在结句迸发而出:

“不及汪伦送我情”,将潭水之深和汪伦之情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了真挚深厚的情谊。

清沈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

妙境只在一转瞬间”(《唐诗别裁》)。

这里好就好在“不及”二字,若将“不及”改为“就像”,那么诗味就会大大消解掉。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二句抒情,言汪伦送别情深,不直言之,而是以桃花潭水的形象,把无形的情谊表现出来,既具体又生动,情真味厚。

从此以后,“桃花潭水”成为表达别情的意象,而经常出现在古代诗文中。

李白的《赠汪伦》写的是醇厚的友情,刘禹锡的《秋词》则写的是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吟读这样的诗歌,我们可以受到诗人豪迈向上的人格精神的熏陶。

中国古代,有一个悲秋的传统。

所谓悲秋,即面对萧瑟的秋景而感伤。

这个传统,源自宋玉的《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自宋玉这一声喟叹后,“悲秋”情结便蕴藏于千古文士的心灵深处,古代诗人只要面对萧条的秋景,面对枯黄的木叶,往往会触发出人生失意之感,往往会感到寂寞和悲伤。

杜甫诗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此诗便典型地揭示了宋玉悲秋的影响。

但刘禹锡在这首诗中,却一扫传统的悲秋之习,说秋天比百花盛开、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

“我言”与“自古”相对,突出了自己与自古以来的失意文人不同,呈现出一种卓异的精神风貌。

那么,为什么说“秋天胜春朝”呢?

诗人没有直接说道理,而是用充满豪情的画笔,描绘出一个高爽明净、富有生气的画面:

“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只白鹤,在秋日晴朗的万里长空,振翅高举,排云直上。

这就是一幅动人的秋景图,这也是一个启人遐思的境界。

这只高飞远举的白鹤,体现着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她是顽强的奋斗者的艺术象征。

她从万木凋零的萧瑟肃杀中突围而出(人生往往需要奋勇突围的精神),奋翅飞向无比高远特别晴朗的万里长天,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人们精神为之抖擞。

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里,“诗情”有人解释为“志气”(《唐诗鉴赏辞典》第837页),这不很准确。

应该说,“诗情”包含志气,但又不仅仅是志气,它还有更丰富的内涵。

它本身所指,就是一种诗性的情怀,它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对人生的感悟、感发以及由此而触发的豪迈的情怀。

秋天能引发这样的诗情,对于豪迈的奋斗者来说,当然就比春天要好了。

情感美是诗美的核心。

金代刘祁在《归潜志》中说,“夫诗者,本发其喜怒哀乐之情,如使人读之无所感动,非诗也。

”换句话说,优秀的诗歌正是因为真切地表现了诗人的生命情感体验,才分外动人心弦。

吟读这样的诗歌,我们可以受到情感美的感发和感动。

第四,是含蓄美。

先比较中西方的两首爱情诗:

相思

萨福(公元前612?

—?

)古希腊女诗人

妈呀,亲爱的妈呀!

我哪有心织布,

我心里已经充满了

对那个人的爱慕。

(周煦良译)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相对而言,西方人性格比较外向,行事比较直接,并且长于逻辑思维。

这种民族性格和思维特性,对西方人的诗学追求带来深刻影响,——西方诗歌特别是浪漫主义诗歌,大都以激情喷发的方式进行抒情,直抒胸臆,酣畅淋漓,一般不讲究委婉曲折,含吐不露。

中华民族的心理气质则偏于内向,传统思维方式带有直觉思维的特征,加之儒家主张“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诗教对民族的审美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则,中国古诗多为四、五、七言,篇幅短小,尤其是近体诗,除排律外,均为四句与八句的短制,不能不讲究小中蓄大,尺幅千里。

因而中国诗学特别反对直入直出,格外追求含蓄蕴藉。

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一文中,指出西方一些批评家同样持有这样的看法:

“有人说,中国古诗‘空灵’、‘轻淡’、‘意在言外’……中国古诗含蓄简约……抒情从不明说,全凭暗示,不激动,不狂热。

”(《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所谓“含蓄”,简言之,就是情感、思想或哲理不直接说出,而以委婉曲折的方式加以表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空灵蕴藉,耐人寻味。

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苏轼语),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叶燮语),都是要求把深厚的内容寄寓形象之中,要求深蓄于内,含而不露,以有限表现无限,在“言外”创造一个无限丰富的艺术世界。

含蓄既是诗美的一种形态,又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

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此诗堪称古典诗歌含蓄美的典范作品。

诗写失宠宫妃的幽怨痛苦。

但作者对其痛苦幽怨未置一词,而是借助于一些意味丰厚的意象,描写宫妃的动作、神情和心理,让读者从具体生动的形象中感受失宠宫妃无限幽怨的情感和深广的痛苦生活。

含而不露,意味无穷。

三、学诗八法:

浅谈学诗的门径

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

诗又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是指发端于永明体而在唐代成熟并定型的一种诗体,包括律诗与绝句。

绝句一首四句,分五绝和七绝。

律诗则一首四联八句,分为五律和七律。

另外还有所谓排律,则是指十句以上的律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

在这里,我们只讲近体诗。

关于近体诗的作法,《红楼梦》有“香菱学诗”的一段描写,颇能给我们启发: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

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

香菱因笑道:

“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黛玉笑道:

“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

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香菱笑道:

“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

你可不许腻烦的。

”黛玉道:

“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

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

“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

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

“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道:

“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道:

“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在这一段描写中,曹雪芹借黛玉之口,相当全面地介绍了学诗的门径。

(一)学诗必须博观。

“博观”是指对文化典籍、诗词作品的广泛涉猎。

一个学诗者,应该保持阅读的浓厚兴趣,随时随地地吸收各种文化信息,养成自已深厚的学养,形成较高的鉴赏力。

黛玉在这里重点要香菱读王维、杜甫和李白,然后再读陶渊明、应瑒、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其他名家的作品,这是极有眼力的。

这与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的论述异曲同工: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但我觉得,这还不够,从个人的体会来看,诗经、楚辞,汉魏六朝的古诗和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们应该沉潜细读的。

此外,对于我们来说,20世纪名家诗词包括当代优秀诗人的作品,也是我们阅读的对象。

我们还必须选择一些经典名篇加以背诵,你读多了,背多了,就会有感觉,就不知不觉会有写诗的冲动。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这里,我还有强调诗歌的朗诵。

我认为,朗诵诗歌是我们品味诗歌感悟诗歌的重要方式。

诗歌在各种文学体裁中最接近音乐,最和音乐、节奏关系密切。

古典文学学者郑临川先生说,诗词“非吟诵无以见其妙”。

当然,吟与诵略有不同。

吟需要摇头晃脑,类乎于唱;诵则偏于读,即所谓朗读。

今人的朗诵扬弃了旧有的类乎唱戏的腔调,但只要声情并茂,照样能传达出诗歌的声情之美。

美国学者肯奈迪在其所编著的《诗歌概论》中提出,读诗不能“只用眼睛去阅读”,越是好诗,越要多朗诵。

他又说,读诗最好是大声朗诵,或聆听别人的朗诵,这样一定能体会出只凭眼睛阅读所不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意味。

肯奈迪还指出,高声朗诵是增强对诗歌欣赏了解的一种方法,因此要“学习赋予诗歌以你自己的声音的这种艺术”。

(参见叶嘉莹《我的诗词道路·谈古典诗歌中兴发感动之特质与吟诵之传统》)可见,朗读诗歌是多么重要!

朗诵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我这里只提出一两个最基本的要求,一是要能够准确地背诵和默写,只有烂熟于心,朗诵起来才能行云流水,声情并茂。

二是要注意诗歌的节奏(顿挫)和平仄(轻重高低),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诗歌的音律美。

但我们不但要熟读诗词,还有大量地经常地阅读古文。

因为现代人说的是白话,写的是白话文,语言思维基本是白话思维。

而诗词属于文言系统,要写好诗词,就必须有深厚的文言文基础,这样才能对“汉字的魔方”有深切的了解。

可以说,如果没有较好的古文功底,要想写出好的诗词是很困难的。

(二)学诗应尊路径——当先学五律,次学七律,再次学七绝,这可以说是学诗的不二法门。

古代塾师授诗,也是如此讲法。

但五律除王维外,杜甫的五律,也是必须揣摩学习的;七律专学杜甫则可;至于七绝学李白之说,则不可全信。

我多次和同学们说,李白是天才,是诗仙,其诗多是自然喷涌而出,形同天籁,无迹可求,无法可依,故不可学之。

七绝于唐代可学王昌龄,于清代则可学王渔阳。

(三)学诗要懂平仄。

正如黛玉所说,写诗没有什么难的,“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黛玉的话,是针对近体诗而言的。

我们今天也只讲近体诗,古体诗则留待以后有几乎再讲。

如前所说,近体诗的写作,必须遵守平仄律。

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对。

五言和七言基本上各有四个格式,五言平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七言平仄格式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