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与除法教案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9086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一分与除法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分一分与除法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分一分与除法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分一分与除法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分一分与除法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一分与除法教案2.docx

《分一分与除法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一分与除法教案2.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一分与除法教案2.docx

分一分与除法教案2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第一课时分物游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2、过程与方法:

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

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

教学准备:

挂图、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

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8个桃子,回来后,开始分桃子。

2、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吃几个好呢?

(猴哥哥吃几个?

猴弟弟吃几个?

2、磁性黑板并贴上8个桃子图片。

师听汇报后根据学生说的板书:

3、评价:

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常会碰到分得一样多和不一样多的事物。

刚才分的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公平呢?

板书:

同样多

4、请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小猫分鱼”,要求分得同样多,

6、出示小狗分骨头,老师相机指导,平均分=分的同样多.

三、体验感悟

3题师问:

一个奥运会标志须要几个圆环。

这些圆环可以拼几个五环。

2.师出示8本本子奖给近阶段表现好的同学4位,第二次9本本子奖给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同学(4名)请全班同学帮老师想想平均每人可以分几本?

还剩几本?

针对

(2)题,问:

剩下的1本还能不能再分?

四、实践应用

1.试一试第5题,飞走了一半后,还剩几只?

一半是什么意思。

一共有几只,这里的一半是几只,还剩的一半是几只。

2.下课后,请同学们

细心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事物,和你的家人,朋友说一说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

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分物游戏

一样多、同样多、平均分

1.8个桃子分给2个猴子,每个猴子分(4)个桃子

2.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每只小狗分到(6)根骨头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没有把现成的除法意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以后,及时设计了一些操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摆一摆、分一分”,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含义,体验“平均分”。

让学生在做中学,抓住不同物体的“平均分”,既培养了数感,又强化了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

与传统教学相比,整个课堂教学看似淡化了“除法的概念”教学,实际上却在“核心”处加以“引导”,在关键处加以“点拨”,教师真正成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课堂教学这个提升学生数学思考的“运动场”,使学生的思维由“无序”到“有序”,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

 

第二课时分苹果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进一步领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挂图、20个圆片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

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

2.问:

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

3.老师收走盘子,问:

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呢?

A老师巡视,指导。

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

12个苹果,每个盘放()个,需要()             个盘子。

三、体验感悟

尝试第1题

你还发现了什么?

基本练习

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四、实践应用

试一试第4题

1.出示做操图

2.还可以怎样排?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

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分苹果

平均每个盘子放3个

每个盘子里放2个,可以放6个盘子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活动情景,我在12个苹果和12个萝卜卡片后面,用胶带纸粘上磁铁,让学生在黑板上分一分、摆一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整个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个个参与,真正“活动”了起来,而且有收有放,收放有序,使整个课堂活而不乱。

 

第三课时分糖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黄豆一杯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一、参加生日聚会,唤起“主角”的意识。

一上课,我就问学生:

“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然后,我很神秘的告诉他们:

“今天呀,是老师的生日!

”接着说:

“我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我的生日Party,好不好?

等他们稍微安静,我就为难地说:

“可是老师今天太忙了,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

老师想摆六桌,你们能不能帮我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同时在电视上出现这些小吃的数量:

柑桔42个、果冻34个、花生95颗、糖果100颗、板栗49个、饼干72块)都平均分成6份?

”出示课题“分食品”。

接着,我让他们小组自由选择想帮老师分的东西,小组长到讲台前领取要分的物品。

二、问题探究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如何将手中的物品平均分成6份,然后请一个小朋友来分,小组长做好记录,看哪一组分得又好,又快。

学生开始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分一分。

分完后,进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各个小组长汇报小组分的情况,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

要鼓励学生分法的多样化,并评价哪个小组做的较好。

三、体验感悟

讲述:

大家都留意到了每张桌子上都摆了黄豆,是不是有点奇怪吧?

我们老家有个习俗是:

要在生日那天吃黄豆。

所以我为大家准备了黄豆。

在吃黄豆之前,我拿黄豆来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

玩游戏之前,跟学生讲清楚游戏规则:

小组内派个小朋友抓一把黄豆,然后拿这一把黄豆来分,如果能平均分成2份,得2分;如果还能分成3份,再得3分;如果还能平均分成4份,再得4分;一直分下去,能分成几份,就再得几分;看哪一组得分最高。

学生开始活动。

完成后将他们的分数打在准备好的表格里,在电视机里呈现出来。

都做完后,让学生根据打出来的分数,判断哪一组获胜,然后给获胜组奖励。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

讲述:

在老师的生日Party上,玩的开心吗?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

是怎样学到的?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分糖果

第一组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姓名

1次

 

 

 

 

 

2次

 

 

 

 

 

3次

 

 

 

 

 

4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感受“分法的不同策略”。

课堂中我创设了“分糖果”的情境,通过两次“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分的方法是多样的,但是分的结果是相同的。

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些难,他们会说,但不一定会填,这时,我在示范后又设计了同桌合作,看看别人的记录表,你知道他是怎么分的吗?

学生通过合作既学会了记录,又体验了分法的多样性。

第四课时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教学准备:

主题图。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

出示智慧老人画面以及挂图

谁能把这幅图意说给大家听.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

同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2、谈话:

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

除以

(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

为什么等于6?

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吗?

3、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体验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图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1,2,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

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分香蕉

12÷2=6(根)   读作:

12除以2等于6。

12    ÷    3    =    4    (根)

教学反思:

这节课 我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较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个教学过程中,分一分、教一教、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无一不是学生在主动探索与操作,可以说,正是由于我敢于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主动学习、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在教师创造的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中,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第五课时练习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动手操作:

分一分、填一填

书P40第1、2题。

1、学生独立动手圈一圈,填一填。

2、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汇报。

书P40第3、4、5题

1、学生集体读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

2、学生独立完成。

3、分组讨论。

4、集体交流、汇报:

为什么这样列式,是怎么分的?

  

二、知识应用:

数学故事

学生根据书中三幅图的意思,编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说一说故事的情节,在解决除法问题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小组活动:

看算式编故事

1、让学生看算式,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编故事。

进一步沟通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除法问题。

2、组内交流;

3、集体汇报。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五、板书设计  

练习五

         1、可以给

(2)件上衣钉上扣子。

            10÷5=2(件)

         2、平均每只小刺猬运(3)个果子。

             12÷4=3(个)

 

第六课时小熊开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法的简便性。

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

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

鞭炮的声音。

师:

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别早,原来阿!

小熊开的店今天开张了,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祝贺了。

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想。

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

小熊开店

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西?

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二、问题探究

小猴想买4辆坦克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总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钱。

这下可把小熊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

1、算一算:

买4辆坦克要多少钱?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

4×5=20(元)或5×4=20

2、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

20÷5=4

3、深入探讨:

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独立思考,个人汇报

小猴,小狗都买到了坦克,他们可高兴了,你们高兴吗?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5=?

20/4=5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体验感悟

1、老师的问题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钱,如果要买铅笔盒,可以买多少个?

买皮球呢?

1)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学生反馈

3)将答案写到书上

4)解决“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的问题

  互动活动:

小组内提问、解答,说说所用的口诀

四、实践应用

1、试一试(提醒大家边想口诀边计算)

1)独立尝试     2)交流,说说所用的口诀

2、练一连

1)小鸟回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

  2)蚂蚁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

说说所用的口诀

  3)动物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

比比看,那个队做得快!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夜

板书设计

小熊开店

4×5=20(元)12÷4=3(个)

20÷5=4(辆)12÷3=4(个)

四五二十三四十二

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小熊开店”这一有趣情景,老师以学生在动物王国“玩耍”贯穿全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从新课的开始,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主动参与到情景中来,真正成为课堂小主人。

“小熊开店”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就像同学们到超市去购买东西一样,在玩中学,做中得。

为学生创设了解决问题的情景,也让学生了解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当情景引入后,学生能够独立理解题意,列出相应的算式,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尝试解答。

 

 

第七课时快乐的动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

能动手操作找出“倍”的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

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谈话引入,老师想带大家去参加一个快乐的动物聚会,好不好?

(板书课题,播放课件)

二、问题探究

2、师:

同学们,参加聚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呀?

数数看,它们各有多少只?

(学生说完,教师点击课件,出示猴子,鸭子,松鼠,小鸡的图像,然后出示只数:

3、6、2、8)

师:

如果老师想用磁扣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边说边贴动物图像)谁能告诉老师,我应该怎样贴呢?

师: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围棋子,也象老师这样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摆在你的课桌上,能摆好吗?

师:

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根据我们摆的情况,你能发现什么吗?

大家说的都很好,小鸭的只数是6,(板书6)小猴的只数是3(板书3),6里面有几个3呀?

6里面有2个3,(边说边圈)我们就说6是3的2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

(边说边板书)

生:

6是3的几倍,我们可以用除法来算,6÷3=2(板“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2后面就不用写“倍”字了。

师:

如果又来了3只小鸭,(加3个磁扣,请小朋友也加3个围棋子),谁知道现在谁是谁的几倍?

为什么?

学生尝试练习,进行讨论,再集体汇报,教师讲解:

现在小鸭是9只,小猴是3只,(板书9),9里面有几个3呢?

9里面有3个3,我们就说9是3的3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3倍。

(把2倍改成3倍)

师:

如果要同学们像这样也列个除法算式来求9是3的几倍,谁会?

(把6÷3=2改成9÷3=3)

三、体验感悟

1、请同学们用刚刚学到的倍数知识想一想,根据这四种小动物的只数,除了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还能找到其它的倍数问题吗?

2、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答题纸上做好记录。

3、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填的情况,请小组派代表上台来做小老师。

讲解小鸭数是松鼠的3倍,6是2的3倍,6÷2=3

小鸡数是松鼠的4倍。

8是2的4倍,8÷2=4

四、实践应用

1、课件演示:

其实今天来参加这个快乐的聚会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呢,看看还来了谁吧!

书上P47练习题。

(小猫,小老鼠)

2、尝试解决问题,把你的算式写在自己的算草本上,行吗?

集体订正,在电脑上操作。

3、还有很多的小动物呢!

(出示蝴蝶,蜻蜓)

集体订正,在电脑上操作。

4、出示在这个聚会上,还有我们最熟悉的朋友呢?

猜猜是谁吧!

(出示淘气,机灵狗比身高的图)

师:

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

他们碰到难题了,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吗?

打开书P47,小组讨论一下,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把书上的空填好。

集体订正,教师重点讲解(电脑上操作课件)。

5、找一找生活中有倍数问题吗?

五、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呀?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快乐的动物

鸭子的只数是猴子的()倍。

6÷3=2

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倍。

8÷2=4

小鸭的只数是松鼠的()倍。

6÷2=3

小鸟的只数是小猴的()倍。

12÷3=4

教学反思:

“倍”虽然说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可是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我在教学时做了以下一些设计:

1、处处注意让学生通过“做一做”的具体活动来体会倍的意义。

如教师开课时以生动的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统计出每种小动物的只数后,以小猴和小鸭的只数为例引出倍的问题:

现在请小朋友用你手中的小棒代替猴子与鸭子的只数,动手摆一摆,一边摆一边想,猴子与鸭子的只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汇报出了几种不同的答案:

教师及时抓住6里面有2个3这一回答追问:

你是怎么想的?

其他小朋友同意他的这种说法吗?

当大家都表示同意后,教师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分一分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6里面有2个3。

此时,学生已经能够通过图形直观地感受到6里面有2个3。

教师在此基础上出现倍的意义,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

接着,教师让学生用画一画,分一分的方式求一求“小鸡数是松鼠数的几倍?

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过动手操作,自主交流,真正做到由图到数的转变,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倍。

2、巧妙的设计练习。

学生对倍的意义的理解本身是很枯燥的,为了不使孩子失去兴趣,我在练习题的设计上巧下了一番功夫,用情境把学生引导到练习上,练习一环套一环,层层拔高,真正做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

第八课时试一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

过创设“文具店”这一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体验“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和体验“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课件演示小兔、狐狸、小牛去买文具的故事,同时出示价钱:

1支铅笔2元钱。

问:

学生观察到了什么?

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尽量让学生说完整。

2、让学生根据图中的意思提出不同的问题。

这时学生会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小兔买了1支笔用了多少钱?

小牛买了3只笔需要多少钱?

狐狸买了4只笔需要多少钱?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

二、问题探究

1、学生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

教师根据同学们解决的情况板书:

(1)小牛买了3只笔需要多少钱?

   2×3=6(元)

(2)狐狸买了4只笔需要多少钱?

   2×4=8(元)

2、有谁能把小兔、小牛、狐狸用的钱换成倍数说一说。

  有同学回答:

小牛用的钱是小兔的3倍

       狐狸用的钱是小兔的4倍

老师引导:

这就是我们所学的乘除法知识与“倍数”的联系,现在我们就来试试将乘除法问题换成倍数问题试试,好吗?

3、如果把刚才说的有关于倍数的句子换成条件,又应该怎样提出这个问题呢?

比如:

小明用的钱是小兔的2倍,小明用了多少钱?

说法变了,但实质没变。

同学们根据要求提出了两道有关于倍数的应用题。

(1)小牛用的钱是小兔的3倍,小牛用了多少钱?

(2)狐狸用的钱是小兔的4倍,狐狸用了多少钱?

4、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找同学举例说说“几倍”是什么意思。

有同学回答,4的3倍就是3个4。

小兔的3倍就是3个小兔用的钱那么多,小兔用了2

元钱,也就是2×3=6(元)

小兔的4倍就是4个小兔用的钱那么多,也就是2×4=8(元)

5、解答完以后要注意什么?

写答语。

三、体验感悟

摆珠子

游戏规则:

按要求摆两行不同颜色的珠子,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1)上面摆3个白珠子,下面摆蓝色珠子的个数是白珠子个数的2倍。

摆完了以后与老师比比看看摆对了没有。

(2)上面摆2个蓝珠子,下面摆白珠子的个数是蓝珠子的4倍。

摆完了以后同座之间互相检查看看摆对了没有。

(3)上面摆10个蓝色珠子,下面摆白色珠子,使得蓝色珠子的个数是白色珠子的5倍。

这一小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再摆。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学习得怎样?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试一试

(1)小牛买了3只笔需要多少钱?

   2×3=6(元)

(2)狐狸买了4只笔需要多少钱?

   2×4=8(元)

教学反思:

我先用摆图形实例,说明“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后,读一读小兔的话(我买了1枝笔,花了2元钱);狐狸的话(我花的钱是小兔的4倍);小黄牛的话(我买了3枝笔)。

接着让学生用摆学具与推想的方法分别求出狐狸花的钱和小黄牛花的钱。

然后再让学生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最后联系实际情境,小红今年9岁,妈妈的岁数是他的3倍,妈妈今年几岁?

)结合线段图,学习怎么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再最后让学生做“画一画”和“练一练”的题目来加深体会“倍”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这样做,为学生展开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直观操作到分析迁移的过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

 

第九课时花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