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全书电子版(黄济中等师范).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90127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28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育学全书电子版(黄济中等师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8页
小学教育学全书电子版(黄济中等师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8页
小学教育学全书电子版(黄济中等师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8页
小学教育学全书电子版(黄济中等师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8页
小学教育学全书电子版(黄济中等师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学全书电子版(黄济中等师范).doc

《小学教育学全书电子版(黄济中等师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学全书电子版(黄济中等师范).doc(2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育学全书电子版(黄济中等师范).doc

小学教育学

绪论-绪论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节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三节怎样学习教育学-第三节怎样学习教育学第一章教育-第一章教育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现代教育-第二节现代教育第三节小学教育-第三节小学教育第二章学校-第二章学校第一节学校概述-第一节学校概述第二节学校文化-第二节学校文化第三节学校管理-第三节学校管理第四节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第四节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第三章学生-第三章学生第一节厉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第一节厉史上不同的儿童发展观第二节儿童的发展与教育-第二节儿童的发展与教育第四章教师-第四章教师第一节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第一节教师的社会地位、作用与劳动特点第二节教师素质-第二节教师素质第三节师生关系-第三节师生关系第四节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第四节教师资格与教师进修第五章教育目的-第五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及其确定-第一节教育目的及其确定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第一节德育-第一节德育第二节智育-第二节智育第三节体育-第三节体育第四节美育-第四节美育第七章课程-第七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一节课程概述第二节课程的基本范畴-第二节课程的基本范畴第三节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第三节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第八章教学-第八章教学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第一节教学的意义与任务第二节教学活动的本质与模式-第二节教学活动的本质与模式第三节教学原则-第三节教学原则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第五节教学方法-第五节教学方法第六节教学手段-第六节教学手段第七节小学教学工作的实施-第七节小学教学工作的实施第九章课外活动-第九章课外活动第一节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作用-第一节课外活动的意义与作用第二节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第二节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第三节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三节课外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第十章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第十章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第一节班主任工作-第一节班主任工作第二节少先队工作-第二节少先队工作第十一章学校咨询与辅导-第十一章学校咨询与辅导第一节学校咨询与辅导概述-第一节学校咨询与辅导概述第二节咨询-第二节咨询第三节心理健康辅导-第三节心理健康辅导第十二章教育测验与评价-第十二章教育测验与评价第一节教育测验-第一节教育测验第二节教育评价-第二节教育评价第十三章教育法-第十三章教育法第一节教育与法律-第一节教育与法律第二节学校中的法律关系-第二节学校中的法律关系第三节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第三节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第十四章教育研究方法-第十四章教育研究方法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第二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二节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三节资料的分析与报告-第三节资料的分析与报告

绪论

绪论

 

绪论主要阐明什么是教育学、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和如何学习教育学这三个问题。

通过学习,我们将了解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育基本理论素养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

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概述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教育。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需要其他有关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等的参与。

我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相传培养弟子达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

他还整理、编订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化典籍,并以其为教材教育弟子。

其言论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而成《论语》一书(其中也记载了孔子部分弟子的言行),为儒家经典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该书对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等,都有重要体现。

在教育尚处于萌芽和经验阶段,作为总结教育经验、具有一定理论体系的教育学是不可能出现的,教育学还没有成为独立学科。

古代的教育思想常常是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的,如中国古代的《论语》和西方古代的《理想国》等,虽然这些著作包含不少有关教育的论述,但都不能称为教育专著。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应算中国的《学记》(一般认为成书于先秦);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约35—95)的《雄辩术原理》,但它们尚不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英国学者培根(1561—1626)于1623年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一文,在对科学的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

这时已经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科学分类已有了相当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育事业和教育科学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批教育专著相继问世。

就其大者而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在1632年写成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于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首次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又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于1806年发表了著名的《普通教育学》,该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他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方法论,形成了“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这个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即是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学模式,对近代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

捷克教育家。

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

在捷克人民反抗德意志天主教会统治的“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的第十年,他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

他尖锐抨击中世纪学校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他首创了班级授课制,提出统一学校制度,普及初等教育,扩大学科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取知识。

他从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前提出发,论证了教学的直观性、系统性、自觉性和巩固性等原则,还编写了各种教科书。

主要著作除《大教学论》外,还有《母育学校》《世界图解》《语言和科学入门》《泛智学校》等。

19世纪末,“新教育运动”出现,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和忽视儿童等缺点给予抨击。

以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发表了《学校与社会》等著作,强调“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从做中学”等教育和教学原则,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形成了“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之争,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教育思想流派和教学模式的论争,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20世纪以来,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根据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出现了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1939年第一版,1947年修订,1948年再版,1956年第三版)、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1945)等很有影响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问题。

教育学发展的“源”在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不仅是教育理论的源泉,而且是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

但当某一教育理论形成以后,就成为影响以后教育思想发展的“流”,成为现成的思想体系,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的发展。

任何教育实践总是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来进行的;经过实践,最后对原有的教育理论作补充、修改或者突破,以至否定原有的教育理论,而提出新的思想体系。

教育学就是在这样的实践和理论相互作用、不断反复而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着。

也可以说,教育学是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这种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教育学发展到今天,逐步形成一个庞大的学科群,小学教育学就是这个庞大的学科群的一个分支。

二、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和任务

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多样化。

从教育学学科的层次来看,有各级各类的教育学,从学前教育学到高等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到职业教育学,门类相当齐全。

从边缘或交叉学科的性质来看,有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美学,以及教育技术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卫生学、教育生态学,等等。

从教育学自身理论体系来看,有教育原理、教学论、课程论、德育原理、教育管理学,等等。

教育学上述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向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起的巨大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研究的深入,以及教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发展日益密切。

我国自清末“废科举,兴学校”之后,从日本引进西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当时的译著和自著,基本上都属于“传统教育”的范畴。

从20世纪20年代前后开始,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加强。

经过留美学生的宣传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杜威等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大为传播,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很大。

但在教育实践中还是“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广泛地应用。

新中国成立后,这套教学模式在全面学习苏联教育的基础上又得到了某些强化和发展。

因此,改革“传统教育”的思想和模式,实事求是地肯定其积极因素,批判其消极因素,就是我国当代教育学学科发展和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导下,广大教育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对教育本质、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等教育基本问题进行了重新研究和讨论;教育专著和论文大量出版和发表,仅以教育学为名的著作和教材,就编写出几百种之多,教育论文更是不计其数;教育教学实验方兴未艾,如重视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实验,集中识字实验,主体教育实验,自学辅导实验等;课外校外活动积极开展,学校的整体改革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更呈现出燎原之势。

所有这些,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和教育学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

第二节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节教育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教育学的地位

教育学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基础学科和必修学科之一。

对于师范生来说,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培养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将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奠定基础。

因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但要学好专业,成为合格的“经师”,而且要学会育人,加强师德修养,成为合格的“人师”。

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在这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任务。

在师范学校中,教育学科的开设,虽然就其内容来说,往往见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