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四 第10课 管仲列传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299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四 第10课 管仲列传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四 第10课 管仲列传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四 第10课 管仲列传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四 第10课 管仲列传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四 第10课 管仲列传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四 第10课 管仲列传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四 第10课 管仲列传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四 第10课 管仲列传 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四 第10课 管仲列传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四第10课管仲列传Word版含答案

第10课 管仲列传

1.一词多义

(1)称

(2)实

2.虚词归纳

3.古今异义词

(1)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区区之齐在海滨。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加以归类(只填序号)

①九合诸侯 ②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③管仲既任政相齐 ④富国强兵 ⑤贵轻重 ⑥管仲因而信之 ⑦然孔子小之 ⑧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管仲既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任政于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岂管仲之谓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财利多自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以为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齐桓公以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展示

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是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而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奔到莒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奔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斗争。

齐国内部安定后,却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子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君主。

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

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暗自拿出了箭射向小白,但只射中了衣带钩。

小白假装中箭身亡,扑倒在车上。

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

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也就不慌不忙地走着。

结果公子小白迅速赶到临淄,当上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他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子纠,把管仲囚押起来,送回齐国治罪。

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亲手杀死他才解恨。

但鲍叔牙劝他说:

“管仲才华横溢,国士无双,您要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

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为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

倘若只想把齐国治理好,那么我和国氏、高氏来协助您也就够了。

”齐桓公听从了他。

管仲在鲁国,听到齐国叫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像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

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

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

管仲感叹说: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成语中的朋友之交

人不可以没有朋友,孔子曾经说过: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古人对朋友有许多特殊的称谓。

1.管鲍之交:

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2.半面之交、一面之交:

指只见过一面的人,形容相交的时间极短。

3.布衣之交:

以布衣身份交往的朋友,指贫贱之交,也可指显贵者与没有官职的人的交往。

4.金兰之交、八拜之交:

指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

5.莫逆之交:

情投意合的朋友。

6.总角之交:

童年就很要好的朋友。

7.忘年之交:

不拘年岁、辈分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8.君子之交:

从道义上相互支持而结成的朋友。

9.患难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10.刎颈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1.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3.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1.脉络梳理

管仲列传

2.初读感知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从这篇传记看,管仲取得从政的极大成功,其原因有哪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本文中可以窥探到司马迁怎样的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周公旦还是需要管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完《管仲列传》,你认为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课本素材

点击素材

管鲍之交,千古美谈

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早年曾共同经商,分钱时,管仲常多分一些。

鲍叔牙知道他家有老母,需要钱花,不认为他贪。

他曾给鲍叔牙出过主意,后多次失败,鲍叔牙认为不是主意不好,而是时机不成熟。

管仲多次做过小官,但都被辞退,鲍叔牙认为,这是时机不好,不是他不能干。

管仲打仗,总是中途逃回,鲍叔牙认为,这不是胆小,而是不愿在那些无谓的权力斗争中白白送死;而且家有老母,也要有人奉养。

管仲感慨地说: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运用示例 友情,黑暗中能照亮前方,冰冷中能给予温暖。

它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更是成功的最大财富。

春秋战国时,鲍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两人相知很深。

两人曾合伙做生意,一样地出资出力,分利的时候,管仲总是要多拿一些。

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他却说,管仲不是贪财,而是他家里穷。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出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三次逃跑,人们讥笑他贪生怕死。

鲍叔牙再次直言:

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只是他家中还有老母亲要奉养。

后来,鲍叔牙成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另一位公子效力。

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并引弓射箭,但最终还是小白登上了王位,称齐桓公。

即位后,齐桓公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

鲍叔牙坚辞相国之位,并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自己,劝说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

齐桓公于是重用管仲,果然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鲍叔牙无私宽阔的胸怀,对朋友的了解信任,终使管仲踏上成功之途。

2.课外素材

曼德拉的宽容

南非的曼德拉,因为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白人统治者把他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罗本岛上27年。

尽管当年曼德拉年事已高,但是白人统治者依然像对待一般的年轻犯人一样虐待他。

但是,当1991年曼德拉出狱当选总统以后,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整个世界。

总统就职仪式开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他的来宾。

他先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然后他说,虽然他深感荣幸能接待这么多尊贵的客人,但他最高兴的是当初他被关在罗本岛监狱时,看守他的3名前狱方人员也能到场。

他邀请他们起身,以便能将他们介绍给大家。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宏的精神,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颜,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

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3个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场的所有来宾都静下来了。

选材感言 曼德拉说:

“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他的牢狱岁月给他时间与激励,使他学会了如何处理痛苦与磨难,并以极大的毅力来支撑自己。

宽容让他学会放下。

反观我们,之所以总是烦恼缠身,充满痛苦,怨天尤人,总是有那么多的不满和不如意,正是因为我们缺少曼德拉的宽容和感恩。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

 

 

读管仲

管仲在这诸侯割据、九州幅裂的时代书写了一段传奇,一段足以影响华夏子孙千年的历史。

他深邃的眸子可以洞察人心,望穿天下,读出每个人的心理,道出每个人的品行。

他又像是一个预言家,预卜每个人的行动,预料每个人的对策。

他令人敬仰,因为他惊人的预见性和出人意料的策略;他令人畏惧,因为他为达目的的坚决果断和心狠手辣;他令人疑惑,因为他与鲍叔牙的生死之交和明目张胆的物质享受。

①他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家,却站在了高峰之巅——一个令人争议的位子,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作出了准确的评价。

我可以说我们至今为止都在这位伟人的恩泽之下,然而对管仲有所了解的人却不多,了解的人之中对他颇有微词的也不少,也妄怪有人感慨“逝者如斯夫”,文明在没落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②管鲍之交却很特殊,总好像是鲍叔牙单方面的付出。

他耿直而宽容,是个真君子,而管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像是一个老占人家便宜的小人。

两人合伙做生意时,管仲总是要多贪些红利,鲍叔牙解释管仲家贫,要赡养老母,是为尽孝;管仲射杀鲍叔牙所侍的储君公子小白,鲍叔牙解释他是各为其主,是为尽忠;召忽舍生取义,管仲苟且偷生,鲍叔牙解释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志在千里,成大事者,岂可轻易舍生?

小白当上君主之后,鲍叔牙毅然辞相,推荐管仲为相;而管仲临终时,齐桓公询问他鲍叔牙是否适合接替他为相时,他却断然否决。

从种种事而看,鲍叔牙视管仲为知己,而管仲却视其为草芥,怎么看都想替鲍叔牙抱不平,想大骂管仲真是小人一个。

试想,一个君子,一个小人算什么交情?

也能成为莫逆?

这才是管鲍之交的不同寻常之处。

这种情谊时而浓郁得像是陈放几十年的好酒,时而清淡如河中白莲散发出的若有若无的香气。

就如俞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只有入境之人才能体会其中滋味。

任外界天地变色,风云变幻,两人的世界却仿佛凝固在琴声之中,只有彼此的存在,这就是知音。

鲍叔牙之所以能无视管仲的自私,因为他透彻入骨地了解管仲其人,知道管仲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着他的考量与缘由,由此他能理解管仲在外人看来是小人行径的举止。

而我们也不得不说,他所有对管仲的解释可能一半是事实,一半是期望,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期望,对朋友为人成事的期望。

管仲在感受到这份期望的同时,便不知不觉地向着鲍叔牙解释的一样行进,就像张晓风在《给我一个解释》这篇文章中所说的一样:

“一个永远有本事把你解释成圣人的人,你只好自肃自策,把自己真的变成圣人。

”管仲对此评价鲍叔牙: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他也终于不负其所望,成为了一个圣人,一个翻手反排命运,覆手复立乾坤的巨子。

同样,以管仲的识人能力,对一般人都能看得十之八九,何况是他的知己鲍叔牙呢?

处低谷而彷徨之时,鲍叔牙给了他最需要的安慰;处乱世而无为之时,鲍叔牙给了他最重要的平台;处高位而图霸之时,鲍叔牙给了他最坚实的支持。

他知道鲍叔牙是个正直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