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0810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通论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古汉语通论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古汉语通论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古汉语通论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古汉语通论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汉语通论2.docx

《古汉语通论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通论2.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汉语通论2.docx

古汉语通论2

第六章 古音知识

第一节古今语音的异同

古代汉语的语法、词汇和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古汉语的语音也和现代汉语有明显的差别。

一个汉字的读音,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古今语音的不同就体现在声、韵、调三个方面。

  韵母方面古今的不同,很容易被人们感觉到。

例如,我们用今天的音读唐诗,就会发现押韵有不和谐的地方。

古今声母的不同,在双声联绵词方面也有所体现。

有些古代的双声联绵词,今天读起来声母并不相同,如玄黄、缤纷、容与等。

声调古今也不相同。

从调类看,古代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是阴、阳、上、去四声,古今调类不同,而且同一个字在古代和现代所属的调类也可能不同。

但是,在语言研究史上,学者们并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到古代的语音不同于后来的语音的。

汉代以后的人读《诗经》《楚辞》,首先遇到的就是押韵不和谐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从南北朝到宋代有过三种错误的做法。

  1、叶韵(叶句、协句)说:

如《经典释文》所载梁末沈重的《毛诗音》就是,在《诗经·邶风·燕燕》三章“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民”中,“南”字下注云“协句,宜乃林反”。

协句说,是用临时改变韵脚字的读音以求押韵和谐的做法。

到宋代朱熹发展到极至,称为叶音说。

把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了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

“叶音说”掩盖语音发展的真相,造成汉字读音的混乱。

陈第批判“叶音说”,《屈宋古音义·跋》:

“余少受《诗》家庭,先人木山公尝曰:

叶音之说吾终不信,以近世律绝之诗叶音者且寡,乃举三百篇尽谓之叶,岂理也哉!

然所从来远,未易遽明尔,竖子他日有悟,毋忘吾所欲论著矣。

余于是默识教言。

”《毛诗古音考·序》: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

  2、古人韵缓,不烦改字:

这是唐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中提出的。

缓,是宽的意思,指古人用韵不像中古时那么严格,读音相近的字就可以押韵。

  3、改经:

唐玄宗读《尚书》“无偏无颇,尊王之义”,感到“颇”和“义”不押韵,遂改“颇”字为“陂”。

  以上的说法和做法都是对语音缺乏历史认识,不知道语音是发展变化而造成的。

他们拿时音来读千百年前的韵文,当然会有不和谐的感觉。

  明代学者陈第在《毛诗古音考序》里说: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明确认识到了语音是随着时空而变化的。

古音与今不同,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我们要建立语音发展的观点,还要掌握一定的音韵学知识,解决古书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节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一、古音的基本概念

1、声母方面

字母:

在音韵学上,有字母、母、声类、声、纽、声纽、音纽等名称,这些都是传统声韵学对声母的称呼。

古代没有今天意义的字母,既没有拼音也没有英文或其他表音文字的字母。

但是受梵文影响,对声母有所认识(对声母没有认识是不可能创制反切的),有人就用汉字来代表声母,传统音韵学的每一个字母,就是一个声母代表字。

三十六字母:

最早创立字母的人是唐末的和尚守温,他根据梵文的音理创立了三十个字母,用三十个汉字作代表,也就是说守温第一次制定了三十个声母代表字。

宋代人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六个字母,成为三十六个字母,反映了唐代到宋代语音的发展,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说的传统的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语音的声母系统,每个字母代表那时的一个声母。

代表字是随意的,后来沿用下来。

“三十六字母”是古人总结的汉语的36个声母。

是宋朝人在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

发音部位旧名

 

发音部位新名

发音方法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唇音

重唇

双唇

轻唇

唇齿

 舌音

舌头

舌尖中

舌上

舌面前

 

齿音

齿头

舌尖前

 

正齿

舌面前

舌叶音

穿

 

牙音

舌面后

 

喉音

 

 

 

舌根

 

 

半元音

 

 

 

半舌音

舌尖边

 

 

 

半齿音

鼻齿音

 

 

 

五音和七音:

这是古代学者就声母的发音部位所作的划分,他们把声母分为唇舌齿牙喉,谓之五音,五音之名最早见于南梁顾野王《玉篇》卷首的《五音声论》;到了宋代,增为七音,即加上了半舌半齿两类,最早提到七音的是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唇音:

重唇音轻唇音舌音:

舌头音舌上音

齿音:

齿头音正齿音牙音:

喉音:

半舌音:

半齿音:

清浊:

按照发音方法,古人把三十六字母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

全清音:

不送气、声带不振动次清音:

送气、声带不振动

全浊音:

声带振动强烈次浊音:

声带振动不强烈

2、 韵母方面

韵、韵部、韵目、小韵:

韵书把凡韵腹、韵尾相同,声调也相同的字归在一起,叫做一韵,也可以叫做韵部,如《广韵》有206韵,或206个韵部(上古音里的韵部和中古音的韵部有所不同,它不考虑声调,上古音的韵部又称部)。

韵、韵母的区别:

韵考虑主要元音、韵尾和声调,不考虑韵头。

而韵母考虑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不考虑声调。

韵目:

韵书里韵部的标目,是同一个韵部里选出的代表字。

如一东、二冬、三钟、四江,作用是便于排列和称说,为什么用这些字做代表字,与字母一样,都是随意的,一经使用就沿用下来。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音韵学上根据韵尾的性质将韵部分为三类:

带鼻音韵尾的是阳声韵,包括—n,—ng,—m;不带韵尾,或带元音韵尾的是阴声韵;带塞音韵尾的是入声韵,包括—p,—t,—k。

四呼

开口呼:

不是iuü或不以iuü为韵头的韵母齐齿呼:

i和以i为韵头的韵母

合口呼:

u和以u为韵头的韵母撮口呼:

ü和以ü为韵头的韵母

四声、平仄:

中古的四声指平、上、去、入;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

①譬况

天《释名·释天》:

以舌腹言之

风《释名·释天》:

横口合唇言之

②直音

《康熙字典》:

栭,并音而。

《康熙字典》:

西,音粞。

是,音姼。

③读若

《说文》:

铗,读若夹。

《汉书·高帝记》:

“从间道走军。

”服虔注:

“走音奏。

④反切

顿,都困反(切)

dùndùn

第四节上古音简说

上古音又称古音,指周秦时期的语音,更广泛的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

学习古代汉语以文言文为主要对象,而先秦时期的古书是文言的典型,其反映的语音系统就是上古音系统,所以学习上古音是很有必要的。

一、上古韵部系统:

清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顾炎武利用韵文研究古韵,《音学五书》(《古音表》)将古韵分为十部;江永《古韵标准》把古韵分为十三部;段玉裁利用谐声偏旁研究古韵,首创古韵谐声表,《六书音均表》将古韵分为十七部;戴震《声类表》将古韵分为九类二十五部;孔广森《诗声类》将古韵分为十八部;王念孙《古韵谱》等将古韵分为二十一部;江有诰《音学十书》将古韵分为二十一部。

近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章炳麟《成均图》将古韵分为二十三部;黄侃《音略》将古韵分为二十八部;王力将古韵分为三十部,这是目前比较通行的结论。

二、上古声调

上古时期有无声调,至今尚无定论。

有各种说法:

古无四声(陈第),四声一贯(顾炎武),古有四声(江有诰、王念孙),古无入声(孔广森),古无去声(段玉裁),古无上去声(只有平入二声,黄侃),五声说(王国维,阳、阴之平上去入),长去短去说(陆志韦),长入短入说(王力:

平、上、长入、短入)。

这一部分的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就行。

三、上古声母

钱大昕、邹汉勋、章炳麟、黄侃、曾运乾分别提出了关于上古声母的研究结论:

1、古无轻唇音:

这是清代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古无轻唇音》(“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

”)里提出的论断。

即上古没有“非敷奉微”四纽,中古时才由“帮滂並明”分化出来。

2、古无舌上音:

这也是钱大昕的发现。

即上古没有“知、彻、澄”三母,它们是后来才从“端、透、定”中分化出来。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

3、娘日二母归泥:

这是近人章炳麟提出来的。

即上古没有“娘、日”二母,它们是后来才从“泥”母中分化出来的。

章太炎《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之,则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

4、喻三归匣:

近代音韵学家曾运乾在《喻母古读考》中提出来的。

即喻母三等字是从古代匣母中分化出来的。

例如:

云、王、域、烨,都是喻母三等字,而魂、皇、或、华,都是匣母字。

喻四归定:

这也是曾运乾提出来的。

即中古的喻母四等字,在上古应属定母。

台—怡,兑—悦;免—逸,炎—谈,俞—偷,弋—代;易,读如狄;荑,读tí,声符是夷,等。

5、上古时期无正齿音,即照二归精、照三归端:

这是黄侃提出来的。

指照系二等字归精系,照系三等字归端系。

正齿音“照穿床审禅”,一部分归齿头音“精清从心邪”,一部分归舌头音“端透定”。

 

第七章古漢語知識

古书的注解

一、古注的重要性

古代注释家距所注古代文献的时代较近,对古代文献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特点、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所以其注释的准确性相对较高。

有些词句,如果没有古人的注释,我们不是无从知道其含义,就是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

例如:

《左傅·隐公元年》:

祭仲曰: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杜预注:

“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

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根据《杜注》,我们不但知道了一雉墙的体积,而且知道了三百雉并非指诸侯国首都城墙的周长,而是指首都城墙一面的长度。

又如:

《诗经·周南·关雎》: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毛传:

“窈窕,幽闲也。

淑,善。

逑,匹也。

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专贞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

”朱熹注:

“窈窕,幽闲之意。

淑,善也。

女者,未嫁之称。

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

君子,则指文王也。

好,亦善也。

逑,匹也。

根据《毛传》和朱熹注,我们得知“窈窕”本来的含义是幽闲、娴静的意思,后来才引伸出美好、漂亮这一义项。

二、古代著名的注释家及注本

自汉至清,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注释家及注本,兹将两汉到宋代的著名注释家及有关注本介绍如下:

1、汉代的注释家及注本

两汉时期的注释家主要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何休、赵歧,服虔、高诱、王逸等。

毛亨:

鲁人,或云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

汉景帝时为河间献王博士,其学传自子夏,著作有《毛诗古训传》,简称《毛诗》。

时人称毛亨为大毛公,称其学生赵人毛苌的小毛公。

孔安国:

西汉曲阜人,字子国,孔子十二世孙。

曾向申公学习《诗经》,向伏生学习《尚书》。

武帝时因研究《尚书》成为博士,官谏议大夫,临淮太守。

著作有《尚书传》、《尚书音》《古文孝径传》等。

今本《古文尚书孔氏传》为晋梅赜所献,题孔安国作,实为托名之作。

马融:

东汉扶风茂陵(今兴平县人),汉安帝时为校书郎,桓帝时官南郡太守。

后回朝为议郎。

马融博学多才,为汉时通儒,有学生数千人,郑玄即出其门下。

曾注《孝径》、《论语》、《诗》、《易》、《尚书》、《三礼》、《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均失传,清人马国翰《王函山房辑佚书》有辑录。

郑玄:

东汉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字康成。

曾从马融学古文径,回乡后聚徒讲学。

晚年因党锢之祸被囚禁,建安初获释。

官任大司农,世称郑大司农。

郑氏治学以古文经为主,遍注群径,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其著作有《论语注》、《孟子注》、《尚书注》、《三礼图》、《毛诗谱》、《六艺论》、《三礼目录》等,今仅存《三礼注》和《毛诗笺》。

何休:

东汉樊(今山东济宁市东北)人,董仲舒四传弟子。

为人质朴口讷,终生精研六经,尤好《公羊传》,闲门十七年撰成《春秋公羊解诂》。

后拜议郎,再迁为谏议大夫。

著作尚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育》、《谷梁废疾》,宣扬《公羊》,驳斥《左传》、《谷梁》,除《解诂》传于世外,余皆佚。

赵歧:

东汉京兆长陵(今咸阳市东北)人。

曾为并州剌史,后任议郎、太常等职。

撰《孟子章句》一书,传于世。

服虔:

东汉荥阳(今河南荥阳县)人,曾任九江太守。

著有《春秋左氏传解谊》一书。

据传郑玄欲注《春秋》,听说服注之意多与己同,遂尽以所注与服。

唐孔颖达撰《左传正义》时独用杜注,服注遂亡。

高诱:

东汉涿郡涿(今河北涿县)人,少从卢植学,曾任司空掾、东郡濮阳令之职。

著作有《孟子章句》、《孝经解》(均佚)、《战国策注》(今残)、《淮南子注》(与许慎注相杂)、《吕氏春秋注》等。

王逸:

东汉南郡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南)人。

曾为校书郎,汉顺帝时官至侍中。

著《楚辞章句》一书,为后世所重,是《楚辞》现存最早的注本,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何晏、王弼、韩康伯、韦昭、杜预、范宁、郭璞、郭象、裴松之等。

何晏:

三国魏时南阳宛邑(今河南南阳市)人,玄学家,何进之孙。

曾随母为曹操收养,娶魏公主,官散骑侍郎,迁待中、尚书。

其仪表“美姿仪,面至白”。

后因依附曹爽为司马懿所杀。

著作有《道德论》、《周易解》及各种文赋数十篇,多不传;主编《论语集解》二十卷,流传至今。

王弼(公元226-249):

三国魏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南)人,笃好老庄之学。

与何晏、夏侯玄同开魏晋后玄学的先声。

由何晏荐为尚书郎,著作有《道德论》、《老子注》、《周易注》、《论语释疑》等。

韩康伯:

魏人,著《周易注》,余不详。

韦昭:

三国吴云阳(今江苏丹阳县)人,曾任尚书郎、太史令、中书仆射等职,被孙晧所杀。

平生好学不倦,精通经史,著有《孝经解赞》、《论语注》、《汉音音义》《国语注》等书。

除《国语注》传于今外,余皆佚。

杜预:

晋时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字元凯。

官河南尹、度支尚书,后拜镇南大将军,镇襄阳,太康元年率兵灭吴,有功,封阳县侯。

杜预博学多才,长于谋略,时人称为“杜武库”。

一生耽思经籍,酷好《左传》,自称有《左传》癖。

著有《春秋长历》、《春秋释例》、《春秋左氏传集解》等书,皆传于世,其中《春秋左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最早最完整的《左传》注本。

范宁:

晋时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南)人。

少笃学,治经严谨,不尚玄学。

历官余杭令、临淮太守、中书侍郎、豫章太守等,封遂乡侯。

著有《春秋穀梁传集解》,为今存《穀梁传》最早的注本。

另有《公羊传例》、《论语注》、《礼杂问》等书,皆佚。

郭璞:

晋时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

字景纯。

曾为著作佐郎、尚书郎。

后因劝阻王敦起兵作乱而为敦所杀。

其所注文献很多,诸如《尔雅注》、《三苍注》、《方言注》、《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楚辞注》、《子虚赋注》、《上林赋注》等。

其中《尔雅注》费时最久,用功最多,是《尔雅》流传至今最早最好的注本。

郭象:

晋时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官至黄门侍郎、太傅主簿。

为人好老、庄,善清谈。

曾参考向秀《庄子注》撰成《庄子注》一书,三十三卷,阐释老、庄思想。

后向本佚,郭本独传于世,唐时成玄英曾为之作疏。

裴松之:

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

先仕晋,任员外散骑侍郎、吴兴故鄣令、尚书侍郎等职,入宋后累官中散大夫、国子博士、大中大夫等。

奉诏注《三国志》,博采群书一百四十余种,以“补缺、备异、惩妄、论辨”为宗旨,注文多出正文三倍,开创了注释的新例。

裴骃:

裴松之之子。

官至南中郎参军,著《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传于今。

另有《史记音义》八十卷,已佚。

3、唐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唐代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孔颖达、贾公彦、徐彦、杨土勋、李善、司马贞、张守节、颜师古等。

孔颖达:

隋未唐初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人。

隋时举第,授河内郡博士,继补太学助教。

入唐后李世民引为文学馆博士,封曲阜县男,转迁给事中,官至国子祭酒。

曾师从刘焯,博通群径,名重一时。

奉太宗诏主编《五径正义》,兼采南北经学家之长,成为一代训诂名著,唐时以其书作为科举取士的依据。

贾公彦:

唐洛州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

官至太常博士,博通群经。

著《周礼义疏》六十卷,《仪礼义疏》三十卷,为后人所重。

其解说《周礼》参考郑玄注,能改郑氏好引纬书,好改经字之弊。

解说《仪礼》,亦取郑说,然精审不及《周礼注》。

《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均流传至今,收入《十三经注疏》。

徐彦:

唐人,著《春秋公羊传疏》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余不详。

杨土勋:

唐人,曾任四门助教,著《春秋穀梁传疏》一书,后收入《十三经注疏》,余不详。

李善:

唐扬州江都(今扬州市)人,曾任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等职,后为潞王府记室参军,转秘书郎,又出为经城令。

其学有师承,意多存古,于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完成《文选注》六十卷,旁征博引,是唐初文选学的集大成之作。

杨倞:

唐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南)人,与元稹、白居易同时,官东川节度使、刑部尚书。

著《荀子注》一书,是流传至今《荀子》的最早注本。

司马贞:

唐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官至朝散大夫,弘文馆学士。

著《史记索隐》一书,并补作《三皇本纪》,有小司马《史记》之称。

张守节:

唐开元、天宝间人,官诸王侍读。

其学长于地理,著有《史记正义》一书。

余不详。

颜师古:

唐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祖籍临沂,颜之推之孙。

太宗时拜中书侍郎,官至弘文馆学士,精通文字训诂,著有《汉书注》、《急就章注》等书,为世所重。

4、宋代的重要注释家及注本

宋代的重要注释家主要有、邢昺、孙奭、朱熹、洪兴祖等。

邢昺:

北宋曹州济阳(今山东荷泽市)人。

一生多在东宫及内庭讲授经书,著书很多,其中《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收入《十三经注疏》。

孙奭:

北宋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县)人。

官至工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

曾奉敕校定赵歧《孟子注》,并撰《孟子正义》十四卷,收入《十三经注疏》。

另著有《孟子音义》、《尔雅释文》等书,均传于世。

朱熹:

南宋著名注释家,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十九岁中进士,历仕四朝。

官至焕章阁待制兼侍讲。

一生主要精力用于聚徒讲学,研究学问,广注经籍,著作主要有《周易本义》、《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

洪兴祖:

南宋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官至太常博士。

博学好古,著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楚辞补注》等书。

三、古注的分类

注的本义是灌注。

古代经书多难懂,好象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文的解释也叫做注。

古注就其特点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传、笺、章句、集解、疏五类。

1、传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

古人把儒家的重要文献叫做“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

如孔子著《春秋》,后人写书解释《春秋》者,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

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

如西汉鲁人毛亨的《毛诗传》:

《诗·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毛传》:

“相,视也。

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2、笺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

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

《说文》:

“笺,表识书也。

”如《诗经》毛传郑笺。

郑笺就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传》进行补充和订正的注释。

对《毛传》隐晦简略的地方,郑氏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写出来,以表示有别于已有的注释,标作“笺”,后人称为《郑笺》。

例如:

相,视也。

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

《笺云》:

“仪,威仪也。

视鼠

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3、章句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

其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

如东汉赵歧《孟子章句·梁惠王上》:

《章句》:

“曰,辞也。

叟,长老之称也,犹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

“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以利吾国乎?

父也。

孟子去齐,老而至魏,故王尊礼之。

曰:

‘父不远千里之路而来至此,亦将有可以为寡人兴利除害者乎?

’”此段话从“孟子去齐”以后串讲整个句义,是章句的体例。

4、集解集解可以分为两类:

(1)又称为集注,集说,集释等,这是汇集各家解说,加以选择并加上自己见解的一种注释方法,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

(2)不是集各家之说,而是通释经传。

如晋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5、疏疏即义疏,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正义、疏义等,简称疏。

汉魏时期所作的注,到了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到了唐代,由于时间久远,人们感到不易理解,于是出现了“疏”这种新的注解方法。

疏的注释特点是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

六朝所作的义疏很多,流传到今天的只有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

唐代进行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周易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

诗经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穀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宋代所作义疏的著作主要有:

孝经唐李隆基注宋邢昺疏

论语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汉赵歧注宋孙奭疏

后人将以上这些注疏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成一部书,称作《十三经注疏》。

四、旧注的编排体例

古书的注释,特别是对先秦经书的注疏,并不易容看懂,这一方面是因为注文简略,无标点,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书注家众多,体例不一。

下面介绍两种体例:

1、注疏体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疏]

 

《诗经·鄘风·相鼠》

2、集解体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注疏·为政》

五、旧注的内容

旧注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解释词义、注明音读、疏通文意、阐明思想、分析句读、讲解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诠释典故、校正文字、考证人名、地名等,例如:

解释词义例

《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毛传:

“静,贞静也。

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

姝,美色也。

俟,待也。

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

《左传·庄公十四年》:

“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

”杜预注“绳,誉也。

注明音读例

《诗经·周南·关睢》:

“君子好逑”。

《经典释文》:

“逑,音求。

”又如《诗经·召南·何彼矣》:

“何彼矣,唐棣之华。

”《经典释文》:

“棣,徒帝反。

《字林》‘大内反’。

华如字。

六、旧注的风格

旧注的风格有时代的差异,即不同的时代其注释的特点也有所不同,可分为汉唐的风格、宋代的风格和清代的风格三类。

1、汉唐的风格。

汉唐时代注释的风格侧重于训释字句、注明读音等,内容包括释字、串讲、通释全章大意、注明出典、考证人名地名史实、增补史料、阐明哲学思想,等等。

2、宋代的风格

宋代的注释风格是常常利用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

宋代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注释家是朱熹,其注释中的不少地方反映了宋代理学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3、清代的风格

清代学者对文字、音韵、训诂都有深入的研究,因此清代注解的风格是能将文字、音韵、训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运用于注解之中,从材料出发,注重考据。

七、旧注的术语

旧注所使用的术语很多,不能一一列举,这里只选择一些主要者说明如下:

1、曰、为、谓之使用这三个术语时被释词总是处于术语之后,其含义等于现代汉语中的“叫做”。

除了一般释义外这些术语有时还用来分辨同义词。

例如:

①《论语·先进》: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朱熹注:

“穀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论语·学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郑玄注:

“《大司徒》云:

‘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见孔颖达《正义》)

②《楚辞·离骚》:

“各兴心而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