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工程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8336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巷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井巷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井巷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井巷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井巷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巷工程复习资料.docx

《井巷工程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巷工程复习资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井巷工程复习资料.docx

井巷工程复习资料

井巷工程复习资料

巷道断面设计

1、巷道断面设计的原则:

在满足安全、生产和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力求提高断面利用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2、巷道断面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1)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2)确定巷道净断面尺寸;

(3)风速校核;

(4)根据支护参数、道床参数计算巷道的设计掘进断面尺寸;

(5)按允许的超挖值计算巷道的计算掘进断面尺寸;

(6)布置水沟和管线;

(7)绘编“一图二表”—巷道断面施工图、巷道特征表、每米巷道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表。

3、巷道断面设计所需资料

(1)巷道层位的地质资料;

(2)巷道的服务年限、用途及对通风、排水、防火、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3)运输设备类型、规格尺寸及与其他巷道的关系;

(4)巷道内的装备、管道和电缆的规格尺寸、数量及架设检修要求;

(5)其他巷道、硐室对巷道的位置要求;

(6)支护材料供应的情况,施工技术及其装备条件。

4、影响巷道断面选择的因素

(1)作用在巷道上的地压大小和方向在选择巷道断面形状时起主要作用。

(2)巷道用途和服务年限也是选择巷道断面形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3)矿区的支架材料和习惯使用的支护方式,也直接影响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

(4)掘进方法和掘进设备对于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

(5)需要风量大的矿井,选择通风阻力小的断面和支护方式,有利于安全和具有经济效益。

5、巷道断面尺寸主要取决于:

(1)巷道用途;

(2)存放或通过它的机械、器材或运输设备的数量及规格;

(3)人行道宽度和各种安全间隙

(4)通过巷道的风量。

6、水沟设计

1.位置:

一般布置在人行道一侧,少穿越运输线路。

2.施工要求:

平巷水沟坡度可取3‰~5‰,或与巷道的坡度相同,但一般不小

于3‰,以利于水流通畅。

运输大巷的水沟可用混凝土浇筑,也可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成构件,然后送到井下铺设,服务年限短,排水量小的巷道其水沟可不用支护。

棚式支架巷道水沟一侧的边缘距棚腿距不小于300mm。

为了行人方便,主要运输大巷和倾角小于15°斜巷的水沟,应铺放钢筋混凝上预制盖板,盖板顶面要与巷道渣面齐平。

常用的水沟断面形状有对称倒梯形、半倒梯形和矩形。

各种水沟断

面尺寸应根据水沟流量,坡度,支护材料和断面形状等因素决定,常用

的水沟断面和尺寸见图和表。

为了使巷道内不积水,巷道横向水沟的一侧也应有2‰的坡度,并在

水沟的侧面壁上每隔一定距离开设φ50㎜的泻水孔。

7、管线布置

1、管线的种类:

压风管、排水管、供水管、电缆

2、管线布置要求:

 

(1)管道设在人行道侧,也可在另一侧,在人行道侧时,1.8

米以上;

 

(2)架线机车巷道内,不要将管道直接置于底板上,避免电流腐蚀管道;管  道与运输设备间安全距离0.2米以上;

(3)通信与动力电缆不要挂在同一侧;人行道侧最好不挂动力电缆。

(4)高压与低压电缆在同一侧时,相互距离大于0.1米;

(5)电缆与管道在一侧时,电缆在上,保持0.3米以上的距离;

(6)电缆高度应保证矿车不碰坏电缆。

巷道组织施工管理

8、巷道施工方法:

一种是一次成巷,另一种是分次成巷。

9、一次成巷就是一次把巷道做成。

具体做法是将巷道施工中的掘进、永久支护和掘砌水沟和铺轨四项分部工程视为一个整体,在一定距离内,前后连贯地最大限度地同时施工,一次做成巷道,不留收尾工程。

10、分次成巷是先以小断面掘进,架设临时支架,过一定时间后再刷大到所设计的断面,并进行永久支护。

缺点:

坑木消耗大,围岩暴露时间长,易片帮、冒顶,施工速度慢。

11、分次成巷的应用:

急需贯通的通风、疏水、运料及回采巷道,可采用分次成巷,先用小断面贯通以解决通风等问题,过一段时间再刷大断面并进行永久支护以及在长距离贯通巷道施工时,在贯通前60~100m范围内,为防止测量误差造成巷道贯通出现偏差,也可采用小断面贯通,纠偏后再进行永久支护。

12、根据掘进和永久支护两大工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关系,一次成巷施工可分为:

掘进与永久支护平行作业;掘进与永久支护顺序作业;掘进与永久支护交替作业。

13、掘进与永久支护平行作业特点:

在同一巷道中,掘进与永久支护在前后不同的地段同时作业,两者间距一般为20~40m。

永久支护采用砌喧时,该段距离内需采用临时支护;永久支护为锚喷时,锚杆可紧跟工作面安设,喷射混凝土可在掘进工作面后一定距离内进行。

顶板较好时,锚喷均可在工作面后进行。

在斜巷施工中,除应设有预防跑车的保险装置外,掘支工作面之间还应设有防止坠物的安全措施;成巷速度快,效率较高。

需要人员多,组织管理工作复杂。

14、掘进与永久支护平行作业使用条件:

围岩比较稳定,掘进断面应大于8㎡,以免掘支工作面相互干扰,但锚喷支护不受此限制;斜巷倾角大于20°时,一般不采用平行作业,但锚喷支护用管道远距离输料不受此限制。

15、掘进与永久支护顺序作业特点:

在同巷道中,掘进与永久支护顺序作业,其间距一般为10~20m,但最大距离不得超过40m;围岩不稳定时,应采用短段掘支,每段长2~4m,锚喷支护时可采用一掘一锚喷或两至三掘一锚喷的组织方式。

永久支护采用金属支架时,可采用一掘一支的方式;需要人员、设备较少,组织管理工作简单。

除一次形成永久支护外,一般成巷速度较慢。

16、掘进与永久支护顺序作业适用条件:

围岩不稳定或巷道断面较小,采用平行作业不可能时采用。

17、掘进与永久支护交替作业特点: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距离较近的巷道中,由一个施工队分别交替地进行掘进与支护工作;工人按专业工种分工,技术熟练,效率高掘支工作在两条不同的巷道中进行,互不干扰,可充分利用工时;战线较长,占用设备多,人员分散,不易管理。

18、掘进与永久支护交替作业使用条件:

井底车场及采区巷道,工作面相距不超过200m为宜;金属矿山应用较多。

19、一次成巷的主要优点:

成巷速度快;能节约材料,降低工程成本;施工作业安全,并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20、循环作业:

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包括主要工序(钻眼、爆破、装岩和临时支护)和辅助工序(通风、铺轨和接长管线等),同样,在永久支护过程中,如锚喷支护,也包括打锚杆眼、安装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等工序。

这些工序是按一定顺序周而复始进行的,故称循环作业。

21、循环图表:

为了组织施工,循环作业要以循环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

即是将一个循环中各工序的工作持续时间,先后顺序以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周密地用图表形式固定下来,使全体施工人员心中有数,一环扣一环地进行操作。

22、正规循环作业:

是指在巷道掘进工作面,在规定的时间内,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装备,按照作业规程、爆破图表和循环图表的规定,完成全部工序和工作量,取得预期的进度,并保证生产有序地、周而复始地进行。

23、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

是指在同一工作面、同一循环时间内,凡是能同时施工的工序,都要尽量安排其同时进行,即平行作业;不能完全同时施工的工序,也可以使其部分同时进行,即交叉作业。

24、我国常用的有综合掘进队和专业掘进队两种组织形式。

25、工种岗位责任制:

人员固定、岗位固定、任务固定、设备固定、完成时间固定的制度,做到人人有专职,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

26、技术交底制:

工程开工前应由工程技术人员就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从而使每个职工对自己所施工巷道的性质、用途、规格质量要求、施工方案、施工设备及安全措施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7、软岩巷道变形及压力特征:

1、围岩变形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初期来压快,变形量大,如不及时控制,很快就会冒顶、巷道破坏。

如果不采用适应软岩大变形特点的刚性支架,支架很快就会被压坏。

支护时既要有控制,又要允许软岩有一定变形。

2、围岩变形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围岩在距工作面一倍宽以远的地方基本上不受掘进工作面的影响;采深对软岩巷道的稳定和变形的影响随采深增加而增大,其影响度远大于岩石硬度;软岩巷道变形有明显的方向性。

3、软岩巷道多表现为巷道四周受压,且为非对称性不仅顶板下沉量大、易冒落,同时也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底鼓现象,并常伴随有两帮剧烈位移,引发两帮破坏、顶板冒落。

4、软岩巷道自稳能力极差,围岩变形对应力扰动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当软岩巷道受邻近开掘或修复巷道、水的浸蚀、爆破震动以及采动等的影响时,都会引起围岩变形的急剧增加。

巷道的自稳能力一般与岩性、断面形状有关。

28、选择合理的巷道位置:

1、尽量把巷道布置在强度大、遇水膨胀性小、地质构造和水文条件简单、岩性比较坚硬的岩层内。

2、主要巷道走向尽量与最大地应力方向平行而不要垂直,一般应绕避断层,尽量避免与断层、软弱夹层、节理方向平行或小夹角相交,若实在不能绕避,则应尽量使巷道的轴向与其走向间成45-60度角。

3、尽量避免巷道在空间上重叠、密集交叉,硐室群的施工应视所处的工程地质等条件,考虑施工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优选最佳施工顺序。

4、应使主要巷道免受采动压力影响。

29、巷道底板向上隆起的现象称为底鼓。

30、巷道底鼓类型及机理:

(1)挤压流动性底鼓;

(2)挠曲褶皱性底鼓;(3)遇水膨胀性底鼓;(4)剪切错动性底鼓。

31、底鼓的防治:

(1)砌筑底拱;

(2)底板打锚杆;(3)底板钻眼、松动爆破,然后注浆加固底板的方法防止底鼓。

32、石门揭煤地点通常是新矿井、新水平、新采区还未被揭露的地点,其瓦斯压力、应力都处于原始状态。

当揭穿煤层时,工作面由坚硬的岩层突然进入较松软的煤层,工作面前方的集中应力容易发生突然释放,这些都为发生突出提供了必要的有利条件。

33、石门揭穿突出危险煤层防突措施:

震动爆破或远距离爆破,抽放瓦斯和钻孔排放,水力冲孔和水力冲刷,金属骨架,地面钻井抽放。

34、爆炸:

物质发生快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借助于系统原有气体或生成的气体的膨胀,对周围介质做功,使之发生巨大的破坏效应,同时可能伴随有声、光、热效应。

35、炸药爆炸的基本特征:

1.放出大量热;2.生成大量气体3.反应过程必须高速进行。

36、炸药:

在一定条件,能够发生快速的化学反应,放出能量,生成气体产物,显示爆炸效应的化合物或混合物,主要元素C、H、O、N,爆炸过程的实质是H、C被氧化的过程,O是炸药本身所含有,自带氧。

37、炸药按其组成成分可分为:

1.单质炸药(单体炸药)如硝化甘油,梯恩梯。

2.混合炸药 硝酸铵类炸药、硝化甘油类炸药。

38、氧平衡:

就是用来表示炸药内含氧量与充分氧化可燃元素所需氧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39、爆热:

单位质量炸药在定容条件下爆炸时放出的热量,KJ/mol,KJ/kg,是评价炸药威力的直接标志。

40、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反应进行的路径无关,而只取决于反应的初态和终态。

41、炸药有三种化学反应形式:

⑴缓慢分解(热分解):

缓慢进行的化学变化过程,环境温度升高,热分解速度加快,有可能发生爆炸。

⑵燃烧:

在热源火焰作用下,引起温度、压力升高,极限情况可能发生爆炸。

⑶爆轰:

炸药瞬间反应的一种形式,是爆轰波的传播形式。

42、冲击波是炸药爆炸后在介质中产生的传播速度高于介质声速的一种压缩波,其波阵面有陡峭的前沿,介质压力在波阵面发生突跃上升。

经长距离传播后,压力上升逐渐趋于平缓或下降,冲击波最终将衰减成声波。

43、带有化学反应区的冲击波称为爆轰波。

44、间隙效应:

连续多个混合炸药药卷在空气中都能正常传爆,但在炮眼内如果药卷与炮眼孔壁存在间隙,常常会发生爆轰中断或爆轰转变为燃烧的现象,称为间隙效应或管道效应。

采用耦合散装炸药可以从根本上克服间隙效应亦可在连续药卷上,隔一定距离套上硬纸板或其它材料做成的隔环,以阻止间隙内空气冲击波的传播或削弱其强度。

采用水胶炸药或乳化炸药,可以消除因间隙效应发生的爆轰中断现象。

45、猛度:

炸药爆炸瞬间爆轰波和爆轰产物对邻近的局部固体介质的破碎能力,表征炸药的动作用。

用铅柱压缩法实验测定:

炸药爆炸后量出压缩前后的高度差(㎜),即炸药的猛度。

46、爆力:

炸药爆力是指爆生气体在高温下膨胀作功破坏周围介质的能力。

常用铅铸扩孔法来衡量,表征炸药的静作用。

炸药爆炸后,孔眼扩大成梨形,可用量筒向内注水测得其容积V,从中减去原孔眼体积V1和雷管扩孔体积V2,即为炸药爆力数据,单位为mL。

试验时标准温度为15℃,若试验时的温度不同于标准温室,扩孔值应进行修正。

47、殉爆距离:

装有雷管的主动药包爆炸时,能使相隔一定距离的另一同种药包百分百发生爆炸的最大距离。

48、如果将一个球形或立方体形炸药包(爆破上称之为集中药包)埋入岩石中,岩石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称为自由面。

49、药包中心到自由面的垂直距离W称为最小抵抗线。

50、通常把实际爆落深度与炮眼深度之比叫炮眼利用系数。

51、毫秒爆破:

利用毫秒雷管或其他设备控制放炮的顺序,使每段之间只有几十毫秒的间隔,叫做毫秒爆破或微差爆破。

52、光面爆破:

通过合理选择各种参数,严格控制装药量,科学布置各种炮眼,按照一定的顺序起爆装药,在隧道及地下工程掘进爆破后断面成形规整、表面光滑,对围岩的震动破坏小,这种人为控制的爆破方法就叫光面爆破。

53、光面爆破机理:

当周边眼同时起爆后,在各炮发的眼壁上产生细微的径向裂隙,沿相邻两炮眼的连线上的那一对裂隙得到优先发展,在爆生气体的静压作用下扩展,形成贯穿裂缝。

54、光面爆破施工:

对钻眼的要求是平、直、齐、准,眼位严格按照设计施工。

55、掏槽眼的作用是首先在工作面上将某一部分岩石破碎并抛出,在一个自由面的基础上崩出第二个自由面来,为其它炮眼的爆破创造有利条件。

掏槽效果的好坏对循环进尺起着决定性作用。

56、掏槽眼一般布置在巷道断面中央靠近底板处,这样便于打眼时掌握方向,并有利于其它多数炮眼的岩石能借助于自重崩落。

在掘进断面中如果存在有显著的软弱岩层,一般应将掏槽眼布置在这些软弱层中。

57、空眼的作用,一方面对爆炸应力和爆破方向起集中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使受压岩石有必需的碎胀补偿空间。

58、辅助眼又称崩落眼,即是大量崩落岩石和继续扩大掏槽的炮眼。

59、周边眼是爆落巷道周边岩石,最后形成巷道断面设计轮廓的炮眼。

60、炮眼的布置方法和原则如下:

⑴工作面上各类炮眼布置是“抓两头,带中间”。

即是先选择掏槽方式和掏槽眼位置,其次是布置好周边眼,最后根据断面大小布置崩落眼。

⑵掏槽眼通常布置在断面的中央偏下,并考虑使崩落眼的布置较为均匀和减少崩坏支护及其它设施的可能。

⑶周边眼一般布置在巷道断面轮廓线上,顶眼和帮眼按光面爆破的要求,各炮眼相互平行,眼底落在同一平面上。

⑷崩落眼均匀地布置在掏槽眼和周边眼之间,以掏槽眼形成的槽腔为自由面层布置。

61、钻眼安全注意事项

⑴开眼时必须使针头落在实岩上,如有浮矸,应处理好后再开眼。

⑵不允许在残眼内继续钻眼。

⑶开眼时给风阀门不要突然开大,待钻进一段后再开大风门。

⑷为避免断钎伤人,推进凿岩机不要用力过猛,更不要横向用力;凿岩时钻工应站稳,应随时提防断钎。

⑸一定要注意把胶皮风管与风钻接牢,以防脱落伤人。

⑹缺水或停水时、应立即停止钻眼。

工作面全部炮眼钻完以后,要把凿岩机具清理好,并撤至规定地点存放。

装药联线后应有放炮员与班、组长进行技术检查,做好放炮前安全布置。

⑺放炮后要等工作面通风散烟后,放炮员率先进入工作面,检查认为安全后方能进行其它工作。

⑻发现瞎炮要及时处理。

因联线不良、错接、漏接造成的瞎炮可重新联线放炮,但重新联线放炮前,要检查工作面的顶板、支架和瓦斯情况,确认安全并确保起爆线路完好时,方可重新起爆。

因其它原因造成的瞎炮,则应在距至少0.3m处重新打一个和瞎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放炮。

重新打眼时,应先弄清瞎炮的角度、深度,切不可距瞎炮太近,以免发生事故。

62、“一炮三检制”是:

装药前、爆破前、爆破后要认真检查爆破地点附近的瓦斯,瓦斯超过1%,不准爆破。

63、“三人连锁放炮制”是:

爆破前,放炮员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派人警戒,并检查顶板与支架情况,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经检查瓦斯煤尘合格后,将自己携带的放炮牌交给放炮员,放炮员发出爆破口哨进行爆破,爆破后三牌各归原主。

64、压入式通风优点:

这种通风方式可采用胶质或塑料等柔性风筒,能很快地将工作面的有害气体冲淡并排出。

缺点:

排出的炮烟在巷道中蔓延扩散,时间较长,工人进入工作面往往要穿过这些蔓延的污浊气流。

65、抽出式通风优点:

其优点是炮烟等有害气体沿风筒排出,不污染巷道。

缺点:

风筒有效吸程小,工作面排除炮烟等有害气体的时间长。

污浊风流通过局部通风机,安全性差。

在有瓦斯涌出的工作面不宜采用。

66、混合式通风特点:

这种通风方式是压入式和抽出式的联合运用,为了达到快速通风的目的,可利用一辅助局扇作压入时通风,新鲜风流压入工作面冲洗工作面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67、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实行“三专两闭锁”:

“三专”指井下对局部通风机供电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以确保供电相对稳定。

“两闭锁”指掘进工作面瓦斯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即当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超限时,声光报警并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当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声光报警并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当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掘进工作面或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超限时,对局部通风机进行闭锁。

简要的就是指:

三专即:

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

两闭锁即:

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68、铲斗式装岩机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灵活、行走方便,装岩时,前方可同时进行打眼,易于实现装岩与钻眼工作平行作业,它是我国最早使用的装载机械,曾创造了不少巷道快速施工的好成绩。

卸载为抛掷方式,要求巷道高度较高,卸载时扬起岩尘较多,生产能力较低(25-40m3/h)。

由于必须在轨道上行驶.使得装载宽度受到限制,因此有被逐渐淘汰的趋势。

69、装岩机的选择选择装岩机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主要包括巷道断面大小,装岩机的装载宽度和生产率,适应性和可靠性,操作、制造和维修的难易程度,装岩机与其他设备的配套,装岩机的造价和效率等。

70、铲斗后卸式装岩机生产能力小(25~40m3/h),装岩工作方式不合理,间歇作业,效率低,容易扬起粉尘,,装岩宽度较小,要求有熟练的操作技术,一般应用与单轨巷道。

71、铲斗侧卸式装岩机,铲取能力大,生产效率高,对大块岩石、坚硬岩石适应性强;履带行走,移动灵活,装卸宽度大,清底干净;操作简单、省力,但是构造复杂,造价高,维修要求高,间歇装岩,适用于断面12m2以上的巷道。

72、耙斗装载机,构造最简单,维修、操作都容易;可用于平巷、斜巷、以及煤巷、岩巷等,但是,它的体积较大,移动不方便,妨碍其它机械使用,间歇装岩,且底板清理不干净,人工辅助工作量大,耙齿和钢丝绳损耗量大,效率低,应用于单轨巷道较为合理。

73、蟹爪式、立爪式、蟹立爪装岩机的装岩动作连续,可与大容积、大转载能力的运输设备和转载机使用,生产效率高,但是构造较复杂,造价高,蟹爪与铲板易磨损,装坚硬岩石时,对制造工艺和材料耐磨度要求高。

74、固定错车场调车法:

此调车方法一般需要增加道岔的铺设和加宽巷道的工作量,同时不能经常保持较短的调车距离,所以调车效率不高,不能适应快速掘进的要求,需要和其它调车方法配合使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简单易行,一般可以用电机车调车,或辅助以人力。

75、岩巷掘进机械化作业线组配的原则

1.掘进中各主要工序,如钻眼、装岩、调车、运输等均应采用机械化作业。

机械化作业线的链条不能有间断现象。

2.各工序使用的机械设备,在生产能力上要匹配合理、相互适应,避免设备能力相差悬殊而影响某些设备潜力的发挥。

3.机械的规格及结构形式必须适应施工条件、巷道规格及作业方式的要求,并且机械设备能力及数量应有适当的富裕量和备用量。

4.要保证施工能获得持续高速度、高效益以及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并要确保安全。

5.在保证配套的前提下,尽员减少机械设备的数量,尽量一机多用。

78、掘进机的功能

1)掘进功能

掘进功能分为破碎工作面岩石的功能和不断推进掘进机前进的功能。

刀具、刀盘、刀盘驱动机构、推进机构及支撑机构是实现掘进功能的基本机构。

2)出矸功能

出矸功能细分为导矸、铲矸、溜矸和运矸。

导矸条、铲斗、溜矸槽、带式输送机是出矸的基本装置。

3)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又可细分为方向的确定、方向的调整和偏转的调整。

4)支护功能

支护功能又可分为掘进前未开挖地质的预处理、开挖后的局部支护和全部硐壁的衬砌。

掘进、出矸、导向、支护四个基本功能中,掘进、出矸、导向这三个功能贯穿于掘进机掘进全过程,支护功能只是在必要时才使用.

79、.掘进机破岩原理

滚刀在巨大推力和回转力矩作用下,对岩石实施压、滚、劈、磨的作用,达到破碎岩石的目的。

岩石的破碎是压裂、胀裂、剪裂、磨碎的综合过程,四种形式中以胀裂破碎为主。

刀具在完整岩石中破岩过程:

(1)在完整、密实、均一的岩石中,刀具的刀刃在巨大推力作用下切入岩体,形成割痕。

刀刃顶部的岩石在巨大压力下急剧压缩,随着刀盘的回转,滚刀滚动,这部分岩石首先破碎成粉。

(2)刀刃侵入岩石和刀刃的两侧劈入岩体,在岩石结合力最薄弱处产生多处微裂纹。

(3)随着滚刀切入岩石深度的加大,岩粉不断充入微裂纹;此外,由于微裂纹端部容易应力集中,微裂纹逐渐扩展成显裂纹。

(4)当显裂纹与相邻刀具作用产生的显裂纹交会,或显裂纹发展到岩石表面时,就形成了岩石断裂体。

(5)在产生断裂体的同时,各断裂体相互之间会形成一些粒度较小的碎裂体。

在断裂体从工作面落入底板进入铲斗时,由于断裂体与刀盘及相互间的碰撞作用,又会产生新的碎裂体和岩粉。

80、刀具破岩的原则:

(1)足够能耗原则。

(2)最小能耗原则。

(3)能量存储、突然释放原则。

81、岩巷掘进机的优缺点:

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较长的直巷道及曲率半径很大的拐弯巷道,特别是遇到涌水大、断层破碎等复杂地质条件时,适应性更差;机器重量大,灵活性差,井下组装难度大;由于动力容量大,造成动力费用大,掘进成本较高;刀具材质和结构虽有改进,使用寿命仍不够长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