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598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docx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预制混凝土桩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7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和有关政策4

1、监管体制4

2、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5

二、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6

1、行业发展现状6

2、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8

3、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11

三、行业壁垒11

1、政策壁垒11

2、销售半径壁垒12

3、品牌壁垒12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3

1、有利因素13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13

(2)混凝土预制管桩产品综合优势明显,竞争力强13

(3)我国西南地区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打开14

2、不利因素14

(1)基础建设投资增速有所放缓,行业增幅放缓14

(2)行业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14

(3)基础性研究滞后15

五、行业风险特征15

1、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风险15

2、原材料不稳定带来的产品质量风险16

3、产品加工及施工过程不规范带来的市场风险16

六、行业竞争格局17

1、建华管桩控股有限公司17

2、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18

3、宁波浙东建材集团有限公司18

4、上海中技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8

一、行业监管体制和有关政策

1、监管体制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的主要管理部门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质量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自律性组织等。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局)是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

各级建筑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行业进行监督管理:

一是对行业主体资格和资质的管理,二是对建筑工程目全过程的管理,三是对建筑工程经济技术指标标准的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其下设质监局等分支机构,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负责《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和行政执法。

预制混凝土桩行业自律性组织主要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CBMF)、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CCPA)等。

CCPA成立于1986年,下设预制混凝土桩分会,主要为协会内企业提供行业调研、产品推介、诚信评估研究、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等行业服务。

2、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

1998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实施,该法规定“建筑工程设计文件选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2000年1月30日《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施,规定“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检验应当有书面记录和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2007年9月1日《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规定“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活动。

2006年12月28日,建设部发布了《建设事业“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与混凝土预制构配件技术列为“十一五”期间重点推广的混凝土工程节材技术。

2011年7月19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建筑节能合理改造已有建筑,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能建筑,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2011年12月,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发布了《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工业“十二五”规划指导意见》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桩列为重点发展产品,提出:

“加大技改力度,完善和改造现有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实现预制混凝土桩生产自动化。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企业必须建设有符合生产发展要求的试验室,并配备完善的检测设备,要充分重视对原材料性能的检测工作;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计算机控制的原材料计量和搅拌系统。

2011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后于2013年2月进行修订),限制类包括“100万米/年及以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离心桩生产线”,“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简称PCCP管)生产线:

PCCP-L型:

年设计生产能力≤50千米,PCCP-E型:

年设计生产能力≤30千米。

2014年8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全过程控制,提高混凝土工程质量。

加强原材料标准化建设,从源头控制并提升质量,提高混凝土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混凝土预制件,推广精细化施工和先进施工工艺。

二、行业发展概况及前景

1、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生产最早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到了上世纪80年代,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逐步得到了推广,当时每年的产量仅200万米左右。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们管桩的生产、应用、出口总量得到了快速增加,2011年我国管桩的产量达到了3.5亿米,近几年管桩行业受到基础投资放缓的影响,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

目前我国管桩产品有几十种规格、型号种类丰富,基本可以适应于各种建筑物基础的应用要求。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管桩特别是PHC桩的应用领域已从当初单一的铁路桥梁扩展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含构筑物):

如上海世博会、上海国际航运大厦、广州亚运村、南京奥林匹克会展中心、大亚湾核电站综合会馆、淮安万达广场、万科东丽湖、天津摩托罗拉厂房、天津天管元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等;公路如广深高速、南京江六高速公路、沪宁高速拓宽工程、杭甬高速等;桥梁如东海大桥、崇启通道(上海段)工程II标项目、岳常高速、山汊矶大桥等;港口和码头如外高桥舾装码头、外高桥造船基地船坞、中船龙穴、上海外滩拓宽工程、洋山深水港一期码头等;机场如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澳门机场等;铁路和城市轻轨如上海磁悬浮、京津城际列车、武广客运专线等。

城市高架道路如:

上海内环高架、南北高架等;水利如杭州湾河道驳岸等;市政、电力如华能电厂、辽阳红阳热电厂、华能风电等工程的桩基基础。

从布局上来看,预应力管桩从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沿海、沿江、沿湖向西部软土地区发展。

最开始PHC桩首先在珠江三角洲得到广泛的推广,与此同时在长江三角洲尤其是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区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管桩企业广泛分布于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云南、天津、湖北、安徽山东、北京、河北、广西、海南、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

目前国内PHC桩的生产技术已较成熟,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基本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

我国PHC桩的生产主要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张拉工艺、高速离心和两次养护工艺。

管桩生产线目前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全套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第二类为部分主机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其它设备国内配套;第三类全套设备国内生产。

近年来,新建管桩厂已全部采用国产设备,均能较好地满足工艺要求。

相对于传统的建筑基础施工,混凝土预制管桩具有节能、环保的功能。

传统的建筑施工主要方式为预制桩、钻孔灌注,该方式下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钢筋、砂、石、水泥等,而混凝土预制管桩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预制桩的离心成型、高压蒸汽养护制造工艺,使得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周期大大的缩短。

另一方面,预制混凝土管桩施工前期准备时间短、施工速度快、工期短使得建筑物基础的施工工期大量缩短。

2、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

混凝土管桩属于水泥制品制造业,水泥制品制造业与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紧密相关。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

2014年我国的GDP为63.64万亿,同比增长7.4%,相对于过去的高速增长,2014年经济增速略有放缓。

2014年4月开始,我国出台实施的一系列“微刺激”政策,“稳增长”措施已经显现出效果。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从2012年起进入经济增长换挡期,2013年行业经济保持了平稳、适度、较快的发展态势,全年主营业务增长为22.1%,投资增长为12.7%。

由于行业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国家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拉动,2014年上半年开始房地产投资增速同比持续放缓,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放缓,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主要经济数据较去年同期有所放缓,投资增长自二季度以来逐月放缓,经济运行质量下滑。

伴随着我国经济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规模保持了近10年的快速扩张态势。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行业规模扩张速度于2014年出现了调整放缓迹象。

2014年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市场需求较弱,混凝土预制管桩的生产维持低位增长。

2014年规模以上的混凝土预制管桩的生产的增速较2013年下降5.9%。

由于市场需求减弱,虽然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但由于竞争较大,企业产品的出厂价格面临下浮压力,企业的盈利空间受限。

从地区看,华东、华中地区仍然占据全国混凝土预制桩生产的绝对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88%,全年生产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全国混凝土预制桩生产格局保持稳定。

华东市场需求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生产增长显著加快;华北地区生产增长同比放缓;西北地区较上年同期由减产转为增产,增幅达70%以上;中南和西南地区也保持40%的较快增长。

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汶川雅安地震恢复重建,西部地区包括预制管桩在内的水泥制品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逐年降低,中、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目前,全国水泥制品产业结构布局形成的东部、中部、西部的格局渐趋均衡。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西部高铁网络项目的启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立等,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中西部地区基建发展空间相对较大,仍会拉动混凝土预制桩行业在这一地区的上升空间。

3、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在水泥制品制造的整个产业链中,与行业相关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砂石行业、电力与煤炭行业、碳酸钙化工行业、重型生产设备、环保设备、包装行业等;由于水泥制品制造业的特殊性,行业的支撑产业主要为运输业,包括公路、水路以及铁路运输行业等;与行业相关的下游产业主要包括厂房与工业工程行业、房地产行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工业建筑行业、铁路基础建设行业等。

三、行业壁垒

1、政策壁垒

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4月26日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根据指导目录第二类限制类明确了“100万米/年及以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离心桩生产线”为限制类产业。

因此,新开办的预制混凝土管桩企业的生产线年产量应达到100万米/年及以上。

相对于之前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建[2001]82号),2015年新执行的标准里“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企业资质”已取消。

但由于管桩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重要的建筑基础用材,因此各地方仍对管桩企业有较高的质量及规模要求。

2、销售半径壁垒

预制混凝土管桩由于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以及较大的长度,因此对运输的要求较高。

综合来看,我国目前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加上管桩产品竞争激烈,产品价格较为透明,因此运输成本的高低较大程度上决定了管桩企业的销售半径。

目前我国管桩企业产品的销售主要集中在生产基地半径300公里范围内。

3、品牌壁垒

附加于企业品牌的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产品质量因素,我国基础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质量备受关注,对于应用于建筑基础的管桩产品质量的优劣也成为企业在行业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