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项目前期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79856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汽车项目前期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新能源汽车项目前期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新能源汽车项目前期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新能源汽车项目前期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新能源汽车项目前期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项目前期工作方案.docx

《新能源汽车项目前期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汽车项目前期工作方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能源汽车项目前期工作方案.docx

新能源汽车项目前期工作方案

新能源汽车项目

前期工作方案

 

第一章行业背景分析

2010-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申请人数量呈增长趋势及专利申请量呈增长趋势。

整体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处于成长期。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大多数专利处于“有效”状态,截止2021年7月29日,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效”专利总量为90575项,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总量的75.15%。

“审中”专利总量为28915项,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总量的23.99%。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利总价值为109.85亿美元。

其中,3万美元以下的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6.80万项;其次是3-30万美元的云计算专利,合计专利申请量为1.94万项。

大于3百万美元的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最少,为489项。

在专利类型方面,目前全球有6.71万项新能源汽车专利为发明专利,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55.68%。

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专利和外观设计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分别为4.19万项和1.15万项,分别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的34.77%和9.54%。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技术来源国为中国,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总申请量的66.79%;其次是日本,日本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总申请量的11.82%。

韩国、美国和德国分别排全球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量的三四五位。

中国方面,江苏省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省份,截止2021年7月29日,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数量高达16700项。

广东省、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均超过1万项。

中国当前申请省(市、自治区)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还有北京市、安徽省、上海市、山东省、河南省、天津市、重庆市。

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新能源汽车项目

2、承办单位名称:

xx集团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

扩建

4、项目建设地点:

xx园区

5、项目联系人:

冯xx

(二)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

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

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

公司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推动智慧集群建设,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基础好、引导带动作用大的重点产业集群。

加强产业集群对外合作交流,发挥产业集群在对外产能合作中的载体作用。

通过建立企业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发展环境。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

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三)项目建设选址及用地规模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66.00亩。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二、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9714.87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16070.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51%;建设期利息198.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1%;流动资金3445.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48%。

三、资金筹措方案

(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19714.87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1594.41万元。

(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8120.46万元。

四、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

384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

32395.24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

4379.36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15.02%。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

6.37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

17633.83万元(产值)。

五、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项目计划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12个月的时间。

第三章现代工程咨询方法

一、逻辑框架矩阵的编制

逻辑框架的编制过程,同时也是对项目各要素的不断分析和加深认识的过程,按照因果关系进行逻辑分析,理顺项目的层次,找出问题的关键,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

在逻辑框架的分析过程中,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进行这一项目,如何度量项目的宏观目标;

2.项目要达到什么具体目标,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和宏观目标之间有何联系;

3.怎样达到这些具体目标;

4.有哪些外部因素在项目具体目标的取得上是必须考虑的;

5.项目成功与否的测量指标是什么,如何进行检测;

6.验证项目指标的数据从哪里得到;

7.项目实施中要求投入哪些资源,需要的费用是多少;

8.项目计划的内容及实施的主要外部条件是什么;

9.如何检查项目的进度。

(一)逻辑框架的编制步骤

逻辑框架矩阵表的编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确定项目的具体目标;

2.确定为实现项目具体目标所要实现的产出成果;

3.确定为达到每项产出成果所需要投入的活动;

4.确定项目的宏观目标;

5.用“如果,那么”的逻辑关系自下而上检验纵向逻辑关系;

6.确定每一层次目标的实现所需要的重要假设和外部条件;

7.依次确定项目的直接目标、产出成果和宏观目标的可验证的指标;

8.确定指标的客观验证方法;

9.确定各项投入活动的预算成本和验证指标及方法;

10.对整个逻辑框架的设计进行对照检查和核对。

(二)目标层次的逻辑关系表述

目标层次的逻辑关系表述,目的是要确定各层次的目标关系,分析项目的宏观目标、具体目标和产出成果及其逻辑关系。

主要做法是:

1.宏观目标构成项目逻辑框架的最上层次,其他项目也可能为此目标做出贡献。

要对项目进行目标体系的分解和分析,可借助目标树的方法进行分析,确定项目的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

项目宏观目标的分析表述要尽量做到具体化。

2.项目具体目标是达到宏观目标的分目标之一,也是该项目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用以评价某一项目最后是否取得成功的判断依据。

项目规划的使命就是要努力保证项目具体目标的实现。

3.各项产出成果是为实现项目具体目标必须达到的结果。

它们从其效果来看应是合适的、必要的、足够的。

4.项目必要的投入活动的表述,应注意简洁明了,不要列举太多的具体活动,只要使项目的基本结构和方案能够得到清晰表达就足够了。

5.将各项投入活动和产出成果逐一编号,表示时间顺序或优先顺序。

6.项目概述应有严密的逻辑性:

为了达到产出成果而开展相应的投入活动各项产出成果是达到项目直接目标所必需的条件,与重要假设及外部条件结合构成项目具体目标的先决条件;项目具体目标是达到宏观目标的条件之一。

(三)重要假设的表述

逻辑框架矩阵中的“重要假设”,是由外部条件即项目之外的影响因素转化而来的。

项目之外的影响因素指在项目的控制范围以外但对项目的成功有影响的条件。

在确定重要假设时,一般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即“哪些外部因素对项目的实施显得特别重要,但项目本身又不能加以控制?

”一旦发现上述这些外部条件或项目之外的影响因素存在,就要进行认真分析,并放入逻辑框架矩阵表内,提醒项目管理者注意监视此类条件的变化。

如有可能,应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尽可能向有利于项目实施的方向转变。

重要假设条件的存在,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项目所在地的特定自然环境及其变化。

例如农业项目,管理者无法控制的一个主要外部因素是气候,变化无常的天气可能使庄稼颗粒无收,计划彻底失败。

这类风险还包括地震、干旱、洪水、台风、病虫等自然灾害。

其次,政府在政策、计划、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失误或变化给项目带来严重影响。

例如,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价格极不合理,农产品价格很低,那么即使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完成得再好,仍然逃脱不了经济上的失败。

另外,管理体制也是项目无法控制的因素。

僵化的管理体制往往造成项目投入产出与其具体目标和宏观目标的分离。

例如,一些国家的农田灌溉设施由水资源部门管理,一个具体的农业项目(包括良种、化肥、农药、农机设施、农技服务、水利灌溉等多项内容)可能因为水资源部门不合理的水量分配而大大降低效益。

列入逻辑框架矩阵表的重要假设条件要具备3个条件:

对项目的成功很重要项目本身无法对之进行控制;有可能发生。

重要假设可以描述自然条件,如保证一定期间范围内的降水量是多少、粮食价格保持稳定、农民愿意采纳新技术、农民愿意使用新的信贷系统等;也可以描述与此项目有关的其他项目,如世界银行灌溉项目一定要按时完成,或者施肥项目届时结束等。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可能发生的”这一点,即不确定的程度,例如我们假定将有充足的降雨量,没有这个条件,新的品种就不会达到增产的目标。

如果你想测定这种不确定性的程度,仍要了解这种假设变成现实的可能性有多大。

(四)客观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的表述

逻辑框架法要求,项目的每一个要素都应是可以测定的,包括投入、产出、具体目标和宏观目标,以及重要假设和外部条件。

因此,项目的评价指标及其检验方法在逻辑框架分析中占有重要位置。

1.客观验证指标

逻辑框架垂直各层次目标,应有相对应的客观且可度量的验证指标,包括数量、质量、时间及人员等,来说明层次目标的结果,验证每一个目标的实现程度,这种指标的确立应该是客观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同时又是可以被验证的。

为了验证层次目标实现的程度,逻辑框架采用的验证指标应具备下列条件:

(1)清晰的量化指标,以测定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

(2)必须针对项目主要具体目标,突出重点指标;

(3)验证指标与对应目标的关系明确合理;

(4)验证指标与层次目标一一对应,是唯一的、单独的;

(5)验证指标必须是完整的、充分的、定义准确的;

(6)验证指标必须是客观的,不是人为可以变动的;

(7)间接指标的采用。

有时项目很难找到直接的验证指标,需要采用间接指标。

间接指标与验证对象的关系必须是明确的,如一个卫生项目的目的是降低婴死亡率,但在较短时间内很难验证这个比例,那么只能用家长受过专门训练的比例和医疗卫生设施的使用比例作为间接指标。

(8)验证指标的准确性。

准确的指标应该包括明确的定义、定量和定性的数据以及规定的时间。

确定指标时,要尽可能选择简易可行、成本较低的信息收集途径。

如要了解农民收入,可能需要很复杂的调查研究,但有时通过对一个村农户电视机、自行车拥有量调查便可有所了解。

如果发现所确定的指标不足以准确的说明宏观目标、具体目标或产出成果,就应该以其他指标来代替。

2.客观验证方法

某项指标被作为检验某个目标层次的标准,它来源于哪本书、哪个统计报表或文件,必须提出明确的验证方法。

这里所指的统计报表或文件应该具有权威性。

此外,也可在此注明验证指标的具体形式。

主要资料来源(监测和监督)和验证方法可按照数据收集的类型、信息的来源渠道和收集方法进行划分

(1)数据收集类型。

数据收集应符合验证指标的要求,每个层次的指标都有不同的数据收集要求,因此数据收集必须有针对性,简明扼要。

(2)咨询信息来源。

验证方法需要说明资料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找出省钱省时的途径。

一般的信息来自建设单位、当地群众和官方文件等3个方面。

(3)数据收集技巧。

在数据类型和来源明确之后,要确定是否符合信息管理的数据质量要求,再编制表格。

如果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应对取样规模、内容、统计标准等进行充分考虑和安排。

简单的抽样调查或案例分析是不够的,验证指标一般都有一些比较常用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与技巧,可根据要求和条件加以选择。

(五)确定项目的投入形式和投入量

项目投入是项目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入形式和投入数量体现了项目规模,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效果。

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确定项目投入形式和投入数量的具体做法如下

1.根据逻辑框架内所列出的每项投入活动,确定所需要的人、财、物的数量;

2.明确投资者和受益者;

3.人员投入以人月为计算单位;

4.对所投入的设备、物资应登记清楚,并要注明所指的具体投入活动;

5.计算投入总量;

6.计算每个产出成果的投入总量;

7.在效益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估计可能附加的投入量以及逻辑框架内反映不出来的隐性投入(如组建办公室、秘书及司机等的费用负担),并通过讨论加以落实;

8.当资金提供单位限定了资金数量时,项目设计必须从量化方面考虑,计划要说明多少投入量能够取得什么结果。

总之,应根据实际可能性和必要性来计算投入量,其结果应能反映出不同层次的利益和责任。

最后将研究和估算结果填入逻辑框架表内。

(六)最后的复查

项目的投入形式和投入量确定后,逻辑框架矩阵表至此已全部完成。

这时需要进行通盘检查。

应包括如下内容:

1.垂直逻辑关系(目标层次)是否完善、准确;

2.客观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是否可靠,所需信息是否可以获得;

3.前提条件是否真实,符合实际;

4.重要假设是否合理;

5.项目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

6.成功的把握是否很大;

7.是否考虑了持续性问题,这种持续性是否反映在成果、活动或重要假设当中;

8.效益是否远远高于成本;

9.是否需要辅助性研究。

为保证逻辑框架各项内容表述的准确性,还要对所制定的逻辑框架进行进一步核实。

核实的内容包括:

1.项目具有一个宏观目标;

2.项目具体目标不是对产出成果的重复描述;

3.项目具体目标是项目的管理责任(与产出是相对的),项目产出实现之后,项目的具体目标应该能够实现。

这里的管理责任是指项目直接目标的客观性;

4.项目的具体目标应描述清楚;

5.所有产出成果都是完成具体目标的必要条件;

6.各项产出成果描述清楚;

7.各项产出成果描述为投入活动的结果;

8.所设计的投入活动都是完成某项产出的必要条件;

9.宏观目标应描述清楚;

10.宏观目标与具体目标之间具备“如果,那么”的逻辑相关性,没有忽略重要的步骤;

11.投入层重要假设不包括任何前提条件,因为前提条件是活动开始之前已经开展的工作;

12.在同一层次上,产出加上重要假设构成达到项目直接目标的必要及充分条件;

13.项目直接目标加上重要假设构成实现宏观目标的关键条件;

14.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真实的;

15.产出与项目具体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真实的;

16.投入、产出、项目具体目标和宏观目标的纵向逻辑关系是真实的;

17.项目具体目标的指标独立于产出。

它们不是产出的总结,而是检测具体目标的尺度;

18.项目具体目标的测定指标能够恰当地反映项目具体目标的重要内容;

19.项目具体目标的指标可以检测数量、质量和时间标准;

20.产出的指标在数量、质量和时间上是客观可验证的;

21.宏观目标的指标在数量、质量和时间上客观可验证的;

22.在投入层所描述的投入能够反映完成项目的所需的资源;

23.验证方法应说明在哪里可获得验证每个指标的信息;

24.整个逻辑框架矩阵的内容,可以据以确定项目的评价计划。

二、逻辑框架法中的逻辑关系

(一)垂直逻辑关系

目标各层次的主要区别是,项目宏观目标的实现往往由多个项目的具体目标所构成,而一个具体目标的取得往往需要该项目完成多项具体的投入和产出活动。

这样,四个层次的要素就自下而上构成了三个相互连接的逻辑关系。

第一级:

如果保证一定的资源投入,并加以很好地管理,则预计有怎样的产出;

第二级:

如果项目的产出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确保外部条件能够落实,则预计能取得怎样的具体目标;

第三级:

项目的具体目标对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更高层次宏观目标的贡献关联性。

这种逻辑关系在LFA中称为“垂直逻辑”,可用来阐述各层次的目标内容及其上下层次间的因果关系。

(二)水平逻辑关系

垂直逻辑对项目目标层次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但这种分析不能满足对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要求。

水平逻辑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主要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来衡量一个项目的资源和成果。

与垂直逻辑中的每个层次目标对应,水平逻辑对各层次的结果加以具体说明,由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的假定条件所构成,形成了LFA的4X4的逻辑框架。

在项目的水平逻辑关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逻辑关系就是重要假设条件与不同目标层次之间的关系,主要内容是:

一旦前提条件得到满足,项目活动便可以开始。

一旦项目活动开展,所需的重要假设也得到了保证,便应取得相应的产出成果;一旦这些产出成果实现,同水平的重要假设得到保证,便可以实现项目的直接目标;一旦项目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同水平的重要假设得到保证,项目的直接目标便可以为项目的宏观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于一个理想的项目策划方案,以因果关系为核心,很容易推导出项目实施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项目不同目标层次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推导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必要条件,这就是项目的内部逻辑关系。

而充分条件则是各目标层次的外部条件,这是项目的外部逻辑。

把项目的层次目标(必要条件)和项目的外部制约(充分条件)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出清晰的项目概念和设计思路。

总之,逻辑框架分析方法不仅仅是一个分析程序,更重要的是一种帮助思维的模式,通过明确的总体思维,把与项目运作相关的重要关系集中加以分析,以确定“谁”在为“谁”干“什么”?

“什么时间”?

“为什么”?

以及“怎么干”。

虽然编制逻辑框架是一件比较困难和费时的工作,但是对于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和评价者来讲,可以事先明细项目应该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实现的宏观目标,以及可以用来鉴别其成果的手段,对项目的成功计划和实施具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章数据采集分析与知识管理

一、信息鉴别常用方法

(一)溯源法

对到手信息涉及的问题应追根溯源,及时核对。

例如,尽量找到现场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人;核对原始资料,并查对主要参考文献;按其中叙述的方法、步骤,重做实验或演算,以便从来源上找到鉴别依据。

鉴别和筛选在手信息,判断是否完整、适用与可靠,是咨询人员的重要工作。

工程咨询所需信息十分广泛,不可能也不必均由咨询人员鉴别。

为了确保信息可靠,应尽可能选用权威机构发布或已鉴定、批准的信息。

例如,地质储量选用储量委员会批准的储量报告;地震带的分布用国家地震局的数据;历史数据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一般来说,专业技术力量强的单位提供的信息较可靠。

例如,国际金融组织的国际金融信息较可靠;来自从事钢铁、汽车行业研究的机构的钢铁、汽车业信息较可靠。

(二)比较法

有些信息受主客观条件限制难以溯源,对此,可用比较法,即比较不同人、不同时间和其他方面的材料;对于某一事实,说法、结论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则基本可辨真伪。

若否,就需进一步核查。

(三)佐证法

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有一定联系,并相互制约。

找到这些联系和制约因素,便可判断事物的真伪。

一般说来,口头材料不如文字材料可靠,文字不如实物可靠。

分析信息产生的过程也是寻求信息佐证的办法。

1.普查数据一般比抽查数据全面、准确。

2.监测数据,长期比短期全面,监测范围大的数据比监测范围小的数据代表性强;勘探密度大的数据比勘探密度小的数据准确,科学实验和仿真模拟计算的数据比一般推理的数据准确。

3.核对来源不同,收集方法不同的数据。

如卫星图片、航测数据可用地面实测数据验证;了解来的市场需求量与行业协会、主要企业、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对比。

4.对比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数据,并适当修正其间的差距。

同一对象的数据,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范围不同,计算的标准和口径可能有所不同,造成数据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在对比这些数据时,必须查明统计口径,否则就会出错。

5.由专家集体辨别信息是否准确,是否可靠。

对于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可能因角度不同、口径不一、方法各异等而不一致,甚至矛盾。

这时,可请专家集体讨论,弄清差异和矛盾的原因,去伪存真,取得一致意见。

(四)逻辑法

鉴别信息,逻辑判断必不可少。

不经缜密的逻辑思考容易出错。

有些基本差错,例如语言或文字的前后矛盾,夸大其词,有悖情理,以及某些虚构,禁不起逻辑的推敲。

当然,逻辑合理并不总能证明事物为真,从虚假的前提出发,经过合理的逻辑推断得出的结果不会真实。

因此,鉴别信息,既要充分利用经验、认识和判断力,也要借助其他手段。

二、数据分析与挖掘概述

(一)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是根据咨询问题的具体需要,对与之有关的信息进行整理、鉴别、评价、分析和综合,以便取得咨询所需新信息的过程。

信息分析有如下几种用途:

1.跟踪。

所谓跟踪,就是及时了解各领域新动向、新发展,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比较。

比较各种事物的内部矛盾之后,把握事物间的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并作出选择。

3.预测。

利用已掌握的信息、知识和手段,推断事物的未来或未知方面。

4.评价。

进行评价时应选择合适的变量和评价指标,应当考虑评价对象之间的可比性。

信息分析所用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方法主要靠逻辑推理;而定量方法涉及数据间的数量关系,要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求解。

如今,信息越来越复杂,定性与定量分析已无法单独奏效,只能越来越多地结合起来。

(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信息分析的一部分,数据分析是对收集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建立适当的模型,揭示数据中隐含的技术、经济、社会和其他关系,以及发展趋势,为有关的咨询活动提交的有用的数字、信息或建议。

数据分析的对象可分为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

如企业历年的咨询收入、利润总额等就是时间序列。

截面数据是在同一时间的数据,如企业同一年咨询业务数目、营业额、费用、收入、人工耗费等。

两种数据都要注意样本容量大小。

对于截面数据,常用线性或非线性回归模型体现数据之间的各种关系。

数据分析属定量分析,包括数据统计分析、时间数据分析、空间数据分析。

(三)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就是从数据中挖掘出隐含、先前未知、有潜在用途,最终可为人理解的关系、模式、趋势和其他有用信息,并建立模型,用于预测、判断或决策,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变化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的过程。

数据挖掘广泛应用于制造、金融、零售、保健、中医药及电信等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风险防范、供应链管理、竞争优势分析、部门分析等领域。

数据挖掘要用到统计分析、人工智能、数据库和神经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如记忆推理、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决策树、神经网络、基因算法等。

数据挖掘需要用户参与,并非某种单一工具、技术或软件即可独自完成。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信息查询都可视为数据挖掘。

例如,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查找个别记录,或用搜索引擎查找互联网特定的网页,属于信息检索,不能视为数据挖掘。

当然,数据挖掘技术也有强大的信息检索能力。

第五章规划咨询方法

一、宏观分析方法

宏观分析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基本类型。

定量分析主要是对事物的状态和过程进行描述,常用的方法包括区位熵、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城市规模等级模型的应用;定性分析则是对状态和过程的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