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920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docx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docx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

篇:

苏教版二级科学下册计划

学科教学计划

任教年级:

二年级

科目:

科学任课教师:

本班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正规学习,已经进一步认识了科学这门

知道在科

学科。

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了比较浓的兴趣学课上认真听讲,能够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操作

掌握了科学教材的

学情分析

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

不过,仍有少部分同学上课不

,

能安静的听老师讲课,也不喜欢和同伴合作交流,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都不太理想。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对这部分同学加强引导到科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端正其科学学问的态度,力使同学们都达

本册教材为苏教版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学习。

第一单元

12课,还有一个专项

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包括三课内容,分别为《认

识常见的材料》《各种各样的杯子》《神奇的新材料》。

第二单元

玩磁铁,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磁铁的吸力》《磁铁的两极》

教材分析

《自制指南针》。

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分为三课内容,分别为

打开

《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

第四单元

工具箱,共有三课内容,分别为《认识工具》《拧螺丝》《做个小

温室》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

本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像

科学家那样动手动脑,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1、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通过观察、描述常见材料的

轻重,厚薄,颜色,软硬等特征,发现材料的不同特点。

2、认识新材料的神奇,了解新材料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磁铁的不同形状,知道磁铁能够吸铁和镍,能够隔空隔物吸铁,知道磁力可以传递。

4、指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明白磁极吸力最大,知道磁铁能够指示南北,并且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教学目标

5、引导学生通过自制指南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有关知

识,体会磁铁的一系列特性。

6、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快捷,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科学的兴

趣。

7、引导学生通过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等一系列活动,了解小葱和蚂蚁等一些动植物生长需要的一些基本条件。

8、引导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明白动物植物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动植物和土壤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感受到土壤和生命息

息相关。

9、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工具,了解这些工具的作用并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动手制作一个小温室。

10、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意识,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及其发

教学重点: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了解新材料的神奇。

能观察比较描述

常见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软硬等特征。

2、通过用磁铁吸多种金属物品,知道磁铁能吸铁和镍,在实验中感受磁极的特点,了解磁极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铁能指示南

北。

3、通过栽小葱、养蚂蚁、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等活动,知道动物、植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

他们都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栽小葱、养蚂蚁的过程中,学会用“温暖”“潮湿”“养料”等专

业术语来描述动物、植物的基本需求。

教学重点、

难点

4、认识工具箱里的一些常用工具,如锤子、螺丝刀、老虎钳等,

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5、像沈括那样研究问题,并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学难点:

1、乐于发现材料的不同特点,并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感受现代

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改善。

2、自制指南针,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3、能从具体事物出发,多角度、多方式的描述其基本特征。

愿意

就“土壤与生命”的话题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认识到工具的发明制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5、提出一个自己能研究的问题,并寻找证据。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教学时常关注学生参与

课堂学习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

达想法。

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

教学的方法与措施(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知识储备、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

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

识科学知识。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养成与同伴合作探究的习惯。

在思考与交

流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

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4、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

把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体会学习科学的重要性。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的改进。

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教学内容课时

22月25日1、认识常见材料1

33月4日2、各种各样的杯子1

43月11日3、神奇的新材料1

53月18日

4、磁铁的吸力

1

6

3月25日

5、磁铁的两极

1

7

4月5日放假1天

4月1日

6、自制指南针

1

84月8日7、栽小葱1

94月15日7、栽小葱1

104月22日8、养蚂蚁1

11

4月29

8、养蚂蚁

5月1日放假1天

1

12

5月6日9、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1

135月13日10、认识工具1

145月20日

11、拧螺丝

1

1516

6月7日放假1天

5月27日12、做个小温室1

6月3日

像科学家那样⋯⋯

1

176月10日像科学家那样⋯⋯1

186月17日复习考试1

教研组意见

教研组长签字:

教导处

意见

教导主任签字:

月日

第2篇:

苏教版二级数学教学下册工作

202X年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下册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

但也有少数几个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作业脏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

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

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小黑板、作业纸等,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复习相结合。

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通过一学期的坚持,效果显著。

第作业布置与批改。

本学期我准备了多套教辅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

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全体,尽可能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鼓励并指导学优生在课余自学数学。

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有句话说的好:

“教是为了不教。

”不能让补习伴随孩子成长!

(三)加强家校联系,做好家访工作,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边教边研,取得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本学期,我们班每天的数学作业,中等学生一般能在10到15分钟完成(期末复习时略有增加),基本都能轻松地独立完成。

(二)通过教辅工作,班上近一半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学习成绩优异,学习状态稳定。

(三)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自我反思,努力实现专业成长,继续坚持并优化本学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课后做适当的巩固,控制好课后作业分量。

综上所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第3篇:

苏教版二级数学教学下册工作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下册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负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一学期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进程,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存在一些困惑,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出以下总结:

一、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

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

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小黑板、作业纸等,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通过一学期的坚持,效果显著。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准备了多套教辅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

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全体,尽可能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鼓励并指导学优生在课余自学数学。

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有句话说的好:

“教是为了不教。

”不能让补习伴随孩子成长!

(三)加强家校联系,做好家访工作,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边教边研,取得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本学期,我们班每天的数学作业,中等学生一般能在15分钟完成(期末复习时略有增加),基本都能轻松地独立完成。

(二)通过教辅工作,班上近一半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学习成绩优异,学习状态稳定。

10到(三)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自我反思,努力实现专业成长,继续坚持并优化本学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课后做适当的巩固,控制好课后作业分量。

综上所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第4篇:

苏教版二级数学教学下册工作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下册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本班大部分学生都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学习成绩比较理想。

但也有少数几个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作业脏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

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

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小黑板、作业纸等,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复习相结合。

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通过一学期的坚持,效果显著。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本学期我准备了多套教辅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

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根据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全体,尽可能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

1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鼓励并指导学优生在课余自学数学。

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有句话说的好:

“教是为了不教。

”不能让补习伴随孩子成长!

(三)加强家校联系,做好家访工作,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边教边研,取得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本学期,我们班每天的数学作业,中等学生一般能在10到15分钟完成(期末复习时略有增加),基本都能轻松地独立完成。

(二)通过教辅工作,班上近一半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学习成绩优异,学习状态稳定。

(三)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自我反思,努力实现专业成长,继续坚持并优化本学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课后做适当的巩固,控制好课后作业分量。

综上所述,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逐步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通过课堂教学主渠道去实施,以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服务。

2

第5篇:

苏教版三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

学工作总结

威远镇小学

余会学

只供学习与交流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018年9月只供学习与交流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本学期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可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课前准备。

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实际。

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从而使教学任务能按计划完成。

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二、关心学生参与的意识。

竭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意探究。

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只供学习与交流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维潜能,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四、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以致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教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课堂语言平缓,不够生动,没有激情;对后进生的态度比较急躁,缺乏一些辅差的经验与方法等等。

在今后的科学课教学中,发扬成绩,改正缺点,努力做到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

加强学习,不断充实,以更新自我走在课程改革的前列,真正担负起培养下一代“基本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

只供学习与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