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新探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6986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新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时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新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时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新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时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新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时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新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时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新探索.docx

《新时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新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新探索.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时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新探索.docx

新时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新探索

新时代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新探索

——以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为例

薛成有赵汝周

一、新探索的背景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新型智库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简称《意见》),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发展格局、管理体制、制度体系、组织领导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意见》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文件的引领下,全国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出现了热潮。

《意见》指出,支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把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纳入事业发展总体规划,推动教学培训、科学研究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在决策咨询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这表明党校(行政学院)是国家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文件精神,把握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以实际行动推进新型智库建设,主动积极参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做出新贡献。

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通过有益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性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系统新型智库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治要求。

成都市委党校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党建引领新型智库建设,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地践行新时代的基本方略,更好地把握新时代的新特征、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等基本问题,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开展资政工作,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决策急需的重大课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不断提升。

(二)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建设,是新型智库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新型智库的组织机构包括四个层次:

一是成立资政工作指导委员会。

由常务副校(院)长任主任,分管副校(院)长任副主任,各教研部、学报编辑部、市情研究所(决策咨询部)负责人为委员。

资政工作指导委员会职责为:

制定资政工作制度、拟定资政工作规划、统筹资政工作部门考核、确定年度资政课题、推荐资政选题、指导《研究报告》的编辑,以及界定、审核、奖励资政成果等。

二是成立资政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负责全校资政工作的日常管理与各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情研究所(决策咨询部)。

三是成立市情研究所(决策咨询部)。

2011年校内进行内设机构调整时,建立了市情研究所(决策咨询部),明确该部门要以研究成都改革发展现实问题为重点。

2013年,为进一步推动决策咨询工作,将决策咨询工作的管理和经费单列,市情研究所(决策咨询部)既是研究机构,又是全校决策咨询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托该部门搭建了制定选题、研究指导以及成果推广的平台,使之能够更自主地开展资政工作。

四是建立研究中心。

充分发挥全市党校系统优势,建立3个研究中心,开展专题资政研究。

通过建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建设,初步实现了从理论研究向现实问题研究转型、从分散的个人研究方式向团队合作式的联合攻关转型、从内部封闭向社会开放的交流融合转型等三个转型。

(三)着力人才培养

人才队伍是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开展决策咨询工作的关键要素。

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学校采取了六条措施:

一是建立智库专家库。

根据校(院)资政工作实际需要,探索建立了智库专家库,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专家在党校智库建设中的作用。

专家库成员主要由获得过副市级以上领导批示的资政报告执笔人、报送对策建设并被采用的学员、市委市政府政策研究部门和其他市级部门人员及省内外专家组成。

智库专家采取不定期推荐入库方式,入库流程上由各教研部门推荐,并由资政工作指导委员会研究批准后正式入库。

二是面向社会招聘智库负责人。

先后在青海、成都市在经信委、发改委招聘和选调有资政研究能力、熟悉资政特点的研究人员担任学校智库负责人。

三是充实研究力量。

调整部分人员,优化队伍结构,将不适合的人员调离。

目前,学校决策咨询部专职承担资政研究的教研人员有8人,其中6人具有高级职称,有1名三级研究员、国务院津贴专家、成都市优秀专家。

另外配备行政管理人员3负责日常资政管理工作。

四是整合人才资源。

组织发动全院教研人员参与决策咨询。

目前,校内已形成25人左右,以高级职称、高学历的中青年教研人员为骨干的专兼职资政研究队伍。

五是借智借力。

把其他研究机构专业人员、区市县党校教研人员作为编外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工作。

六是激励学员参与资政研究。

(四)构建研究体系

为保证资政研究工作有效开展,学校构建了以教研部门为主体的资政研究体系。

明确规定了各教研部门的职责:

一是制定教研部门资政工作计划。

根据各教研部在学科领域、人员结构等方面差异,每年初制定本教研部的资政工作计划,包括资政项目选题、完成进度、课题组成员、实现目标等内容。

规定每年各教研部满足资政成果结项要求的不少于2篇,其中市情研究所满足资政成果结项要求的不少于4篇。

二是建立教研部门负责人的负责制。

教研部门资政工作实行部门负责人负责制,资政题目确立、经费使用、人员安排等资政相关工作均由教研部门负责人全权负责。

三是加大对教研部门资政工作的经费支持。

每个部门每年配备1万元资政工作专项经费,用于资政调研、资政课题研究等。

(五)完善运行机制

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运行机制,是党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基础,是新型智库规范有序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

学校建立完善了资政管理五大机制:

一是建立了资政课题选题发布机制。

根据校(院)实际,结合当前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领域和对未来趋势判断情况,每学期开学初由市情研究所负责发布一批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前瞻性的选题。

如遇党代会等重大事件,可不定期增加相关研究选题,提高资政成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建立了资政课题立项机制。

资政课题采取备案、招标、专项审批等多种形式。

教职工(含非教研人员)均可向市情研究所备案,并经校(院)资政工作指导委员会审核后正式立项,纳入资政成果管理范围。

备案课题按资政成果取得成效,采取追认制,备案追认课题不限制数量。

三是建立了资政课题结项机制。

资政成果结项必须是研究成都市或四川省的重大问题,同时应获得副市级及以上领导批示,或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或校(院)《研究报告》内刊发表,或校(院)资政工作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

四是建立了资政课题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激励机构,加大对决策咨询成果奖励力度。

对获得上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党委政府文件采用、党委政府《内参》刊发的调研报告、对策建议等给予配套经费奖励,调动了教研人员的参与积极性。

五是建立了约束机制。

将决策咨询工作与事业人员岗位设置结合起来,每个岗位等级均有资政工作任务,未达到要求的不得聘用到相应等级岗位。

明确规定科研业绩中资政成果不得少于教研人员年度基本工作量的60%。

在目标考核中,决策咨询工作占12%,由决策咨询部进行考核。

并把资政成果作为教研人员评先评优、晋级晋职、绩效奖励、出国出境、参加高端培训的重要依据。

(六)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有助于激发教研人员开展决策咨询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

近年来,学校先后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决策咨询工作的意见》、《资政工作管理办法》、《决策咨询考核办法》、《科研精品和资政成果奖励办法》等多项管理制度,保障了资政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七)突出党校特色

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时强调:

“党校有教师资源和学员资源优势,有理论研究优势。

要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发挥好这些优势,努力为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

”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在发挥教研人员积极性方面,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参与资政研究的能力。

通过不定期举办咨政专题培训、座谈会、研讨会、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教研人员参与资政研究能力。

近年来,先后邀请了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院、成都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兄弟省市党校、校内等擅长咨政工作的专家、领导等,给教研人员讲解市委发展思路和政府工作重点,当前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讲授咨政文稿写作特点、规范和要领,不断提高教研人员资政研究和写作能力。

同时,硬性规定所有新进教研人员必须到区市县、市级部门、乡镇(街道)挂职锻炼,使他们尽快熟悉市情,加速从博士研究生到党校教研人员角色的转变。

二是定期公布智库研究的选题,使教研人员把握研究的范围和重点。

三是配套专项资政研究经费,主要用于外出调研的交通、住宿、生活补助和购买办公用品、图书资料等。

(八)发挥学员优势

在发挥学员积极性方面,采取了四条措施:

一是列入培训教学内容。

要把培训学员参与资政工作作培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每期培训期间,由智库管理部门领导向参训学员讲授开展决策资政的意义、原则、方式方法和选题范围,提升学员参与资政工作的能力。

二是组织学员专题调研。

组织学员深入实践第一线开展专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三是作为学员培训教学考核的内容。

对于撰写的调研报告或对策建设被采用的,给予适当奖励。

四是实施“三带来三留下”,要求学员在培训报到时带来自己负责的管理服务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或值得共同分享的典型经验),带来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对策建议,带来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学员在结业时,留下对本次参与行政学院资政研究的收获、感受和体会,留下对进一步搞好行政学院智库建设的建议,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进一步交流沟通、后期继续进行课题合作研究。

近两年通过党校《研究报告》上报学员建议13篇。

三、主要成效

(1)资政服务功能充分体现

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资政研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成都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直接参与成都市重大行政决策咨询工作。

为重大行政决策出台提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10余项,比如:

为《成都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成都市居住证积分管理试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出客观独立的第三方意见,得到市主要领导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

同时,为专项改革任务是否达到销账要求提供第三方评估。

二是直接承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课题。

先后担任主要执笔人4项。

同时,承担起草市领导重要会议发言稿,完成刘宏葆副市长在“2016年国际行政科学学会暨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上的发言稿——《新常态下成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探索和实践》,并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深度研究并完成市委职能部门的委托研究项目。

承担成都市委目标管理督查办公室直接委托开展的重大课题,完成《关于成都政府管理创新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区(市)县和市级党委部门及归口单位案例分析》,为下一步成都政府管理创新工作开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资政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在2017年1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研究报告(2017)》中,入选“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注:

全国531家智库参评,评选出166家进入“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

副省级城市党校(行政学院)15家参评,5家进入核心智库名单)。

标志着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在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社会影响力得得到提升。

(三)资政组织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学校资政管理部门较好地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通过融合资政研究资源,调动校内各方面资政研究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资政研究成果。

一是组织撰写成都发展改革问题专著。

组织校内20余名教研人员共同完成《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成都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出版后被成都市委中心组作为学习资料发给中心组成员学习参考。

同时,被四川省深化改革培训班作为学习资料发放和成都市干部理论班学习参考资料。

二是资政成果数量较多、质量较好。

2015年以来,组织校院教研人员撰写或参与完成资政报告60余篇,其中30篇研究报告获得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其他市领导批示。

三是成果输出渠道进一步拓展。

除本校研究报告外,积极开展与外单位特别是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的合作,提高教研人员参与资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研人员履行资政的能力。

四是鼓励资政成果多形式转化。

除上报领导内参外,鼓励教研人员撰写的调研文章在国家和省主要媒体公开发表,逐步提升了资政研究的品牌度和影响力。

(四)开放式多层次资政研究格局初步形成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兄弟校院的交流与合作。

2015年以来,先后赴杭州、青岛、西安、郑州、洛阳等党校学习调研资政管理工作,与广西省委党校、杭州市委党校合作完成调研报告4篇上报主要领导。

二是主动开展与市级相关部门合作开展资政研究。

近两年来,与中国社科院、四川省社科院、成都市市委政研室、市政府研究室、市财经办等部门合作完成资政成果18篇,通过各种渠道上报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

三是积极引导区县党校参与资政研究。

先后与锦江区委党校、金堂县委党校、大邑县委党校、青白江区委党校、都江堰市委党校等区县党校开展以课题为纽带的实质性合作研究。

组织市情研究所研究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支持区县党校教研人员积极参与市情研究,近两年先后形成大邑县党建大课堂、蒲江农业品牌、成都市农村基层干部法治能力现状调研等5篇研究报告,上报中央党校、省委党校以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

同时在人民网、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成都行政学院学报等媒体发表,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四是加强对学员建议的整理报送。

以学员为主体,加强对学员建议的收集整理和提炼,近两年通过党校研究报告上报学员建议13篇。

同时,将学员对策建议作为培训成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值占学员成绩的15%,大大提高了学员建议的质量。

五是加强四川省委党校新型智库基地建设。

按照要求,积极参与省委党校新型智库基地建设相关工作,完成《大都市远郊乡镇经济发展路径探索——以蒲江县寿安镇为例》、《“菁蓉小镇”创新发展路径研究》两项课题研究。

(五)资政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一是高层次资政人才不断引进。

学校严格按照“宁缺毋滥”原则,面向研究型党委政府部门以及下属研究机构,结合目前资政人才紧缺学科领域,先后从青海省委党校、市发改系统、市经信系统等单位引进一批资政研究学科带头人和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政骨干人才,在增强研究能力的基础上破解资政供需两端严重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二是中青年教研人员研究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鼓励教研人员到知名大学深造、选派到实践第一线锻炼、出国培训考察、聘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比如:

邀请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院、成都市委政研室等的资深专家为中青年教研人员进行资政专题培训;鼓励市情研究所1名青年研究人员到中国政法大学读博士后。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目前,学校中青年教研人员已成为资政研究的骨干力量。

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决心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始终坚持把党性原则放在首位,坚持以党建引领智库建设,更好地突出党校智库特色,更好发挥学员优势,精心谋划资政选题,开展深度调研,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协作网络,强化人才培养,促进成果转化,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迈上新台阶。

(来源:

人民网“强国论坛”2017年11月28日)

作者简介:

薛成有,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决策咨询部)主任、教授;赵汝周,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决策咨询部)原调研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