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1207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0.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docx

《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docx

立足上饶地税实际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2

立足上饶地税实际

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考

徐志刚徐文东范大建

【摘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从产业角度来说, 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努力构建以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对上饶而言尤其是要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从地税职能角度来说,要从做大税收总量、培植永续税源、落实优惠政策、搞好纳税服务等方面予以支持。

本文通过产业角度和地税角度分析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期促进上饶地税与经济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地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思考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这为上饶赶超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和强劲的动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是围绕鄱阳湖的生态经济来开发建设的,而以鄱阳湖命名的鄱阳县就在上饶,特别是鄱阳、余干、万年三县处于湖区的核心区域。

未来的上饶在全省乃至于全国区域发展中的地位,都将取决于目前的布局。

只要我们找准切入点,做好对口沟通衔接,项目的谋划和开发,我们就更有理由、更有说服力地争取项目。

只有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抢得先机,才能在未来的区域发展上拥有主动权。

所以将上饶打造成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是上饶未来二十年发展的关键。

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试从地税的角度,分析上饶经济税收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上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地位及其作用

(一)上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

1、自然生态资源优势。

首先上饶自然资源丰富,有亚洲最大的铜矿的德兴铜矿,有江南八大磷矿之一的广丰磷矿;土地面积在全省各地市中位居前列;生物种类繁多,是发展多熟制农业和密集、配套、互补型农业的良好区域;水能蕴藏量大,水资源丰沛;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58%,这些都是上饶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有利于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矿产资源协作加工基地。

其次,上饶生态保护较好。

上饶山清水秀,属于工业“三废”排放量较少的省卫生城市、园林城市。

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业的条件优越,特别鄱阳湖干净清澈的水质十分有利于发展对水质等生态环境要求高的特种水产品养殖业。

通过与“长珠闽”三角洲之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建设大规模的绿色产业基地。

2、投资及成本优势。

随着软硬环境的改善,上饶吸引资本的“磁场”效应越来越强。

现拥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第15名),中国最佳粤商、闽商投资城市”等头衔,已成为投资和贸易的热土。

目前以确定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和国台办台资企业转移重点承接地。

在成本方面上饶也显出较大的优越性。

一是人力成本优势明显,全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从业人员多,劳动力价格低廉。

二是产品成本优势明显,上饶的农产品总产量高,建材价格低于“长珠闽”地区,有利于上饶与“长珠闽”地区合作建设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建材产品生产基地,

3、旅游资源优势。

历史和大自然赋予了上饶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拥有众多风光秀美、特色鲜明的景区,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名寺、名人为一体,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上饶拥有8个4A级风景区名胜区,特别是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集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于一身的龟峰景区、红色旅游上饶集中营、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及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等。

上饶历史从秦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不少誉满中外的杰出人物。

目前上饶已成为“长珠闽”地区人民的旅游休闲的后花园和中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4、区位及交通优势。

上饶市位于赣东北,东联浙江、北接安徽、南挺福建,自古就有“豫章第一门户”和“四省通衢”之称。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的优势,而且是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的共同腹地,区位优势明显。

当前新建的京福高铁、沪昆高铁、九景衢铁路、皖赣铁路4条铁路加上原有的浙赣复线、横南线在此交汇,上饶至武夷山、南昌至德兴、上饶至德兴3条新建高速公路及原有的沪昆、鹰景高速使上饶形成密集的铁路和公路网络。

三清山机场、公铁空航衔接的枢纽性“无水港”建设项目和环鄱地区码头的新建使得上饶及水运、海运、空运于一身,交通网络优势在全国少有,与长三角地区及华中地区的时空距离将进一步缩短,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二)上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从经济布局上看上饶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是惟一能同时接受这三大经济区直接辐射的地区中心城市。

位于核心区域的三县国土面积7684平方公里,占生态区15%;2008年三县年末总人口252万当时规划区总人口的12.5%。

上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可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既离不开上饶的参与,上饶又好又快发展也需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平台。

(三)上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

1、打造鄱阳湖东岸的增长极,构建区域中心城市

通过推进产业布局板块化、配套设施现代化,壮大特色产业群,打造经济增长极,着力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和知名品牌,建成区域性的先进商贸和物流中心,培育若干在区域有重要影响的重大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和休闲度假区,争当鄱阳湖经济区崛起的排头兵。

2、融入鄱阳湖城市群建设,做好湖体核心区环境保护

重点抓好滨湖三县的建设,使之成为环鄱阳湖周边的快速崛起地区。

强化环湖地区的污染综合防治的宏观统筹机制,保护和修复湖泊生态系统,有效控制湖体核心保护区的人为破坏,合理开发鄱阳湖平原地区,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推广低碳技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为鄱阳湖经济区综合开发和治理发挥示范作用。

二、当前上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经济现状评析

(一)上饶经济总体概况

近年来,上饶市围绕建设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打造一个枢纽、建设四个基地的发展格局。

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28.5亿元,同比增长13.6%;财政总收入达到83.5亿元,同比增长22.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2.4亿元,同比增长4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4亿元,同比增长19.4%;外贸进出口总额6.4亿美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89元,同比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1元,同比增长8%。

(二)上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1、经济总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

首先上饶经济总体上属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较小。

从横向比较,虽然在我省属中上水平,但与东部地区比较差距甚大。

以2009年为例,上饶的GDP仅为同为地级市的苏州的9.4%、嘉兴的38%。

全市12个县市区只有广丰县的GDP是过百亿元的,有5个县GDP是在30-40亿元的,经济总体实力不强。

其次,上饶经济中三产结构不合理。

从GDP指标分析经济发展来看,GDP包括生产和非生产等各个领域,综合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总量和三次产业的运行结果。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上饶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是第一产业虽在不断下降,近三年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均为19%左右徘徊,但第一产业内部构成为种植业占绝大比重,林业、渔业所占的比例偏小,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二是第二产独占鳌头,且呈逐年增大的趋势,2009年二产占GDP近50%,其中的建筑业占GDP的11%。

工业经济结构呈以下特征,轻重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行业结构以传统行业为主,产业结构以初级产业和原材料产品为主,企业组织结构以中小股份制企业为主;三是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38.2%下降到2009年的32.3%,呈连年下滑态势。

(图1)目前上饶产业结构主要呈二、三、一排列,由此可以判断,上饶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经济阶段,发展到三、二、一的现代产业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者,上饶同环鄱阳湖周边地区各城市产业结构重叠。

区域产业结构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

在经济体制和企业效率一定的前提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发展的状况会很大程度的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及变化。

在这里主要通过对比环鄱阳湖地区城市的产业结构,用产业相似系数来分析上饶的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状况。

产业相似系数是指一个地区与另一个地区的同种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

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常用来分析和衡量地区内产业结构各部门的异同程度,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其计算公式是:

Sij=∑xinxjn/﹙∑xin2∑xjn2﹚1/2其中xin和xjn分别表示产业n在i地区和j地区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相似系数可为0~1;当Sij=0表明i和j地区产业结果完全不相似,当Sij=1时则为完全相似。

从2009年环鄱阳湖地区六市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得到以下六个城市的三产业间的比例(表1)计算出六个城市的产业相似程度(表2)

表12009年度环鄱阳湖地区六市三产比例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上饶市

18.59

49.11

32.30

南昌市

5.97

55.44

38.59

景德镇市

9.24

58.23

32.53

鹰潭市

11.96

59.22

28.82

抚州市

21.71

47.29

31.00

九江市

11.07

53.06

35.87

表2环鄱阳湖地区六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矩阵

 

上饶市

南昌市

景德镇市

鹰潭市

抚州市

九江市

上饶市

1

南昌市

0.97597

1

景德镇市

0.98334

0.99388

1

鹰潭市

0.98421

0.98404

0.99756

1

抚州市

0.99818

0.96113

0.97159

0.97514

1

九江市

0.99081

0.99647

0.99591

0.99027

0.98087

1

从表中我们发现上饶与环鄱阳湖周边各个城市的产业相似系数全部都在0.95以上,呈现比较高度相似性,整个环鄱阳湖地区表现出较强的产业趋同规律,这说明上饶同这些城市存在着一定的产业结构重叠,产业结构有一定同质化。

这在某些方面应当是由于地域相临,资源禀赋的相似性造成的,但就上饶的经济发展来说,产业结构相似性较高会造成地区生产企业的无序竞争,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产业专业化的形成,地区间的分工协作趋弱。

因此上饶政府部门要在产业布局方面,统筹规划,提高资源要素的流动性,避免相似的重复建设,突出上饶的优势产业,促进上饶加强产业专业化水平。

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困难,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

当前上饶经济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矛盾。

今年上半年,上饶增速最高是高耗能的大批从事粗加工的企业、产业,特别是第一大产业有色产业,其中最主要的是铜加工,其工艺落后,设备落后,产品的附加值低,而且能耗大。

传统产业的整体升级较慢,创新产业发展的模式不够直接导致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经济发展后继乏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困难。

加上经济发展主要还是投资拉动型,特别是投入工业较大,位列全省前列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靠消费拉动内需模式尚未发展起来。

2009年度上饶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12.38亿元,占当年GDP的84.06%。

在投资中投入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占当前固定资产投资14.79%。

上饶的大量投资是用于基础设施投资,导致设备购置的在投资比例不高,所以现阶段的供给效应偏低,这使得持续保持高速的增长压力越来越大。

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增长,投资总量的持续扩张,基数在不断加大,融资压力大,投资增速将减缓。

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有效供给的增加,而有效需求没有跟上,把投资用来提高经济增长的手段和方法,很难使得经济走向良性循环。

3、中心城区的辐射差距较大、县市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经济联系量可以看出,上饶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差距大。

经济联系量又称作空间交互作用量,是用来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既能反映经济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

绝对联系量可用来分析经济中心辐射潜能及其强弱的空间变化,本文考虑到数据获取关系,仅计算绝对联系量。

其计算公式如:

Rija=

其中Rija为绝对联系量,Pi和Pj为城市i和j的人口数;Vi和Vj为城市i和j的国内生产总值;Dij为i和j两城市的交通距离。

上饶各县市区间公路距离(单位:

KM)

 

信州区

德兴市

婺源县

上饶县

广丰县

玉山县

横峰县

弋阳县

铅山县

鄱阳县

余干县

万年县

信州区

0

德兴市

103.12

0

婺源县

177.65

66.65

0

上饶县

5.96

104.85

181.14

0

广丰县

22.82

122.95

148.19

37.92

0

玉山县

40.74

99.51

123.46

51.55

31.10

0

横峰县

43.33

81.29

151.74

34.49

67.92

85.62

0

弋阳县

55.49

82.04

152.92

53.85

81.22

95.69

18.20

0

铅山县

42.54

93.88

166.41

38.88

72.67

85.49

17.89

31.61

0

鄱阳县

218.41

98.29

146.93

211.90

247.21

259.84

181.37

169.57

191.16

0

余干县

165.50

108.42

183.81

161.40

197.25

204.89

129.57

117.74

138.88

75.63

0

万年县

179.79

89.69

188.20

169.35

194.40

215.32

138.12

126.83

148.32

78.30

43.62

0

注:

以上数据来自搜狗电子地图

表22009年度上饶各县市区非农业人口及GDP

 

非农业人口pi(万人)

GDP--Vi(亿元)

信州区

20.82

95.5323

德兴市

12.48

77.1334

婺源县

5.72

41.5007

上饶县

8.96

66.9152

广丰县

14.67

128.0082

玉山县

9.44

52.6519

横峰县

3.87

36.6438

弋阳县

8.69

36.0378

铅山县

8.28

43.8827

鄱阳县

20.85

67.4489

余干县

12.63

55.6407

万年县

7.36

 

42.3911

 

注:

以上数据来自上饶统计信息网

上饶各县市区城市经济联系强度

 

信州区

德兴市

婺源县

上饶县

广丰县

玉山县

横峰县

弋阳县

铅山县

鄱阳县

余干县

万年县

信州区

德兴市

13.416

婺源县

3.867

7.173

上饶县

183.038

7.247

2.083

广丰县

84.644

10.934

4.505

27.979

玉山县

24.392

6.950

2.782

10.587

31.048

横峰县

12.256

4.545

1.209

8.456

7.597

3.100

弋阳县

14.221

6.694

1.783

8.048

9.442

4.122

11.577

铅山县

19.974

6.299

1.764

12.003

11.364

4.969

12.685

10.672

鄱阳县

7.655

11.837

3.932

4.333

6.572

3.216

2.462

3.914

3.738

余干县

7.142

7.586

2.222

4.022

5.823

2.883

2.436

3.985

3.638

13.144

万年县

4.379

6.109

1.445

2.553

3.936

1.828

1.522

2.464

2.269

8.457

10.730

 

计算结果简要分析:

县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最大的广丰县是最小的的弋阳县的三倍,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是随着城市之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表2),显现出较强的距离衰减规律。

结果显示作为上饶中心城区的信州区和上饶县及广丰县都有非常强的经济联系强度,与玉山县及铅山县的经济联系强调次之,而与鄱阳湖核心区的三县的经济联系强调较弱。

县市之间广丰和上饶县,横峰和铅山之间的联系较紧密。

这也和两地之间的距离较短和交通联系发达有很强的关系(表3)。

可以说上饶市作为中心城区的辐射效益已经体现,但差距较大。

其他城市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强,相互的经济联系强调较弱,尚未形成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今后一是要使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广丰、玉山、信州、上饶、铅山、横峰、弋阳等7县区的“半小时经济圈”迅速崛起,通过扩大城市规模,发挥增长极的作用。

二是要促进其他县城的联动发展,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提高经济中心区辐射潜能,形成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要大力培植县域经济,提高城镇化率,特别是将滨湖三县积极融入鄱阳湖城市群建设中。

4、优势产业作用不突出,旅游业及物流业优势不明显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镇化率是35.5%,低于全省7.7百分点、全国10多个百分点。

三产内部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普遍存在规模小、布局分散、竞争乏力的弱点,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比重小,发展严重滞后,重点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

第三产业增长方式粗放,服务业经济效益亟待提高。

传统行业发展空间日趋狭小,新兴服务业比重较低,发展水平不高。

服务业总体竞争力不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较弱。

在产业结构中,体现城镇化功能和具有外向辐射功能的行业,现代物流、旅游业优势不明显。

(1)、旅游业方面,上饶旅游收入的总量上来看虽然在不断增长,但发展基数低,发展快,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为获得更快的增长速度,必须要突显上饶的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源。

从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看,2009年上饶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1.6%,说明旅游业对上饶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上饶的支柱产业。

但从横向看,上饶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不上地级的桂林市(13.5%),张家界市(49.3%),更比不上周边的武夷山市(54.49%),这从侧面说明上饶旅游业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

(2)、现代物流业方面,用区域经济的眼光来看,上饶背靠内地,面向沿海,南来北下的商品将在这里集散,且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巨大潜在消费市场,为发展物流产业创造极好的条件和空间。

但目前上饶物流业存在诸多的问题,一是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基础设施较少,发展水平较低。

目前,上饶经济系统中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内部的各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还比较缺乏,港站、仓储设施能力不足,这严重影响着物流集散乃至运输效率的提高。

虽然无水港已开工建设,城西新华龙物流园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仓库、堆场、油库等设施,但主要从属于运输生产,并为其运行服务,如要发展物流服务,设施显然不足。

二是物流信息化有待较大提高。

物流信息化不仅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基础,也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核心。

上饶目前尚未有效地整合物流信息、发挥网络优势,在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差距更大。

三是物流发展的政策尚未配套,支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采取扶持性措施等还需完善。

三、上饶地税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上饶地方税收概况

上饶地税从94年以来税收从1.022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28.728亿元。

承担了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城建税、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烟叶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和其他基金的征收。

其中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是其主要税种。

 

(二)上饶地税在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意识不够强,科学发展的理念有待提高

部分地税干部对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意识不强,政策的把握不够,没有把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挥地税职能转变发展方式有机联系起来。

对搞好服务和政策支持上调研力度不够,提出有针对性的服务举措上还有待进一步细化落实。

对综合应用好减税、缓税、或税前扣除等多种方式。

加大政策落实的跟踪问效上有待提高,

2、GDP的税收负担率较低,优势税种少经济税源不稳定

上饶的GDP税收负担率一直比较低。

近几年来,地税收入虽增长较快,达到20%以上增速,但由于基数较低,导致宏观税负一直在低位徘徊,地方税收负担率常年维持为3%左右,地方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在近五年仅提高了1个百分点,且地方税收边际税负也较低,基本上在4%左右。

优势税种少,税源不稳定。

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地方税收的主体税种,三者占税收收入的66.5%。

营业税是地方税的当家税种,占税收收入的42.5%,但是,房地产和建安税收竟占地方税收的45%,而现代服务业所提供的地方税收很小,可以说地方税收楼市影响过大。

而建筑安装营业税属于一次性大宗税源,受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的制约,具有不稳定性。

房地产受政策调控发展前景不明朗,房地产税收增长速度放慢。

地方税源建设相应受到了削弱。

3、地方税源结构的不够优化,持续增长缺乏后劲

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和迅速扩张的量变过程,也是一个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质变过程。

只有经济总量的增加而没有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地方税源的增加也就失去了持续增长的能力和基础。

目前上饶地税经济税源结构的突出问题是:

地税收入主要在第三产业,存在增幅困难的因素。

第一产业无地方税收;从2007-2009年度来看,第二产业在GDP的比重在提高,相应的地税收入比重也有所提高,但主要集中在建安这一块,工业基础薄弱是上饶经济发展的瓶颈,使地方税收持续较快增长缺乏后劲。

经济结构不够优化对地税收入增长产生直接影响,第三产业地税收入比重则从2007年60.78%下降到2009年的55.7%,三年内下降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旅游、物流业等潜在优势没有得到较好发挥,对税收增收的贡献率不高。

以2009年为例,全市第三产业共完成地方税收16亿元,其中房地产和交通运输业就入库了8.48亿元,其它如金融、信息传输、餐饮等十大类行业仅完成7.52亿元,占第三产业地方税收的比重仅为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