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的力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628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助的力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互助的力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互助的力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互助的力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互助的力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助的力量.docx

《互助的力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助的力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助的力量.docx

互助的力量

互助:

教师腾飞的翅膀

——基于跟踪指导的一点思考

徐铎厚

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中学

刘老师是一位来校不久的青年老师,已有5年教龄,但由于一直在职业高中工作,与初中学生的交往不是很多。

来到这所初中学校后,总是但觉到自己授课有点单纯说教的不足,急于想改变自己。

在新课程改革的中,学校领导非常赞赏这种勇于突破自己,勇于超越自己的精神,随即安排学校业务领导和同组教师前去听课,以期让刘老师分享到更多地集体的智慧。

这便有了连续两次的听课和研讨。

第一节的内容是“交往的艺术”。

现将其课堂教学简要叙述如下:

课前教师开始播放歌曲《永远是朋友》,至上课铃响后约2分钟停止播放,尚未播完。

随即采用一问齐答得方式得到歌曲的名称,稍加分析引出课题:

交往的艺术。

上课伊始,让学生观察课本P48的几幅图,说明图中表现的是什么艺术。

由于这几幅图的共同标题是“学会倾听”,学生即便是不观察具体的图示内容,也能说出。

随即回答“学会倾听”。

教师由此引出第一部分内容“学会倾听”。

教师板书“一、学会倾听”后,让一位学生回答“倾听的意义”。

该学生照本宣科,把书中的定义读了一遍。

接下来教师又提问另一位学生,“学会倾听的要求”有哪些。

这位学生同样照着书中的相关内容读了一遍。

看到学生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正确”回答,教师略显高兴,又强调了一遍“学会倾听的要求”,那就是“四心――耐心,虚心,用心,会心”。

实际上,这“四心”就是书上所给结论的核心,教师只是又读了一遍罢了。

到此,算是完成了第一个环节。

接下来教师讲了一个故事:

某人请客,已经来了3人,还有1人未到,主人说:

“该来的没来”。

其中一个客人感觉到“可能我不该来”,随起身走了。

主人又说:

“不该走的走了”,另一个客人想“看来应该我走”,又起身走了。

主人再说:

“我说的不是他”,第三个人实在坐不住了,只好选择离开。

从课本中的内容安排来看,教师的目的是通过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体悟表达的艺术,引出第二环节的内容:

“学会表达”。

当学生还沉浸在故事的体味中时,教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打断别人的话语,好吗?

”被指定的学生起立回答“不好”。

教师作出了及时评价:

“对,是没有教养,不礼貌的行为。

”从教材中对所学内容的安排来看,这个问题又回到了第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中,与“学会表达”没有什么联系,事后经与该教师核实,是教师在上一个环节中设计的问题,当时忘了,想起了后就随意补充到这里来了。

所以,当时不论是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一头雾水,也就不奇怪了。

对“学会表达”教学内容的处置,与前一环节“学会倾听”惊人的一致。

仍然是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

学生回答的内容,也都能在课本上找到答案。

具体就不在赘述。

教师看到学生“掌握”的差不多了,教师要求学生看课本P50做练习,并“明确”提出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学生随即阅读书中的练习材料。

稍后,在教师的提问下,先后有6位学生轮流尝试回答。

显然,这些学生的回答深得教师赞许:

通过同学们对以上6个问题的回答,说明大家与人交往还是不错的。

其实,学生的回答既不是真实生活的反映,也不是学习相关内容后联系实际阐释的个人观点,完全是纸上谈兵,泛泛而谈。

从教师的赞许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追求指向了何方,“导之以行”的路还有多远。

按照教材内容安排,在第三个环节将学习“学会赞美”。

作为引子,教师让一位学生读教材上的故事:

一学生因为家庭原因,不自信,后经同学们不断地恰如其分地赞美,逐渐变的自信起来。

教师随即板书:

三、学会赞美。

教师提问一位学生:

“你有没有赞美别人或被别人赞美的经历?

”该生回答:

“我没有这方面的经历。

”对这样一个动态生成的问题,也许是超出了备课的预设,教师未作任何评价。

又换了一种提问方式提问另一学生:

“被老师表扬后心情怎样?

”该学生回答:

“非常开心,快乐。

”就是这位学生即兴回答,让老师如释重负,有一点总算是完成了该项任务的样子。

实际上,这个环节就是学习“学会赞美”。

当教师听到刚才第一个学生那样回答后,如何“赞美”这个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便是教师没有预设到这样的答案,也应该用较教师的教学机智巧妙处置这一问题,而不是急于找到预设问题的答案。

接下来教师提问:

“在生活中可以赞美别人的哪些方面?

”不同学生分别回答出“学习、生活、做好事、品格、穿着、心理素质、外表、内心”等方面。

接着教师又问到了“赞美的技巧”,学生则以“真诚领先”应对。

至此,教师提出了“赞美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残疾人面前不能说“我佩服你佩服的五体投地”,在秃顶的领导面前不能说“你聪明绝顶”。

不知是语速快,还是事例与学生生活情境距离远,在学生中没有半点波澜。

无奈,只好要求学生看P52书中内容,然后完成教师预设的练习:

赞美班上的男生、赞美班上的女生、赞美成绩比我好的、赞美成绩不如我的、赞美我班得了体育冠军、班长得了荣誉。

在学生看书讨论了一会后学生逐一回答。

学生的回答都是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结论,根本没有体现出班级个性、学生个性。

就在学生不断“赞美”的声中,下课铃响了。

教师用最快的速度把板书的内容读了一遍,作为对这节课做了总结。

从这一点上也看出了教师的教学机智的不足问题。

课后,听课的教师都参加了组内研讨,试图为刘老师提供一点自己的看法,共享各自的实践智慧。

刘老师首先作了自我反思。

他说,自己在职业教育学校形成的一些做法,总是占据大脑,来到初中后,也想利用新课程的一些理念来改造自己的课堂,但初来乍到,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一时还不便从一个方面深入下去。

总是自己的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讲解说教上。

就这节课来讲,反映出的问题也不少。

就像“讨论”环节,中间虽然安排了,但考虑到讨论时间少了不深入,讨论时间长了又怕收不回,在放与收之间徘徊,导致有讨论安排,但没有展开的时间,所以,学生的回答总是表面化,套话,说教材上的已经呈现出的话,就是没有学生的真话。

在有些环节,想让学生多参与,进行不下去,可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太远的缘故,也许学生对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感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实际的内容少。

在最后环节,想用一些生活化的材料,但考虑到让学生总结时可能会偏离预设,不好用,也就把这些环节简化了。

实际上,有些生活场景,学生都熟悉,也就没有必要引入课堂中,我描述一下,也就可以了。

至于课堂上展示的具体细节问题,大家都看到了,我就不再一一细说。

以上都是我的真实想法,说出来的目的,就是为大家从多方面剖析这节课提供更多的素材,以便让我更多地分享大家的智慧。

接着大家便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从研讨发言中不时有教师插话可以看出讨论的还是非常热烈。

A老师:

这节课提问次数多,学生机会多,空间大,让学生把想说的话都说了出来了。

课本上有的结论学生说了,不会的教师补充……

B老师插话:

不论是学生的回答,还是教师的补充,都是课本上的原话,在我看来,只是给学生呈现了课本中的现成结论,充其量是让学生找到了预设问题的答案,至于学生理解到何种程度,能否联系生活、联系实际阐述自己的观点,还是一个大问题。

学生起来坐下,表面上看课堂非常“繁荣”,但回答没有思维含量,至多也就是鹦鹉学舌。

A老师:

我的意思是刘老师重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多地表现机会。

B老师:

关键是表现什么,如何表现。

C老师:

这节课我刚上完。

但没这样上。

我也担心放手多了收不回来,时间不够用,探究等练习做不完的问题。

我刚用新教材才一个月,没有什么经验,但我认为刘老师没有脱离教材,步步推进,与新课程的要求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有点不符。

我认为完全可以补充一些鲜活的材料,让学生有话可说。

让学生多讨论,在讨论的前提下谈感悟,谈收获。

新教材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少,但是书上列举的材料多,学生的活动多,上课时我也觉得不好处置。

还望大家给予帮助。

D老师:

我感觉刘老师的在课堂中的表现还是有点保守,可能是各年级的内容都都进入中考的缘故,教师都想交待。

师生互动多,当然,不是单纯的提问多就是互动多。

用歌曲引入的方式好,但要注意细节。

E老师(教研组长):

在组内研讨的时候我已经听过几次刘老师的课,恕我直言,刘老师在这几次讲课中的思路没有多少变化。

这几节课,总是给人同样的感觉,就是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没有探究感悟的过程。

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策略一般是注重情境的创设,材料的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感悟探知结论,当然,一次探究不可能就会得到人们熟知的标准答案,但在多次探究过程中,学生明确大家所形成的共识的过程,以及在这样的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点,刘老师自己也已经意识到了,但实实在在地说,真正的脱胎换骨式地改造,还没有出现在大家的眼前,我期待着在大家的帮助下,让刘老师早日摆脱这样的困境,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探讨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新路子。

在具体环节的处置方面,我提一点自己的看法。

我总是觉得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指向不是非常明确。

比如“学会倾听”,应将问题分解,让学生探究归纳出结论。

在“学会赞美”环节,提问学生“你有没有赞美别人或被别人赞美的经历”的设计很好,但是,教师在处置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另外,教师对细节问题也要充分考虑,对过程中的生成问题,需要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把握。

比如,当学生在回答如何赞美“成绩不如我的同学”时,用了“大器晚成、大智若愚”,从赞美的角度讲可能很好,但如果被赞成的学生反驳说“我没有愚的表现”时,说赞美话的人该如何是好?

这些都需要“穷追不舍”。

除此之外,教师在精选情境材料时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让情景材料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年龄特点。

假如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列举一些成人化的材料,离学生生活实际很远,就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至于具体教学表现形式的选择,就完全可以放开,像小品表演、漫画创作等,都是可以考虑的。

当然,远不止如此。

总起来说,完全不应该拘泥于课本,从更加广泛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分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尽多的利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教学效果会更好。

王主任:

我是教数学的,这次听政治课,算是外行看热闹。

但我发现,刘老师也想极力体现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去发现、探究,但有点脱离不开教材。

采用先得结论后读书的办法,不是通过探究感悟得出结论。

最好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个人生活经验自由广泛地发言,然后总结提炼出结论,在与书本中的结论对照一下,找到得出结论的办法更好。

交往是学生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发生的,让学生讲讲生活中的细节,引导学生从列举的大量事实中剥茧抽丝,找到共性的东西,提炼出一般规律,概括出必要的技能技巧,再谈一下应该注意的事项,就可以了。

当然,深化一下,从具体到抽象,从技术上升为艺术,学生的收获将更加丰盈。

授课的刘老师插话:

学生思维固定了,不让学生看答案,学生也去看。

教导处李主任:

歌曲导入,营造气氛的方式好但不到家。

升华不够。

总体感觉是不放心不放手。

就像是带着镣铐跳舞,不仅是负担有点重,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但关键是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需求和发展需要不合拍,阻碍了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方法的习得,当然也谈不上《思想品德》课功能的全方位发挥。

所以,应该大胆整合教材。

学会赞美是学会表达的一个方面,同样在生活中学会交往也绝不是教材中的这三种方法,应该通过学生活动、交流、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得出结论,再对照一下课本,然后让学生举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例,升华一下。

应充分预习,收集实例,教师要吃透教材。

引导学生赞美时要注意赞美的针对性,真实性,否则,是虚假赞美。

课堂教学中学生说出的有些赞美,是通用式赞美,用在别的班或其他同学身上都行,不具个性化。

避免学生照本宣科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谈做法,谈感受,其中的关键是教师如何设计问题,如何对待教材中的既有答案。

我认为,即便是书上已经有的答案,也是对学生回答的一种启发,不会是也不可能是学生建立于生活经验基础之上的全部感悟。

主持人:

(在教师们发言后,笔者做了主题发言。

首先问刘老师几个问题:

为什么上课后约2分钟将未播放完的歌曲突然停止,然后开始正式上课?

学生回答问题时照书读现成的答案,有什么价值?

说明了什么问题?

G老师插话:

关键是考试要考,甚至在有些教师看来,错一个字也判错。

主持人:

这样的事例并非没有,但是咱们应该首先明确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从本课的具体内容来看,教师的教学,到底应该是偏重学生得到现成结论,还是偏重学生建立在联系实践经验后的体验感悟?

是侧重于知识的重现,还是侧重于建立在知识掌握之后的方法建构和价值关系的判断?

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刚才教师们的发言已经给出了较多的修正意见。

我在这里,提醒大家一点。

据我统计,本节课总共提问了43次,是否有点多?

提问次数多的直接后果就是独立思维的深度和强度不够。

这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通过具体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而掌握社会生活规则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应该从整体上考虑本节课的设计问题。

我赞同刘老师从歌曲引入的办法。

这对提高学生兴趣有很大作用。

所以,受刘老师的启发,我认为,采用如下的教学思路,可能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教学效率。

歌曲引入---得出歌名(朋友)----提出问题(朋友哪里来?

)---交往---提出新问题(怎样交往?

)---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发散思维,交流汇报,学生(教师)板演,记录,分类,讨论总结出三种方式,将三种方式之外的再归类,超越课本。

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重在引导学生找到个性化结论和标准答案之间的异同,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不断分析优化个性化结论,从中发现探寻共识的一般策略,并通过优化这种策略,来达到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具体说,就是从引导学生从“交往的技术”上升到“交往的艺术”,避免给学生突兀的感觉。

否则,学生无从下手,也无从思考。

这样处置,就会避免“既不放心也不防手”的问题。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通过反面的事例强化学生的感知,发散学生的思维,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因交友不慎造成的悲剧太多了。

所以,对学生成长来说,适当开拓一点教学资源,是非常有好处的。

至于学生用课本中的结论回答问题,我也认为有点模式化,凝固了学生思维。

教师应该给学生更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并在得出一些结论的时候留有余地,引导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理解现实问题,这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帮助。

比如在学生说出课本上的正确答案后追问一句: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

”以此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悟引入学习过程中,得到属于自己的结论,效果更好。

当然,受课本预设局限,一些鲜活的交往方式,像建立在QQ等虚拟世界基础上的众多方式,已经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途径,甚至有些学生已经误入歧途,教师并未涉猎,不能不说是本节课的最大遗憾。

因为,教学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这一点在《思想品德》中显得更加重要。

总体感觉,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在教师尚未脱离旧有的思维下,这节课确实有点像御医治病,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路子太正规(就本论本,过于传统);不敢下猛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希望刘老师综合大家的建议,结合自己的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刘老师:

谢谢各位!

下一步我将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大胆实践,力争早日摆脱这种“欲干不能欲罢不休”的境地。

也欢迎各位继续指导。

看得出,刘老师是真诚的,也是非常想尽快发展自己。

在后来的日子,他多次听同组教师的课,与同组教师随时研讨交流,努力学生相关教育理论,不断蓄发展的力量。

过了一段时间,学校有一个举行公开课的机会,经与政治教研组长商讨,决定让刘老师上这节公开课。

这既是对他的鼓励,也是检验他进步到何种程度的机会。

组长也表示组织好集体备课,让大家看到刘老师的进步。

第二节的内容是“学会合作”。

课堂教学简要过程如下:

教师上课后首先说明要把学生分为南北两个方阵,用进行竞赛的形式回答问题,希望学生踊跃发言。

看得出,学生有点高兴。

引入环节,教师讲述“天堂与地狱”的故事引入。

讲完后让学生分析:

同样的饭同样的长勺,天堂人吃的红光满面,地狱人吃的面黄肌瘦,原因何在?

这个问题不难。

一学生回答道:

天堂人用长勺舀饭后送不到自己的口中,必须互相合作才能进餐。

地狱人各自为战。

教师追问:

你认为天堂在哪里?

另一学生立即起身回答:

在身边,需发现。

学生精彩的回答耐人回味,也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教师随即引出课题。

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一次合作活动:

4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由学生代表汇报合作的事件、合作的收获。

讨论时间5分钟,汇报10分钟。

学生随即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在黑板上画好表格后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教师将学生回答中的关键词记录在表格中的相应部分。

主要词语为:

足球比赛;学习;做实验;科技攻关,比如神舟飞船;乐队合奏;拔河比赛;制造交通工具;二次大战多国合作战胜法西斯;国家之间的合作;蚂蚁火中逃生团结起来生存机会大;诺贝尔奖获得者虽是个人,但取得的成果需要多人合作……

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随时记录这些关键词,对一些学生的表现,不仅给与计分鼓励,还随机进行口头表扬,进行启发诱导。

最后,教师总结点评说: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合作的历史。

就是在原始社会,人与其他动物面临差不多的生存环境,但由于人能够合作,最终成为主宰,成为万物之灵。

当今社会,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看到学生列举的差不多了,教师点拨到:

现实中需要合作的项目很多,从刚才同学们回答的事件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这时,一个学生照着课本读了起来:

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合作的内容更加广泛,合作的形式更加多样,合作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显然,教师不喜欢学生的认识停留在这样的层面,随即提醒道:

要用自己的话说,参考表格中“事件/领域”一栏填写的内容。

又一个学生回答:

生活中处处有合作。

教师鼓励一番后,随即在表格的“事件/领域”一列的“结论”空格中写下“合作无处不在”。

项目

事件/领域

收获

内容

结论

经过这样的举例和思考,便自然进入下一个环节:

合作的意义。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关键词记录到表格的相应部分:

实现理想离不开合作。

教师总结:

合作是时代的要求,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需要。

显然,这时的教师总结确实有点唐突,让更多的学生回答后再由学生总结,然后由教师画龙点睛更好。

由于这个问题有点难,学生思维的过程受到阻碍,教师只好进行进一步的点拨:

回答问题时首先要考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行不行,对你有什么启示?

通过以上学习,你受到什么启示?

有两个学生先后回答,可能是回答的不恰切,教师也未加评价,又问:

从收获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从教师的二次追问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启示”难以理解,“从收获中能得出什么结论”的追问显然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也便于学生回答。

一学生随即回答:

生活需要合作。

显然这一结论符合预设,教师便急忙将其书写到表格中的“收获”的“结论”一栏。

教师是这样概括的:

通过“合作无处不在”和“生活需要合作”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合作使生活之路更畅顺。

在完成“同步探究”练习、订正答案后,教师让学生谈感受,谈收获。

虽然学生回答时概括不够,也没能向“合作使生活之路更畅顺”这一核心靠拢。

但还是非常积极踊跃。

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发散了学生思维。

课后照例进行研讨。

教师们积极发言,研讨交流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刘老师首先进行自我反思。

他说,在教学设计时就考虑尽量按新课改思路进行,让学生多活动,多感知,教师多引导,形成观点,尽量避免上次课的不足。

从具体实施来看,这样做备课麻烦,上课省事。

利用竞赛方式能提高学生积极性,但思考慢的学生回答少,面向全体体现不足。

备课时考虑到学生可能存在就事论事、总结意义时提升不到位的问题,也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个性化结论引导总结出类似课本上的结论(标准答案)是难点,这节课还好点,时间长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就能提高。

合作的事例学生体验很多,不需强调,为了体现合作学习,设置讨论环节。

我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探索,感觉到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抽象概括能力不断提高。

当然,学生在回答意义、启示时升华不到位,也是对学生水平把握不到位的体现。

A老师:

这次课的教学方式与上次课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问题由学生寻找,结论由学生归纳,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学生主动活动多,教师点拨到位,表面轻松但非常到位,看得出刘老师在备课中一定用了不少功夫。

B老师:

听完这节课大家都能感受到刘老师的进步。

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安排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大量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问题,并从中概括提升出自己的认识,优点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也感觉到还有一点不足,就是学生在第一次讨论时,由于没有讨论主题,学生不知讨论什么。

当然,教师是非常清楚,讨论什么都行,目的是体验合作,探讨合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感受合作的意义。

但学生在开始的时候可能并不清楚这些,所以讨论的时候有点乱,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的再周密细致一点。

教研组长C老师:

从这节课的展示来看,刘老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与原来有了质的飞跃。

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知识,发展技能,也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为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在第一个讨论环节,个别小组出现了应该合作而不合作这件事,应该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动态生成性资源。

如果教师能敏锐地发现这一点,引导学生分析,让这个组的学生起来回答出现问题的原因,让不同学生谈改进的办法,在教师引导下将这一点做大做强,不仅会得到教师预设的结论,有可能造就一个亮点。

那样的话,该节课的价值就更大了。

D老师:

通过听这节课我感觉今后的教学更有方向了。

看来标标画画不行,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动起来,很好,感受很深。

单纯教师讲,会出现“一人难称百人心”,这种方式是“人人动手丰衣足食”,因此,“要想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所以说“思路决定出路”。

我虽然年龄偏大,接受新东西慢,但也要尽快改变自己,否则,误人子弟担当不起。

王主任:

教学理念转变很大。

在上一节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这节课体现出教师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角色,学生是主动发现问题。

教师灵活运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如果让更多地学生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效果可能更好。

另一方面,教师对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视不够,应归纳、总结、系统起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让学生能从“感知---抽象---概括---升华”的发展过程中享受到进步的快乐。

主持人:

刘老师的课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原来的从注重本本到注重学生的经验,广泛发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也能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学生在“发散---比较---归纳---优化---概括---升华”中提高了能力。

因此,沿着“学生说出个性化结论----优化---概括----过渡到共性化结论”的路子学习,再加上答题技巧的指导,比如题目变换、主干材料修补、开头结尾调整等形式,学生考高分是可能的,同时能力也获得了提高,比单纯记忆效果好得多。

一味记忆,时间长了学生没有兴趣,知识多了学生记不过来,这都是学生不想学习,不会学习的罪魁祸首,到头来,还可能埋怨学生朽木不可雕。

教师注重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然得到方法的训练,时间久了,效果肯定好。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合作的项目很多,从学生的回报中也能看出这一点。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引导学生得到预设的结论。

让学生通过归纳后得出结论显然不需要照书读,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刘老师展示的这节课进一步说明了“观念一改天地宽”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这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所应该呈现的真实课堂情况。

当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述说自己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经历,借此展开教学过程,在得到结论的同时,不断优化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未知学习之间建立有效联系,不断同化或顺应自己的知识结构,就能达到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也是促进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转变的必由之路。

当然,从整节课来看,时间充裕,但学生活动方式有点单调,回答问题用竞赛的形式,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掌握的怎么样教师不清楚。

希望以后注意。

希望刘老师坚持自己的改革方向,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