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冲孔桩.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977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方案冲孔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施工方案冲孔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施工方案冲孔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施工方案冲孔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施工方案冲孔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方案冲孔桩.docx

《施工方案冲孔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方案冲孔桩.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方案冲孔桩.docx

施工方案冲孔桩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工程名称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还建住宅楼桩基工程

二、编制依据

1、桩基施工设计图、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0、《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共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1、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

12、我公司历年来的工程施工经验、施工方法。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地质条件

一、工程概况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还建住宅楼工程,位于武汉市洪山雄楚大街356#省检察院内。

本工程场地勘察由中南勘察设计院承担完成。

二、设计概况

主楼工程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基础;其它为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

其中钻孔桩具体情况见下表:

工程桩设计参数表

桩型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KN)

设计桩顶标高

桩径

(mm)

预计

桩长

(m)

砼强度等级

桩数

(根)

ZH6

4000

详见施工图

800

22

C35

331

ZH7

3000

800

25

C30

30

1、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2.300米。

2、ZH6桩端持力层为(8)层中微风化石灰岩,桩端进入持力层≥1000mm,当存在溶洞时,则要求穿过溶洞后进入完整持力层一定深度,达到稳定标准终孔;ZH7桩端持力层为(10)层中风化泥岩,桩端进入持力层≥3000mm。

3、ZH6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ZH7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三、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中南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拆迁还建住宅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区地层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可划分为以下十层;

杂填土Qml;

淤泥质粘土Q41;

粘土Q4al+pl;

粉质粘土Q4al+pl;

粉质粘土Q4al+pl;

粘土Q3al+pl;

红粘土Q3el;

中微风化石灰岩P;

强风化泥岩P;

中风化泥岩P。

各岩土层空间分布及工程特性详见表《工程地质分层表》。

工程地质分层表

层序

层名

埋深

m

厚度

m

空间

分布

岩性特征

备注

杂填土Qml

0.0

-

3.6

未填湖中场地缺失此层

杂色,稍湿,松散,由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堆填,含块石、碎石、砖块,局部地方底部由灰黑色淤泥。

低承载力,高压缩性。

具大孔隙,均匀性差。

淤泥质粘土Q41

0.0

-

3.6

1.3

-

5.2

场地均有分布

灰色,软-流塑,含由机腐质,具臭味。

湖塘静水沉积,由层理特征。

低承载力,高压缩性。

粘土Q4al+pl

1.3

-

6.8

1.3

-

5.0

场地均有分布

灰褐色,可塑,含褐色铁锰氧化物,可见条带状灰白色高岭土,有层理特征

中等承载力,中等偏低压缩性。

粉质粘土Q4al+pl

5.6

-

9.6

0.0

-

5.5

场地局部缺失

褐灰色,可-软塑,含褐色铁锰氧化物,由层理特征。

低承载力,高压缩性

粉质粘土Q4al+pl

7.0

-

13.0

0.7

-

5.0

场地均有分布

黄褐色,可塑,含褐色铁锰结核及团状灰白色高岭土。

局部含石英砂岩碎石。

中等承载力,中等压缩性。

粘土Q3al+pl

9.0

-

14.4

0.8

-

6.0

场地均有分布,局部厚度较小。

黄褐-棕红色,硬塑,含黑色斑点状铁锰结核,褐色铁锰氧化物及团块状灰白色高岭土。

夹少量砂岩碎石。

高承载力,低压缩性。

可作短桩持力层。

红粘土Q3el

12.2

-

18.0

2.4

-

9.3

场地均有分布。

黄褐-棕红色,硬塑-坚硬。

含褐红色铁锰氧化物及团块状灰白色高岭土,粘性大。

中等承载力,地压缩性,可作短桩持力层。

中微风化石灰岩P

18.4

-

25.3

最大揭露厚度10.4m

场地6#楼东边18#、19#孔处缺失。

灰-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碳酸盐类矿物,细晶结构,块状构造,钙质胶结,裂隙一般发育,充填白色方解石脉,局部弱岩溶发育。

岩芯平均采取率85%,岩石平均质量指标RQD=70%

高承载力,可视为不可压缩层。

可作建筑物桩基持力层。

坚硬程度:

较硬岩;完整程度:

较完整;基本质量等级:

III级

强风化泥岩P

23.0

-

25.5

1.0

-

1.5

仅场地6#楼东边18#、19#孔处揭露有此层。

浅红色,由粘土矿物组成,风化成土状,裂隙充填由褐色铁锰氧化物薄膜。

高承载力,低压缩性。

中风化泥岩P

24.0

-

27.0

最大揭露厚度6.0m

仅场地6#楼东边18#、19#孔处揭露有此层。

浅红-褐红色,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钙质胶结,层理构造,层理倾角40-50度左右。

裂隙一般发育,裂隙充填褐色铁锰氧化物薄膜及白色方解石脉。

岩芯平均采取率75%,岩石平均质量指标RQD=55%。

高承载力,可视为不可压缩层。

可作桩基持力层。

坚硬程度:

极软层;完整程度:

较完整;基本质量等级:

V级。

第三章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采用冲击钻机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的施工工艺,其工序流程见图。

主要检测内容主流程子流程

 

施工中严格按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图纸会审的要求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及现行施工规范、规程组织施工。

每道工序须先自检合格再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一)测量放线

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规定执行,以先主体后局部的原则对整个工程轴线进行整体控制。

1、平面控制测量

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为采用瑞士徕卡TCR402全站仪,已经经检定合格,如果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精度不高,要马上停用并及时检修并复核已测测量成果,发现误差超规范需及时纠正。

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点(平面基准点与周边关系),总平面布置图、桩位平面布置图,先安设4个主控制点先测放主轴线交点,经闭合后,引测轴线延伸控制点,并将轴线方向用红三角形标注在周边转角上,或者用钢筋确定后用混凝土浇注固定,然后根据施工进度依次测放各桩点。

桩位定测后要先进行自查(轴线偏差控制在1/10000并小于5mm,桩位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自查合格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检,复检合格办理相关手续后方可施工。

桩位点在埋设护筒时会被破坏,所以桩位点确定之后,再放至少两个以上的保护桩。

用保护桩校核护筒的准确性。

保证桩位点的偏差符合要求。

测量放样用全站式经纬仪,极坐标计算数据。

桩位之间的距离校核可用钢尺丈量。

2、、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建设单位移交的水准点(高程基准点),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将标高引测至施工现场,并建立水准控制网,为方便使用,水准点尽量标设在场区四周固定的围墙或者建筑物上。

对于钻孔桩,施工前用引测好护筒标高,成孔验收合格后,放置钢筋笼,调整笼顶标高至设计标高位置后固定,二次清孔后浇注桩身砼。

3、确保桩位测量准确性的控制措施

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关系到一个工程是否能顺利按图施工,而且还给施工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为质量检查等工作提供方法和手段。

因此,在打桩的过程中,保证钢筋笼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位置准确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钢筋笼位置偏移较多,就会引起桩基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从而造成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使桩位偏差超出规范,根据施工规范的要求,承台的桩位的允许偏差值很小,一旦桩位偏差超过规范要求,将会引起原承台设计的变化,从而增加了工程成本。

严重的桩位偏差将会导致桩位作废,需要重新补桩等处理措施,一方面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来的受力计算,对建筑物埋下了质量的隐患。

所以要求我们在施工中做到以下几点:

(1)、保证安装在砼灌注桩中钢筋笼位置的准确

A、桩基定位要准确和做好保护桩的工作。

在打桩施工前首先要进行桩基位置的定位,桩位的准确是保证桩基及钢筋笼子位置准确的前提条件,这里就涉及到工程施工中桩基的定位的问题,施工员的工作不仅要把桩基的位置找准,而且还要做好保护桩的工作,以备桩基施工钢筋定位等后期使用。

一般施工现场都要出入一些大型工程车辆,一不注意就将事先布置好的保护桩碾压破坏掉,因此在做保护桩的时候,考虑的是不仅能方便恢复桩位点,而且还要尽量避免做好的保护桩遭到破坏。

B、护筒的质量、规格要满足施工的要求。

钻孔使用的护筒要圆而且制作护筒的钢板不能小于3毫米,护筒的直径应比桩基的直径大约200-300毫米左右即可,埋设护筒时使其中心与桩位的中心重合,(规范中规定误差不能超过50毫米,实际操作中要控制在20毫米内),因为护筒是保证钢筋笼位置准确的第一个屏障,钢筋笼子要通过护筒安装进桩基钻孔内。

另外护筒周围的回填土要尽量用不易渗水的粘土回填,并要夯打结实。

防止钻孔施工时外溢的泥浆渗过护筒周围的回填土,从而使护筒的位置倾斜或者发生位置改变。

C、做到绳子和桩位中心重合。

埋好护筒后开始平稳钻机,钻机的基础平台要平整和结实,稳钻机时最重要的是保证绳子和桩位的中心要重合,经校对无误后才能制备泥浆准备开孔。

在成孔的过程,通过保护桩恢复桩位中心,要经常检查、校核绳子是否与桩位中心重合。

(2)、加强工程测量管理,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工程测量管理,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全方位的做好施工测量放线工作,以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

具体如下:

A、提高测量放线人员的素质。

作为一个合格的、专业的测量员,首先要具备吃苦耐劳、细心谨慎、团结协作的基本条件。

提高读图能力,强化质量意识,养成事前反复考虑,事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B、增加测量仪器的成本投入,采取先进的测量工具,做好测量仪器的定期检测工作。

C、全民动员,从领导到各专业工程师均要提高对测量工作的认识,参与对测量放线的成果反复检查,及时纠正错误。

D、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为测量放线提供较好的施工环境,从而保证测量放线成果。

E、由专门测量工程师对钻孔灌注桩的桩位测量控制。

F、定期对轴线控制点进行复核,并留有记录。

发现偏差超规范,则及时进行调整。

G、首先桩位放线完毕后,用至少长度在20cm以上的竹签或者钢筋头钉在桩位上,之后用十字交叉法引出四个控制点,再行挖护筒。

要求护筒壁厚在8mm以上,护筒长度至少在1.5m,护筒要求周圆,其上留有泥浆孔。

H、护筒埋设固定后,再由原先的四个控制点的交叉中心确定桩的中心,用长度至少1.8m的钢筋钉好,钢筋头的位置与桩中心重合,或者再用全站仪测量一遍。

I、确保桩机对位准确,钻机对位时要求钻盘中心与桩位重合,其对位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J、将纵横轴线及水准固定控制点设置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以防被破坏。

(二)、护筒开挖及埋设

桩位复测完后,测量员应在桩位中心四周设置控制桩(十字交叉法),然后进行护筒开挖。

根据本工程杂填土厚度在4-5米后的特点,拟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进行施工:

1、直接用重锤冲孔,冲过杂填土后再埋设护筒,护筒埋设时采用十字交叉法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中心重合。

护筒内径应比设计桩径大200mm~300mm。

2、挖护筒前,先在孔位四周打入四根定位钢筋,定位钢筋的十字交叉中心正好与桩位中心重合,护筒底部要穿过松散填土层进入原土,护筒吊入坑中后,用十字交叉法在护筒顶部和底部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移动护筒,使护筒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其偏差不大于20mm),达到要求后护筒四周用粘土固定填实,设置好的护筒应高出自然地面200mm左右,同时护筒要用钢丝绳拴牢并固定好。

护筒底部及四周采用粘土分层夯实,其中心与桩位中心平面误差不得大于50mm。

(三)、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时,以护筒中心为中心,吊起冲击钻进行对中,钻机支座必须稳固,底盘前座必须水平,其中线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20mm,轨道或机台木上任意两点的高差不大于20mm,设备安装就位后应用螺旋支架或木片支撑固定,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位移,保证成孔质量。

(四)、成孔

本工程采用CZ-20冲击钻机冲击成孔,钻头自重3t左右,根据地层和具体施工情况,合理选择冲击参数和调配泥浆性能。

(1)开孔宜低冲程、低冲击,防止钻头在水平方向来回摇摆,碰击护筒,保证开孔质量和导向正确。

(2)钻头全部进入桩孔后方可正常冲击,冲击时随时检查钢丝绳是否处于护筒中心。

每钻进4~5m深度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

(3)开孔时,采用小冲程1m左右,投粘土造浆,泥浆比重控制在1.2~1.5;粘土层采用中、小冲程1-2m,投入碎、砖石防粘钻,经常清除钻头上的粘块。

(4)护筒在冲击过程中如因渗水或孔内水头不够导致护筒底和护筒外垮塌虚空,应及时用粘土填塞夯实,通过控制桩检查是否移位。

(5)非粘土层段均应实施“投土、冲击、掏渣”工序,防止泥浆粘度不够和密度不够,透水层段泥浆护壁质量差而致泥浆漏失而塌孔。

(6)当桩孔进入岩溶地段时,需先进行投石处理后方可进行正常冲击。

(7)成孔过程中,钻机机组人员及时做好记录及抽渣取样工作,进入持力层后,每钻进300~500mm清孔取样一次,以备终孔验收。

本工程设计桩端嵌入新鲜基岩≥1.0m(灰岩),若为泥岩则桩端嵌入新鲜基岩≥3.0m,对全岩面综合判断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以桩孔实际见岩高程始,至少进尺30-50cm后,可申报全岩面检验,超前钻孔柱状图揭示的岩面高程只作为参考。

 ②查阅机台施工记录,可将基岩进尺速度0.1~0.3m/h作为进入全岩面的控制速度及终孔深度的控制指标。

 ③可观察井口钢丝绳的摆动情况,锤头触岩面时会出现轻微反弹。

(8)清孔是伴随着成孔同时进行的,成孔后,用泵冲出孔内余渣,及时补给泥浆,保证孔内泥浆面高度,清孔后沉渣厚度不得大于5cm,泥浆比重不得大于1.30。

(9)冲孔中遇到斜孔、弯孔、梅花孔、坍孔、护筒周围冒浆应停止施工,调浆和抛入石块后重新施工,泥浆比重1.3~1.5。

(10)终孔后各项指标应满足下列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

孔的中心位置

50mm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桩径

倾斜度

<1%

孔深(m)

不小于设计深度

沉渣厚度(mm)

≤100mm

清孔泥浆指标

相对密度<1.25,粘度<28s,含砂率≤8%

充盈系数

不小于1.0

(五)、岩溶地段处理方案及施工要点

(1)岩溶处理方案的原则

  ①每根桩已经用地质钻机钻探,详细记录了地质状况、溶洞深度、高度、填充物类型,画图列表,为制定相应施工方案提供详实依据。

 ②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和填充物情况,对不同桩型制定出相应的溶洞处理方案、成孔方法及施工措施。

③遇到大溶洞时,必须请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核查,明确处理方案,并报监理批准后实施。

(2)溶洞处理方案

  ①对于封闭的比较小的溶洞,直接冲孔,若洞内无填充物或填充物不满,则采取先填充碎石;;若充填物已固结呈硬塑状态时,则可以直接冲孔,但需加强泥浆护壁。

  ②对于一些溶槽、溶沟、小裂隙等,冲孔时可采取投放片石、碎石夹粘土,甚至投入整袋水泥堵塞起到护壁作用,保证泥浆不流失,使钻孔顺利通过岩溶区。

 

(3)经过处理后的岩溶处,成孔方法基本上与普通石质地层成孔方法相同,成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为防止意外,冲孔前应有备用措施,备好材料,一旦泥浆泄露,及时向孔内投放粘土、砖渣或者片石,依靠冲挤在溶洞内形成片石夹粘土的围护结构墙,保持孔内泥浆高度,使得冲钻顺利进行。

②加大泥浆质量和密度。

采用优质泥浆,当缺少优质粘土时,可在泥浆中掺入适量的水泥、烧碱和锯末,以提高泥浆胶体率和悬浮能力,其质量配合比为黄土∶水泥∶烧碱=1∶0.2∶0.4,锯末按黄土体积的10%掺入。

③当岩面的倾斜较大时,钻头摆动撞击护筒或孔壁,这时,回填片石,使孔底出现一个平台后再转入正常冲孔。

④接近岩溶地段,采取轻锤冲击、加大泥浆密度的方法成孔,以防卡钻和掉钻。

(六)、钢筋笼制安

(1)投入使用的钢筋笼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经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2)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笼制作。

(3)钢筋笼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应满足下列要求: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主筋间距

±10

2

箍筋间距

±20

3

骨架外径

±10

4

骨架倾斜度

±0.5%

5

保护层厚度

±20

6

骨架中心平面位置

20

7

钢筋笼长度

±50

 

(4)钢筋笼采用地面分段制作,孔口对接,搬运和吊装应防止变形,接头焊接采用搭接焊,单面焊接搭接长度10d,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不应大于主筋数量的50%,接头断面之间应相错50cm以上。

主筋错开长度至少为35d,并按此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若出现焊接质量问题,应立即返工重做,同时必须确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

(5)钢筋笼就位严格按设计笼顶标高就位,搬运及吊放时应轻提慢放,防止变形,安放时采用汽车吊,下笼中若遇阻,不得强行下放,应查明原因作出处理后再继续下笼。

凡不符合焊接要求的钢筋笼不得下入孔内。

并且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

(6)当笼体全部安放到位后,由施工员、质检员及监理单位、业主相关人员检查安放位置,确认符合要求后,用吊筋将钢筋笼固定,吊筋长度由桩顶标高与地面标高的差确定,同时使笼体位于桩孔中心。

钢筋笼隐蔽前作好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方能隐蔽。

(七)、下导管与二次清孔

1、下导管

检查导管连接处的密封性,破损的密封圈必须及时更换;检查导管有无裂缝,丝扣是否损坏,有隐患者及时修复或更换;导管孔口对接必须拧紧,孔口操作时要严防跑管,导管配长要合理,导管下端至孔底的距离应控制在0.3~0.5m范围内。

2、二次清孔

采用泥浆置换法,调整泥浆的粘度和比重,当孔底沉渣厚度≤100mm,且孔内返浆粘度在10-25S,比重1.15-1.25,即满足设计要求,经现场监理验收认可,方可进行水下砼灌注。

(八)、混凝土灌注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开工前要求提供厂家资质证明,生产砼的砂、石、水泥检验报告及配合比通知单;每辆砼运输车到达现场后,进行表观检查,开灌前需测定坍落度,且坍落度指标须满足160~220mm的规范要求。

凡不符质量要求的商品砼,必须及时退货,以防出现灌注意外事故。

①水下混凝土灌注是钻孔桩成桩质量中关键工序,施工人员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完全落实后才能开始灌注。

②二次清孔完毕后,必须在30分钟内进行首斗混凝土灌注,首批砼应遵守以下规定:

A、导管底至孔底距离为30~50cm;

B、导管首次埋置深度≥1.0m。

③首次灌注量必须保证足够的初灌量,为此选用1.5m3容积的漏斗连续灌注,保证第一次浇注时混凝土埋住导管底部以上0.8m以上,同时,应随时观察孔口返浆流畅情况。

④首批砼拌合物下落后,应连续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测探砼面位置,及时调整导管埋深,使导管埋深控制在2~6m。

当导管埋深达到2-6m以上时,应及时拔卸导管,拔管后的导管埋深应不小于3m,每次拔管不准超过2节,要防止埋管或断桩,并做好灌注记录。

桩身混凝土灌注充盈系数不小于1.15。

桩顶标高不得低于设计标高(高出0.6~1.0m),确保浮桩凿除后桩顶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商品砼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宜为16~22cm。

⑤每天必须依规范要求制作混凝土试块,试块脱模后,置于20℃±3℃的养护池中养护28天。

试块试验及试压结果判定应执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有关规定。

第四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在本工程中建立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法人代表对施工质量负总责,施工部门单位各级领导人和技术负责人对施工质量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技术责任。

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强化施工管理,明确各级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2、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全员素质:

坚持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认真搞好工地宣传,严格技术交底,并用现场分析会、观摩会、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强化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思想。

对全体参建职工进场前要进行入场教育和有关的技术业务教育,使其掌握有关的施工规范、规则、标准,提高劳动技能。

3、强化以各级管理者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配齐、配强质量管理人员。

严格实行质检工程师岗位责任制、质量一票否决制,实行工程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

把监理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建立预检和复检制度。

4、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制度落实是创优达标的主要途径,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将坚持执行七项制度。

即:

(1)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2)质量责任挂牌制度;

(3)质量评定奖罚制度;

(4)质量定期检查制度;

(5)质量报告制度;

(6)验工质量签证制度;

(7)重点工序控制点制度。

坚持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形成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制度,努力做到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坚持技术复核。

工程技术人员做到图纸审核、技术交底、施工测量及时、准确无误。

实行复核签字制度,所有图纸交底,测量放样资料均由技术主管审核后方能交付施工,各项资料保存完好,以备核查。

对收到的设计文件,开工前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会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解决,从而杜绝指导错误而影响工程质量。

6、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查标准。

施工中严格依照标准施工,对每日的施工执行情况做出记录,确保各项工程的质量。

对工程项目重点建立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

7、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及工艺要求,配齐、配足各类机械设备和检验检测设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机械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

8、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勘察单位的密切配合,主动征求监理工程师意见,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质量工作格局。

第五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保措施

(一)安全目标

1、无人身重伤及其以上事故;

2、轻伤率控制在4‰以内;

3、无机械及交通事故;

4、无等级火警及爆炸事故。

(二)保证安全体系

安全生产是确保工程质量前提,也是关系到国家、企业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为实现安全目标,我公司在本桩基工程建设中建立以项目经理部为首、各施工作业队伍参加、覆盖全员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从教育、组织到措施落实,全员发动,把关检查各个方面,层层负责,保证生产全过程安全监控到位,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三)保证安全措施

1、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和武汉市建管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

(2)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实现安全目标,本标段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下设安全质量部;成立以队长为首的安全生产组织,设专职安检工程师和自安检员,工班设兼职安全员,自上而下形成安全生产管理、监督网络,对施工生产全过程实施安全监控。

(3)抓好安全教育,对参建职工岗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