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8516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厦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厦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厦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厦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厦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厦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

《大厦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厦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厦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

大厦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2.1总体概况1

2.2工程难点1

三、施工准备2

3.1、人员组织2

3.2、组织与管理2

3.3、测量设备2

四、控制桩的校测3

五、平面控制网测设3

5.1、场地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3

5.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3

5.3、精度要求8

六、高程控制网的测设8

6.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8

6.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9

七、±0.000m以下施工测量9

7.1、基础垫层及基础放线9

7.2、±0.000m以下高程测量10

八、±0.000m以上施工测量10

8.1、轴线的竖向投测10

8.2、标高的竖向传递12

九、装饰工程施工测量13

9.1、地面面层测量13

9.2、门窗洞口测量13

9.3、屋面测量13

9.4、墙面施工测量13

9.5、电梯安装测量13

9.6、厕浴间测量13

十、建筑物的沉降观测13

十一、质量保证措施14

11.1、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图14

11.2、质量控制原则14

11.3、测量过程控制14

十二、安全管理15

一、编制依据

序号

项目

编号

1

XX大厦施工图纸

2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01-21-95

4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5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测量成果

2007普测0713

二、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XX大厦

2

工程地址

3

建设单位

4

设计单位

5

监理单位

6

施工单位

7

建筑功能

集办公、接待酒店及相关配套设施于一体

8

工程规模

总建筑面积60692㎡,地上20/11/4层,地下3层。

9

结构形式

主体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结构:

筏板基础

10

工期要求

甲方要求工期为900日历天。

2.2工程难点

根据工程概况,本工程具有如下特点和难点:

首先,基槽面积大,基槽深,给高程测量带来了难度。

其次,本工程场地狭小,给平面控制桩的布置和保护带来了难度。

三、施工准备

3.1、人员组织

根据本工程工作量大、难度大,测量要求精度高,现场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技术组成立测量小组由副主任工程师张朝宪为组长,根据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

对测量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

由测量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

序号

姓名

职务

备注

1

测量组长

负责施工测量和管理工作

2

技术员

负责测量工作的日常检查和管理

3

验线员

负责整个工程的测量验线

4

测量员

负责整个现场的测量放线工作

5

测量员

负责整个现场的测量放线工作

6

资料员

负责收集和整理测量放线的资料

3.2、组织与管理

3.2.1由副主任工程师张朝宪全面负责测量组织管理工作,技术员和验线员负责具体实施,测量员进行现场实际测设工作。

3.2.2每次放线完成后,由质检员王斌和验线员曹扬威进行验线。

验线合格后上报工程监理进行验线,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2.3测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公司《工程测量管理暂行办法》,遵守各自岗位责任制,互相监督。

3.2.4测量工作完全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操作。

3.3、测量设备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到北京精密光学仪器质量检测站进行检测,仪器配置见下表

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检测情况

1

经纬仪

DT202C

3

合格

2

激光垂准仪

DZJ3-L1

2

合格

4

水准仪

DZS3-1

3

合格

5

钢尺

50m

6

合格

6

塔尺

5m

6

合格

7

对讲机

TC-368

8

合格

8

盒尺

5m

10

合格

9

墨斗

/

8

合格

四、控制桩的校测

建筑物定位桩是建筑物定位的主要依据。

当测绘院给定水准点后,应及时对桩位进行保护。

测绘院给定测量成果表后,及时对桩位坐标进行坐标反算,反算无误后,对现场桩位进行校测,反算与实测均无误后,方可使用,否则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

五、平面控制网测设

5.1、场地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5.1.1平面控制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5.1.2由于土方施工单位先进入现场施工,请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测得楼四角控制点A1、A2、A3、A4(具体位置及详图详见《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工程编号2006验测1339)。

因土方施工单位要进行挖土施工,故先将测绘院给定的控制点做了引点(详见附图一),同时将测绘院给的控制点挖土施工时挖掉了。

待我单位进场后,根据土方施工单位做的引点施放了本工程的控制点Z1、Z2、Z3(详见附图二)。

应业主要求,我单位请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第三测绘分院对现场内控制桩进行复测,原有控制桩施放存在误差(详见附图三),经与业主、监理共同商议,本工程依据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第三测绘分院2007普测0713测量成果进行工程定位放线。

5.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2.1首先依据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第三测绘分院2007普测0713测量成果作为起算依据,进行复核。

核实无误后,做场区平面控制网。

5.2.2根据基础平面图中墙体、柱子、洞口位置关系和现场实际情况,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

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依靠于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上,为了便于平面控制及施工,本工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设置九条主轴线,分别布置在1轴以东1000mm、3轴以西1000mm、5轴、7轴、9轴以东3000mm、11轴及A轴以北1000mm、D轴与E轴中间、G轴以南1000mm(具体位置详见附图四),并采取直角坐标计算法进行施工放线。

最后,采用极坐标法校核。

5.2.3主控轴线均布置引线,轴线引线均用红

三角标出,清晰明了。

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

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

5.2.4因本工程施工时间长,且现场施工场地

狭小,轴线控制桩做法详见右图:

附图一:

 

附图二:

附图三:

附图四:

5.2.5场区主控制网布设完成,经验线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布设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5.3、精度要求

精度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20"

1/15000

六、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6.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6.1.1依据“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测量成果”采用DZS3-1水准仪,对测绘院给定的三个水准点BM1=52.614m、BM2=52.363m、BM3=52.544m,用附合水准测量法,进行校验。

6.1.2校验合格后,为防止BM1、BM2、BM3水准点施工时被破坏,故在施工现场外布设两个水准点BM4、BM5(具体位置详见下图)。

6.1.3采用中丝读数方法,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与已知点联测,往返各一次。

每次引测标高需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

6.1.4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的情况,在现场布设半永久性水准点(具体做法详见下图)。

6.1.5因工程场地十分狭小,高程控制点应选在土质稳定,便于施测使用,并且易于长期保留的地方。

高程点应尽量远离回填土边,施工期间应定期复测。

6.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6.2.1为保证竖向施工测量精度,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为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高差全中误差(mm/km)

路线

长度

(km)

仪器

型号

水准尺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附合或

环线次数

平地

闭合差

(mm)

四等

±10

50

DZS3-1

双面

往返各

一次

往返各一次

6.2.2四等水准测量内业计算最后成果取值精确至1mm。

七、±0.000m以下施工测量

7.1、基础垫层及基础放线

7.1.1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而影响正常的施工及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

7.1.2±0.000m以下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传递轴线,引测点的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误差±2mm。

7.1.3我项目部进场前已由地质单位将基础开挖距槽底设计标高0.3m处,故基础开挖时的测量方案由地质单位编制。

7.1.4我项目部将剩余的0.3m高的基底土层清理完毕后,在各主轴线上安置经纬仪,后视同轴控制桩,将轴线控制点测至基坑内,并根据各轴线间关系及图纸上基础垫层所在位置,精确放出垫层边界线,放此线特别注意校核图纸尺寸,严格控制好高程。

7.1.5在垫层、防水保护层、基础底板、顶板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成后,根据工程的轴线控制桩,把DT202C型经纬仪架设在轴线控制桩上,对中、调平后前视同一方向轴线控制桩,将所投测的轴线投测到施工面上,同一作业面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少于2条,以此为依据对角度和距离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细部尺寸的放线工作,细部尺寸放线时应放出轴线、墙和柱的边线、墙和柱模板500㎜控制线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在各楼层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间的竖向轴线垂直偏差不大于3mm。

7.1.6每一工作面每一段完成后,由测量组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项目部验线员、质检员进行复检。

合格后填写报验单,报监理验收。

7.1.7施工放样的技术要求:

长度L、宽度B的尺寸(m)

允许误差(mm)

L(B)≤30

±5

30<L(B)≤60

±10

60<L(B)≤90

±15

90<L(B)

±20

7.2、±0.000m以下高程测量

7.2.1标高竖向传递:

依据现场水准点,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加尺长、温度二项修正将标高传递到护坡桩上,再由护坡桩传递到塔吊的基础上,待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完后将标高引入楼内的核心筒处,并做明显标记。

每层均需闭合检查,误差不得超过3mm。

7.2.2±0.000m以下高程控制:

以传递到塔吊基础上的高程点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工作。

清槽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在槽底四周设标高控制桩,控制桩之间拉线作为槽内标高基准,并以此来控制垫层厚度。

7.2.3基础标高控制:

在基础底板钢筋及墙柱插筋绑扎完后,将+50cm控制线抄测在墙、柱主筋上,用红漆做标记,浇筑时拉线作找平的依据。

7.2.4墙体标高控制:

在墙、柱合模后,将+50cm控制线抄测在墙、柱主筋上,用红漆做标记,作为浇筑砼找平的依据。

7.2.5顶板标高控制:

以地下三层核心筒处50cm线为基准,用钢尺向上引测标高,并将+50cm控制线抄测在墙、柱主筋上,每层误差不得超过3mm。

7.2.6竖向标高施工测量,在柱子、墙模板拆模后,在柱子、墙的侧面上投测出建筑100cm线。

八、±0.000m以上施工测量

8.1、轴线的竖向投测

8.1.1对于高层建筑物0.000m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准直仪进行轴线竖向传递,即所谓的内控法。

8.1.2首层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

根据施工前布设的控制网基准点及施工过程中流水段的划分,在各建筑物内做内控点(内控点的数量及位置详见下图),埋设在首层相应偏离轴线2米的位置。

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0×100×3m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固筋与首层楼面钢筋焊牢,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点。

8.1.3上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200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

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

8.1.4将激光垂准仪架设在首层地面控制桩上,接收靶放在投测楼层的相应预留洞口,架设好激光垂准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将光线投测到施工层楼面,调整激光束得到最小光斑,适当挪动接收靶,把光斑移至接收靶的“十”字交点上,得到第一个投测点,将激光垂准仪照准部旋转90°,得到第二个投测点,再将激光垂准仪旋转90°,得到第三点,取这三点所确定的圆的圆心为最终投测点,则该轴线的一个控制点投测完毕,重复上述操作,可确定该轴线的第二点,这样即可确定该轴线。

同理可确定此施工段其它轴线并用墨线弹出,以此为依据用钢尺进行细部放线。

8.1.5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8.1.6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高度(m)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H≤30m

5

30m<H≤60m

10

8.1.7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细部尺寸放线时应放出轴线、墙和柱的边线、墙和柱模板500㎜控制线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8.1.8定期对首层激光控制点进行校核,如发现偏差应立即调整。

激光控制点应进行有效保护,以免施工过程中产生变动。

8.2、标高的竖向传递

8.2.1在首层平面易于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准高程点:

定出首层±0.000m以后,用水准仪抄出+100cm线,检测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旁边注明建筑标高,以红色“”上边线为标高传递基准,在一个流水段处设置一个“”,同一层平面内红色“”为6个,布设位置应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且红色“”需设在同一水平高度,在施测各层标高时,应后视其中的两个红色“”上边线以作校核。

8.2.2楼层施工中应每层测设楼层100cm线,测设合格后,用红色油漆标记“”并在上边注明建筑相对标高及绝对标高,位置布设同首层,以此为标高传递基准,标高传递须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8.2.3墙体标高控制:

在墙、柱合模后,根据各层外墙的标记“”,用水准仪将墙体+50cm控制线抄测在墙、柱主筋上,用红漆做好标记,作为浇筑砼时找平的依据。

8.2.4顶板标高控制:

以首层外墙±0.000m线为基准,用钢尺向上引测至各楼层外墙处,并用红色油漆标记“”,再用水准仪将顶板+50cm控制线抄测在墙、柱主筋上,待浇筑混凝土时拉线作为找平的依据。

每层误差不得超过3mm。

8.2.5本工程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高度(m)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H≤30m

5

九、装饰工程施工测量

在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修工程要求将装修施工所需要的控制点、线及时弹在墙、柱、板上,作为装饰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据。

9.1、地面面层测量

在四周墙身与柱身上投测出1.000m水平线,作为地面面层施工标高控制线。

9.2、门窗洞口测量

结构施工中,每层墙体完成后,用经纬仪投测,在外墙面上的窗洞口两侧各30cm处弹竖向控制线,窗口横向控制线根据首层外墙上的+1.000m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上。

室内门、窗洞口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水平控制线由1.000m线向上量出,保证相邻门窗的相对位置正确。

9.3、屋面测量

首先要检查各方向流水实际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实测偏差,在屋面四周弹出水平控制线及各向流水坡度控制线。

9.4、墙面施工测量

外墙面装修用铅垂线在建筑物四角吊出铅垂钢丝并固定牢固,以控制墙面垂直度、平整度。

墙面施工测量:

外墙面装修用铅垂线在建筑物四角吊出铅垂钢丝并固定牢固,以控制墙面垂直度、平整度。

9.5、电梯安装测量

从电梯井底层开始,以结构施工控制线为基准,及时量测电梯井净空尺寸,测定电梯井中心控制线,并采用吊线坠的方法,以此保证电梯井的铅直度。

9.6、厕浴间测量

厕浴间测量:

需要设置流水坡度的房间应单独设置坡度的控制线。

十、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本工程的沉降观测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测绘公司负责本公司的沉降观测。

十一、质量保证措施

11.1、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图

11.2、质量控制原则

11.2.1测量工作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11.2.2测量外业施测和内业计算要做到步步校核

11.2.3所有归档的资料必须经过作业人员的自检、验线员检验和项目主任工程师最终核定。

11.3、测量过程控制

11.3.1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及施工图纸,技术员编制测量方案由主任工程师审批。

11.3.2建筑物定位线及±0.000m的放线,必须由市测绘院或工程监理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11.3.3项目验线员依据测绘成果进行校测、核算,并记录校核结果。

11.3.4测量人员应全部持证上岗。

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应保存完好。

11.3.5加强现场内所有测量桩点的保护,并且均应明确标识,防止用错。

11.3.6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

11.3.6.1自检:

作业人员要按作业要求进行操作,每道过程完成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应立即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写自检记录(签字)。

11.3.6.2互检:

由测量组长组织进行质量检查活动,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

11.3.6.3交接检:

由验线员组织验收。

上道过程合格后交给下道过程,交接双方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1.3.7每次放线前,均应仔细审图,放线时要有工长配合并检查工作,放线后质检人员要及时对所放线进行检查,按监理交底报请工程监理进行验线,合格后方可施工,验线工作要有检查记录。

十二、安全管理

12.1、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调动作业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

12.2、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工地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帽带,不得穿拖鞋、短裤进入施工现场测量作业。

严禁酒后作业。

12.3、在现场道路上进行各种测量作业时,严禁打闹。

加强作业组纪律,严防仪器、钢尺等被车碾压、碰撞。

12.4、高空作业传递设备禁止投掷,特别是仪器必须有100%的安全系数方可上下传递。

12.5、作业中,仪器有专人负责。

无论何时何地,人不得离开仪器。

12.6、每周组织作业人员召开安全会进行学习,加强安全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